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苏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作业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48357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苏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作业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48357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苏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作业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448357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苏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作业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苏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作业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课时精练一、单项选择题1.ATP中含有3个磷酸基团,依据五碳糖的距离由远及近分别用Pγ、Pβ、Pα表示,若ATP中核糖被脱氧核糖所代替,则需要在ATP的前面加一个d,若ATP中的含氮碱基被鸟嘌呤代替,则记作GTP。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细胞的吸能反应总与ATP的水解有关B.1分子GTP彻底水解可得到4种小分子物质C.ATP水解脱掉一个磷酸后形成A—Pα~PβD.dCTP的中文名称为胞嘧啶脱氧核苷三磷酸答案 B解析 1分子GTP彻底水解可得到3种小分子物质,磷酸、核糖和碱基,B错误。2.下列有关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ATP由腺嘌呤、核糖和3个磷酸基团连接而成,ATP中的A与DNA中碱基A含义不同B.运动员在剧烈运动时ATP快速水解,其释放的能量可以转换成肌肉收缩的机械能C.剧烈运动时人体骨骼肌细胞可通过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乳酸中仍含有大量的ATP未被释放出来D.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仍能产生ATP答案 C解析 剧烈运动时人体骨骼肌细胞可通过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乳酸中仍含有大量能量未被释放出来,并不是乳酸中含有大量的ATP未被释放出来,C错误。3.cAMP是由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环化而成,是细胞内的一种信号分子,其结构组成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AMP的元素组成与磷脂分子不相同B.cAMP存在于突触间隙中C.a所示物质名称为腺苷D.b所指化学键是脱水形成的答案 D解析 cAMP的元素组成与磷脂分子相同,都是C、H、O、N、P,A错误;cAMP是细胞内的一种信号分子,突触间隙在细胞外,所以它不会存在于突触间隙,B错误;a所示物质名称为腺嘌呤,C错误;b所指化学键是磷酸和核糖之间脱水形成的,D正确。4.无论底物还是产物,凡是涉及NTP(核糖核苷三磷酸)或者dNTP(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的酶促反应都需要Mg2+作为酶作用的辅助因子,如DNA的复制和RNA的合成。已知NTP或dNTP中的N指含氮碱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叶绿体膜和线粒体膜上可能存在Mg2+的载体蛋白B.ADP和ATP互相转化的过程中需要Mg2+作为酶作用的辅助因子C.造血干细胞等分裂旺盛的细胞中可能含有较多的Mg2+D.当N表示碱基A时,NTP水解脱掉2个磷酸基团能够用来合成DNA答案 D解析 线粒体和叶绿体内可进行DNA复制和转录过程,需要Mg2+,所以膜上可能存在Mg2+的载体蛋白,A正确;ATP去掉两个磷酸基团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腺嘌呤核糖核苷酸,转化时涉及NTP(核糖核苷三磷酸),需要Mg2+作为酶作用的辅助因子,B正确;造血干细胞等分裂旺盛的细胞中会进行DNA复制和转录过程,可能含有较多的Mg2+,C正确;当N表示碱基A时,NTP水解脱掉2个磷酸基团能够用来合成RNA,D错误。5.下列有关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小麦叶肉细胞中ATP酶的合成伴随着ATP的水解B.ATP的合成与水解都需要酶的参与,属于可逆反应C.水稻根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过程中,伴随着ADP的生成D.光照条件下,蓝细菌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合成ATP答案 B解析 小麦叶肉细胞中ATP酶的合成消耗能量,伴随着ATP的水解,A正确;ATP的合成与水解不属于可逆反应,B错误;水稻根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过程是主动运输,消耗能量,伴随着ADP的生成,C正确;蓝细菌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光照条件下通过这两个过程合成ATP,D正确。6.(2023·江苏泰州高三模拟)下列关于水稻细胞内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能由细胞呼吸产生B.细胞内主要的能源物质C.可为通道蛋白的运输提供能量D.释放的磷酸基团能与某些蛋白质结合答案 D解析 ATP可以来自细胞呼吸或光合作用,A错误;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B错误;通过通道蛋白的运输为协助扩散,不耗能,C错误;ATP末端的磷酸基团可以转移到某些蛋白质如载体蛋白,并与之结合,D正确。7.(2023·江苏盐城高三阶段练习)ATP可将蛋白质磷酸化,磷酸化的蛋白质会改变形状做功,从而推动细胞内系列反应的进行(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磷酸化的蛋白质做功,失去的能量主要用于再生ATPB.ATP推动蛋白质做功的过程,存在放能反应与吸能反应过程C.ATP水解过程中,末端磷酸基团具有较高的转移势能D.主动运输过程中,载体蛋白中的能量先增加后减少答案 A解析 ATP可将蛋白质磷酸化,磷酸化的蛋白质会改变形状,失去的能量并不能用于再生成ATP,A错误;ATP推动细胞做功过程中,ATP的水解是放能反应,蛋白质磷酸化过程是吸能反应,因此该过程存在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B正确;主动运输过程中,ATP可将载体蛋白磷酸化,磷酸化的蛋白质会改变形状,这是吸能反应,然后做功,失去能量,载体蛋白恢复原状,这是放能反应,因此主动运输过程中,载体蛋白中的能量先增加后减少,D正确。8.(2023·江苏淮安高三检测)研究人员将32P标记的磷酸注入活的离体肝细胞,1~2 min后迅速分离得到细胞内的ATP。结果发现ATP的末端磷酸基团被32P标记,并测得ATP与注入的32P标记磷酸的放射性强度几乎一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表明,细胞内全部ADP都转化成ATPB.32P标记的ATP水解产生的腺苷没有放射性C.32P在ATP的3个磷酸基团中出现的概率相等D.ATP与ADP相互转化速度快,且转化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答案 B解析 该实验不能说明细胞内全部ADP都转化成ATP,A错误;根据题干信息“结果发现ATP的末端磷酸基团被32P标记,并测得ATP与注入的32P标记磷酸的放射性强度几乎一致”,说明32P标记的ATP水解产生的腺苷没有放射性,B正确,C错误;ADP转化为ATP不发生在细胞核内,D错误。二、多项选择题9.磷酸肌酸是在肌肉或其他兴奋性组织(如脑和神经)中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是高能磷酸基的暂时贮存形式,ATP和磷酸肌酸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磷酸肌酸(C~P)+ADP↔ATP+肌酸(C)A.磷酸肌酸(C~P)在形成肌酸的过程中磷酐键断裂B.磷酸肌酸是肌肉中能量储存的一种形式,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C.剧烈运动时,在磷酸肌酸的作用下肌肉细胞ATP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D.磷酸肌酸释放的能量可以用于各项生命活动答案 BD解析 一般而言,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是ATP,磷酸肌酸中的能量也需要先转移到ATP中才能直接供应于生命活动,B、D错误。10.cAMP(环化—磷酸腺苷)是细胞内的一种信号分子,对初级卵母细胞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有抑制作用,作用机理如图所示;酶P由C亚基和R亚基构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cAMP的组成元素是C、H、O、N和P,脱氧核糖是其组成成分B.处于活化状态的酶A能催化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生成cAMPC.cAMP能促进组成酶P的C亚基与R亚基分离,从而激活C亚基D.若信号分子2增多,则会抑制女性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的产生答案 AD解析 被激活的酶A能催化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并发生环化形成cAMP,故cAMP的组成元素与ATP相同,均为C、H、O、N、P,cAMP中应含有核糖,A错误、B正确;信号分子2作用于S2蛋白,通过G2蛋白抑制酶A,细胞内的cAMP浓度降低,活化的酶P减少,解除了对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抑制作用,促进女性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的产生,D错误。11.荧光素接受ATP提供的能量后被激活,在荧光素酶的作用下,激活的荧光素与氧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氧化荧光素并且发出荧光。研究人员对荧光素酶施加不同条件的处理,在添加足量的荧光素条件下测定酶浓度与发光强度间的关系,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高温、重金属Hg2+都可能破坏酶的空间结构B.合成氧化荧光素的反应伴随着ATP的水解C.A点后发光强度不再增大,可能受荧光素量的限制D.据图分析可知,Mg2+可为荧光素的发光反应提供能量答案 CD解析 据题意可知,实验条件为在足量的荧光素条件下测定酶浓度与发光强度间的关系,这说明A点后发光强度不再增大,不是受荧光素量的限制,可能是ATP含量等其他条件所限制,C错误;Mg2+可通过提高荧光素酶的活性而提高发光强度,不能提供能量,D错误。12.(2023·江苏新海高级中学高三检测)睡眠是动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腺苷是一种重要的促眠物质。图1为腺苷合成及转运示意图,ATP运到胞外后,可被膜上的核酸磷酸酶分解。研究发现,腺苷与觉醒神经元细胞质膜上的A1受体结合,可促进K+通道开放,腺苷还可以通过A2受体激活睡眠相关神经元来促进睡眠。图2为测定基底前脑(BF)胞外腺苷水平的变化的一种腺苷传感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AK活性抑制剂或利用A2激动剂可改善失眠症患者睡眠B.由图1可知,储存在囊泡中的ATP通过简单扩散的方式转运至胞外C.由图2可知,可通过检测荧光强度来指示BF胞外腺苷浓度D.ATP转运至胞外后,可被膜上的核酸磷酸酶分解,脱去2个磷酸产生腺苷答案 BD解析 通过图1可知,利用AK活性抑制剂可抑制腺苷转化为AMP,有利于睡眠;腺苷还可以通过A2受体激活睡眠相关神经元来促进睡眠,故使用A2激动剂也可改善失眠症患者睡眠,A正确;由图1可知,储存在囊泡中的ATP通过胞吐的方式转运至胞外,B错误;由图2可知,可通过检测荧光强度来指示BF胞外腺苷浓度,C正确;ATP转运至胞外后,可被膜上的核酸磷酸酶分解,脱去3个磷酸产生腺苷,D错误。三、非选择题13.(2023·镇江高三模拟)科学家分别将细菌紫膜质(蛋白质)和 ATP 合成酶重组到脂双层(一种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的人工膜)上,在光照条件下,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结果。另外科学研究表明每个细菌内的ATP含量基本相同,可利用下图所示反应原理来检测样品中细菌数量。放线菌(原核生物)产生的寡霉素能够改变线粒体内膜上ATP合成酶的结构,从而阻断ATP的合成。根据以上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从ATP合成酶的功能来看,说明某些膜蛋白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2)H+进入脂质体内部的运输方式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图丙在停止光照后短时间内,脂质体产生ATP的能量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3)利用图示反应原理来检测样品中细菌数量时,荧光强度与样品中细菌数量呈正相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寡霉素不能用来抑制细菌细胞的繁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催化和运输 (2)逆浓度运输、需要载体、消耗能量 H+势能 (3)每个细菌内的ATP含量基本相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部分转化成光能,荧光越强说明ATP含量越高,从而说明细菌数量越高,故荧光强度与细菌数量呈正相关 (4)寡霉素能够改变线粒体内膜上ATP合成酶的结构,从而阻断ATP的合成,而细菌没有线粒体结构,所以寡霉素对细菌的生理过程不起作用解析 (1)从ATP合成酶的功能来看,一方面它作为酶催化ATP的形成,另一方面它以一个载体的身份来转运H+,说明某些膜蛋白具有催化和运输的功能。(2)据图甲分析,H+跨膜运输需要细菌紫膜质(一种膜蛋白)的协助,且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为主动运输方式,具有逆浓度运输、需要载体、消耗能量的特点。ATP合成酶能将H+势能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故图丙在停止光照后短时间内脂质体产生ATP。14.研究证实ATP既是能量“货币”,也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中的一种信号分子,其作为信号分子的作用机理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ATP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神经细胞中的ATP主要来自________(细胞结构)。研究发现,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24 h有40 kg ATP发生转化,而细胞内ADP、ATP的浓度仅为2~10 mmol/L,为满足能量需要,人体解决这一矛盾的合理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2)由图可知,ATP在传递信号过程中,在细胞间隙中的有关酶的作用下,磷酸基团逐个脱离下来,最后剩下的是____________。(3)一些神经细胞不仅能释放典型神经递质,还能释放ATP,二者均能引起受体细胞的膜电位变化。据图分析,如果要研究ATP是否能在神经元之间起传递信号的作用,则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属于无关变量,应予以排除。答案 (1)A—P~P~P 线粒体 ATP与ADP迅速相互转化 (2)腺苷 (3)典型神经递质解析 (1)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动物细胞中,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所以神经细胞中的ATP主要来自线粒体。ATP是直接能源物质,在体内含量很少,可通过ATP与ADP迅速相互转化而形成。(2)ATP脱去1个磷酸基团为AD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为AMP,如果磷酸基团完全脱落,剩下的则是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3)若要研究ATP是否能在神经元之间起传递信号的作用,可以设法把ATP与典型神经递质分开,单独去研究其作用,即用化学物质阻断典型神经递质,所以典型神经递质是实验的无关变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沪科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三节 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课后测评,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中的变量有自变量,用于检测CO2的试剂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沪科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三节 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课后测评,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对有关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1%溴麝香草酚蓝溶液代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科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三节 ATP是驱动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达标测试,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