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导学案(无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47568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导学案(无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47568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导学案(无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47568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课前预习:
1.粗盐提纯实验中出现精盐产率偏低的原因正确的是 。
①溶解时未充分搅拌;②蒸发时液体可能被溅出;③转移固体时氯化钠可能有洒落;④蒸发时水分未蒸干;⑤盐粒溅出蒸发皿;⑥过滤时液体滴到漏斗外。
2、公路积雪会引发交通事故,撒食盐能使积雪很快融化。其主要原因是 ( )
A.食盐溶于水使水的凝固点降低 B.食盐溶于水放热使冰雪融化
C.食盐与水反应放热使冰雪融化 D.食盐溶于水使水的沸点降低
3、用足量含杂质的食盐(杂质不溶于水),配制成m g a%的食盐溶液,实验操作有:①称量;②过滤;③蒸发结晶;④计算;⑤溶解;⑥洗涤干燥。正确顺序是( )
A④⑤②③⑥①⑤ B③④②③①⑥⑤C.⑤②③⑥④①⑤ D④①⑤③⑥①⑤
4、如图为某学生进行粗盐提纯实验中过滤操作的示意图,试回答:
(1)写出标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该(填“高”或“低”) 于滤纸的边缘。
(3)蒸发滤液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的目的是 ;等到蒸发皿中出现 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移去蒸发皿时应使用的仪器是
5、在实验室配制溶液时,常涉及以下过程:
①称量、量取;②过滤;③蒸发结晶、干燥;④计算;⑤溶解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用氯化钠和蒸馏水配制50 g 5%的氯化钠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用以上序号填空)。
(2)乙同学用10 g含杂质10%的食盐(杂质不溶于水)和蒸馏水配制50 g 5%的氯化钠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用以上序号填空)
【实验目的】:
1、掌握溶解、过滤和蒸发这三项基本操作,及其注意事项。
2、掌握粗盐提纯的一般步骤。
3、培养合作能力和实验探究态度。
【实验用品】
烧杯、玻璃棒、蒸发皿、坩埚钳、酒精灯、漏斗、药匙、量筒(10mL)、铁架台(带铁圈)、托盘天平、滤纸、火柴。
粗盐。
合作探究
探究点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1.粗盐初步提纯需要哪些步骤?
2.过滤时需要哪些实验用品?
3.整个操作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有哪些?
4.在蒸发时,何时停止加热?
阅读教材讨论归纳。
【实验步骤】
1.溶解
用托盘天平称取5.0g粗盐,用药匙将该粗盐逐渐加入盛有10mL水的烧杯里,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一直加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观察所得食盐水是否浑浊。
称量剩下的粗盐,计算10mL水中约溶解了多少克粗盐。
2.过滤
过滤食盐水,仔细观察滤纸上剩余物及滤液的颜色。
过滤操作要点归纳: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要紧贴在漏斗内壁,中间不留气泡。
二低:液面低于滤纸边缘;滤纸低于漏斗的边缘。过滤时要始终注意到滤液的液面需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盛待过滤液的烧杯口要紧靠玻璃棒上;玻璃棒紧靠在三层滤纸处;漏斗的下端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3.蒸发
(1)把所得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用酒精灯加热。
(2)加热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3)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观察蒸发皿中食盐的外观。
4.计算产率
精盐产率=×100%。
(1)若滤液浑浊,应再过滤一次,造成滤液浑浊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仪器不干净;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滤纸破损等。)
(2)制取粗盐时,能否采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来达到同一目的?(提示:从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考虑。)
(不能,因为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小,改变温度时,溶解度变化不大,很难使晶体析出。)
(3)本实验中采用的方法利用了氯化钠的哪些性质?
(本实验利用了氯化钠易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反应、当水蒸发时能变成晶体从溶液中析出等性质。)
(4)考虑到粗盐的来源,你判断这样提纯的盐是否为纯净物,并设计实验验证你的判断。
(经过提纯后的盐并不是纯净物,里面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实验设计:取提纯的盐加入足量的蒸馏水配成精盐溶液,然后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精盐中有氯化镁;取上层清液,向其中加入碳酸钠溶液,若仍然产生白色沉淀,说明精盐中有氯化钙。)
课后练习:
1.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 A | B | C | D |
物质 | 铁 | 干冰 | 小苏打 | 盐酸 |
性质 | 导热性 | 升华吸热 | 能与酸反应 | 能与活泼金属反应 |
用途 | 制作铁锅 | 人工降雨 | 治疗胃酸过多 | 除铁锈 |
A.A B.B C.C D.D
2.下列图象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
A.
向一定量的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渐滴加碳酸钾溶液至过量
B.
加热等质量的两份氯酸钾,一份加入二氧化锰,一份不加入二氧化锰
C.
一定量的硫粉与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内点燃并充分反应
D.
向一定量的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镁粉至过量
3.向一定质量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Na2CO3溶液,实验过程中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点时的溶液中只含一种溶质
B.R点对应坐标的数值为180
C.O至P过程中溶液的pH变大
D.Q至R段表示生成沉淀的过程
4.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下图是实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取一定量粗盐 B.溶解
C.过滤 D.蒸发结晶
5.若用实验证明FeCl3溶液显黄色不是由Cl﹣离子造成的,下列实验无意义的是( )
A.观察KCl溶液的颜色
B.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消失
C.向FeCl3溶液中滴加适量无色硝酸银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未消失
D.加水稀释后FeCl3溶液黄色变浅
6..下列关于常见盐的用途,错误的是( )
A.食盐用作调味品 B.纯碱用于除水垢
C.碳酸钙用作补钙剂 D.碳酸氢钠用于焙制糕点
7. 现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由氯化钾、氢氧化钠、硝酸钠和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多种物质组成。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甲同学通过观察颜色,认为该粉末中不含硫酸铜,他是根据物质的____性质得出该结论的。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方法不能确定该粉末中不含硫酸铜。
(2)他们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已知Ag2SO4微溶于水)
①写出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②通过以上实验,不能确定白色粉末中是否含有______。
③加入过量Ba(NO3)2溶液和稀硝酸的目的是_________。
8.酸、碱、盐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化学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稀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氯化钡五瓶无色溶液,现将其任意编号:A、B、C、D、E,然后两两组合进行实验,其部分现象如表(微溶物视为可溶物):
实验 | A+B | A+C | A+D | B+C |
现象 | 产生气体 | 产生沉淀 | 产生沉淀 | 产生沉淀 |
①写出溶液B、C中溶质的化学式:B ,C 。
②写出溶液A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主要化学原理:
NaCl+H2O+NH3+CO2=NaHCO3↓+X;
2NaHCO3Na2CO3+H2O+CO2↑等。
回答下列问题:
①X的化学式为 。
②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l0g充分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6.9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质量比为 (写最简比)。
9.已知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相邻两物质都可以发
生化学反应,分别生成甲、乙、丙、丁四种物质(部分生成物已经略去),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B为杀菌剂波尔多液的成分之一,其溶液呈蓝色;C为应用最广泛的金属;丙为氯化物。
(1)B的化学式是 ;A所属的物质类别是 。
(2)B的溶液与C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A与B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 。
10.酸、碱、盐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中含有碳酸氢钠,其俗名为 (填字母代号)。
a.纯碱 b.烧碱 c.苏打 d.小苏打
(2)如图1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反应时溶液pH变化的示意图。
①根据图示判断,该实验是将 (填“氢氧化钠溶液”或“硫酸”)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
②滴入溶液体积为V2mL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
(3)为除去粗盐水中的可溶性杂质MgSO4、CaCl2,某化学小组设计了如图2方案:
①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
②写出加入Ba(OH)2溶液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示:微溶物不形成沉淀)
③溶液X中含有哪些杂质?请设计实验加以证明 。(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和现象)
(4)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10g石灰石(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加入100g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06.7g(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请计算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a href="/hx/tb_c76886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学案</a>,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前自学,课堂教学,课后反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下册第12章 盐第一节 几种常见的盐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下册第12章 盐第一节 几种常见的盐学案,共3页。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实验活动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学案及答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反思拓展,查阅资料,主要玻璃仪器,主要试剂,实验过程,结果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