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绥化市安达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绥化市安达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按要求画图,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绥化市安达市2022-2023学年六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监测试题一、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分别用4个、7个、8个和12个同样大的小正方形拼摆长方形,结果发现用12个小正方形拼出的长方形种类最多,这是因为( )A.12个长方形个数最多 B.12不是质数 C.12的因数的个数最多 D.12是偶数2.把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体拼成一个新的长方体,由于拼的方法不同,表面积分别比原来减少了24平方分米、16平方分米、12平方分米,原来每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分米。A、26B、52C、104D、2083.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个①把一根绳子剪成两段,第一段长m,第二段占全长的,则第二段更长②把一根绳子剪成两段,第一段占全长的,第二段占全长的,则第二段更长③有两根长3米的绳子,第一根剪去,第二根剪去米,剪去的部分比较,第一根更长.A.0 B.1 C.2 D.34.一箱糖果有26袋,其中25袋质量相同,另有一袋质量轻一些,用天平至少称( )次能保证找出这袋轻轻的糖果。A.1 B.2 C.3 D.45.的分子加上4,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A.4 B.9 C.136.如图是甲、乙两个城市今年上半年月平均气温统计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城市月平均气温高于甲城市的有( )个月。A.2 B.3 C.4 D.57.下面各数中,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A. B. C. D.8.如果n是奇数,下面哪个数也是奇数?( )A.n+1 B.n+2 C.n+39.如果一个长方体的长扩大到原来的6倍,宽缩小到原来的,高不变,体积( ).A.缩小到原来的B.扩大到原来的3倍C.扩大到原来的2倍D.不变二、填空题。10.在( )里填入最简分数。40公顷=(__________)平方千米 72秒=(__________)分 250克=(__________)千克11.把一根5米长的钢管平均锯成4段,每段占全长的(____),每段长(____)米.12.如下图,一些棱长是的小正方体堆放在墙角,这堆小正方体的总体积是(________),至少再加(________)个这样的小正方体组成一个大正方体。13.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96cm²,体积是(______)cm³。14.为了参加诗词大会,小红每4天上一次唐诗鉴赏班,小亮每6天上一次宋词鉴赏班。2月1日是两人同一天学习诗词的日子,2月里他们共有(______)次同一天学习诗词。15.米比(________)米短米;比米长米是(________)米。16.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最简分数。45平方分米=(______)平方米 750千克=(______)吨15分钟=(______)小时 75平方米=(______)公顷17.于刚玩橡皮泥,先捏了一个正方体,然后又沿这个正方体的一个面的方向加长1厘米,得到一个长方体(如图)。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正方体的表面积增加12平方厘米,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体积是(______)立方厘米。 18.在括号里填上“奇”或“偶”数。(1)147×289×303×210×43的积是(________)数。(2)一本书相邻两页的和是(________)数,积是(________)数。19.10米长的铁丝,用去它的后,又用去米,还剩下________米.20.把2个长15 cm,宽8 cm,高5 cm的长方体拼成一个表面积最小的长方体,拼成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是(____)cm2,体积是(____)cm3。21.下面的算式里,里数字各不相同,求这四个数字。×=32222.小明和小红完成同样多的作业,小明用了小时,小红用了小时,(________)做的快。23.4和11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_。三、计算题。24.直接写出得数。1×= ×10= += ×9×=-= 6×= ×= 5-7×= 25.解方程。x-= 5x+6x=24.2 0.2×2+2x=10 26.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 9四、按要求画图。27.(1)画出图形A先向下平移6格,再向右平移3格后的图形,并标上①;(2)画出图形A过直角的顶点逆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并标上②;(3)画出图形B以虚线为对称轴的对称图形,并标上③。28.根据统计表绘制出复式条形统计图六年级二班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小组情况统计表 手工组书画组乒乓球组乐器组男20182819女30231214 五、解答题。29.小明看一本360页的科技书,第一周看了全书的,第二周看了全书的,剩下的第三周看完。第三周应看全书的的几分之几?30.下面是重庆市和昆明市5~10月月平均气温统计表。项目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重庆273033342822昆明252424242320(1) 根据统计表把统计图补充完整。(2) 这两座城市的月平均气温在( )月份温差最大。(3) 昆明市的月平均气温从( )月至( )月下降最快。31.为了搞好城市绿化,工人们在火车站和商场之间栽了76棵梧桐树,每两棵树的间隔是3米,现在为了不影响树的生长,要把间隔调准为5米,那么有多少棵树不需要移动位置?32.一个书架,上层放的书是下层的2.5倍。如果从上层取30本书放到下层,这时两层书架上书的本数正好同样多。原来两层各放了多少本书?33.根据下面的路线图回答问题:(1)说说笑笑每天上学所走的路线。(2)如果她今天上学用时25分钟,她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34.希望小学要粉刷一间长8米、宽6米、高3米的教室,除去门窗和黑板面积6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需要5元的涂料,要粉刷这间教室共需多少钱?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C【分析】分别用4个、7个、8个和12个同样大的小正方形拼摆长方形,要摆出的长方形最多,则这个数字的因数需要最多,才会有不同的形状,据此解答此题。【详解】因为4的因数有:1,2,4;所以拼成的长方形有:1×4、2×2两种;7的因数有:1,7;所以拼成的长方形有1×7一种;8的因数有:1,2,4,8;所以拼成的长方形有:1×8、2×4两种;12的因数有:1,2,3,4,6,12;所以拼成的长方形有:1×12、2×6、3×4三种;所以,所用正方形的个数的因数的个数越多,拼出的长方形种类越多。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应用因数解决问题的能力。2、B【解析】解:24+16+12=52(平方分米),答:原来每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52平方分米。故选:B。【分析】两个长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后,表面积是比原来减少了原长方体的两个面:据此可以得出原长方体最大的两个面的面积是24平方分米,最小的两个面的面积是12平方分米,另外两个面的面积是16平方分米,把这几个面加起来,就是其中一个小长方体的表面积。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增加的不同的面,正好分别是原来的小长方体的各个相对的面的面积。3、C【详解】把一根绳子剪成两段,第二段占全长的,则第一段占1-=,>,第二段更长,所以①正确;把这根绳子看做单位“1”,而把一根绳子剪成两段,第一段占全长的,第二段占全长的,+=>1,这样是不可能的,所以②错误;有两根长3米的绳子,第一根剪去,减去了1.5米,第二根减去米,1.5米>米,剪去的部分比较,第一根更长,所以③正确.故答案为C.4、D【解析】略5、B【解析】略6、A【分析】由图可知,实线为甲城市,虚线为乙城市,所以在此统计图中,虚线高于实线的只有3月和4月。【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城市月平均气温高于甲城市的有3月和4月即2个月。故选A。 此题考查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熟练掌握,能正确找到图中信息是解题的关键。7、B【分析】一个最简分数,分母的质因数只有2和5的分数才能化成有限小数。【详解】A. =,4=2×2,可以化成有限小数;B. =,6=2×3,不能化成有限小数;C. ,16=2×2×2×2,可以化成有限小数; D. ,40=2×2×2×5,可以化成有限小数;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了分数化小数,不是最简分数先化成最简分数,再看分母的质因数。8、B【分析】奇数+偶数=奇数,n是奇数,那么相加的数必须是偶数,和才会是奇数。【详解】n+1,n和1都是奇数,所以n+1是偶数;n+2,n是奇数,2是偶数,所以n+2是奇数;n+3,n和1都是奇数,所以n+1是偶数。故答案为:B。 此题主要考查奇偶数的运算性质,重点掌握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9、C【解析】略 二、填空题。10、 【解析】略11、 【详解】每段占全长的1÷4=每段长为:5×=(米)故答案为,.12、1250 17 【分析】由图可知:第一层有7个小正方体,第二层有3个小正方体,合计10个小正方体。(1)根据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棱长×棱长×棱长求出一个小正方体的体积,最后再乘以10即可求解;(2)如果要组成一个大正方体,棱长必须为3个小正方体的长度,至少要有3³=27个小正方体,再减去原来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即为增加的个数。【详解】(1)5×5×5×10=25×5×10=125×10=1250(cm³)(2)3×3×3-10=27-10=17(个) 熟练掌握正方体的特征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并细心计算是解题的关键。13、64【分析】因为正方体的表面积是6个相等的正方形的面积,所以先求出一个面的面积,再求出正方体的棱长,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详解】96÷6=16(cm²),正方形的面积为16 cm²,所以棱长为4cm。正方体体积:4×4×4=16×4=64(cm³) 本题主要考查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关键是根据正方体的表面积求出正方体的棱长。14、3【分析】首先求出4、6的最小公倍数是12,就是小红和小亮二人下次相遇间隔的最短时间,2月份按28天或29天计算,28÷12=2(次)……4(天),29÷12=2(次)……5(天),第一次相遇时间2月1日,再加上2次即可得解。【详解】4=2×26=3×24、6的最小公倍数是12,2月份按28天或29天计算,小红和小亮在2月份相遇的次数有3次。 此题考查了灵活运用最小公倍数的求解来解决实际问题。15、 【分析】米比一个数短米,就是说这个数比多,故用加法计算;比米长米,也是用加法计算。【详解】(米)(米) 分数既可以表示两者的倍分关系——谁占谁的几分之几;又可以表示具体的数量,可以带单位参与计算。16、 【分析】把45平方分米换算为平方米,除以进率100;把750千克换算为吨,除以进率1000;把15分钟换算为小时,除以进率60;把75平方米换算为公顷,除以进率10000。【详解】45平方分米=()平方米 750千克=()吨15分钟=()小时 75平方米=()公顷故答案为:;;; 把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就乘单位间的进率,把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就除以单位间进率。17、66 36 【解析】略18、偶 奇 偶 【分析】(1)几个数相乘,如果其中有偶数,则它们的积就是偶数。(2)相邻两页书,是一个奇数和一个偶数,奇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据此解答。【详解】由分析可得:(1)147×289×303×210×43的积是(偶)数。(2)一本书相邻两页的和是(奇 )数,积是( 偶)数。 此题考查奇数、偶数的运算性质,掌握奇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偶数=奇数是解题关键。19、7.1【分析】把这根铁丝看作单位“1”,用去它的,也就是用去了(10× )米,是用去的占总数的分率,不是具体数量;又用去米,就是用去了米,是具体的数量;用总数量减去两次用去的,即为剩余的数量.解决此题的关键是弄清两个所表示的意思,第一个是分率,第二个是具体的数量,据此才能正确得解.【详解】解:10﹣10× ﹣,=10﹣2﹣,=7.1(米);答:还剩下7.1米.故答案为7.1.20、 700 1200【解析】略21、1;4;2;3【分析】根据题意,将322分解质因数,然后再把这些数重新组合即可。【详解】322=2×7×23=(2×7)×23=14×23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解质因数的意义和方法;如果题目是乘法,且题目只有一个数时,通常考虑把这个数分解质因数,然后再根据需要把这些质因数重新组合就能得出答案。22、小明【分析】完成同样多的作业,用时短的做的快,比较、大小即可。【详解】=<,所以<;小明用的时间短,所以小明做的快。故答案为:小明 本题主要考查异分母分数比大小,解题时要明确:完成同样多的作业,用时短的做的快。23、1 44 【解析】互质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这两个数的积。4和11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44。故答案为:1;44。 三、计算题。24、;4;;2;;;4【分析】根据分数的计算方法,直接进行口算即可。【详解】1×= ×10=4 += ×9×=2-= 6×= ×= 5-7×=5-1=4 本题考查了分数口算,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计算。 25、;2.2;4.8【分析】方程两边同时加即可;方程左边相加,再同时除以11即可;方程两边同时减0.2×2,再同时除以2即可。【详解】x-=解:x=+x= 5x+6x=24.2解:11x=24.2x=2.20.2×2+2x=10解:2x=10-0.2×22x=9.6x=4.8 解方程主要依据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相同的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不为0)等式仍然成立。 26、(或1);;8【分析】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用分母乘分母,能约分的要约分;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乘这个分数的倒数;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详解】;÷ ×;999-1=8 观察算式,看准数字和符号认真计算即可。 四、按要求画图。27、【分析】(1)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所有的点按照某个直线方向做相同距离的移动;(2)旋转:物体围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不改变其大小和形状的圆周运动的现象;(3)轴对称: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本题需要经历以上图形的变换。【详解】(1)图形A先向下平移6格,再向右平移3格后的图形位于原图形的右下方,注意数清楚移动的格数;(2)图形A过直角的顶点逆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位于原图形的左面,其中旋转后的短直角边与原图形的长直角边重合;(3)图形B以虚线为对称轴的对称图形,位于原图形的正下方,且两个图形的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平移、旋转、轴对称,是小学阶段学习的几大图形变换。需要在不断地操作中,提高对图形变换的感知。28、【解析】用复式统计图纵轴上一格代表4人比较合适.根据各小组男、女生人数,绘制出相对应的直条图,并标出数据等即可. 五、解答题。29、【解析】1-( + )=30、(1);(2)8;(3)9;10【分析】(1)在统计图中找到重庆每月平均气温所对应的点,然后用实线连接起来即可;(2)观察完整的统计图,找到两城市气温点距离最大的月份,即温差最大的月份;(3)气温下降最快说明线段下降趋势最大。据此解答即可。【详解】(1)统计图如下:(2)观察统计图,8月份两城市气温点之间的距离最大,所以8月份温差最大;(3)观察统计图可知,昆明市9月到10月之间的线段的下降趋势最大,所以平均气温从9月到10月下降最快。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31、16棵【解析】公路长:(76÷2-1)×3=111(米)3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15111÷15≈7(棵)所以不用移栽的树有:(7+1)×2=16(棵)答:有16棵树不需要移动位置。32、上层100本;下层40本【分析】根据题意,设下册书是x本,上层是2.5x本。然后根据上层取30本书放到下层,这时两层书架上书的本数正好同样多,列方程解答即可。【详解】2.5x-30=x+301.5x=60x=40上层:40×2.5=100(本)答:原来上层是100本,下层是40本。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含两个未知数的方程的应用解题。33、(1)从家沿东偏北28°方向走300米到公园;从公园沿东偏南30°方向走250米到银行;从银行沿南偏西40°方向走200米到学校;(2)30米【解析】(2)(300+250+200)÷25=30(米)34、630元【解析】(8×3+6×3)×2+8×6-6=126(平方米)126×5=630(元)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绥化市安达市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仔细填空,准确判断,谨慎选择,细想快算,能写会画,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绥化市安达市2023年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快乐填一填,公正小法官,精挑细选,我是神算手,动手实践,生活问题我能解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黑龙江省绥化市安达市数学六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认真填一填,是非辨一辨,细心选一选,用心算一算,操作与思考,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