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共4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3.会根据指定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或静止;会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参照物。(二)过程与方法1.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2.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认识运动的描述。(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2.通过课外的拓展学习了解运动的相关知识。教学重难点:(一)重点1.机械运动的概念。2.研究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二)难点1.参照物的概念。2.认识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3.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教具准备:小车、钩码、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新课引入有一则趣闻轶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19米的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在游动,飞行员以为是昆虫,便敏捷地一把抓了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子弹。这名法国飞行员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用手抓住快速飞行的子弹,可能吗?带着疑问,让我们一起来共同学习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运动的描述》。通过学习,我们一定能找到飞行员抓住子弹的原因。.新课教学课件展示《学习目标》——1.什么是机械运动;2.参照物;3.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并请同学们结合《学习目标》,阅读本节内容,并用笔勾画出重要信息。小组讨论:除了教材中列举的哈雷彗星造访地球、飞奔的猎豹和缓慢爬行的蜗牛,我们生活的自然界中还有哪些物体也在运动呢?你是根据什么说这些物体是运动的呢?(一)机械运动1.定义: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物体:指宏观物体)   引导:宇宙是由形形色色的物体组成,一切物体都在运动吗?下面,让我们通过视频一起进入运动的世界。   分析:通过视频,我们了解到无论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宏观物体,还是微观世界里的组成物体的微小粒子——分子、原子,它们都在不停地运动着。可见,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2.运动是宇宙中普遍的现象。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   提示:除了机械运动,运动还会以多种形式存在。比如微观世界里的分子、原子的运动;电磁运动;像豆芽一样不断长高的生命运动。但是,机械运动仅指宏观物体位置的变化。小试牛刀:下列几种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树苗长高了         B.地球绕日运动              C.水的蒸发           D.花开花落思考:你认为路边的树木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引导:若你是站在路边,以路面为标准,你看到路边的树木是怎样的?      若你是坐在行驶的车上,以车为标准,你看到路边的树木又是怎样的?分析:可见,选择的作为标准的物体不同,看到的结果一般也不同。(二)参照物1.定义: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被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引导:一个物体运动的状态是怎样的,我们应分析研究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改变,则认为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没有改变,则认为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2.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相对于参照物是否发生位置的变化。1)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改变——运动;2)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改变——静止。小组讨论:图2-3的情景中,为什么小朋友说乘客是运动的,而司机却说乘客是静止的?引导:其实在我们身边许多熟悉的诗句和歌曲中,都有关于《运动的描述》。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小段歌曲。(播放歌曲:《红星照我去战斗》)小试牛刀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是刚才播放的歌曲里的一句歌词,对这句歌词中有关物体运动情况的解释,正确的是(                A.前一句是以人为参照物,说竹排是运动的;            B.后一句是以竹排为参照物,说青山是静止的;            C.前一句是以青山为参照物,说竹排是运动的;            D.后一句是以青山为参照物,说青山是运动的。3.参照物的选取:1)是任意的(运动的物体静止的物体都可以);2)不能选择研究对象本身为参照物;3)一旦选定参照物,就假定参照物是不动的;4)研究地面上的物体运动状态时,通常选取地面或地面上固定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体验活动一:请同学们将小车放在课桌上,再将钩码放在小车上,用手缓慢地推动小车,使小车载着钩码沿桌面向前移动,观察并思考:1)如果以桌面为参照物,小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2)如果以桌面为参照物,钩码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3)如果以小车为参照物,钩码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通过分析,让学生明确同一研究对象钩码选择桌面和小车为参照物,运动状态不一样,可见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引导:以小车为参照物,钩码是静止的。你认为此时小车和钩码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2.两个物体的运动快慢相同、运动的方向相同,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小组讨论分析:教材想想议议里,左、右两图中自动扶梯上的人与战机选什么样的参照物是运动的,选什么样的参照物是静止的?小试牛刀1.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法国飞行员在2019米的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他以为是一只小昆虫在游动,便顺手抓过来看一看,竟然是一颗子弹,你认为这可能的原因是(                  A.子弹是静止在空中的;              B.子弹前进的方向与飞机飞行的方向相反,但子弹运动得很慢;              C.子弹飞行的方向与飞机相同,并且子弹运动的速度与飞机一样;              D.这件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小试牛刀2.成语故事《刻舟求剑》:有一次,一个楚国人坐船过江,船到江心时一不小心,他失手把心爱的宝剑掉到了水里。好心的船夫愿意帮他捞剑,可是这个楚国人不慌不忙,把掉剑的位置刻在船身上,说:不用了,等船靠岸后再说吧!船靠岸以后,他才请船夫从他刻了记号的船边下水,替他打捞宝剑。              思考:船夫可能找到剑吗?从物理的角度解释为什么?体验活动二:请两位同学模仿《刻舟求剑》,让同学们结合故事情节,再次思考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四)课后作业观察下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是(    ) A.两车一定都向左运动 B.两车一定都向右运动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五)课堂小结1.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2.我还有哪些疑惑没有解决?(六)布置作业1.教材动手动脑学物理1232.《学习指要》第一章第二节.板书设计1.机械运动1)定义: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物体:仅指宏观物体)2)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2.参照物1)定义: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被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物体叫做参照物。2)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相对于参照物是否发生位置的变化。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改变——运动;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改变——静止。3.参照物的选取:1)是任意的(运动的物体静止的物体都可以);2)不能选择研究对象本身为参照物;3)一旦选定参照物,就假定参照物是不动的;4)研究地面上的物体运动状态时,通常选取地面或地面上固定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2.两个物体的运动快慢相同、运动的方向相同,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

    相关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2节 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2节 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机械运动,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运动的描述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运动的描述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进入新课,科学探究,小结,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