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随州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3选择题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随州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3选择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随州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3选择题
一、单选题
1.(2021·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变化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 B.服用碱性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C.用粮食酿酒 D.纯牛奶变酸
2.(2021·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测定pH B.闻气体气味
C.读液体体积 D.稀释浓硫酸
3.(2021·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宏观一微观一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和方法。甲图表示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和核外电子排布情况,乙图A、B、C表示部分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情况,据图所得信息描述正确的是
A.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 B.镓是一种金属元素
C.图C表示的是一种阳离子 D.氯化镓的化学式为GaCl2
4.(2021·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归纳法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可将零碎的知识结构化,系统化,下列归纳都正确的是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材料
1、制糖工业中利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
2、衣服上的油污用洗涤剂和汽油都能除去,其去污原理是一样的
3、氮肥、磷肥、钾肥是重要的化学肥料
1、涤轮衣服的优点是吸湿透气性好
2、Fe2O3、CuO属于合金
3、鸡蛋提供的营养主要是蛋白质
C化学与安全
D化学与环保
1、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2、煤矿井中一定要通风,严禁烟火
3、炒菜时油锅起火,立即盖上钢盖
1、为防止温室效应推广使用脱硫煤
2、生活垃圾应分类处理
3、废旧电池可以随手丢弃
A.A B.B C.C D.D
5.(2021·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化学学习常用化学思维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说法错误的个数有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10
5
12
20
反应后质量/g
8
5
30
x
(1)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1:8
(2)x=4
(3)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4)乙可能是催化剂
(5)若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3:16。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2021·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除杂和提纯是化学的基本实验技能之一,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加入的试剂和操作
A
CO2
CO
点燃
B
N2
O2
灼热的铜网
C
CuCl2溶液
FeCl2
加入适量铁粉,过滤
D
CaO
CaCO3
适量的稀盐酸
A.A B.B C.C D.D
7.(2021·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
B.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D.NaOH、Ca(OH)2等碱溶液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使酚酞试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性溶液
8.(2021·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图像能直观体现化学中的各种变化关系,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叙述的有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
B.向一定量的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D.向等质量的Zn、Fe中滴加等浓度等质量的稀盐酸
9.(2022·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指定的实验或应用是化学变化的是
A.水油分离
B.氢气燃烧
C.干冰升华
D.风力发电
A.A B.B C.C D.D
10.(2022·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化学仪器名称为“量筒”的是
A. B.
C. D.
11.(2022·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化学用语,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①②O3③NaCl④
A.①中钛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2
B.②中O3属于混合物
C.③中NaCl的构成粒子是Na+和Cl-
D.④表示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硫离子
12.(2022·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各项中的说法都正确的是
A.化学与生活
①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作食品充氮防腐
②服用含氢氧化铝[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
B.化学与实验
①过滤时,玻璃棒的末端轻轻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②点燃观察火焰颜色,鉴别H2、CH4、CO三种可燃性气体
C.化学与材料
①锦纶(尼龙)、棉花、羊毛等属于天然纤维
②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D.化学与环境
①CO2、NO2、S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②推广车用乙醇汽油,节省石油资源,会减少汽车尾气污染
A.A B.B C.C D.D
13.(2022·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在反应X+2Y═2Q+R中,1.6gX与足量的Y完全反,生成4.4gR,则a:b等于
项目
物质
X
Y
Q
R
相对分子质量
18
44
参加反应或生成的物质的质量(g)
1.6
a
b
4.4
A.23:9 B.46:9 C.32:9 D.16:9
14.(2022·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方案)
A
鉴别NH4NO3和NaOH固体
各取2g固体,分别溶于室温下10mL水中,测溶液的温度
B
检验CO2中是否含有CO
先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CuO,再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C
除去粗盐中混有的少量泥沙
溶解、过滤、蒸发
D
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
称取3.0gNaCl固体,溶解在47mL蒸馏水中
A.A B.B C.C D.D
15.(2022·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从宏观和微观结合的视角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分子数目均不变
B.乙醇、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均能解离出带电粒子而导电
C.相同质量的镁和铝,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铝小,所以镁含的原子数目比铝多
D.某有机物燃烧的产物是CO2和H2O,推理该有机物一定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碳氢化合物
16.(2022·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应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一定量的NaCl溶液中加水稀释
B.电解水生成H2和O2的体积(相同条件且忽略气体的溶解)
C.向一定量Mg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
D.向一定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Zn粉
17.(2023·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崇尚科学,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下列哪位科学家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
A.张青莲 B.袁隆平
C.侯德榜 D.屠呦呦
18.(2023·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不规范的是
A.溶液滴加 B.除去粗盐溶液中的难溶物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稀释浓硫酸
19.(2023·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的
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C.元素的核电荷数 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20.(2023·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学习化学课程的主题内容,下列说法都正确的一组是
A.物质的性质与应用
B.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①医疗上可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
②小苏打是焙制糕点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③使用含氟牙膏能预防龋齿
①相同质量的和所含的原子个数相同
②蛋壳、贝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
③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都有8个电子
C.科学探究与化学实验
D.化学与社会实践
①用酒精浸泡紫罗兰花瓣的汁液自制酸碱指示剂
②厕所清洁剂、食用醋、厨房炉具清洁剂三种溶液的pH逐渐减小
③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①磷酸二氢铵()和硫酸钾()化肥都属于复合肥料
②青铜比纯铜熔点低、硬度大,古代用青铜铸剑
③干冰可用在舞台上制造“云雾”
A.A B.B C.C D.D
21.(2023·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纯净物甲是一种绿色能源,相对分子质量为46。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质量的甲与8.0g乙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丙、5.4g丁和2.8g戊。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参加反应甲的质量为4.6g B.甲物质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
C.甲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若使生成的戊充分氧化,至少还需乙3.2g
22.(2023·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操作(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方案)
A
除去铜粉中少量的Fe
加足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B
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两瓶气体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C
检验硬水和软水
取样,滴加肥皂水,振荡,观察现象
D
区分化肥和KCl
取样,加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闻气味
A.A B.B C.C D.D
23.(2023·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展现了化学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重要价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化学观念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原子、分子和离子等
B
科学思维
、、、等都属于氧化物
C
科学探究与实践
将土壤样品与适量的蒸馏水在烧杯中混合,搅拌、静置,测上层清液的pH,判断土壤的酸碱性
D
科学态度与责任
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并回收废弃塑料等,控制“白色污染”
A.A B.B C.C D.D
24.(2023·湖北随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应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向等质量的水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NaOH和固体
B.分别向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
C.向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D.向和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液
参考答案:
1.A
【详解】A、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只是物质形状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B、服用碱性药物治疗胃酸过多,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有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C、用粮食酿酒生成了酒精,有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D、纯牛奶变酸生成了酸性物质,有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2.C
【详解】A、pH试纸不能放入待测液中,会污染待测液,A错误。
B、闻气味用煽闻法,不能直接问,应用手煽闻,B错误。
C、量筒读数,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C正确。
D、稀释浓硫酸应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缓慢注入水中,并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液体飞溅,D错误。
故选:C。
3.B
【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一格的信息可知,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A错误;
B、镓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B正确;
C、图C中核电荷数为17,小于核外电子数2+8+8=18,属于阴离子,C错误;
D、镓最外层电子数是3,容易失去3个电子,形成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在化合物中化合价为+3价,氯元素化合价为-1价,氯化镓的化学式为GaCl3,D错误。
故选B。
4.C
【分析】本题考查生活中的基本常识。
【详解】A、加入洗涤剂是利用乳化作用除去油污,加入汽油是利用相似相溶原理进行除去,原理不一样,故A不符合题意;
B、涤纶属于合成纤维材料,透气性差,三氧化二铁、氧化铜都属于氧化物,不是合金,故B不符合题意;
C、点燃可燃气体前需要验纯,否则会发生爆炸,煤矿中含有瓦斯气,遇到明火会爆炸,因此要禁止明火,炒菜时着火盖上锅盖,是利用隔绝氧气灭火,故C符合题意;
D、废旧电池不能随手丢弃,会污染环境,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注意生活常识的积累。
5.A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0+5+12+20=8+5+30+x,x=4;
【详解】(1)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10-8):(30-12)=1:9,错误;
(2)x=4,正确;
(3)该反应中甲、丁质量减少为反应物,丙质量增加为生成物,反应符合多变一特点,为化合反应,正确;
(4)乙质量反应前后不变,可能不参与反应、可能是催化剂,正确;
(5)反应的甲与丁质量比为(10-8):(20-4)=1:8;若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设甲、丁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a、b,则有=,解得=,正确;
故选A。
6.B
【详解】A、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助燃,常用来灭火,故当二氧化碳中含有杂质一氧化碳时,点不燃,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网来除去一氧化碳,A操作错误;
B、灼热的铜网可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氧化铜,但不与氮气反应,B操作正确;
C、铁比铜活泼,故铁可将氯化铜中的铜置换出来,生成氯化亚铁,反而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C操作错误;
D、盐酸可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而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D操作错误。
故选B。
7.D
【详解】A、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都是中和反应,例如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生成盐和水,错误;
B、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错误;
C、燃烧都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例如白炽灯发光发热,错误;
D、NaOH、Ca(OH)2等碱溶液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使酚酞试液变红的一定是碱性溶液,正确。
故选D。
8.D
【详解】A、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加水稀释时,碱性越来越弱,最后趋近于中性,故pH从大变小,最后趋近于7,但不可能小于7,A错误;
B、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时,氢氧根离子会和氢离子反应生成水,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两个反应互不干扰,故沉淀是从0点开始增加的,B错误;
C、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体积比为2:1,C错误;
D、向等质量的两种活泼金属中滴加酸时,刚开始滴加酸的速率相同且酸不足,氢气的质量由酸决定,故两种金属产生氢气的速率和质量相同;当酸过量时,氢气质量由金属决定;二价的铁和锌与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和其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铁和锌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是56和65,故铁产生的氢气更多一些,D正确;
故选D。
9.B
【详解】A、水油分离是把水和油分开,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氢气燃烧生成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C、干冰升华是二氧化碳由固态变成气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风力发电,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C
【详解】A、图中仪器是研钵和研杵,故选项错误;
B、图中仪器是胶头滴管,故选项错误;
C、图中仪器是量筒,故选项正确;
D、图中仪器是漏斗,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1.B
【详解】A、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由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钛的原子序数为22,故①中钛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2,故A正确;
B、O3是由臭氧分子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B错误;
C、NaCl是由离子构成的,其构成粒子是Na+和Cl﹣,故C正确;
D、④粒子中核电荷数为16,属于硫元素,核外电子数为18,核电荷数小于核外电子数,故表示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硫离子,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纯净物和混合物的辨识等,注意理解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
12.A
【详解】A、①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填充于食品包装中,用作食品防腐,正确;②氢氧化铝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发生中和反应,因此可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正确。
符合题意;
B、①过滤时,玻璃棒的末端轻轻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正确;
②氢气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甲烷和一氧化碳燃烧,发出蓝色火焰,不能利用点燃观察火焰颜色的方法鉴别H2、CH4、CO三种可燃性气体,因为淡蓝色和蓝色不易区分,说法错误。
不符合题意;
C、①锦纶(尼龙)属于合成纤维,错误;②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正确。
不符合题意;
D、①NO2、S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但CO2不会导致酸雨的形成,说法错误;②推广车用乙醇汽油,可以节省石油资源,会减少汽车尾气污染,保护环境,正确。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D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先求出X的相对分子质量质量,进而求出Y的相对分子质量,再利用方程式求出结果。
【详解】设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故选:D。
14.B
【详解】A、各取2g固体,分别溶于室温下10mL水中,测溶液的温度,温度升高的是氢氧化钠,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铵,可以鉴别,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B、先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CuO,再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由于原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观察石灰水一定变浑浊,不能检验CO2中是否含有CO,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溶解氯化钠等可溶性物质)、过滤(把不溶物除去)、蒸发(把氯化钠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得到食盐)得到精盐的过程,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D、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50g×6%=3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50g﹣3g=47g(合47mL),称取3.0gNaCl固体,溶解在47mL蒸馏水中,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
15.C
【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但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选项错误;
B、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都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能导电。乙醇中不含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导电,选项错误;
C、镁和铝都是由原子构成的,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比铝27小,所以相同质量的镁和铝,镁含的原子数目比铝多,选项正确;
D、某有机物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推理该有机物一定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选项错误;
答案为:C。
16.B
【详解】A、向一定量的NaCl溶液中加水稀释,加水后溶液质量不断增大,故曲线起点在纵坐标上并不断增大,选项错误;
B、如图所示,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选项正确;
C、向一定量Mg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先与硫酸反应,硫酸完全反应后再与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水,故开始加入氢氧化钠时未生成沉淀,曲线不从原点起,当硫酸镁完全反应后沉淀不再增加曲线平行于横坐标,如图错误;
D、锌排在铜和银前,银最不活泼,故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此时硝酸银和生成硝酸锌的质量关系是:,故溶液质量减少,硝酸银完全反应后,由于锌过量则再与硝酸铜反应,硝酸铜和生成硝酸锌的质量关系是:,则溶液质量会增加,故曲线先下降在再上升后不变,如图所示错误;
【点睛】本题是一道图像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像。
17.C
【详解】A、张青莲测定了一些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不符合同意;
B、袁隆平改良杂交水稻,提高水稻产量,不符合同意;
C、侯德榜改良了制碱工艺,被称为中国制碱工业的先驱的化工专家,符合题意;
D、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不符合同意;
答案:C。
18.B
【详解】A、用胶头滴管滴加溶液时,胶头滴管应悬空在试管正上方,不能伸入试管,也不能接触试管内壁。A操作规范,不符合题意;
B、除去粗盐溶液中的难溶物用过滤方法,过滤时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防止液滴溅出。B操作不规范,符合题意;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把导管的一端浸在水里,然后用手握住容器外壁,导管口产生气泡,装置气密性好。C操作规范,不符合题意;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D操作规范,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B。
19.D
【详解】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电子的数目有关,而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及核电荷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并不密切。
故选D。
20.A
【详解】A、①医疗上可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①正确;②小苏打是焙制糕点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②正确;③使用含氟牙膏能预防龋齿。③正确;所以A都正确;
B、①相同质量的O2和O3所含的原子个数相同,①正确;②蛋壳、贝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②正确;③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都有8个电子(氦是2个电子)。③不正确;所以B不都正确;
C、①用酒精浸泡紫罗兰花瓣的汁液自制酸碱指示剂,①正确;②厕所清洁剂、食用醋、厨房炉具清洁剂三种溶液的pH逐渐增大,②不正确;③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除去衣服上的油污,③正确;所以C不都正确;
D、①磷酸二氢铵(NH4H2PO4)属于复合肥料,硫酸钾(K2SO4)属于钾肥,①不正确;②青铜比纯铜熔点低、硬度大,古代用青铜铸剑②正确;③干冰可用在舞台上制造“云雾”,③正确;所以D不都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A。
21.D
【详解】A、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质量的甲与8.0g乙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丙、5.4g丁和2.8g戊,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参加反应甲的质量为4.4g+5.4g+2.8g-8.0g=4.6g,故A说法正确;
B、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的质量为,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因为碳元素、氢元素都来自甲,故甲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g+1.2g):0.6g=4:1,故B说法正确;
C、由A可知,参加反应的甲物质的质量为4.6g,由B可知,甲中碳元素的质量为2.4g+1.2g=3.6g,甲中氢元素的质量为0.6g,2.4g+0.6g=3.0g<4.6g,故甲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C说法正确;
D、生成的戊为CO,一氧化碳与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设2.8g一氧化碳充分氧化需要氧气的质量为x,则有,,解得x=1.6g,故若使生成的戊充分氧化,至少还需乙1.6g,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22.B
【详解】A、铜不能和稀盐酸反应,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后可以得到铜粉。即除去铜粉中的少量铁粉。A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B、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氮气和二氧化碳均能使木条熄灭。无法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两瓶气体。B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符合题意;
C、检验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振荡,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C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D、NH4Cl加熟石灰研磨后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KCl加熟石灰研磨后无明显变化,用加熟石灰研磨后闻气味的方法可以区分NH4Cl和KCl。D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B。
23.B
【详解】A、分子、原子、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故A说法正确;
B、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CO2 、 SO3 、 Fe2O3 等都属于氧化物,而 C6H12O6 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B说法错误;
C、将土壤样品与适量的蒸馏水在烧杯中混合,搅拌、静置,测上层清液的pH,判断土壤的酸碱性,若pH<7,说明土壤显酸性,若pH=7,说明土壤显中性,若pH>7,说明土壤显碱性,故C说法正确;
D、废弃塑料带来的污染称之为白色污染,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并回收废弃塑料等,可以控制“白色污染”,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24.C
【详解】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一段时间后温度均恢复至常温,故选项图像错误;
B、分别向等质量镁粉和铁粉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若消耗硫酸相同,则生成氢气质量相同,故开始两斜线重合,根据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每24份质量的镁消耗98份质量的硫酸,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每56份质量的铁消耗98份质量的硫酸,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所以后因硫酸过量,等质量的镁粉和铁粉,镁消耗的硫酸多,生成的氢气多,拐点高些,故选项图像错误;
C、氢氧化钠变质是由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滴加稀盐酸,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待氢氧化钠反应完全,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加入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后才会生成气体,待碳酸钠反应完全,生成气体的质量不在变化,故选项图像正确;
D、向 Na2SO4 和 H2SO4 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Ba(OH)2 溶液,加入氢氧化钡溶液之前,溶液中为硫酸钠和硫酸,显酸性,所以溶液的pH<7,但是不是从0开始,随着氢氧化钡溶液的加入,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氢氧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生成沉淀的质量不断增大,当沉淀达到最大值时,溶液中含有生成的氢氧化钠,所以此时溶液的pH>7(不是等于7),故选项图像错误;
故选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恩施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3选择题②,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恩施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3选择题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鄂州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3选择题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