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2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课时作业(含详解)

    (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2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课时作业(含详解)第1页
    (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2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课时作业(含详解)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2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课时作业(含详解)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2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课时作业(含详解),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作业(二十七) 地理环境区域发展(时间:45分钟 满分:100)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1小题,共44)(2019·四川成都一诊)下图为我国两地传统民居图,其中甲图为土墙平顶屋,乙图为砖墙斜顶屋。据此完成13题。 1.甲、乙两地传统民居分别位于(  )A.新疆、四川       B.甘肃、浙江C.陕西、江苏  D.贵州、广东2.导致甲、乙两地传统民居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气温C.降水  D.河流3.依据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推测甲地民居门窗最不可能的朝向是(  )A.东北和西北方向  B.西北和西南方向C.东南和东北方向  D.东南和西南方向1B 2.C 3.A [1题,甲传统民居顶部为平顶,顶上还有天窗,说明该地区是干旱地区;乙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大,屋檐较长,说明该地区是湿润地区,结合四个选项可知甲、乙两地传统民居分别位于甘肃、浙江,故选B。第2题,甲、乙两地传统民居屋顶的差异主要是对当地降水条件的适应,降水多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降水少对排水要求小,顶部为平顶,故选C。第3题,甲传统民居顶部为平顶,顶上还有天窗,说明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该地冬季温度低,盛行寒冷的偏北风,所以说甲地民居门窗最不可能的朝向是东北和西北方向,故选A](2019·河南模拟)满族是我国主要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低温冷空气的沉聚是影响满族聚落选址的主要因素。传统满族民居内多有火炕,传统火炕搭建在地面上,地面距离炕面的高度较大。后来改良形成吊炕(下图),将炕洞(柴火燃烧空间)整体架空,用混凝土板作为导热材质,下面用砖块叠砌支撑。据此完成45题。4.辽东低山丘陵区的传统满族民居多选址在(  )A.山体南侧的山脚低洼处  B.山体北侧的山脚低洼处C.山体南侧的山腰和台地     D.山体北侧的山腰和台地5.吊炕相比于传统火炕的优势在于(  )A.增大燃烧物和炕面的距离  B.提高柴火利用率C.压缩室内储藏空间  D.降低火炕建造成本4C 5.B [4题,低温冷空气的沉聚是影响满族聚落选址的主要因素。山脚低洼处容易导致冷空气沉聚,AB项错误;辽东低山丘陵区南坡是阳坡,传统满族民居多选址在山体南侧的山腰和台地,受冷空气影响小,C项正确;山体北侧的山腰和台地冷空气影响较多,D项错误。第5题,传统火炕搭建在地面上,地面距离炕面的高度较大。吊炕将炕洞,即柴火燃烧空间整体架空,吊炕相比于传统火炕的优势在于缩小了燃烧物和炕面的距离,可以提高柴火利用率,B项正确。](2019·全国大联考)2017年中国总人口数量达到13.8 271亿人,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 222hm2,粮食总产量61 791千万kg。下图为1820年中国各省粮食总产量与单位面积产量统计图(注:单位面积产量已考虑复种指数的影响)据此完成68题。 6.与新疆相比,I类地区中发展粮食生产的显著优势是(  )A.人均耕地面积较大  B.水热条件优越C.农业发展历史悠久  D.市场需求量大7.对比1820年,目前东北三省提供的商品粮总量已远远超过I类地区中的各省区,其主要原因是(  )A.复种指数高  B.区域人口密度增加C.耕地面积扩大  D.农业生产经验丰富8.影响1820年和2017年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A.劳动力投入  B.农业技术水平C.自然灾害  D.机械化水平高6B 7.C 8.B [6题,由图可知,I类地区中的各省区多位于长江流域,所处纬度较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优越,有利于粮食作物的生长,故选项B正确。第7题,影响商品粮总量的主要因素有粮食播种总面积、复种指数、人均耕地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1949年以来,随着我国对东北地区垦荒力度的加大,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粮食播种面积不断增加,加之该地区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大,使其提供的商品粮总量不断增多,故选C项正确。第8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的高低主要受生产要素的影响,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光照、热量、水分、土壤、自然灾害、劳动力、科学技术、农业机械、农田基本建设、化肥、农药、地膜等。其中,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是影响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的主导因素;1820年为我国清朝时期,农业技术水平较低,而现在我国农业技术水平较高,故B项正确。](2019·广东广州一模)粮食生产集中度是指某时期某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下表反映我国不同雨量带粮食生产集中度的变化,据此完成911题。年降雨(mm)粮食生产集中度(%)20101990年相比的变化2002.90.92004002.80.840080045.98.980048.410.6919902010年我国粮食生产重心的变化趋势是(  )A.由中温带移向暖温带B.由半湿润区移向湿润区C.由亚热带移向暖温带D.由半干旱区移向半湿润区10.造成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化  B.区域经济发展差异C.农业技术进步  D.交通运输网络发展11.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的变化(  )A.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B.更有利于水热资源的高效利用C.减轻了交通运输的压力D.增加了台风、洪涝的灾害风险9C 10.B 11.A [9题,我国粮食生产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由表中数据可知,降水量800 mm的地区为东部湿润的亚热带地区,故亚热带的粮食生产集中度呈下降趋势;降水量400800 mm的地区为东部半湿润的暖温带地区,故暖温带粮食生产集中度呈上升趋势。所以粮食生产重心的变化趋势是由亚热带向暖温带转移。故选C。第10题,在计划经济时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等东部沿海地区都是中国的粮食主产区。改革开放以来,这些地区率先成为市场化、国际化、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区域,由于种粮效益低,大量粮田转为工业和城镇建设用地,再加上外向型农业和高效经济作物的发展,农业结构的调整,使这些地区的粮食种植面积锐减。所以,这些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地区退出粮食主产区的行列,使北方地区成为我国粮食主产区。所以造成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故选B。第11题,从耕地资源的地区分布来看,北方地域广阔,土地资源丰富,而南方尤其是东南沿海人多地少。所以,北方与南方相比,具有人均耕地数量较多的优势,土地容易产生规模效益,从而为粮食生产的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提供了较为优越的条件。所以我国粮食生产集中度的变化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故选A]二、综合题(56)12(2019·四川宜宾一诊)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8)冰屋是因纽特人建造的独特建筑。其建筑材料就是一块块长方形的大冰块,建筑方法是先选好地方,然后开始垒砌冰砖,水是建造冰屋的最好黏合剂,因纽特人会先泼上一些水,码放一层冰砖,再泼一些水,再垒一层冰砖,层层垒砌起来,最终建成馒头形的小屋(如下图) (1)说明水是建造冰屋最好黏合剂的原因。(14)(2)分析当地气候对因纽特人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14)解析 (1)题,在无任何材料可借助的茫茫雪原上,冰是最主要的建材;同时当地气温极低,由于物理性质差异大,其它材料做黏合剂难以和冰块黏结;据材料可知,泼洒的水很快冻结成冰,使冰砖黏结牢固、密实,因为水的作用,建好后的冰屋早已冻结成一个整体。第(2)题,由于当地气候寒冷,冰原覆盖,难以进行种植业、畜牧业的生产,因此爱斯基摩人的传统文化模式,完全是为适应一种极其寒冷的冰雪覆盖的环境。这种环境几乎没有植物性食品,树木极少,食物来源只靠驯鹿、海豹、海象、鲸等肉类,鲸脂以及鱼类,且夏季短,从事狩猎、捕鱼活动时间短。答案 (1)冰原广布,缺乏其它建筑材料,冰是最主要建材;当地气温极低,由于(物理)性质差异大,其它材料做黏合剂难以和冰块黏结;(泼洒的)水很快冻结成冰,使冰砖黏结牢固、密实。(2)当地气候酷寒、冰原覆盖,难以进行种植业、畜牧业的生产,人们主要从事原始的狩猎、捕渔活动;夏季(暖季)短,从事狩猎、捕鱼活动时间短。13(2019·山东潍坊一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8)北极熊主要生活在北冰洋及其沿岸、格陵兰岛及其周围。哈德孙湾是位于加拿大东北部近乎封闭的浅海湾,该地区生活着上千只北极熊,它们以海冰为平台捕捉海豹作为主食,当海冰融化后,不得不在陆地上寻找食物。哈德孙湾西岸的丘吉尔港在无海冰时期经常有北极熊来此寻找食物,并发生过伤害人类的事情,因此曾经设立过北极熊监狱。哈德孙湾通常10月开始结冰,结冰时间早于同纬度其他海域,直至来年5月开始融冰,78月完全消融。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北极熊的生存状况越来越受到世人关注。下图示意哈德孙湾在北美洲的地理位置。(1)分析哈得孙湾开始结冰的时间比同纬度其他海域更早的原因。(10)(2)推测纬度较低的哈德孙湾与同纬度其他海域相比,能够生存大量北极熊的原因。(10)(3)与阿拉斯加半岛北部沿海相比,分析哈德孙湾西部海域北极熊生存的不利条件。(8)解析 (1)题,哈得孙湾位于北美洲东北部,海湾深入内陆,水浅,受陆地影响较大,海水降温快。海湾比较封闭,与较温暖的外海海水交换少。有大量河水注入,盐度低,易结冰,所以结冰早,结冰期长,蒸发弱。第(2)题, 影响北极能生存的条件主要从食物、活动时间等方面分析。有大量河流入海带来丰富营养物质,使海湾内生物量巨大,动物的食物充足,吸引大量海豹来此觅食。海水温度低,结冰期较长,有利于北极熊长时间利用海冰捕食海豹。第(3)题, 哈德孙湾西部海域纬度较低,水温相对较高,海水结冰期短,适宜北极熊捕食海豹时间短。沿岸有丘吉尔港,人类活动较多,不利于北极熊生存,导致其栖息地减少。答案 (1)海湾深入内陆,水浅,海水降温快;海湾比较封闭,与较温暖的外海海水交换少;有大量河水注入,且结冰期长,蒸发弱,使海水盐度较低,易结冰。(2)大量河流入海带来丰富营养物质,使海湾内生物量巨大,吸引大量海豹来此觅食;海水温度低,结冰期较长,北极熊能够长时间利用海冰捕食海豹。(3)纬度较低,水温相对较高,海水结冰期短,北极熊捕食海豹时间短;人类活动较多,影响北极熊生存环境,导致其栖息地减少。 

    相关试卷

    (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8章 环境保护 课时作业(含详解):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8章 环境保护 课时作业(含详解),共5页。

    (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7章 第2讲 中国地理分区 课时作业(含详解):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7章 第2讲 中国地理分区 课时作业(含详解),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冬季,青海湖水体的特点是,该地区房屋“朝阳”的原因是,石桥村古法造纸最基础的条件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6章 第1讲 世界地理概况 课时作业(含详解):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6章 第1讲 世界地理概况 课时作业(含详解),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