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和平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天津市和平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天津市和平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
A.x≥3 B.x>3 C.x≥﹣3 D.x≤﹣3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1 C.3﹣=2 D.3+=3
3.在下列由线段a,b,c的长为三边的三角形中,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a=15,b=8,c=17 B.a=13,b=14,c=15
C.a=30,b=40,c=50 D.a=1,b=,c=2
4.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6和8,则菱形的面积是( )
A.48 B.30 C.24 D.20
5.在“争创美丽校园”示范校评比活动中,10位评委给某校的评分情况如表所示:
评分(分)
80
85
90
95
评委人数
1
2
5
2
则这10位评委评分的平均数是( )
A.85 B.87.5 C.89 D.90
6.有四组数据:
第一组6 6 6 6 6 6 6
第二组5 5 6 6 6 7 7
第三组3 3 4 6 8 9 9
第四组3 3 3 6 9 9 9
这四组数据的平均数都是6,方差分别是0,,,,则这四组数据中波动较大的是( )
A.第一组 B.第二组 C.第三组 D.第四组
7.已知直线y=x+3,则( )
A.该直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6,0),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3)
B.该直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0),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3)
C.该直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0,3),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6,0)
D.该直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0,3),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
8.一次函数y=x+2的图象不经过的象限是( )
A.一 B.二 C.三 D.四
9.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AB=CD,AD∥BC,那么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B.如果AC=BD,AC⊥BD,那么四边形ABCD是矩形
C.如果AB=BC,AC⊥BD,那么四边形ABCD是菱形
D.如果AO=CO,BO=DO,BC=CD,∠ABC=90°,那么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10.已知点A(﹣1,0),B(0,﹣3),点C(2,﹣2),过点C作x轴的平行线交直线AB于点D,则线段CD的长为( )
A. B.2 C. D.11
11.均匀地向图中的容器注水,最后把容器注满,在注水过程中,水面高度h随时间t的变化的图象是( )
A.
B.
C.
D.
12.某市政府决定实施供暖改造工程,现甲、乙两工程队分别同时开挖两条600米长的管道,所挖管道长度y(米)与挖掘时间x(天)之间的关系如图,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队每天挖100米
B.乙队开挖两天后,每天挖50米
C.甲队比乙队提前2天完成任务
D.当x=3时,甲、乙两队所挖管道长度相同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3.计算:(+)(﹣)的结果等于 .
14.如图,点D,E分别是△ABC的BC,AC边的中点,若AB=4,则DE的长等于 .
15.某校规定学生的学期综合成绩是由平时、期中和期末三项成绩按3:3:4的比例计算所得.若某同学本学期数学的平时、期中和期末成绩分别是90分、90分和85分,则他本学期数学学期综合成绩是 分.
16.若正比例函数y=kx(k为常数,且k≠0)的函数值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则k的值可以是 .(写出一个即可)
17.如图,∠MON=90°,正方形OABC的边长为5,点B到ON的距离是4,则:
(1)正方形OABC的对角线的长= ;
(2)点B到OM的距离= ;
(3)点A到OM的距离= .
18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的网格中,点A,B在格点上,请用无刻度的直尺,按下列要求画图.
(1)在图①画出一个以AB为一边的正方形ABCD;
(2)在图②画出一个以AB为一边的菱形ABC′D′(ABC′D′不是正方形);
(3)如图③,点E,F在格点上,AB与EF交于点G,在图③中画出一个以AG为一边的矩形AGG′A′.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6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理过程)
19计算:
(1);
(2)2.
20在一次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根据参加男子跳高初赛的运动员的成绩(单位:m),绘制出统计图①和图②.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图①中a的值为 ;
(2)求统计的这组初赛成绩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3)根据这组初赛成绩,由高到低确定9人能进入复赛,请直接写出初赛成绩为1.75m的运动员能否进入复赛.
21如图,在△ABC中,∠BAC=90°,AB=AC=3,D为BC边上一点,且∠DAC=15°.
(1)∠ADB的大小= (度);
(2)斜边BC的长= ;
(3)斜边BC上的中线的长= ;
(4)求AD的长.
22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AD=BC,AB=DC.
(1)如图①,求证:AD∥BC;
(2)如图②,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平分∠BAD,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
23在抗洪抢险救灾中,某地粮食局为了保证库存粮食的安全,决定将甲、乙两个仓库的粮食,全部转移到没有受洪水威胁的A,B两个仓库,已知甲库有粮食100吨,乙库有粮食80吨,而A库的容量为60吨,B库的容量为120吨
(1)填空:
若从甲库运往A库粮食50吨,
①从甲库运往B库粮食 吨;
②从乙库运往A库粮食 吨;
③从乙库运往B库粮食 吨;
(2)填空:
若从甲库运往A库粮食x吨,
①从甲库运往B库粮食 吨;
②从乙库运往A库粮食 吨;
③从乙库运往B库粮食 吨;
(3)从甲、乙两库到A,B两库的路程和运费如表:(表中“元/吨•千米”表示每吨粮食运送1千米所需人民币).
路程(千米)
运费(元/吨•千米)
甲库
乙库
甲库
乙库
A库
20
15
12
12
B库
25
20
10
8
写出将甲、乙两库粮食运往A,B两库的总运费y(元)与x(吨)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当从甲、乙两库各运往A,B两库多少吨粮食时,总运费最省,最省的总运费是多少?
24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8,点E是对角线AC上的一点.
(1)如图①,若点E到AD的距离为6,则点E到AB的距离为 ;
(2)连接DE,过点E作EF⊥ED,交AB于点F;
①如图②,以DE,EF为邻边作矩形DEFG.求证:矩形DEFG是正方形;
②如图③,在①的条件下,连接AG,求AG+AE的值;
③若F恰为AB的中点,连接DF交AC于点H,则HE的长= .
2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1),点B(4,2),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A′.
(1)点A′的坐标为 ;
(2)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与B,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3)点P(x,0)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当x= 时,△PAB的周长最小;
(4)点C(t,0),D(t+2,0)是x轴上的两个动点,当t= 时,ACDB的周长最小;
(5)点M(m,0),点N(0,n)分别是x轴和y轴上的动点,当四边形ANMB的周长最小时,m+n= ,此时四边形ANMB的面积为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若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
A.x≥3 B.x>3 C.x≥﹣3 D.x≤﹣3
【分析】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直接利用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得出答案.
【解答】解:若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
3+x≥0,
解得:x≥﹣3,
故选:C.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1 C.3﹣=2 D.3+=3
【分析】利用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对A、C、D进行判断;根据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对B进行判断.
【解答】解:A、原式=+2,所以A选项不符合题意;
B、原式=﹣=3﹣2=1,所以B选项符合题意;
C、原式=2,所以C选项不符合题意;
D、3与不能合并,所以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在下列由线段a,b,c的长为三边的三角形中,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a=15,b=8,c=17 B.a=13,b=14,c=15
C.a=30,b=40,c=50 D.a=1,b=,c=2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有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如果没有这种关系,这个就不是直角三角形.
【解答】解:A、82+152=172,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132+142≠152,不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C、302+402=502,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12+()2=22,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6和8,则菱形的面积是( )
A.48 B.30 C.24 D.20
【分析】根据菱形的面积等于两条对角线积的一半计算即可.
【解答】解:∵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6和8,
∴这个菱形的面积为×6×8=24,
故选:C.
5.在“争创美丽校园”示范校评比活动中,10位评委给某校的评分情况如表所示:
评分(分)
80
85
90
95
评委人数
1
2
5
2
则这10位评委评分的平均数是( )
A.85 B.87.5 C.89 D.90
【分析】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列出算式,再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这10位评委评分的平均数是:=89(分).
故选:C.
6.有四组数据:
第一组6 6 6 6 6 6 6
第二组5 5 6 6 6 7 7
第三组3 3 4 6 8 9 9
第四组3 3 3 6 9 9 9
这四组数据的平均数都是6,方差分别是0,,,,则这四组数据中波动较大的是( )
A.第一组 B.第二组 C.第三组 D.第四组
【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可作出判断.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
【解答】解:∵这四组数据的平均数都是6,方差分别是0,,,,
∴0<<<,
∴波动较大的一组数据是第四组;
故选:D.
7.已知直线y=x+3,则( )
A.该直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6,0),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3)
B.该直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0),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3)
C.该直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0,3),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6,0)
D.该直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0,3),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
【分析】令x=0求出y的值,即可求得直线与y轴的交点,令y=0求出x的值即可得出直线与x轴的交点.
【解答】解:∵令x=0,则y=3;令y=0,则x=﹣6,
∴直线y=x+3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6,0),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3).
故选:A.
8.一次函数y=x+2的图象不经过的象限是( )
A.一 B.二 C.三 D.四
【分析】根据k,b的符号确定一次函数y=x+2的图象经过的象限.
【解答】解:∵k=1>0,b=2>0,
∴直线y=x+2经过第一、二、三象限,不经过第四象限.
故选:D.
9.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AB=CD,AD∥BC,那么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B.如果AC=BD,AC⊥BD,那么四边形ABCD是矩形
C.如果AB=BC,AC⊥BD,那么四边形ABCD是菱形
D.如果AO=CO,BO=DO,BC=CD,∠ABC=90°,那么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分析】根据各个选项中的说法可以判断是否正确,并对错误的举出反例即可.
【解答】解:如果AB=CD,AD∥BC,那么四边形ABCD是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如等腰梯形,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如果AC=BD,AC⊥BD,那么四边形ABCD不一定是矩形,如等腰梯形中的对角线可能相等且垂直,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如果AB=BC,AC⊥BD,那么四边形ABCD不一定是菱形,如直角梯形,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如果AO=CO,BO=DO,BC=CD,∠ABC=90°,那么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10.已知点A(﹣1,0),B(0,﹣3),点C(2,﹣2),过点C作x轴的平行线交直线AB于点D,则线段CD的长为( )
A. B.2 C. D.11
【分析】首先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直线AB解析式,然后将y=﹣2代入该函数解析式,求得点D的坐标;最后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解.
【解答】解: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
把A(﹣1,0),B(0,﹣3)分别代入,得.
解得.
故直线AB的解析式为:y=﹣3x﹣3.
∵点C(2,﹣2)且CD∥x轴,
∴当y=﹣2时,﹣2=﹣3x﹣3.
解得x=﹣.
则线段CD的长度为:2﹣(﹣)=.
故选:C.
11.均匀地向图中的容器注水,最后把容器注满,在注水过程中,水面高度h随时间t的变化的图象是( )
A.
B.
C.
D.
【分析】由于容器的三部分的高度相同,粗细不同,那么水面高度h随时间t变化而分三个阶段.
【解答】解:容器底部较粗,中部最粗,那么第二个阶段的函数图象水面高度h随时间t的增大而增长缓慢,用时较长,上部最细,水面高度h随时间t的增大而增长最快,
故选:A.
12.某市政府决定实施供暖改造工程,现甲、乙两工程队分别同时开挖两条600米长的管道,所挖管道长度y(米)与挖掘时间x(天)之间的关系如图,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队每天挖100米
B.乙队开挖两天后,每天挖50米
C.甲队比乙队提前2天完成任务
D.当x=3时,甲、乙两队所挖管道长度相同
【分析】根据函数图象得到甲工作6天开挖了600米,所以甲的工作效率==100(米/天);根据函数图象得到乙2天挖了300米,接着4天挖了200米,则乙队开挖两天后,每天挖米;由于后300米,乙需要=6天挖完,则乙队共需开挖8天完成,所以甲队比乙队提前2天完成任务;当x=3时,可计算甲队所挖管道长度为300米,乙队所挖管道长度=300+(3﹣2)×50=350米,所以当x=3时,甲、乙两队所挖管道长度不相同.
【解答】解:A、甲的工作效率==100(米/天),所以A选项的说法正确;
B、乙队开挖两天后,4天开挖了(500﹣300)=200米,则乙的工作效率==50(米/天),所以B选项的说法正确;
C、=6,则乙队开挖2+6=8天完成,而甲对只需6天完成,所以甲队比乙队提前2天完成任务,所以C选项的说法正确;
D、当x=3时,甲队所挖管道长度=3×100=300米,乙队所挖管道长度=300+(3﹣2)×50=350米,所以D选项的说法错误.
故选:D.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3.计算:(+)(﹣)的结果等于 3 .
【分析】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解答】解:原式=5﹣2
=3.
故答案为3.
14.如图,点D,E分别是△ABC的BC,AC边的中点,若AB=4,则DE的长等于 2 .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解答即可.
【解答】解:∵点D,E分别是△ABC的BC,AC边的中点,
∴DE是△ABC的中位线,
∴DE=AB=×4=2.
故答案为:2.
15.某校规定学生的学期综合成绩是由平时、期中和期末三项成绩按3:3:4的比例计算所得.若某同学本学期数学的平时、期中和期末成绩分别是90分、90分和85分,则他本学期数学学期综合成绩是 88 分.
【分析】按3:3:4的比例算出本学期数学学期综合成绩即可.
【解答】解:本学期数学学期综合成绩=90×30%+90×30%+85×40%=88(分).
故答案为:88.
16.若正比例函数y=kx(k为常数,且k≠0)的函数值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则k的值可以是 1(答案不唯一) .(写出一个即可)
【分析】根据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可得k>0,写一个符合条件的数即可.
【解答】解:∵正比例函数y=kx(k为常数,且k≠0)的函数值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
∴k>0,
∴k=1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答案不唯一).
17.如图,∠MON=90°,正方形OABC的边长为5,点B到ON的距离是4,则:
(1)正方形OABC的对角线的长= 5 ;
(2)点B到OM的距离= ;
(3)点A到OM的距离= ﹣2 .
【分析】(1)正方形中用勾股定理直接可求对角线长;
(2)过点A作EF⊥OM交MO的延长线于F点,过点B作BE⊥ON,EF与BE交于点E,证明△ABE≌△OAF(AAS),则BE=AF,EA=OF,则可得AF=4+OF,在Rt△AOF中,52=OF2+(4+OF)2,求出OF=﹣2+,则点B到OM的距离=4+2OF=;
(3)由(2)可知,点A到OM的距离=AF=4+OF=2+.
【解答】解:(1)∵正方形OABC的边长为5,
∴BO==5,
故答案为5;
(2)过点A作EF⊥OM交MO的延长线于F点,过点B作BE⊥ON,EF与BE交于点E,
∵∠BAO=90°,
∴∠EAB+∠OAF=90°,
∵∠BAE+∠EBA=90°,
∴∠EBA=∠OAF,
∵∠E=∠F=90°,AB=AO,
∴△ABE≌△OAF(AAS),
∴BE=AF,EA=OF,
∵点B到ON的距离是4,
∴AF=4+OF,
在Rt△AOF中,52=OF2+(4+OF)2,
∴OF=﹣2+,
∴点B到OM的距离=AF+AE=4+OF+OF=,
故答案为;
(3)点A到OM的距离=AF=4+OF=2+,
故答案为2+.
18在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的网格中,点A,B在格点上,请用无刻度的直尺,按下列要求画图.
(1)在图①画出一个以AB为一边的正方形ABCD;
(2)在图②画出一个以AB为一边的菱形ABC′D′(ABC′D′不是正方形);
(3)如图③,点E,F在格点上,AB与EF交于点G,在图③中画出一个以AG为一边的矩形AGG′A′.
【考点】菱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判定;正方形的判定与性质;作图—复杂作图.
【专题】作图题;几何直观.
【答案】(1)(2)(3)作图见解析部分.
【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定义画出图形即可.
(2)根据菱形的定义画出图形即可.
(3)取格点A′,B′,E′,F′,连接A′B′,E′F′交于点G′,连接GG′,四边形AA′G′G即为所求.
【解答】解:(1)如图①中,正方形ABCD即为所求.
(2)如图②中,菱形ABC′D′即为所求.
(3)如图③中,矩形AGG′A′即为所求.
19计算:
(1);
(2)2.
【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专题】二次根式;运算能力.
【答案】(1)0;
(2).
【分析】(1)先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合并即可;
(2)根据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则运算.
【解答】解:(1)原式=3﹣4+
=0;
(2)原式=2×××
=.
20在一次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根据参加男子跳高初赛的运动员的成绩(单位:m),绘制出统计图①和图②.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图①中a的值为 ;
(2)求统计的这组初赛成绩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3)根据这组初赛成绩,由高到低确定9人能进入复赛,请直接写出初赛成绩为1.75m的运动员能否进入复赛.
【考点】条形统计图;加权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专题】统计的应用;运算能力.
【答案】(1)25;
(2)1.71,1.75,1.70;
(3)能,理由见解答.
【分析】(1)根据扇形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求得a的值;
(2)根据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得到该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
(3)根据条形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解:(1)a%=1﹣10%﹣20%﹣30%﹣15%=25%,
即a的值是25.
故答案为:25,
(2)由条形统计图可知,
这组平均数是:=1.71(m),
在这组数据中,1.75出现了6次,出现的次数最多,
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1.75m,
把这些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其中处于中间位置的两个数都是1.70,
则中位数是=1.70(m),
(3)初赛成绩为1.75m的运动员能进入复赛,
理由:由条形统计图可知前9名的成绩,最低是1.75m,故初赛成绩为1.75m的运动员能进入复赛.
21如图,在△ABC中,∠BAC=90°,AB=AC=3,D为BC边上一点,且∠DAC=15°.
(1)∠ADB的大小= (度);
(2)斜边BC的长= ;
(3)斜边BC上的中线的长= ;
(4)求AD的长.
【考点】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勾股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
【专题】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推理能力.
【答案】(1)60;
(2)6;
(3)3;
(4)2.
【分析】(1)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CB的度数,进而求出∠ADB的度数;
(2)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
(3)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可求;
(4)
【解答】解:(1)∵∠BAC=90°,AB=AC,
∴∠ABC=∠ACB=45°,
∵∠DAC=15°,
∴∠ADB=∠DAC+∠ACB=60°,
故答案为:60;
(2)∵∠BAC=90°,AB=AC=3,
∴BC==6,
故答案为:6;
(3)∵∠BAC=90°,BC=6,
∴斜边BC上的中线的长为3,
故答案为:3;
(4)过点A作AE⊥BC于点E,
∵AB=AC,
∴BE=EC,
∵∠BAC=90°,
∴AE=BC=×6=3,
在Rt△ADE中,由(1)得∠ADB=60°,
∴∠EAD=30°,
∴DE=AD,
由勾股定理得,DE2+AE2=AD2,
∴(AD)2+32=AD2,
∴AD=2.
22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AD=BC,AB=DC.
(1)如图①,求证:AD∥BC;
(2)如图②,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平分∠BAD,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菱形的判定.
【专题】多边形与平行四边形;矩形 菱形 正方形;推理能力.
【答案】(1)见解析;
(2)见解析.
【分析】(1)先征得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即可得到AD∥BC;
(2)由平行线的性质及角平分线的定义推出∠BAC=∠ACB,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B=BC,又由(1)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可得▱ABCD是菱形.
【解答】证明:(1)∵AD=BC,AB=DC,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BC;
(2)∵AD∥BC,
∴∠DAC=∠ACB,
∵AC平分∠BAD,
∴∠DAC=∠BAC,
∴∠BAC=∠ACB,
∴AB=BC,
又由(1)得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是菱形.
23在抗洪抢险救灾中,某地粮食局为了保证库存粮食的安全,决定将甲、乙两个仓库的粮食,全部转移到没有受洪水威胁的A,B两个仓库,已知甲库有粮食100吨,乙库有粮食80吨,而A库的容量为60吨,B库的容量为120吨
(1)填空:
若从甲库运往A库粮食50吨,
①从甲库运往B库粮食 吨;
②从乙库运往A库粮食 吨;
③从乙库运往B库粮食 吨;
(2)填空:
若从甲库运往A库粮食x吨,
①从甲库运往B库粮食 吨;
②从乙库运往A库粮食 吨;
③从乙库运往B库粮食 吨;
(3)从甲、乙两库到A,B两库的路程和运费如表:(表中“元/吨•千米”表示每吨粮食运送1千米所需人民币).
路程(千米)
运费(元/吨•千米)
甲库
乙库
甲库
乙库
A库
20
15
12
12
B库
25
20
10
8
写出将甲、乙两库粮食运往A,B两库的总运费y(元)与x(吨)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当从甲、乙两库各运往A,B两库多少吨粮食时,总运费最省,最省的总运费是多少?
【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
【专题】一次函数及其应用;应用意识.
【答案】(1)50,10,70.(2)(100﹣x);(60﹣x);(20+x);(3)从甲库运往A库60吨粮食,从甲库运往B库40吨粮食,从乙库运往B库80吨粮食时,总运费最省,最省的总运费是37200元.
【分析】(1)根据题意解答即可;
(2)根据题意解答即可;
(3)弄清调动方向,再依据路程和运费列出y(元)与x(吨)的函数关系式,最后可以利用一次函数的增减性确定“最省的总运费”.
【解答】解:(1)①从甲库运往B库粮食:100﹣50=50吨,
②从乙库运往A库粮食60﹣50=10吨,
③从乙库运往B库粮食120﹣50=70吨.
(2)①从甲库运往B库粮食(100﹣x)吨;
故答案为:(100﹣x);
②从乙库运往A库粮食(60﹣x)吨;
故答案为:(60﹣x);
③从乙库运往B库粮食(20+x)吨;
故答案为:(20+x);
(3)依题意有:若甲库运往A库粮食x吨,则甲库运到B库(100﹣x)吨,乙库运往A库(60﹣x)吨,乙库运到B库(20+x)吨,
则,
解得:0≤x≤60,
从甲库运往A库粮食x吨时,总运费为:
y=12×20x+10×25(100﹣x)+12×15(60﹣x)+8×20×[120﹣(100﹣x)]=﹣30x+39000;
∵从乙库运往A库粮食(60﹣x)吨,
∴0≤x≤60,
此时100﹣x>0,
∴y=﹣30x+39000(0≤x≤60),
∵﹣30<0,
∴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x=60时,y取最小值,﹣30×60+39000=37200,最小值是37200,
答:从甲库运往A库60吨粮食,从甲库运往B库40吨粮食,从乙库运往B库80吨粮食时,总运费最省,最省的总运费是37200元.
24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8,点E是对角线AC上的一点.
(1)如图①,若点E到AD的距离为6,则点E到AB的距离为 ;
(2)连接DE,过点E作EF⊥ED,交AB于点F;
①如图②,以DE,EF为邻边作矩形DEFG.求证:矩形DEFG是正方形;
②如图③,在①的条件下,连接AG,求AG+AE的值;
③若F恰为AB的中点,连接DF交AC于点H,则HE的长= .
【考点】四边形综合题.
【专题】几何综合题;推理能力.
【答案】(1)6.
(2)①证明见解析部分.
②8.
③.
【分析】(1)如图1中,过点E作EM⊥AD于M,EN⊥AB于N,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解决问题即可.
(2)①如图②中,连接EB.证明DE=EB,EF=EB,可得结论.
②证明△GDA≌△EDC(SAS),推出AG=EC,可得结论.
③如图④中,作EM⊥DF于M.求出EM,HM,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EH即可.
【解答】(1)解:如图1中,过点E作EM⊥AD于M,EN⊥AB于N.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EAM=∠EAN=45°,
∵EM⊥AM,EN⊥AN,
∴EM=EN=6,
∴点E到AB的距离为6,
故答案为:6.
(2)①证明:如图②中,连接EB.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CD=CB,∠DCE=∠BCE=45°,
在△DCE和△BCE中,
,
∴△DCE≌△BCE(SAS),
∴DE=EB,∠CDE=∠CBE,
∵∠ADC=∠ABC=90°,
∴∠EBF=∠ADE,
∵DE⊥EF,
∴∠DEF=∠DAF=90°,
∴∠ADE+∠AFE=180°,
∵∠AFE+∠EFB=180°,
∴∠ADE=∠EFB,
∴∠EFB=∠EBF,
∴EF=EB,
∴DE=EF,
∵四边形DEFG是矩形,
∴四边形DEFG是正方形.
②解:如图③中,
∵四边形DEFG,四边形ABCD都是正方形,
∴∠ADC=∠GDE=90°,DA=DC,DG=DE,
∴∠GDA=∠EDC,
在△GDA和△EDC中,
,
∴△GDA≌△EDC(SAS),
∴AG=EC,
∴AG+AE=AE+EC=AC=AD=8.
③解:如图④中,作EM⊥DF于M.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AD=8,AB∥CD,
∵F是AB中点,
∴AF=FB=4
∴DF===4,
∵△D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EM⊥AD,
∴DM=MF,
∴EM=FM=DF=2,
∵AF∥CD,
∴AF:CD=FH:HD=1:2,
∴FH=,
∴HM=MF﹣FH=,
在Rt△EHM中,EH===.
故答案为:.
2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1),点B(4,2),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A′.
(1)点A′的坐标为 ;
(2)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与B,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3)点P(x,0)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当x= 时,△PAB的周长最小;
(4)点C(t,0),D(t+2,0)是x轴上的两个动点,当t= 时,ACDB的周长最小;
(5)点M(m,0),点N(0,n)分别是x轴和y轴上的动点,当四边形ANMB的周长最小时,m+n= ,此时四边形ANMB的面积为 .
【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
【专题】一次函数及其应用;推理能力.
【答案】(1)(1,﹣1);(2)y=x﹣2;(3)2;(4);(5).
【分析】(1)根据对称的性质直接可得;
(2)根据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代入A',B的坐标计算即可;
(3)根据轴对称的性质,A'、P、B三点共线时,A'P+PB最小,由(2)中解析式即可求出x的值;
(4)作BB'∥CD,且BB'=CD,得四边形BB'CD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C+BD=A'C+CB',即A'、C、B'共线时,AC+BD最小,求出C'B'的函数解析式解决问题;
(5)根据轴对称的性质,作A关于y轴的对称点A',B关于x轴的对称点B',连接A'B'交y轴于N,交x轴于M,点A'、N、M、B'共线时,A'N+MN+B'M=A'B',此时C四边形ANMB最小,再根据已知数据进行计算.
【解答】解:(1)∵点A(1,1)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A′,
∴A'(1,﹣1),
故答案为:(1,﹣1);
(2)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
则,
∴,
∴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2;
(3)∵C△PAB=PA+PB+AB,
且AB=为定值,
∴只要PA+PB最小,
∵PA=PA',
∴A'、P、B三点共线时,A'P+PB最小,
∴x=2,
故答案为:2;
(4)如图,C四边形ACDB=AC+CD+BD+AB
=AC+2+BD+
∴只要AC+BD最小,
作BB'∥CD,且BB'=CD,连接B'C,
∴四边形BB'CD为平行四边形,
∴B'C=BD,
∵AC=A'C,
∴AC+BD=A'C+CB',即A'、C、B'共线时,AC+BD最小,
∵B'(2,2),A'(1,﹣1),
∴直线B'C'的解析式为y=3x﹣4,
当y=0时,x=,
∴,
∴,
故答案为:.
(5)如图,作A关于y轴的对称点A',B关于x轴的对称点B',
连接A'B'交y轴于N,交x轴于M,
此时C四边形ANMB=AB+AN+MN+BM
=AB+A'N+MN+B'M,
∴点A'、N、M、B'共线时,A'N+MN+B'M=A'B',
此时C四边形ANMB最小,
∵A(1,1),B(4,2),
∴A'(﹣1,1),B'(4,﹣2),
∴直线A'B'的函数解析式为y=,
当x=0时,y=;当y=0时,x=,
∴N(0,),M(),
∴,
∴S四边形ANMB=2×4﹣[×]
=.
故答案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和平区汇文中学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和平区建华中学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天津市和平区益中学校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