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教学设计
一、学科素养
1、政治认同:自觉坚持唯物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2、科学精神:能够对联系的观点进行分辨和比较。能够树立全局观念,会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
3、公众参与:把握各种条件,积极建立各种有利的联系;整体规划人生发展,明确参与社会生活的具体要求。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联系的含义以及特征
2、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和方法论
3、系统优化的方法
教学难点:
1、联系的特征原理和方法论
2、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和方法论
三、教学方法
情境探究、合作探究、讲授式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情境一:看图片思考疫情造成了方方面面的影响,这体现了什么哲理呢?
学生回答。
根据学生回答,引出课题: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二)、新课过程
情境二: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27页的“阅读与思考”,并结合教材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上述成语、故事和俗语包含了什么哲学道理?请再写几个类似的成语、故事和俗语。
学生回答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
1、联系的含义: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追问联系的特征有哪些?学生阅读课本回答。
2、联系的特征
(1)、联系的普遍性
表现:①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外部联系)
②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内部联系)
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小结: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联系是普遍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情境三:请同学们阅读教材28页的“阅读与思考”,并结合教材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人类可以影响和改变环境,但不能改变事物固有的联系。请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回答:
根据学生回答,总结:
(2)、联系的客观性
①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分类: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
小结: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及其方法论
原理:联系的客观性
方法论:①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情境四:观看图片了解新冠疫情对各行各业所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影响。
思考:这说明了联系有怎样的特点?
学生回答。
根据学生回答,总结:
(3)、联系的多样性
方法论: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情境五:观看图片“坐井观天”、“盲人摸象”
思考他们共同犯了一个什么错误?
学生回答: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特别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总结: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方法论
原理 | 内容 | 方法论 |
整体 与 部分 的关系 |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 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
系统 与 要素 的关系 | 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优化趋向的基本特征。
|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要立足整体,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
五、课堂小结
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分享新闻,主题引导,材料展示,提出问题,小组讨论,知识讲解,展示材料,议学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分层作业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教案设计,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课题,课时安排,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型,教学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