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西柳州市中考生物三模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3年广西柳州市中考生物三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共30分)
1. 处在青春期的你,在忙碌的学习中,难免有情绪紧张的时候,当你心情不好时,下列做法恰当的是( )
A. 不要让别人知道 B. 借酒消愁 C. 拒绝与人沟通 D. 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2.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花中的有机物被分解成“春泥”中的无机物,在这过程起作用的是( )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非生物部分
3. 如图为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匹配正确的是( )
A. 镜头污染——用纱布擦拭①或③
B. 视野光线较暗——用④的凹面镜
C. 物像不在视野中央——调节⑤和⑥
D. 物像不够清晰——换高倍的①或③
4. 在植物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过程中,最后形成的结构是( )
A. 细胞核 B. 细胞质 C. 细胞膜 D. 细胞壁
5. “海水稻”的育种和试种取得成功,解决了海边滩涂地和盐碱地不能种植农作物的问题。滩涂地和盐碱地不利普通农作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
A. 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影响根细胞吸水 B. 土壤湿度过高,容易造成烂根
C. 土壤板结缺氧,不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D. 土壤有机物太少,营养不足
6. 下列关于几种动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能体现“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生命观念的是( )
A. 家鸽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小飞行时遇到的阻力
B. 蜥蜴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有利于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C. 青蛙的皮肤裸露湿润,有利于保持体温与环境温度一致
D. 鲤鱼的鳃丝里密布毛细血管,有利于在水中进行气体交换
7. 如图是与遗传物质有关的概念图,图中的序号1、2、3依次表示( )
A. 细胞核、染色体、主要遗传物质 B. 细胞核、基因、主要遗传物质
C. 染色体、主要遗传物质、基因 D. 染色体、基因、主要遗传物质
8. 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了,这一事实说明( )
A. 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无限的
B. 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C. 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只能一成不变,否则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D. 草原上放养的牲畜越少越好
9. 广西水果产量位居全国前列,人们常运用嫁接的方式培育果苗,这主要是因为这种方式( )
A. 有利于培育无病毒植株 B. 对光、温度等环境条件要求不高
C. 能更快地获得新品种 D. 能保持母体优良的遗传性状
10. 农民在农业生产中要依据一定的生物学原理,下列做法依据蒸腾作用原理的是( )
A. 水淹后的农田及时排涝 B. 移栽树苗剪掉部分叶片
C. 将粮食种子晒干保存 D. 摘除棉花主干上的顶芽
11. 某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有四种生物,可表示为甲→乙→丙→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是生产者,乙、丙、丁是消费者 B. 个体数量最少的是甲,最多的是丁
C. 丙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 D. 丁从该食物链获得的能量最多
12.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雄鸡报晓”这种动物行为( )
A. 属于社群行为 B. 通过后天学习而获得
C. 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D. 只与神经系统的调节有关
13. 致命鹅膏是一种剧毒蘑菇,误食会造成人体急性肝损害,甚至死亡。下列有关致命鹅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由菌丝构成 B. 细胞无成形细核 C. 通过孢子繁殖 D. 不能制造有机物
14. 我国科学家陈薇院士带领科研团队研发的新冠疫苗是将新冠病毒的部分基因插入到腺病毒中,构建出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下列实例中所运用的生物技术与此相同的是( )
A. 培育抗虫棉 B. 培育克隆羊“多莉”
C. 培育杂交水稻 D. 用青霉菌提取青霉素
15. 小李因病进行肌肉注射治疗时,肌肉不自主地战栗,而后又感到一阵疼痛。如图是完成该反射活动的部分神经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完成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⑤→④→③→②→①
B. ①是感受器,也是形成痛觉的部位
C. 若②损伤了,肌肉注射时会发生“战栗”,但不会感觉疼痛
D. 先战栗后感觉疼痛,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功能和传导功能
二、简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24分)
16.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3年3月24日是第28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我国的活动主题是“你我共同努力,终结结核流行”。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常见的慢性传染病。结核杆菌主要通过飞沫和带菌尘埃传播,最常侵犯的部位是肺部,所以称为肺结核,也可侵犯其他部位,如淋巴结、骨骼等,因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
材料二:2023年2月,甲型流感在我国进入高发期,感染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肉酸痛,严重的会引发肺炎或其他脏器的衰竭。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也可通过消化道、皮肤损伤和眼结膜等多种方式传播。
(1)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结核杆菌和甲型流感病毒都属于 ______ ,两者在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 ______ 。
(2)接种卡介苗是预防结核病的有效途径。从免疫角度分析,疫苗可以刺激淋巴细胞,从而产生 ______ ,这属于 ______ 免疫。
(3)肺结核、甲型流感都是主要通过 ______ 传播,针对这一特点,请你提出一项阻断这两种传染病在校园传播的具体做法 ______ 。
17. 如图中A与B分别表示高等植物和人体的细胞结构模式图,B到F是人体结构层次示意图。据图回答:
(1)植物的营养方式与人类不同,绿色植物可以制造有机物,与之相关的结构是[ ______ ] ______ 。
(2)图中②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和 ______ 。
(3)在B到F的构建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主要来源于 ______ 。
(4)从图B到图C,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此过程称 ______ 。图C中人体的血液属于 ______ 组织。
(5)图A细胞构建成的个体与图B细胞构建成的个体相比,在结构层次上缺少 ______ 。
18.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利用银边天竺葵进行了如图一所示的实验,图二为叶片A的放大图,图三是叶片的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注: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的细胞无叶绿体,固体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
(1)实验步骤:先把图一装置放到黑暗处一昼夜,再置于阳光下照射2〜3小时,然后摘取A、B两叶片进行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并观察叶片的颜色变化。将银边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______ 。
(2)图二所示的叶片A中可形成 ______ 组对照实验,其中滴加碘液后叶片变蓝的部位是 ______ 。
(3)滴加碘液后叶片B不变蓝,原因是 ______ 。据此,你给出提高大棚蔬菜产量的措施是 ______ 。
(4)图三中的[ ______ ] ______ 能把叶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运输到其他器官。
19. 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需要各个系统的协调配合。如图为人体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等系统的部分结构和生理过程示意图,其中序号①〜⑦代表结构,字母a〜h代表生理过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经过c、d过程后,血液成分发生的主要变化 ______ 。
(2)与小肠绒毛的进行的f过程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 ______ (至少答出一项)。
(3)在体循环中,④收缩将血液泵入主动脉,经全身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汇集到 ______ ,流回心脏。小肠绒毛吸收的一个葡萄糖分子,要运输到大脑组织细胞,至少经过心脏 ______ 次。
(4)血液流经肾脏时,经过 ______ 的滤过作用,在⑥中形成原尿。当尿液中出现葡萄糖时,若肾脏没有发生病变,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分泌不足。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1小题,共6分)
20. 如图为小刚家族成员眼睑性状的调查信息记录图,据图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 ______ 。小刚爸爸是单眼皮,他也是单眼皮,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______ 。
(2)若用D、d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则小刚的基因组成是 ______ 。小刚的妈妈和姑姑都是双眼皮,她们基因组成 ______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相同。
(3)若小刚的爸爸妈妈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双眼皮的可能性为 ______ 。
(4)小刚体细胞内Y染色体携带的遗传信息来自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良好的情绪和适度的情绪反应,表示青少年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但是,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情绪问题,如紧张、生气、烦恼等。当出现这些问题时,我们可以试着用以下三种方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
方法一:当情绪不好时,有意识地转移话题,或者做点别的事情,如听音乐、看电视、打球、下棋、外出跑步等,来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这样可以使情绪得到缓解。
方法二:把自己心中的烦恼向亲人或知心的朋友诉说甚至大哭一场,把积压在内心的烦恼宣泄出来,这样也会有利于身心健康。但是,要注意宣泄的对象、地点和场合,方法也要适当,避免伤害别人。
方法三:当你想得到一件东西,或者想做某件事而未能成功时为了减少内心的失望,可以找一个适当的理由来安慰自己,这样可以帮助你在挫折面前接受现实,保持较为乐观的态度。
可见,选项D的说法正确。
故选:D。
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调节自己的情绪可概括为:一、转移注意力;二、宣泄;三、自我安慰。
熟记调节情绪的方法以及意义即是解题的关键。
2.【答案】C
【解析】解: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进入生态循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在生态系统中担当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将“落花”中的有机物化作“春泥”中无机物的是分解者细菌和真菌。
故选:C。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绝大多数动物)和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
掌握分解者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3.【答案】B
【解析】解:A、清洁物镜和目镜的镜头时,应用擦镜纸,擦镜纸质软又不易掉毛,用擦镜纸擦拭镜头既可以清洁镜头,又可以避免损伤镜头和有少量的纤维留在镜头上,影响观察效果。可见,镜头污染——不能用纱布擦拭①目镜或③物镜,A错误。
B、在使用显微镜时,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当外界光线亮时,用平面镜、小光圈;当外界光线暗时,用④反光镜的凹面镜、大光圈,B正确。
C、物像不在视野中央,应该移动玻片寻找,而不是调节⑤粗准焦螺旋和⑥细准焦螺旋,C错误。
D、准焦螺旋是显微镜的机械部分,用来调节焦距。粗准焦螺旋使镜头上升或下降的范围大;细准焦螺旋使镜头上升或下降的范围小,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可见,物像不够清晰,应该调节⑥细准焦螺旋,D错误。
故选:B。
题图中:①目镜、②转换器、③物镜、④反光镜、⑤粗准焦螺旋、⑥细准焦螺旋。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4.【答案】D
【解析】解: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因此,在植物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过程中,最后形成的结构是细胞壁。
故选:D。
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分裂时细胞核先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细胞分裂的结果是细胞数目增多。
掌握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5.【答案】A
【解析】解:结合分析可知,盐碱地之所有不利于植株的生长,主要是由于外界的渗透压过大,会导致植株失水,这会进一步引起细胞死亡,从而使植株死亡。
故选:A。
植物细胞既可以失水,也可以吸水,这主要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细胞浓度的大小,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失水;当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
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的原理。
6.【答案】C
【解析】解:A.流线型是物体的一种外部形状,通常表现为前圆后尖、表面光滑,略像水滴的形状。具有这种形状的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所受到的阻力最小。因此,家鸽等鸟的身体呈流线型,飞行时可减小空气阻力,利于飞行,A正确。
B.蜥蜴是爬行动物,其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具有保护作用,还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适应陆地生活,B正确。
C.青蛙皮肤裸露湿润且富含毛细血管与具有辅助呼吸的功能相适应,C错误。
D.鲤鱼等鱼类用鳃呼吸,鳃是由鳃丝、鳃弓和鳃耙组成的。鱼鳃呈鲜红色,由又多又细的鳃丝组成,鳃丝里密布毛细血管,这有利于在水中进行呼吸,D正确。
故选:C。
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包括两层意思:一定的结构产生与之相对应的功能;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
掌握鸟类、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7.【答案】C
【解析】解: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细胞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中DNA是遗传物质;非细胞生物(病毒)中含有DNA或RNA一种核酸,其遗传物质是DNA或RNA。所以,对于整个生物界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通常,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结合题图可知,图中的序号1、2、3依次表示:染色体、主要遗传物质、基因。故选项C正确。
故选:C。
遗传物质在细胞中的结构层次(由大到小):细胞→细胞核→染色体→DNA分子→基因。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8.【答案】B
【解析】解: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当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如果人类大量捕杀鹰,使一些草原害虫的数量增加,从而使草原上牧草受到危害,草原生态系统将受到严重破坏,可见生态系统的稳定受人为因素影响,也并不是草原上放牧越少就越好,要始终处于动态的平衡之中。
故选:B。
此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和保持生态系统平衡的意义,据此答题。
关键是熟练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理解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的
9.【答案】D
【解析】解:A.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生殖的原理快速繁殖植物的高新技术手段,其优点有繁殖速度快,受季节影响小,诱导变异比较容易,很少感染病毒等。可见,组织培养技术有利于培育无病毒植株,A错误。
B.嫁接对光、温度等环境条件具有一定的要求,这不是人们常运用嫁接的方式培育果苗的主要原因,B错误。
C.嫁接属于无性生殖,不能获得新品种,C错误。
D.结合分析可知,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母体优良的遗传性状,D正确。
故选:D。
嫁接是把一株植物体的芽或带芽的枝接到另一株植物体上,使它们愈合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接上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木。嫁接可分为芽接和枝接两种方式。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
掌握嫁接技术是解题的关键。
10.【答案】B
【解析】解:A.农田淹水以后必须及时排涝,是为了让植物的根得到足够的氧气,维持根的正常呼吸,A错误。
B.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刚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剪掉部分枝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B正确。
C.种子晒干后保存是为了减少水的含量,抑制种子的呼吸作用,降低种子的代谢速率,延长储存时间,C错误。
D.摘除棉花主干上的顶芽可以提高产量,是利用的顶端优势的原理。去掉顶芽,可以促进侧芽的生长,提高产量,抑制了顶端优势,D错误。
故选:B。
(1)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2)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3)种子有一定的寿命,小麦和水稻种子一般能活两三年,白菜和蚕豆的种子一般能活五六年。在低温和干燥条件下,种子的寿命可以延长,在高温和潮湿条件下,种子的寿命会缩短。
掌握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11.【答案】A
【解析】解:A、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高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箭头指向捕食者。因此,甲→乙→丙→丁的食物链中甲是生产者,乙、丙、丁是消费者,正确;
B、甲是生产者,个体数量最多,丁是这条食物链中最高级的消费者,因此,最少的是丁,错误;
C、丁是这条食物链中最高级的消费者,因此,丁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错误;
D、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丁是这条食物链中最高级的消费者,因此,丁从该食物链获得的能量最少,错误。
故选:A。
1.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高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箭头指向捕食者。
2.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3.能量在沿着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一般只有10%-20%的能量能够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掌握食物链有关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2.【答案】C
【解析】解:“雄鸡报晓”这种动物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故选:C。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
13.【答案】B
【解析】解:A、致命鹅膏是一种剧毒蘑菇,属于多细胞真菌,由菌丝构成。A正确。
B、致命鹅膏属于真菌,细胞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B错误。
C、真菌主要靠孢子繁殖。C正确。
D、致命鹅膏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营养方式是异养。D正确。
故选:B。
真菌既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能产生孢子,用孢子繁殖。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特点和繁殖方式。
14.【答案】A
【解析】解:A.陈薇院士研发的疫苗是将新冠病毒的部分基因插入到腺病毒中,构建出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这是运用了转基因技术;而早在1997年,我国科学家就利用转基因技术成功地培育出“抗虫棉”新品种,A正确。
B.克隆又称“体细胞的无性繁殖”。在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中,由甲羊提供细胞核,乙羊提供去核卵细胞,丙羊是代孕母羊,多莉的相貌与甲羊相似,说明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可见,“多莉”羊的培育利用了克隆技术,B错误。
C.杂交水稻是通过不同稻种相互杂交产生的,原理是杂交育种,C错误。
D.青霉素是从青霉菌中提炼出的一种常用的广谱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起杀菌作用。用青霉菌提取青霉素,没有使用转基因技术,D错误。
故选:A。
转基因技术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转基因生物,就可能表现出转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解答此题要掌握现代生物技术的特点。
15.【答案】D
【解析】解: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所以完成该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是: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A错误。
B.①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内的③神经中枢,通过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肌肉不自主地战栗。同时脊髓内的神经中枢还把神经冲动在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痛觉,B错误。
C.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若②传入神经损伤了,反射弧不完整,因此在进行肌肉注射时不会发生“战栗”。也不会产生疼痛,因为②传入神经损伤了,①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不传到③神经中枢,也不能通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形成痛觉,C错误。
D.先战栗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功能,后疼痛说明脊髓将神经冲动传导到大脑皮层神经中枢,即脊髓还具有传导功能,D正确。
故选:D。
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反射弧的组成是: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人体的感觉是在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形成的;脊髓由灰质和白质构成,具有反射和传导功能。
掌握反射弧的结构功能是的关键。
16.【答案】病原体 甲型流感病毒无细胞结构 抗体 特异性 飞沫和尘埃 环境消毒或戴口罩
【解析】解:(1)病原体是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可见,结核杆菌和甲型流感病毒都属于病原体。两者在结构上,结核杆菌属于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甲型流感病毒属于动物病毒,无细胞结构。
(2)卡介苗是由病原体结核杆菌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致病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不会使人得病,但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抵抗结核杆菌的抗体。因此注射的卡介苗相当于抗原。其产生的抗体,能抵抗结核杆菌,保护人体不被结核杆菌侵袭,维持人的身体健康,但对其它病原体无效,故属于特异性免疫。
(3)结合资料信息可知:肺结核和甲型流感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为了阻断这两种传染病在校园传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做好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飞沫在空气中停留的时间和范围;②常规消毒,对学校环境、公共设施和常用物品进行消毒,减少飞沫附着的物体数量;③校园内部门加强协作,医务室和学生处等部门加强沟通和信息共享,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发现疑似患者及时隔离并报告相关部门;④推广个人防护,鼓励学生佩戴口罩、勤洗手等个人防护措施。(写1条,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病原体;甲型流感病毒无细胞结构
(2)抗体;特异性
(3)飞沫和尘埃;环境消毒或戴口罩
传染病是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有的还具有季节性和地方性的特点。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因此,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熟练掌握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功能和作用,人体三道防线的免疫特性。
17.【答案】③ 叶绿体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呼吸作用 细胞分化 结缔 系统
【解析】解:(1)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所以绿色植物可以制造有机物,与之相关的结构是[③]叶绿体。
(2)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选择透过性)。
(3)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在B到F的构建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主要来源于呼吸作用。
(4)生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所以从图B到图C,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了差异,此过程称细胞分化。结缔组织,种类很多,骨组织、血液等等属于结缔组织,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故图C中人体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
(5)分析可知,A是植物细胞,B是动物细胞。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所以图A细胞构建成的植物体与图B细胞构建成的动物体相比,在结构层次上缺少系统。
故答案为:(1)③叶绿体;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3)呼吸作用;
(4)细胞分化;结缔;
(5)系统。
题图中: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膜、③是叶绿体、④是细胞核、⑤是液泡、⑥是细胞质、⑦是线粒体。A是植物细胞,B是动物细胞。
细胞壁:在植物细胞的最外层,有保护和支持作用。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选择透过性)。细胞膜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有害的物质挡在外面,同时把细胞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植物的细胞膜紧贴细胞壁内侧,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清。细胞质: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是流动着的,这利于物质交换,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营养物质等。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场所,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被称为动力车间,是动植物细胞都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是细胞的发动机。
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功能、细胞分化的过程、生物的结构层次是解题的关键。
18.【答案】让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 2 丙 缺少二氧化碳 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① 叶脉
【解析】解:(1)将银边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让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
(2)图二中,甲与丙对照,变量是叶绿体;乙与丙对照,变量是光,因此,共有2组对照实验。丙部位有叶绿体,在光下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滴加碘液后会变蓝。
(3)叶片B缺少二氧化碳,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滴加碘液后叶片不变蓝。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据此,要提高大棚蔬菜产量可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4)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产生的有机物通过图三①叶脉中的筛管运输到其他器官。
故答案为:(1)让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
(2)2;丙;
(3)缺少二氧化碳;适当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4)①叶脉。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3)图三中,①叶脉、②上表皮、③栅栏组织、④海绵组织、⑤下表皮、⑥气孔、⑦叶肉。
掌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是解题的关键。
19.【答案】氧气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小肠长约5~6m(或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襄,皱嬖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上、下腔静脉 2 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 胰岛素
【解析】解:(1)cd过程指的是肺泡和血液内的气体交换。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人体经过吸气,肺泡内充满了新鲜的空气,肺泡内氧气浓度大于血液中氧气的浓度,而二氧化碳的浓度比血液中的浓度小,因此,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因此经过c、d过过程后,血液中氧气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2)小肠绒毛的进行的f过程表示吸收,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襄,皱嬖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进,因此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3)体循环是指血液由④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①右心房的循环,血液经过体循环,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小肠是吸收的主要器官,小肠吸收的葡萄糖经过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一左心房→左心室一主动脉一各级动脉→脑部的毛细血管→脑细胞,可见小肠吸收的葡萄糖分子,需要2次经过心脏才能到达脑细胞。
(4)血液流经肾脏时,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在⑥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尿液中有葡萄糖,若是肾脏的病变,则可能是肾小管发生病变,使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发生障碍,导致葡萄糖没有被全部重吸收造成的;若不是肾脏的病变,则可能是人体的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体内血糖的浓度过高,肾小管不能把原尿中过多的葡萄糖重全部新重吸收回血液。
故答案为:(1)氧气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2)小肠长约5~6m(或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襄,皱嬖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3)上、下腔静脉;2;
(4)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胰岛素。
图中①右心房、②右心室、③左心房、④左心室、⑤小肠、⑥肾小囊、⑦肾小管;ab表示肺的通气、cd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e表示消化、f表示吸收、g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h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此题属于综合题,灵活运用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0.【答案】相对性状 遗传 dd 不一定 50% 爸爸
【解析】解:(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在遗传学中称为相对性状。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在遗传学上称为一对相对性状。小刚爸爸是单眼皮,他也是单眼皮,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遗传。
(2)若用D、d分别表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小刚的单眼皮的基因是dd。小刚爸爸是单眼皮,基因组成是dd,分别由爷爷和奶奶各提供一个d,爷爷、奶奶都双眼皮,说明他们的基因组成都是Dd,遗传图解如图:
由遗传图解可以看出,小刚姑姑的双眼皮基因组成有两种情况DD或Dd。由于外公单眼皮,其基因一定是dd,遗传给妈妈的基因一定是d,外婆双眼皮,基因组成可能为Dd或DD,而妈妈双眼皮,说明妈妈的基因一定是Dd。因此,小刚的妈妈和姑姑都是双眼皮,她们基因组成不一定相同。
(3)由(2)可知,小刚的爸爸单眼皮的基因组成是dd,妈妈的双眼皮基因组成是Dd,若小刚的爸爸妈妈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双眼皮的可能性为50%,遗传图解如下:
。
(4)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根据遗传图解可知:子女的基因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男的性染色体为XY,女的性染色体为XX。小刚的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为XY,其中Y染色体来自于爸爸。
故答案为:(1)相对性状;遗传;
(2)dd;不一定;
(3)50%;
(4)爸爸。
(1)遗传是指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
(2)生物的性状是由成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
2023年广西柳州市柳北区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广西柳州市柳北区中考生物二模试卷(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广西南宁市中考生物三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广西南宁市中考生物三模试卷(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广西贵港市港南区中考生物三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广西贵港市港南区中考生物三模试卷(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