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地理八上第六章第3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学设计(2课时8页)

    人教版地理八上第六章第3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学设计(2课时8页)第1页
    人教版地理八上第六章第3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学设计(2课时8页)第2页
    人教版地理八上第六章第3节《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学设计(2课时8页)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商务星球版第三节 黄土高原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商务星球版第三节 黄土高原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师生互动 合作探究,知识反馈,收获平台 结束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地理下册教学设计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惠水县芦山中学     莫梅娟设计理念    《地理课程标准》提出地理学习的基本理念,其中有这样条:一是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二是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三是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本课教学主要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为主体,教师借助图片、视频、问题引导他们进入思考状态,为他们提供讨论、交流、合作、表达的机会。把教学定位在一种交往、对话关系之上,从而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发挥他们最大的潜力,通过本文的学习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让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身边出现的地理问题,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围绕着黄土高原的位置及范围---黄土的形成过程——出现的问题及原因--脆弱的生态环境--怎样建设生态环境这一主线来编写的。每一个专题之间有着密的因果联系,黄土高原的形成使黄土的表面具有疏松性,疏松的黄土容易被水冲击携带导致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促使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日益脆弱,为了实现人地和谐以及达到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本节内容分2个课时,第一个课时主要明确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理解黄土的形成原因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第二课时了解其生态环境脆弱的表现,掌握进行生态建设的措施。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及跨越的省区,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2.通过图文、视频资料分析黄土物质的组成,明确黄土高原的因。3.结合资料,图片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掌握严重的水土流失出现的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能力。方法过程1、(播放短片)创设情境--(读图填图)掌握位置范围--(小组讨论)分析成因--(讨论交流水土流失原因--(交流收获)课堂小结2、将读图分析法、探究讨论法、媒体演示法相结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励并培养学生形成科学探究的意识,初步树立正确的人地观。教学重点:黄土高原的范围、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教学难点:黄土高原上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教学模式:利用现代教学手段与学生自我探究教学模式相结合,让学生在自我讨论中收获知识。学前准备:自制多媒体课件、黄土高原地图。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1、播放有关黄土高原景观的视频,创设情境。2、刚才的短片展示了我国哪个地形区?由此导入本课世界上最大黄土堆--黄土高原(播放的这个短片有两个:第一短片是未治理的黄土高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一方面是为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是初步感知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引起学生思考,为本节课学习其成因、为出现的环境问题打下基础。)                            二、师生互动   合作探究(展示目标)学生齐读课文学生独立完成读图、填图的练习1、理解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指图说出黄土高原在我国的位置,再展示黄土高原图让学生确切其范围。(1)了解黄土高原的范围及跨越的省区。学生阅读地图册P24页内容,在图上找出黄土高原的范围,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学生先独立读图、填图,然后全班交流。(2)教师ppt上展现黄土高原所夸省区图片,让学生自愿举手说出。3)(图片展示)黄土高原景观图片、面积、厚度的数据。提问:这组资料说明了什么问题?交流小结: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通过独立完成读图、填图的练习,既掌握了知识,又学到了方法。)过渡: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这么厚的黄土到底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别的地方没有?2、理解黄土高原的成因风成说多媒体展示科学的假说(1)教师简单介绍科学家提出的多种假说:风成说,水成说、风水雨相成说。(2)学生观看图片黄土高原的成因,了解风成说(3)既然风成说认为黄土高原是风吹来的,那么就需要一定的证据。阅读教材P67页的四条证据,讨论每条证据说明了什么问题。(4)自主思考----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利用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学习。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在有限的时间里了解黄土高原黄土物质的形成原因,我借助ppt图片,直观形象,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过渡:既然风成说被认为是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那么黄土应该是均匀地覆盖在现在的黄土高原地区,为什么会形成沟壑纵横的景象?多媒体展示、教材活动1的实验,讨论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说明植被有什么作用以及森林与水土流失的关系。多媒体展示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的分布;根据图中的信息、说说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地形区。3、探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1)学生结合教材P28-29页内容,独立思考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2)教师播放短片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学生观看。(3)小组合作,讨论、交流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4)在水的冲击和切割下,黄土高原的表面形成了独特的地貌,力由各组中心发言人发言,教师根据学生发言5)归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植被等。人为因素:毁林、毁草、陡坡开荒,开矿、修路等。4、了解并交流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后果。三、知识反馈四、收获平台  结束新课   、图片短片:黄土高原今昔景观对比。黄土高原今昔面貌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他们采取了哪些治理措施?下节课再见。(为学生搭建交流学习收获的平台,给他们创造一个总结与反思的机会。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激发其自主学习的兴趣。课时 一、回顾上节内容,开启新内容[导入新课]上节课让同学们看了黄土高原治理前后的视频及图片,他们是怎样治理的?为什么要治理?(让学生在得出治理措施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一定要治理黄土高原,理解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教师: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水土流失严重,会给当地人民生产和生活带来什么后果呢?[讲授新课]二、师生互动   合作探究教师展示裸露的黄土高原图片,提问:该图片上的地貌和我们身边的地貌相比缺少了什么?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形成这样的景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理解该土壤表面没有肥力,树木无法生长,庄稼无法种植)2.教师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讨论回答:水土流失带走了什么?是表层土还是深层土?两种土哪个含营养物质更多?这样对农业生产造成怎样的影响?(水土流失带走的是表层土,表层土含营养物质更多,这样会使土壤肥力下降,粮食减产)让学生结合图6.336.35黄土高原上的聚落和耕地回答,很多农田和村庄都分布在高原面上和缓坡上,水土流失严重了,这里会出现怎样的情形?(如果水土流失继续发展,最终会导致耕地没有了,村庄也不知道该搬到哪里)让学生结合上学期所学内容,认识水带着泥沙流向何处?它给黄河带来了什么问题?(水带着泥沙流入黄河,黄河流入下游,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给黄河下游的人民带来安全隐患)经过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对水土流失问题的恶果有充分的认识,教师在此基础简要总结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对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影响,还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承转过渡:同学们除了地形和气候条件确实是造成水土流失严重的一个主要因素还有什么不利因素加剧水土流失吗?(教师ppt展示延安气候图,让学生读图找答案,培养学生读图能力)1、延安降水量大约在600毫米左右,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2、延安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旱灾多发生在春季,涝灾多发生在夏季3、延安1951~1991年旱涝灾害发生频率统计图了解旱年为59.5%,涝年为23.9%4、通过活动让学生分析黄土高原会产生旱、涝灾害,明白在黄土高原那么疏松的土壤表面,在暴雨的作用下,会发生泥石流、滑坡、塌陷等灾害5、教师通过引导使学生意识到黄土高原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得出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三、知识反馈,引入新知1.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转过渡:之所以说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脆弱,不仅因为这里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而且因为其生态环境被破坏之后不易恢复。为使学生对这一问题认识的更深刻,让学生做29页活动关于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原因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帮助学生画出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示意图:承转过渡: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已严重制约着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加强水土保持工作,进行生态建设)2、生态建设学生读图6.36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举例分小组讨论得出答案,(掌握只有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才能增加当地人民的收入,提高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教师帮忙写出学生讨论得出结(一)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1.在坡脚建挡土坝、护坡等用工程措施防治水土流失。2.在陡坡地实行生物工程,种草、灌木和山杏。3.在缓坡建梯田、种山杏和优质牧草。(二)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教师提问:同学们,既然要保持水土,是不是对黄土高原所有的土地都要退耕,退耕的土地又是不是都要还林呢?(让学生懂得结合当地气候,因地制宜地发展。要掌握好,不搞一刀切。既不能过分强调经济发展,也不能只求水土保持,同时还要结合当地的人口,者兼顾,协调发展)。因此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们要实现这一目标,应采取以下行动:第一,加强计划生育力度,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第二,把生态环境脆弱区的人口迁移到其他地方去,建立移民新村。第三,政府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向农民提供足够的粮食或补贴,使他们响应退耕号召,积极进行生态建设。第四,黄土高原在进行生态建设过程中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发展多种经营,提高农民收入,解决黄土高原人多地少的问题。[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和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两部分内容。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脆弱,不仅是因为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而且因为其生态环境被破坏之后不易恢复,因此必须进行生态建设,在生态建设中要因地制宜,做到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以实现黄土高原的可持续发展。知识要点与检测三、脆弱的生态环境四、生态建设1.                  相结合。2.                                    活动。1.填空题(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带走了                        ,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使               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                  减少;还向                  输送大量泥沙,给                              造成巨大困难。(2)黄土高原大部分属于               气候,夏季               ,冬季               ;降水集中在               季节。2.简答题黄土高原进行生态建设的成功经验有哪些?

    相关教案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三节 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三节 黄土高原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建议,探索活动设计,教学案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课堂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黄土高原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黄土高原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学习目标,教学重点,教学策略,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黄土高原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黄土高原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