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试题(41份)
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限时训练: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限时训练: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0 kg,重力加速度g=9,80 变小 变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实验题: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1.某学习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主要步骤如下: a.把弹簧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测出弹簧的原长x0;b.测出一个钩码的质量m0;c.将该弹簧悬吊在铁架台上让弹簧自然下垂,测出此时弹簧长度l0;d.挂上一个钩码,测出此时弹簧长度l1;e.之后逐渐增加钩码的个数,并测出弹簧对应的长度分别为li(i为钩码个数);f.计算出x=li-x0,用x作为横坐标,钩码的总质量作为纵坐标,作出的图线如图乙所示。请根据以上操作、记录和图像回答以下问题:(1)你认为m-x图像不过原点的原因是 ; (2)已知钩码质量m0=0.20 kg,重力加速度g=9.8 m/s2,利用图乙求得弹簧劲度系数k= N/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m-x图像没过坐标原点,对于测量弹簧的劲度系数 (选填“有”或“无”)影响; (4)将x=li-l0作为横坐标,钩码的总质量作为纵坐标,实验得到图线应是图中的 。(填写下列四幅图的对应的字母选项) 2.一个实验小组在“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的实验中:(1)甲同学在做该实验时,通过处理数据得到了如图(a)所示的F-x图像,其中F为弹簧弹力,x为弹簧长度。请通过图(a),分析并计算该弹簧的原长 x0= cm,弹簧的劲度系数k= N/m。该同学将该弹簧制成一把弹簧测力计,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b)所示时,该弹簧的长度x= cm。 (2)乙同学使用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a和b,得到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图像如图(c)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a的原长比b的长B.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C.a的劲度系数比b的小D.测得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3、某实验小组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的实验,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1)关于实验操作,下列步骤中必要的是 。 A.实验前要用力拉弹簧测力计挂钩,检查指针能否达到最大量程处B.实验前要将两只弹簧测力计竖直互钩对拉,检查两弹簧测力计读数是否相同C.两分力的夹角应取90°较好,便于之后运算中采用勾股定理以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D.拉力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且两个分力的值要适当大些(2)某同学接着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一竖直木板上固定白纸,白纸上附有角度刻度线,弹簧测力计a和b连接细绳系于O点,其下端用细绳挂一重物Q,使结点O静止在角度刻度线的圆心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白纸上记录拉绳的方向。则图中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为 N;弹簧测力计a、b均绕O点顺时针缓慢转动,且保持两弹簧测力计间的夹角不变,直到弹簧测力计a方向水平为止,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a的示数会 、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会 (填“变大”“不变”“变小”“先变大后变小”或“先变小后变大”)。 4、某同学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轻弹簧和一瓶矿泉水等器材“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时,先将一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的钉子A上,另一端挂矿泉水瓶,如图甲所示;然后将两弹簧一端分别固定在墙上的钉子A、B上,另一端均连接于结点O,在结点O挂矿泉水瓶,静止时用智能手机的测角功能分别测出AO、BO与竖直方向的偏角α、β,如图乙所示。改变钉子B的位置,按照上述方法多测几次。(1)依据上述方案并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力的合成图,必须的操作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实验中要使AO、BO长度相同B.要测量弹簧的原长C.要测量图甲、乙中弹簧的长度D.实验中要使结点O的位置始终固定不变(2)根据实验原理及操作,在作图时,图中 (选填“丙”或“丁”)是正确的。 (3)某次实验中测得乙图中α=30°,β=45°,保持α偏角不变,将OB从乙图中位置沿顺时针缓慢转到水平位置,则OA中弹簧的长度将 ,OB中弹簧的长度将 (选填“一直增大”“一直减小”“先减小后增大”或“先增大后减小”)。 5、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同学利用DIS实验装置研究支架上力的分解,A、B为两个相同的双向力传感器,该型号传感器在受到拉力时读数为正,受到压力时读数为负。A连接质量不计的细绳,可沿固定的板做圆弧形移动。B固定不动,通过光滑铰链连接长为0.3 m的杆,将细绳连接在杆右端O点构成支架。保持杆在水平方向,按如下步骤操作:①测量绳子与水平杆的夹角∠AOB=θ②对两个传感器进行调零③用另一根绳在O点悬挂一个钩码,记录两个传感器的读数④取下钩码,移动传感器A改变θ角重复上述实验步骤,得到表格。F1/N1.0010.580…1.002…F2/N-0.868-0.291…0.865…θ30°60°…150°…(1)根据表格,A传感器对应的是表中力 (选填“F1”或“F2”),钩码质量为 kg(g取10 m/s2,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 (2)本实验中多次对传感器进行调零,对此操作说明正确的是 。 A.因为事先忘记调零B.何时调零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C.为了消除横杆自身重力对结果的影响D.可以完全消除实验的误差(3)实验中,让A传感器沿圆心为O的圆弧形(而不是其他形状)轨道移动的主要目的是 。 A.方便改变A传感器的读数B.方便改变B传感器的读数C.保持轻杆右端O的位置不变D.方便改变细绳与杆的夹角θ 1、答案:(1)弹簧自重的影响 (2)2.6×102 (3)无 (4)A2、答案:(1)8 25 20 (2)B3、答案:(1)D (2)5.80 变小 变大4、答案:(1)BC (2)丙(3)一直增大 先减小后增大5、答案:(1)F1 0.05 (2)C (3)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攻破训练——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练习含解析教科版,共4页。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课时作业11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含解析),共6页。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实验3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