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综合训练试题(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综合训练试题(无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综合训练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1.下列变化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A.沼气池中产生甲烷 B.煤和石油的形成C.石油分馏得到汽油 D.煤干馏得到焦炭2.下列图标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3.下列熄灭蜡烛的方法中,利用“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的灭火原理的是( )4.分别点燃下列物质后,在火焰上方罩上一个干燥的冷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然后迅速将该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推断该物质不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①一氧化碳 ②氢气 ③酒精 ④甲烷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5.固体CO2又称干冰,易升华。干冰灭火器常用于扑救档案资料室发生的火灾。下列关于干冰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干冰升华时吸热,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CO2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空气C.CO2不能支持燃烧D.干冰升华后不污染档案资料6.根据反应事实可以推出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下列推理中不合理的是( )选项化学反应事实影响因素A蜡烛在纯氧中燃烧的火焰比在空气中燃烧的火焰更明亮反应物浓度B煤粉比煤块燃烧的更加剧烈、更加充分反应物种类C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反应温度D双氧水在通常情况下难分解,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催化剂7.近年频繁发生的有关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一次次给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操作不当就会存在安全隐患。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B.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C.油库、面粉厂、纺织厂、煤矿矿井内都要严禁烟火D.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开灯检查并打开门窗通风8.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装置,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只有左侧试管中的红磷能燃烧B.只有右侧试管中的白磷能燃烧C.磷燃烧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D.烧碱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燃烧产物,减轻污染9.我国“十二五”规划对“低碳经济”给予政策支持,实现“低碳经济”的一种策略是节能。下列制备氢气的方法最节能的是( C )A.Zn+H2SO4(稀)===ZnSO4+H2↑ B.焦炭与水蒸气反应:C+H2O(气)H2+COC.太阳光分解水:2H2O2H2↑+O2↑ D.电解水:2H2O2H2↑+O2↑10.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11.11.某物质的着火点为t ℃,右图中该物质燃烧得最旺的点是 ( )A.Q点 B.N点C.P点 D.M点12.某无色气体可能由H2、CH4、CO、CO2中的几种组成。将该混合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浑浊;将剩余气体导出,经干燥后点燃,罩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该混合气体的可能组成是( )[来源:ZXXK]A.H2、CH4 B.H2、COC.H2、CH4、CO D.CH4、CO、CO213.根据反应事实可以推出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下列推理中不合理的是( )选项化学反应事实影响因素A蜡烛在纯氧中燃烧的火焰比在空气中燃烧的火焰更明亮反应物浓度B煤粉比煤块燃烧的更加剧烈、更加充分反应物种类C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反应温度D双氧水在通常情况下难分解,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催化剂14.“绿色化学”能实现零排放(即反应物中的原子利用率达到100%)。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不同的比例可以合成不同的有机化工原料。根据零排放的要求,以CO和H2合成的有机物不可能是( )A.甲醇(CH4O) B.乙醇(C2H6O) C.甲醛(CH2O) D.乙酸(C2H4O2)二、填空题(共16分)15.“践行绿色生活”旨在向社会传播“生活方式绿色化”的理念。(1)PM2.5是指大气中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行为不会形成PM2.5的是________(填序号)。A.焚烧秸秆 B.汽车尾气排放 C.太阳能发电(2)为减少空气污染,汽车改用乙醇汽油为燃料。其中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随着全球能源使用的增长,化石燃料日趋枯竭,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科学家正在积极开发新能源,请写出一种有待开发、利用的新能源______。(4)大气中CO2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所以提倡“低碳生活”。下列关于“低碳生活”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A.禁止使用化石燃料 B.提倡使用节能灯C.随手关灯 D.选择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交车等方式出行16.有下列六种物质:氧气、酒精、氢气、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用化学式填空。(1)点燃前,需检验气体纯度的是____;(2)在冶金工业上可用作还原剂的单质是____;(3)高粱、玉米和薯类经发酵、蒸馏可制得的绿色燃料是__;(4)引起煤气中毒的主要物质是____。17.学习化学后,我们可以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生活中与化学相关的问题。(1)家用燃气热水器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主要有毒气体是________。(2)形成酸雨的原因是空气受SO2和氮氧化合物的污染,酸雨给人类和环境带来的危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校的同学到郊外野炊,负责烧饭的同学引燃枯枝后,迅速往灶里塞满枯枝,结果燃烧不旺,并产生了很多浓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及时用水把火熄灭,其主要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18.已知:A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D是天然气中最主要的成分。请分析A、B、C、D、E五种物质之间的变化关系,回答有关问题。(1)请写出D、E的化学式:D________E________。(2)请写出A生成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探究题(10分)19学习化学后,我们可以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生活中与化学相关的问题。(1)家用燃气热水器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主要有毒气体是________。(2)形成酸雨的原因是空气受SO2和氮氧化合物的污染,酸雨给人类和环境带来的危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A~E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1)若D为亮红色金属,C、E为无色气体且组成元素相同,则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通常状况下,A、B、D为气体,且B为单质,C、E为无色液体,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_,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某同学为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查阅资料得知: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会生成刺激呼吸道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并能与水反应。他按图A、图B所示装置进行对比实验:(1)用图A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铜片上的红磷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再用图B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不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氧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根据上述实验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燃烧的条件选择填空:用扇子扇炉火不会熄灭,而是越扇越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扇子扇蜡烛的烛火一扇就立即熄灭,原因是_________(以上均填序号)。A.可快速地提供燃烧所需的氧气B.空气流动虽带走热量,但温度未降到着火点以下C.主要是空气流动带走热量,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3)图A与图B所示实验相比,符合环保要求的是图_____________。四、综合应用(10分)22.小刚和小强用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经查阅资料知:白磷着火点为40 ℃,红磷着火点为240 ℃,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有毒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 (1)小刚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强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________。(3)“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要求实验室的“三废”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并能得到妥善处理。图甲与图乙所示实验相比,________(填“甲”或“乙”)更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23.乙醇是一种清洁燃料,但在氧气不足时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现有207 g乙醇与一定量的氧气点燃后发生如下反应:3C2H5OH+8O2xCO2+2CO+9H2O(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____;(2)计算该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的质量。24.在煤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制成供居民采暖用的“环保煤”,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减轻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环保煤”燃烧时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mSO2+O2===nCaSO4;请回答下列问题:(1)m的值是________;(2)若煤厂一次共加入含氧化钙80%的生石灰70 t,则理论上最多可吸收二氧化硫多少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综合训练试题(无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综合训练试题(无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Ca,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现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综合训练试题(无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