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6单元 二氧化碳 课后巩固强化激活培优作业本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6单元 二氧化碳 课后巩固强化激活培优作业本,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补充题目, 选做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6单元 2019年7月 二氧化碳一、补充题目:部分题目来源于《典中点》 必做题1.下列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无明显现象的是( )2.(2019·广东)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浸过紫色石蕊溶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准确描述实验现象的是( )A.④比①先变红,②、③不变红B.①比④先变红,②、③不变红C.④变红,①②③不变红D.①变红,②③④不变红3.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一瓶CO2,观察CO2的颜色B.将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证明CO2能与水反应,得到的溶液显酸性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检验CO2是否集满D.将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4.可用同一化学原理解释的现象是( )①大量的石灰水,液面上出现一层硬壳状薄膜 ②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人体呼出的气体,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为了使石灰浆粉刷的墙壁快点晾干,在室内生起一盆炭火,开始时墙壁反 而潮湿 ④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溶液变红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节能减排、低碳出行是我们倡导的生活方式,“低碳”指的是尽量减少二氧 化碳的排放。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B.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因此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C.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除CO2外,还有CH4、O3以及氟利昂等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6.(中考·青岛)如图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的简单示意图,请填空: (1)自然界CO2的来源途径有____________(任写一点)。 (2)任何物质都有两面性,CO2对人类的正面影响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等, 不利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点)。 (3)海水吸收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处于不停循环的过程中,因此,人类降低空气中二氧 化碳含量的研究方向有两个:首先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要 ____________________ 。7.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一组实验,取四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分别 按图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到纸花的颜色变化是:Ⅰ纸花变红;Ⅱ________________;Ⅲ纸花 不变色;Ⅳ______________。(2)Ⅰ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上述四个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实验Ⅳ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 选做题1.实验室按图所示装置制取CO2,并检验CO2。试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开始前,应先检查装置A的____________。 (2)用装置A来制取CO2,所用的药品是________和________(写化学式)。 (3)若要用装置B鉴定CO2,在B中应盛放的试剂名称是________,当将标① 和②的导管口连接时,B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用装置C证明CO2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中除有少量水外,应加入 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将标①和③的导管 口连接时,C中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烧杯D中放有燃着的蜡烛,当将标①和④的导管口连接时,D中看到的实 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继续设计并进行有关CO2的性质实验,如装置E、F。 先在装置E中放一个用空气充胀的气球,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倒入E装置后, 出现如F装置实验现象。请回答: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2.甲、乙、丙三位同学用图所示的装置做有关CO2气体的实验:(1)甲同学将收集满CO2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见装置A),并轻 轻振荡试管,描述产生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同学将一瓶CO2沿烧杯壁倾倒 (见装置B),下层阶梯上的蜡烛火焰先 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这一事实说明CO2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 性质,这点性质决定二氧化碳可以用来________。(3)丙同学挤压装置C中滴管的胶头,使其中的Ca(OH)2溶液滴入烧瓶,并 轻轻振荡,系在导管一端的气球慢慢胀大。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必做题1.B 点拨:A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B中 虽然CO2能与H2O反应生成碳酸,但该反应无明显现象;C中空气球上浮; 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A 方法规律:本题采用关联法解答。根据二氧化碳相关的性质分析对应的实验现象。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故①④棉球变红,②③棉球不变红;又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④比①要先变红。3.C 点拨:检验CO2是否集满,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 熄灭。4.A 点拨:①②③的反应原理都是CO2+Ca(OH)2===CaCO3↓+H2O,④的反 应原理是CO2+H2O===H2CO3。5.C 点拨: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为红色,是因为CO2与水反应生 成了H2CO3,是H2CO3使石蕊溶液变红,而不是CO2显酸性,故A错;CO2 过量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因此应减少含碳物质的燃烧,而不是禁止使用化石 燃料,因此B错;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有CO2、CH4、O3等,故C正确;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因为菜窖中易富集较多的CO2, 使人窒息,CO2本身无毒,故D错。6.(1)化石燃料的燃烧(或动植物的呼吸) (2)加剧温室效应 (3)CO2+H2O===H2CO3 (4)增加二氧化碳的消耗7.(1)试管中液面上升,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CO2+H2O===H2CO3 (2)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的;灭火 (3)氢氧化钙溶液吸收了烧瓶中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得烧瓶中的气压减小;Ca(OH)2+CO2===CaCO3↓+H2O点拨:(1)二氧化碳溶于水后,试管中的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 试管中的液面上升;二氧化碳和水反应能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2)下层蜡烛火焰先熄灭, 上层蜡烛火焰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利用这点性质二氧化碳可以用来灭火。(3)氢氧化钙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后, 烧瓶中的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系在导管一端的气球慢慢胀大。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二、选做题1.(1)纸花不变色;纸花变红 (2)稀盐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色;CO2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3)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 (4)CO2+H2O===H2CO32.(1)气密性 (2)CaCO3;HCl (3)氢氧化钙溶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紫色石蕊溶液;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 (5)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6)CO2的密度比空气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练习,共4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选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氧气同步测试题,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用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6单元 一氧化碳 课后巩固强化激活培优作业本,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必做题, 选做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