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届高三最后一模数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届高三最后一模数学试题(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单选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届高三最后一模数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1.已知全集,集合,则______.2.复数满足,则________.3.过点且在轴、轴上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4.若一个圆锥的轴截面是正三角形,则它的侧面展开图的中心角为____________.5.的二项展开式中系数最大的项为____.6.某产品的广告费投入与销售额的统计数据如下表所示:广告费万元万元4235销售额万元万元49263954根据上表建立线性回归方程,预测当广告费投入6万元时,销售额约为_______万元.7.已知,且(为正整数),则______.8.若的值域为,则至多有_______个零点.9.以为圆心的动圆与圆和圆均相切,若点的轨迹为椭圆,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10.从6人中选出4人分别到巴黎,伦敦,悉尼,莫斯科四个城市游览,要求每个城市有一人游览,每人只游览一个城市,且这6人中甲,乙两人不去巴黎游览,则不同的选择方案共有___________.(用数字作答)11.已知,当时,是线段的中点,点在所有的线段上,则_________.12.已知,对任意都有,则实数的最小值为______. 二、单选题13.某家大型超市近10天的日客流量(单位:千人次)分别为:2.5、2.8、4.4、3.6.下列图形中不利于描述这些数据的是( )A.散点图 B.条形图 C.茎叶图 D.扇形图14.已知,则函数的图像必定不经过(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15.设点满足,则“”是“为定值”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16.若从无穷数列中任取若干项(其中)都依次为数列中的连续项,则称是的“衍生数列".给出以下两个命题:(1)数列是某个数列的“衍生数列”;(2)若各项均为0或1,且是自身的“衍生数列”,则从某一项起为常数列.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1)(2)均为真命题B.(1)(2)均为假命题C.(1)为真命题,(2)为假命题D.(1)为假命题,(2)为真命题 三、解答题17.如图,在四棱锥中,面,,,点分别为的中点,,.(1)证明:直线平面;(2)求二面角的余弦值.18.已知函数.(1)求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2)在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满足,求的取值范围.19.乒乓球台面被球网分成甲、乙两部分,如图, 甲上有两个不相交的区域,乙被划分为两个不相交的区域 .某次测试要求队员接到落点在甲上的来球后向乙回球.规定:回球一次,落点在上记3分,在 上记1分,其它情况记0分.对落点在上的来球,队员小明回球的落点在 上的概率为,在 上的概率为;对落点在 上的来球,小明回球的落点在上的概率为 ,在上的概率为 .假设共有两次来球且落在上各一次,小明的两次回球互不影响.求:(Ⅰ)小明的两次回球的落点中恰有一次的落点在乙上的概率;(Ⅱ)两次回球结束后,小明得分之和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20.已知坐标平面上左、右焦点为,的双曲线和圆.(1)若的实轴恰为的一条直径,求的方程;(2)若的一条渐近线为,且与恰有两个公共点,求a的值;(3)设,若存在上的点,使得直线与恰有一个公共点,求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21.设函数.(1)求函数在点处的切线方程;(2)证明:对每个,存在唯一的,满足;(3)证明:对于任意,由(2)中构成的数列满足.
参考答案:1.【分析】根据补集的定义求解即可.【详解】由全集,集合,则.故答案为:2.【分析】设出,利用得到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出,的值,从而可求出.【详解】设,则,所以则,所以,解得:,所以,故.故答案为:3.或【分析】分截距为和不为两种情况讨论即可得解.【详解】由题知,若在轴、轴上截距均为,即直线过原点,又过,则直线方程为;若截距不为,设在轴、轴上的截距为,则直线方程为,又直线过点,则,解得,所以此时直线方程为.故答案为:或4.180°/π【分析】由题意首先确定展开图的母线长,然后利用弧度制的定义可得展开图的中心角.【详解】设圆锥底面半径为r,由题意知母线为2r,圆锥的底面周长为,则它的侧面展开图的弧长为:,∴它的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故答案为:π.5.【分析】设第项的系数最大,列不等式求,再由通项求解即可.【详解】设展开式的第项的系数最大,则,解得,所以系数最大的项为第或第项,所以系数最大的项为:,.故答案为:6.【分析】首先求所给数据的平均数,得到样本中心点,利用回归系数公式求出回归系数,再根据回归直线过样本中心点,求出,再利用回归直线方程即可求出预测销售额.【详解】因为,,,,所以,因为数据的样本中心点在线性回归直线上,所以,所以线性回归方程为,当时,,所以广告费投入6万元时,销售额为万元.故答案为:.7.【分析】利用已知关系式推导出是以为周期的数列,所以根据周期性即可求出结果.【详解】因为,且,所以,,,,,,,所以是以为周期的数列,因为,所以.故答案为:8.4【分析】分别代入、、,求出的解,即可得出答案.【详解】当时,,由可得,;当时,,由可得,或;当时,,由可得,或.综上所述,的零点可能是或或或.所以,的零点至多有4个.故答案为:4.9.【分析】根据条件,进行以为圆心的动圆与两圆相外切和与圆外切,与圆内切,两种情况讨论,利用点的轨迹为椭圆,即可得出结果.【详解】由题知,若以为圆心的动圆与两圆均外切,如图, 令以为圆心的动圆半径为,则,,因,所以此时点的轨迹不是椭圆,不符合题意;若以为圆心的动圆与圆外切,与圆内切,如图, 令以为圆心的动圆半径为,则,,因,若点的轨迹为椭圆,则,即,且圆与圆不相交,即,综上,若点的轨迹为椭圆,则.故答案为:10.240【分析】根据题意,使用间接法,首先计算从6人中选4人分别到四个城市游览的情况数目,再分析计算其包含的甲、乙两人去巴黎游览的情况数目,进而由事件间的关系,计算可得答案.【详解】由题意可得:首先从6人中选4人分别到四个城市游览有=360种不同的情况,其中包含甲到巴黎游览的有=60种,乙到巴黎游览的有=60种,故这6人中甲、乙两人不去巴黎游览的方案共有360-60-60=240种.【点睛】本题考查了有限制条件的排列问题,一般情况下可采取特殊情况优先考虑的策略,即直接法,有时也可以采用间接法来处理.11.【分析】不妨设点、,设点,可得出,推导出数列为等比数列,确定该数列的首项和公比,可求得数列的通项公式,利用累加法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由此可得出,即可得解.【详解】不妨设点、,设点,则数列满足,,,所以,,所以,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所以,,当时,,也满足,故对任意的,.所以,.故答案为:.12.1【分析】设出,,从而利用向量数量积公式结合三角函数恒等变换和有界性求出最值,得到答案.【详解】可设,,其中,则,因为,所以,由于,,故,因为,所以,又恒成立,故的最小值为1.故答案为:1【点睛】空间向量解决几何最值问题,通常有两种思路:①形化,即用向量的几何意义将问题转化为几何中的最值或取值范围问题,然后根据图形的特征直接进行求解;②数化,即利用向量的坐标运算,把问题转化为代数中的函数最值与值域,不等式的解集,方程有解等问题,然后利用函数,不等式,方程的有关知识进行求解.13.A【分析】根据数据的特征以及各统计图表的特征分析即可;【详解】解:茎叶图、条形图、扇形图均能将数据描述出来,并且能够体现出数据的变化趋势;散点图表示因变量随自变量而变化的大致趋势,故用来描述该超市近10天的日客流量不是很合适;故选:A14.A【解析】根据指数函数的图象结合图象的平移可得正确的选项.【详解】因为,故的图象经过第一象限和第二象限,且当越来越大时,图象与轴无限接近.因为,故的图象向下平移超过一个单位,故的图象不过第一象限.故选:A.15.B【分析】根据几何意义,将所求式转化为点到直线的距离,进而研究图像求解.【详解】若为定值,即点到直线两条直线距离之和为定值,显然,这两条直线平行,如图, 所以当点在与这两条直线平行的直线上时,此时直线满足且,即,且,为定值,所以“”是“为定值”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选:B16.B【分析】通过“衍生数列”的定义判断(1),通过举反例判断(2).【详解】对于(1):由题意,数列为无穷数列中的连续项,为有限项数列,而数列的项数为无穷个,故数列不是某个数列的“衍生数列”,为假命题;对于(2):当数列为时,满足各项均为0或1,且是自身的“衍生数列”,但是数列从某一项起不是常数列,为假命题.综上,(1)(2)均为假命题.故选:B【点睛】方法点睛:与数列的新定义有关的问题的求解策略:①通过给出一个新的数列的定义,或约定一种新的运算,或给出几个新模型来创设新问题的情景,要求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依据题目提供的信息,联系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实现信息的迁移,达到灵活解题的目的;②遇到新定义问题,应耐心读题,分析新定义的特点,弄清新定义的性质,按新定义的要求,“照章办事”,逐条分析,运算,验证,使得问题得以解决.17.(1)证明见解析(2). 【分析】(1)依题意可得,即可得到,从而得证;(2)连接,即可求出、,从而得到,再由线面垂直的性质得到,即可得到平面,则二面角得平面角为,再由锐角三角函数计算可得.【详解】(1)证明:点分别为的中点,,,,平面,平面,平面.(2)解:,,连接,由得,,,所以,,底面,底面,,是平面内两相交直线,平面,平面,二面角得平面角为,,,,所以二面角的余弦值为,即二面角的余弦值为.18.(1)(2) 【分析】(1)利用三角恒等变换化简已知条件,然后利用整体代入法求得的单调递减区间.(2)利用余弦定理求得,结合三角函数值域的求法求得的取值范围.【详解】(1)令,则所以,单调减区间是.(2)由得:,即,由于,所以.在中,,,于是,则,,,所以.19.(I)小明两次回球的落点中恰有1次的落点在乙上的概率为.(II)机变量的分布列为: 数学期望【详解】试题分析:(I)记为事件“小明对落点在A上的来球的得分为分”( )则,记为事件“小明对落点在B上的来球的得分为分” ( )则,记D为事件“小明两次回球的落点中恰有1次的落点在乙上”,由题意,,由事件的独立性和互斥性,即可得到小明两次回球的落点中恰有1次的落点在乙上的概率.(II)由题意,随机变量可能的取值为0,1,2,3,4,6,由事件的独立性和互斥性,得可得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为: 利用数学期望的计算公式得到试题解析:(I)记为事件“小明对落点在A上的来球的得分为分”( )则,记为事件“小明对落点在B上的来球的得分为分” ( )则,记D为事件“小明两次回球的落点中恰有1次的落点在乙上”,由题意,,由事件的独立性和互斥性,,所以小明两次回球的落点中恰有1次的落点在乙上的概率为.(II)由题意,随机变量可能的取值为0,1,2,3,4,6,由事件的独立性和互斥性,得,,,,,,可得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为: 所以数学期望考点: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互斥事件、独立事件的概率. 20.(1)(2)(3) 【分析】(1)直接利用条件求出的值,进而求出,从而求出双曲线的方程;(2)利用渐近线方程,求出与的关系,从而求出双曲线的方程,再利用双曲线和圆的对称性,将问题转化成方程只有一个解,从而求出的值;(3)利用双曲一点的切线方程,根据条件,将问题转化成双曲线与圆有公共点,从而求出结果.【详解】(1)因为的实轴恰为的一条直径,所以,即,又因为双曲线的左、右焦点为,,所以,故双曲线的方程为;(2)双曲线的渐近线为,所以由题知,又,联立解得,所以双曲线的方程为,联立,消得到,因为与恰有两个公共点,所以由双曲线和圆的对称性知,,即,所以;(3)设是双曲线上一点,当过的双曲线的切线斜率存在时,设切线方程为,由,消整理得,由于是切点,所以是这个方程的二重实根,由韦达定理有,又因为,得到,所以,又,所以,得到化简得到,即,又易知,,所以,所以切线方程为,即,也即,又因为在双曲线上,所以,所以切线方程为,当切线斜率不存在时,当时,过的曲线的切线方程为,当时,过的曲线的切线方程为,均满足,综上,过双曲线上一点的切线方程为,又由题知,存在上的点,使得直线与恰有一个公共点,即为曲线的切线,所点是双曲线与圆的公共点,由,消得,又因为,所以,所以,即,解得,所以,得到.【点睛】解决第(3)问的关健在于,利用过双曲线上一点的切线方程为,从而将问题转化成两曲线有公共点问题,进而求出结果.21.(1)(2)证明见解析(3)证明见解析 【分析】(1)求出导函数,然后求解导数值即切线斜率,代入点斜式方程即可求解;(2)根据,得函数在上是增函数,又,,根据零点存在性定理可证;(3)由在上单调递增,可得,再减变形化简,利用放缩法得证.【详解】(1),所以,所以,又,所以函数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即;(2)对每个,当时,由函数,可得,故函数在上是增函数.由于,当时,,即.又,根据函数的零点的判定定理,可得存在唯一的,满足;(3)对于任意,由(1)中构成数列,当时,,.由在上单调递增,可得,即,故数列为减数列,即对任意的,由于 (1), (2)用(1)减去(2)并移项,利用,可得.综上可得,对于任意,由(1)中构成数列满足.【点睛】方法点睛: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问题,方法如下:(1)直接构造函数法:证明不等式(或)转化为证明(或),进而构造辅助函数;(2)适当放缩构造法:一是根据已知条件适当放缩;二是利用常见放缩结论;(3)构造“形似”函数,稍作变形再构造,对原不等式同解变形,根据相似结构构造辅助函数.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届上海市浦东新区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三5月模拟冲刺(一)数学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单选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三三模数学试题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单选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数学试题(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单选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