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聊城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2非选择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48303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聊城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2非选择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48303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聊城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2非选择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48303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聊城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2非选择题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聊城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2非选择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推断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流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聊城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2非选择题 一、推断题1.(2021·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A-G 是初中常见的物质,相互间反应及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和生成物已省略)已知 A 是金属氧化物,B 是胃酸的主要成分,C 俗称烧碱,E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请回答下列问题:(1)F 的化学式为______。(2)化学反应①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3)反应②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4)若 B 和 C 能发生反应。这一反应的微观实质为____________。2.(2022·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它们分别是单质、氧化物、有机物、酸、碱、盐中的一种,且均能通过化学反应生成水,如“雪花”图案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A是稀盐酸,B是铁锈的主要成分,A能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D,且能与E发生中和反应,F是苏打的主要成分。(1)D的化学式为______。(2)A与B发生反应的现象是______。(3)C属于上述物质类别中的______。(4)E→H2O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该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二、实验题3.(2021·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原理、操作规范、安全意识等知识,请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标号①的仪器的名称______。(2)实验室利用 B 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组装好实验装置后,加入药品前必须进行一项操作是______。查阅资料:①84 消毒液和洁厕灵不能混合使用,若混合使用,不但会失效,还会产生有毒气体----氯气。②氯气呈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儿,有毒,可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密度比空气大,能与水、碱溶液发生反应。(4)若用 84 消毒液和块儿状洁厕灵反应制取,并收集一瓶氯气,正确的接口顺序为______。A.a c B.b d C.b e D.b f(5)多余的气体可用下列试剂中的______吸收,防止污染空气A.浓硫酸 B.石灰水 C.氢氧化钠溶液4.(2022·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回答问题:(1)图中标号a的仪器名称是______。(2)若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并收集一集气瓶氧气,可选用的装置组合是______(填字母序号)。(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主要操作步骤有: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收集并验满气体;③装入药品;④组装仪器。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填数字序号)。(4)F是密封良好充满空气的单气阀充气袋,现用F收集一袋较纯净的氧气,则导气管口b、c连接之前需进行的一项操作是______。5.(2023·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掌握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方法是必备的化学素养。请根据图示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_______。(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3)若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上图装置的顺序依次为_______。(4)将二氧化碳不断通入一定量的水中,利用pH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如图所示,烧杯内溶液pH变小的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三、科学探究题6.(2021·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小华同学在打开某食品包装袋时,发现袋内有一包脱氧剂,其标签如图。他对该脱氧剂产生好奇,请回答下列问题:(1)铁粉为什么能延长食品保质期?根据铁生锈的化学反应原理,他判断“脱氧剂”能够延长食品保质期的原因应是______(填字母序号)A.铁粉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B.铁粉吸收水分,使食品保持干燥。C.铁粉消耗氧气,防止食品发生缓慢氧化(2)这包 “脱氧剂”是否仍具有延长保质期的作用?于是,他将该“脱氧剂”带到学校和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探究其成分:【提出问题】该“脱氧剂”现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假设】猜想一:Fe 猜想二:______猜想三:Fe2O3【进行实验】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一:取上述粉末用磁铁进行充分吸引,发现固体粉末部分被吸引,证明猜想二正确。实验二:向被磁铁吸引的粉末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稀硫酸与氢气质量关系如图所示,a 点对应的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______(填写化学符号)。实验三:向未被磁铁吸引的粉末中加入足量稀硫酸,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拓展提升】同学们设想,将已失效的本品“脱氧剂”全部转化为铁粉,恢复起保鲜作用。经过讨论,他们找到一种通过一步反应即可实现的方案,该方案的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7.(2022·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学习复分解反应后,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初中化学常见的四种物质稀盐酸、CaCO3粉末、Na2SO4溶液、BaC12溶液之间的反应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1)大家一致认为试管①中不发生复分解反应,理由是______。(2)试管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试管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3)将试管③反应后的物质过滤,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一步探究:【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假设】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Na2SO4猜想三:______。【设计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步骤一: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BaC12溶液无明显现象猜想______不成立步骤二: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有白色沉淀生成猜想三成立【反思拓展】I、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既要考虑生成物,又要考虑反应物是否有剩余。Ⅱ、依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步骤二中除可用稀硫酸外,还可选用______(填字母序号)也能达到同样的实验目的。a.稀盐酸 b.氢氧化钠溶液 c.碳酸钠溶液8.(2023·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整理实验室时发现失去标签的两瓶无色溶液,已知一瓶是稀盐酸或稀硫酸,另一瓶是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钙溶液。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完成探究活动(每种方案或实验的1、2号试管中,都事先分别加入等量的上述两种无色溶液);探究一:鉴别酸溶液与碱溶液【设计实验】(1)为鉴别哪一瓶是酸溶液,哪一瓶是碱溶液,小明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四种方案,方案不可行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A. B. C. D. 探究二:探究两瓶溶液的溶质成分【提出问题】两瓶无色溶液的溶质成分各是什么?【设计实验】小华为鉴别两瓶溶液的溶质成分,分别向1、2号试管中加入的试剂及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实验序号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实验四所加试剂镁条BaCl2溶液CuCl2溶液Na2CO3溶液现象1号试管产生气泡产生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产生气泡2号试管无明显现象产生白色沉淀产生蓝色沉淀无明显现象【获得结论】(2)1号试管中的溶质是_______(填写化学式);以上四个实验中,只根据其中一个实验的现象即可证明2号试管中原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的是_______(填实验序号)。【讨论质疑】(3)小强对实验二2号试管中产生白色沉淀现象提出质疑,大家一致认为2号试管中的原溶液已变质,则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探究三:探究氢氧化钠溶液变质后溶质的成分【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变质后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假设】猜想一:NaOH、Na2CO3; 猜想二:Na2CO3【设计实验】(4)请完善下面的表格。实验方案及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步骤一:取瓶中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产生白色沉淀猜想一成立步骤二:取步骤一中的滤液少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_______。溶液变红色【反思评价】(5)小明认为可用Ba(OH)2溶液代替步骤一中的BaCl2溶液进行实验,大家一致认为此方案不可行,理由是_______。 四、计算题9.(2021·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化学兴趣小组将一瓶已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最后获得 100 克氢氧化钠溶液。请解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2)求最后所得 100 克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10.(2022·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实际生产的纯碱产品中往往会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化学实践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来测定某品牌工业品纯碱的指标等级。国家标准规定工业品纯碱指标等级指标项目指标I类Ⅱ类Ⅲ类优等品一等品优等品合格品总碱量(Na2CO3计)%≥99.298.899.198.0实践小组成员进行的实验和有关数据如下图所示。(1)实验过程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的目的是______。(2)通过计算判断该品牌工业品纯碱属于哪一指标等级。(写出计算过程,结果数值四舍五入精确到0.1%)11.(2023·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已知赤铁矿石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将18g赤铁矿石样品(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并不断加入稀盐酸,烧杯中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1)该赤铁矿石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为_______g。(2)计算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五、流程题12.(2023·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过程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2)步骤Ⅲ中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3)步骤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4)以上过程未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
参考答案:1.(1)FeCl2(2)复分解反应(3)(4) 【分析】A-G 是初中常见的物质,B 是胃酸的主要成分,则B为氯化氢;C 俗称烧碱,则C为氢氧化钠;金属氧化物A与B(氯化氢)反应生成D,C(氢氧化钠)与D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则D为氯化铜,A为氧化铜;E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则E为铁;D(氯化铜)与E(铁)反应生成G和浅绿色溶液F,则F中含有亚铁离子,F为氯化亚铁,G为铜。【详解】(1)F为氯化亚铁,化学式为FeCl2;(2)化学反应①是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属于复分解反应;(3)反应②为氯化铜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Cl2=FeCl2+Cu;(4)B为氯化氢,C为氢氧化钠,二者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与水,反应的微观实质为氢离子与氢氧根结合生成水,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H++OH-=H2O。【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2.(1)H2(2)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3)有机物(4) 【分析】A是稀盐酸(酸),B是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氧化物),A稀盐酸能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D,D为盐或氢气,D又能生成水,则D为氢气(单质),且能与E(碱)发生中和反应,F是苏打的主要成分,F是碳酸钠(盐)。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它们分别是单质、氧化物、有机物、酸、碱、盐中的一种,且均能通过化学反应生成水,故C是有机物。【详解】(1)由分析可知,D为氢气,化学式为H2;(2)A与B为盐酸与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该反应现象为: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3)由分析可知,C属于有机物;(4)E(碱)→H2O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即为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该化学方程式为:。3.(1)集气瓶(2)(3)检查装置气密性(4)C(5)C 【分析】(1)①是集气瓶。(2)B可用于固体和液体常温下制取气体,可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3)加入药品前必须进行一项操作是检查装置气密性,以免装置漏气浪费药品。(4) 84 消毒液和块儿状洁厕灵反应是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反应,使用B装置,氯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可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使用E收集,所以正确的接口顺序为be,故选C。(5)氯气能与碱溶液发生反应,氢氧化钙微溶于水能吸收氯气量较少,氢氧化钠易溶于水能吸收氯气量较多。故选C。【点睛】4.(1)分液漏斗(2)AC/AE/AC或AE(3) ④①③②(4)排尽充气袋内的空气 【详解】(1)由图可知,标号a的仪器名称是分液漏斗;(2)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A,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可选C或E,故填:AC或AE;(3)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实验步骤为: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入药品,收集并验满气体,故顺序为:④①③②;(4)现用F收集一袋较纯净的氧气,则导气管口b、c连接之前需排尽充气袋内的空气,才能收集到纯净的氧气。5.(1)集气瓶(2) B (3)BFD(4) 【详解】(1)由图可知,仪器①为集气瓶;(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可选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与二氧化碳不反应,可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可选D,故填:BFD;(4)烧杯内溶液pH变小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故pH变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 BC/CB Fe、Fe2O3 Fe2+、H+ 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详解】(1)铁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接触而生锈,故铁粉能消耗氧气,防止食品发生缓慢氧化,同时铁粉能吸收水分子,使食品保持干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故选BC;(2)猜想假设:铁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生成氧化铁,故该“脱氧剂”可能只含铁,也可能只含氧化铁,也可能含铁和氧化铁,故猜想二:Fe、Fe2O3;进行实验:实验二: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a点时,稀硫酸过量,故a点对应的溶液中含有Fe2+、H+;实验三:向未被磁铁吸引的粉末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故观察到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拓展提升: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可使已失效的本品“脱氧剂”全部转化为铁粉,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7. 稀盐酸和Na2SO4溶液中解离出的离子相互结合,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白色粉末溶解,有气泡产生 NaCl、BaCl2 二 c【详解】(1)复分解反应生成物条件为有沉淀生成或有水生成或有气体生成,故试管①中不发生复分解反应,理由是稀盐酸和Na2SO4溶液中解离出的离子相互结合,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或水;(2)试管②中为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故观察到的现象是白色粉末溶解,有气泡产生;试管③中氯化钡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氯化钠,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将试管③反应后的物质过滤,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一步探究:猜想假设:猜想一:氯化钡与硫酸钠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滤液溶质为NaCl猜想二:当硫酸钠过量时,反应后滤液溶质为NaCl、Na2SO4猜想三:当氯化钡过量时,反应后滤液溶质为NaCl、BaCl2设计实验:步骤一: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BaC12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不含有硫酸钠(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说明猜想二不成立;步骤二: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硫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含有氯化钡(氯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说明猜想三成立;反思拓展:Ⅱ、依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步骤二中验证猜想三正确,即为验证含有氯化钡和氯化钠,a.稀盐酸与氯化钡不反应,无明显现象;b.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钡反应没有气体、沉淀、水,故无法反应,无明显现象;c.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该反应有沉淀生成,能够反应;故选c。8.(1)C(2) H2SO4 实验四(3)2NaOH+CO2=Na2CO3+H2O(4)2~3滴酚酞溶液(5)Ba(OH)2溶液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由于生成了氢氧化钠,无法验证原溶液中是否有氢氧化钠。 【详解】(1)A、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碱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A方案可行,不符合题意;B、镁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和碱不反应。B方案可行,不符合题意;C、酸、碱与氯化钠溶液均不发生反应,无法鉴别。C方案不可行,符合题意;D、酸与碳酸钠反应由二氧化碳生成,氢氧化钠与碳酸钠不反应,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D方案可行,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选择C。 (2)根据实验一、1号试管与镁条反应生成氢气,则1号试管为酸,实验二,BaCl2溶液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所以1号试管中的溶液是硫酸溶液,1号试管中的溶质是硫酸,化学式H2SO4。氢氧化钠溶液与碳酸钠不反应,而盐酸、硫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四个实验中,只根据其中一个实验的现象即可证明2号试管中原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的是实验四。 (3)氢氧化钠变质,即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化学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变质后的碳酸钠可以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4)变质后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余下的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所以,步骤二:取步骤一中的滤液少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2~3滴酚酞溶液。(5)由于Ba(OH)2溶液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生成了氢氧化钠,无法验证原溶液中是否有氢氧化钠。所以用Ba(OH)2溶液代替步骤一中的BaCl2溶液进行实验,不可行。9.(1)(2)解:设固体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yx=10.6gy=8g则最后所得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12.6g-10.6g+8g=10g最后所得 100g 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最后所得 100g 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0% 【分析】(1)氢氧化钠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见答案。10.(1)检验碳酸钠是否完全反应(2)解: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1.4g+100g-112.6g=8.8g设该品牌工业品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x=21.2g该品牌工业品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依据题意可知,该品牌工业品纯碱总碱量为99.1%,属于Ⅲ类优等品。答:该品牌工业品纯碱属于Ⅲ类优等品。 【详解】(1)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氯化钠呈中性,酚酞不变色,当酚酞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恰好完全反应,实验过程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的目的是故检验碳酸钠是否完全反应;(2)见答案。11.(1)16(2)设生成氯化铁的质量为x,x=32.5g,加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详解】(1)根据题意可得,该赤铁矿石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为:18g-2g=16g;(2)见答案。12.(1)CaO(2)过滤(3)Mg(OH)2+2HCl=MgCl2+2H2O(4)置换反应 【详解】(1)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氧化钙、二氧化碳,则A的化学式为CaO。(2)通过过滤可将难溶于水的固体物质与水分离,步骤Ⅲ中操作a的名称是过滤。(3)步骤II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海水中含有丰富的氯化镁,氯化镁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钙,则步骤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2HCl=MgCl2+2H2O。(4)步骤I发生的反应是:CaCO3CaO+CO2↑,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步骤II发生的反应是:CaO+H2O=Ca(OH)2,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步骤Ⅳ发生的反应是:Mg(OH)2+2HCl=MgCl2+2H2O,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则以上过程未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益阳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2非选择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科普阅读题,流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怀化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2非选择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流程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枣庄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2非选择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流程题,实验题,计算题,科普阅读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