![2022年四川省眉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46885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四川省眉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46885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四川省眉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46885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四川省眉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原卷版)
展开这是一份2022年四川省眉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原卷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6个小题,1-14每小题2分,15-26每小题3分,共计6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化学发展长河中,凝结了许多人的辛勤劳动,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其中,在相对原子质量测定中作出了卓越贡献的科学家是
A. 张青莲 B. 侯德榜 C. 屠呦呦 D. 杨振宁
2. 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做好碳中和工作。碳中和是指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措施,抵消因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行为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A. 教科书循环使用 B. 用自行车代替汽车上下班出行
C. 燃烧农作物秸秆以增加土地肥效 D. 研发新工艺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化工产品
3.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B. 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C.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而铝不易生锈,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强
D. 食品在空气中因与氧气发生缓慢氧化而变质
4. 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涉及至到许多变化,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研钵内研碎胆矾 B. 点燃鉴别羊毛和涤纶面料
C. 木炭还原氧化铜 D. 口中咀嚼馒头时感到有甜味
5.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 加入药品
C. 加热液体 D. 丝在氧气中燃烧
6. 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催化剂,可以去除装修残留的甲醛(CH2O),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再分 B. 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和原子数目均发生改变
C. 反应物和生成物共有3种化合物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7.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方法可行的是
选项 | 物质 | 杂质 | 除杂方法 |
A | N2 | O2 | 通入足量水中 |
B | NaCl固体 | Mg(OH)2 | 加足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 |
C | CO2 | CO | 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干燥 |
D | CuSO4溶液 | H2SO4 | 加足量Cu(OH)2,过滤 |
A. A B. B C. C D. D
8. 如图是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及钙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钙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非金属元素 B. 相对原子质量是20
C. 人体缺钙易患贫血病 D. 在化合物中钙的化合价为+2
9. 下图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和E组合可以用来实验室制取并收集CO2
B. 实验室里用装置A制备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 图F中集气瓶内盛少里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减少污染
D. 若用图G装置收集H2,无论排空法还是排水法,H2都从c端进入
10.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草含有丰富的黄酮素(C15H10O2),它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下列有关黄酮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分子中含有O2 B. 黄酮素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C. 黄酮素由3个元素组成 D. 黄酮素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5:10:2
11.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图中P点表示10℃时丙的饱和溶液
C. 20℃时,100g乙的饱和溶液中含有乙的质量为30g
D. 50℃时,同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降温至10℃,甲溶液中析出固体最多
12. 证据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将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试液变红,说明CO2是一种酸
B. 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则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C. 二氧化锰能催化加速氯酸钾的分解,因此为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可以选择适宜的催化剂
D. 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除外),因此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13. 某无色水溶液中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几种:H+、Mg2+、Cu2+、C1-、、,为确定其成分,小芳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经测定,溶液pH=1;
②取部分未知溶液加入过量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
③取②的部分滤液加入BaC1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分析上述实验,下列收对溶液中含有离子判断正确的是
A 一定含有H+、Mg2+,可能含有 B. 一定含有H+、Mg2+,,可能含有C1-
C. 一定含有H+、Mg2+,可能含有Cu2+ D. 一定含有H+、Mg2+、、可能含有Cu2+、C1-
14. 如图甲所示装置,同学们借助传感器监测溶液pH和温度的变化情况来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图乙为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曲线,图丙为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的变化曲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B. 由图丙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 图乙曲线的c点表示该反应恰好完全反应 D. 图乙曲线的d点溶液中溶质为NaCl
第二部分 化学(39-44小题,共32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里: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135.5
四、填空题(本大题4个小题,共20分。将正确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15. 家中厨房是一个小小的化学世界,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其中的化学知识。
(1)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工业上和科学实验中软化硬水的方法很多,生活中通常降低水硬度的方法是______。
(3)厨房里有两个装有白色固体的调料瓶,分别是精盐NaCl和面碱Na2CO3。将它们区分开的方法是______。
(4)某《食物成分表》显示一些食物的能量值如下,其中能量最低的食物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
食物 | 菠菜 | 稻类 | 牛奶 | 豆油 |
能量(单位:kJ/100g) | 100 | 1435 | 226 | 3761 |
16. 大文豪苏轼是眉山人的骄傲,他作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并幻想“我欲乘风归去”,而如今我国载人航天飞船已实现多次天地往返,飞天揽月早已不再是梦想。回答下列问题:
(1)“酒”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2)液氢常用作航天飞船的燃料,液氢是氢气加压制得。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能“加压”是因为______。氢气作为能源有很多优点,任写出其中一条______。
(3)载人航天飞船常使用合金材料,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合金中只含金属元素 B. 青铜的硬度比纯铜大
C. 钛合金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D. 钢含碳量比生铁的高
17. 某化学兴趣小组将下图所示的实验搬上了舞台,震撼了师生,展示了化学的魅力。
A.粉尘爆炸实验 B.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C.电解水 D.CO2与NaOH溶液反应
(1)A实验说明可燃物与氧气______,燃烧越剧烈。
(2)B实验可以比较空气与呼出气体中______含量的不同。
(3)C实验中电源负极端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是______。
(4)D实验可用于研究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关闭止水夹K,将NaOH溶液全部挤入烧瓶,振荡;然后打开止水夹K。即可观察到水倒吸入烧瓶,变为红色,形成美丽喷泉。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18. 某工厂废液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铜和氯化亚铁。某化学兴趣小组想废物再利用,要从废液中回收铜并得到铁红(主要成分Fe2O3)。已知物质A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他们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图: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固体甲的成分有(用化学式表示)______。
(3)完成步骤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操作I、Ⅱ、Ⅲ均进行的操作名称为______,该操作中使用的玻璃仪器名称是(任写一种)______。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1个小题,共7分,将正确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9. 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到Mg能在CO2中燃烧,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Na比Mg活泼,由此猜想Na也能在CO2中燃烧,实验小组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
①金属钠性质活泼,常温下,金属钠极易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物质氧化钠,氧化钠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金属钠还可以与水剧烈反应,放出氢气。
②Na2CO3溶液显碱性;CaC12溶液显中性。
【实验探究一】Na能在CO2中燃烧吗?
步骤1:制取并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CO2气体。
步骤2:将燃着的钠迅速伸入集气瓶中,观察到钠在CO2中继续燃烧,发光放热,冷却后观察到瓶内附着黑色颗粒,并粘附着白色物质。
【问题讨论】
(1)步骤2中生成的黑色固体是______。
【初步结论】Na能在CO2中燃烧。
【实验探究二】Na在CO2中燃烧的产物中白色物质成分的探究。
【提出问题】白色物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氧化钠; 猜想二:碳酸钠; 猜想三: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清想四:氢氧化钠。
(2)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猜想四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
【设计方案与实验】
方案1:取该样品少里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振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溶液变成红色。结论:白色物质中一定有氧化钠。
方案2: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盐酸,溶液中有气泡冒出。结论:白色物质中一定有Na2CO3。
方案3: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振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再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
【反思与评价】
(3)甲同学思考后提出方案1得出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______。
(4)方案3中加入过里CaC1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
【实验结论】
(5)综上所述,你认为猜想______成立。
(6)写出Na在CO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六、计算题(本大题1个小题,共5分,将正确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20. 小红在实验时发现,向碳酸钠溶液中倾倒稀盐酸,很快就产生了气泡;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滴加一定量后才有气泡产生。她查阅资料得知: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先发生的反应是 ;当Na2CO3全部转化成NaHCO3后,再发生反应。她设计下图装置进行了实验:在广口瓶中加入2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用注射器向瓶中缓慢注入一定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
回答下列问题:
(1)向一定量碳酸钠溶液中无论是倾倒还是逐滴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质量______(填“相等”或“不等)。
(2)上述实验中,加入稀盐酸多少克后才开始产生二氧化碳(写出计算过程)?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化学真题(原卷版),共10页。
这是一份2022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化学真题(原卷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目的的是, 下列图像与描述不相符的个数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化学真题(原卷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