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化学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下册第三节 几种常见的碱学案及答案
展开10.1 常见的酸和碱
课前预习学案
知识回顾:
1、紫色的石蕊试液遇到酸溶液变成 色,遇到碱溶液变成 色;无色的酚酞试液遇到酸溶液 ,遇到碱溶液变成 色。
2、把一生锈的铁钉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开始观察到得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一段时间后又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3、浓硫酸的稀释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学习:
一、 几种常见的碱:
1、常见的碱有哪些?其物理性质分别有哪些?
2、氢氧化钠的俗名是_______、 ________或_________,皮肤上不慎沾上碱溶液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氢氧化钠露置在空气中易_________,因此可做某些气体的__________。
4、 氢氧化钙的俗名是___________或__________,它可由生石灰与水反应得到,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放出___________,可以把鸡蛋煮熟。
5、 常用的碱除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外还有_______(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化学式是______)等。
二、 碱的化学性质:
1、碱的化学性质有哪些?
2、碱溶液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_____,无色的酚酞试液变______。
3、碱能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Ca(OH)2+CO2 ②NaOH+ CO2
③NaOH+SO3 ④NaOH+SO3
三、酸、碱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1、 酸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_____(符号是_______),所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2、 碱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_______(符号是_______),所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课中实施学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常见碱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2、 掌握碱的化学性质并能灵活运用。
3、 了解酸碱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教学重点:
碱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碱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原理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新知:
前面我们认识了酸的有关知识,今天我们再来探究一下常见碱的性质和应用。
二、 新知探究:
探究1:
(1)用镊子夹取3小块氢氧化钠进行实验(切勿用手拿)
实验 | 现象 | 分析 |
观察氢氧化钠的颜色、状态 |
|
|
将氢氧化钠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 |
|
|
将氢氧化钠放入成有少量水的试管里,并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
|
|
问题:通过探究得知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是:____色 ____体 ____溶于水,溶解时放出______。露置在空气中易_____,所以可以做某些气体的_____,由此可知氢氧化钠应______保存。
(2)展示:洗净的鸡爪被氢氧化钠溶液浸泡前后的照片
得出的结论:氢氧化钠有强烈的________俗名是______、_______或_______,使用时要十分小心,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要_____________再___________。
(2)学生阅读P55第三段,了解氢氧化钠的用途。
探究2:(见P53实验10—6)
(1) 取一药匙氢氧化钙,观察颜色、状态。
结论:氢氧化钙是____色,______状______体。
(2) 在蒸发皿中放一小块生石灰,加少量水,观察现象。
结论:得到氢氧化钙的方法是____________,其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该反应放出________。其俗名是_______或______。
探究3:
(1)在白色点滴板上进行如下实验,并观察现象。
| 加紫色石蕊试液 | 加无色酚酞试液 |
氢氧化钠溶液 |
|
|
氢氧化钙溶液 |
|
|
(3) 回忆检验二氧化碳的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阅读P56第二段,了解氢氧化钙的用途。
(3)在一充满二氧化碳的平底烧瓶(瓶口堵一单孔橡皮塞,孔中插一气球,气球在瓶中)中倒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观察现象。
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氢氧化钠也能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质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与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类似,试写出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4:(见P54实验10—7)
分别实验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蒸馏水和乙醇的导电性。
现象:___________不导电, 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导电。
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有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盐酸中存在_____和____,硫酸在水中会解离出____和_____,氢氧化钠在水中会解离出_____和_____,氢氧化钙在水中会解离出______和______。
结论:(1)像盐酸、硫酸这样的酸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_____离子和酸根离子,即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阳离子——______,所以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2)像氢氧化钠、氢氧化钙这样的碱,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______离子,即在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阴离子——______离子,所以,碱也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
学后反思: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惑?
检测反馈:
1. 下列物质属于碱的是( )
A.石灰水 B.HCl C.NH3·H2O D.K2SO4
2. 向2mL氨水中滴加5-6滴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颜色将变成( )
A.红色 B.紫色 C.无色 D.蓝色
2.(2019年江苏苏州)下列有关氢氧化钠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氢氧化钠有腐蚀性 B.固体氢氧化钠有挥发性
C.氢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 D.固体氢氧化钠能吸收水蒸气而潮解
答案:B
3.怎样鉴别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
4.在某些食品的包装袋内,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的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为生石灰”。为什么生石灰能做干燥剂?如果将小纸袋拿出来放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这是为什么?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2019年湖南衡阳)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 性,所以,它的俗称叫苛性钠、火碱或烧碱,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时容易吸收水分而潮解,还易与空气中的 发生反应而变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课后拓展学案
1.小华将一张滤纸在某指示剂中浸泡后晾干,用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玻璃棒在上面写“化学”两字,立刻显红色。再将其悬挂于铁架台上,并在滤纸的下方放置一盛有某溶液的烧杯(如图),过一会儿,发现红色的字消失,则滤纸上的指示剂和烧杯中的溶液分别是( )
| A | B | C | D |
滤纸上的指示剂 | 酚酞试液 | 酚酞试液 | 石蕊试液 | 石蕊试液 |
烧杯中的溶液 | 浓氨水 | 浓盐酸 | 浓氨水 | 浓盐酸 |
2.在4个烧杯中分别盛放相等质量的下列物质,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增加的是( )
A.浓盐酸 B.食盐溶液 C.浓硫酸 D.氢氧化钠溶液
3. (2019年江苏苏州)下列有关熟石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熟石灰又称为消石灰
B.熟石灰由生石灰与水反应而制得
C.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熟石灰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4.要使右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
①石灰石和稀盐酸 ②镁和稀盐酸
③氢氧化钠和水 ④生石灰和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6. 下列化学知识运用错误的是( )
A、施加熟石灰可以改良酸性土壤
B、用氢氧化钠溶液清除餐具上的油污
C、用活性炭可除去冰箱异味
D、被雨淋湿的自行车应立即擦干以防生锈
7. 物质王国发生了一起团伙盗窃案,“警察”把三名“嫌疑犯”(分别是稀硫酸、氯化钠溶液和石灰水,见右图)带回了“警察局”。上级派出下列四名“警察”分别去审问“他们”(即把“他们”鉴别出来)。无法完成任务的“警察”是( )
A. 紫色石蕊试液“警察” B. 稀盐酸“警察”
C. 无色酚酞试液“警察” D. 纯碱溶液“警察”
8.(2019年山东青岛,9题,1分)下列物质的化学名称与俗名,对应错误的是
A.汞——水银 B.氧化钙——熟石灰、消石灰
C.碳酸氢钠——小苏打 D.氢氧化钠——烧碱、火碱、苛性钠
9.(2019年湖南株洲)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的粉末,遇水会发生如下反应:2Na2O2+2H2O=4NaOH+O2 ↑,该反应生成的碱可用 检验。
全 品中考网
初中化学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下册第12章 盐第一节 几种常见的盐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下册第12章 盐第一节 几种常见的盐学案,共3页。
初中化学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下册第二节 几种常见的酸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下册第二节 几种常见的酸导学案及答案,共6页。
人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课题2 化学肥料优质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课题2 化学肥料优质学案设计,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达标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