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
展开《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东坡区尚义小学刘锡平
教学目标
1.正确规范地书写“梁、惠、禽、诣、乃、曰”等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熟读成诵的程度。
3.能读懂文言文意思,感受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
重点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读懂文章的意思,
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
一、导入课题
1.文言文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笔巨大的财富,《杨氏之子》就是一片文言文。今天,我们走近《杨氏之子》了解文言文,感受一个古代孩子的智慧。简介《世说新语》。
2.板书课题,理解题意。
二、初读文感知
1.学生自由读文(读准、读通顺)
2.指名朗读:
相机正音(课件:为wèi设果 儿应yìng声答曰)
3.学生自己根据语感划分节奏读。
4.师范读,生小声跟读,让学生初步掌握文言文声断气连的读法。
课件:出示节奏划
根据学生情况,重点练习:“孔指以示儿日”和“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等语句
5.再读,评价。
三、疏通字词句,理解文言文。
(一)疏通句意,理解课文。
学生根据老师意思,说出对应文言文。领悟文言文语言的精简。
(二)合作探究学习,理解难点字词。
1.同桌合作学习:
同桌合作,读准“甚、惠、诣、乃、曰、示、禽”字音。
生汇报并反馈学习方法,师相机板书。
2.规范书写生字。
四、精读课文,品味语言精妙之处
(一)把文章读短
1.再读,找中心句
(课件出示下划线。板书:聪惠)
2.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杨氏子的“聪惠”?(相机板书:会听 反应快 会说)
3.品读,感悟语言之精妙
(二)把文章读长,理解人物间关系,体会语言精妙
1.孔君平去拜见杨氏子的父亲,可谁知他父亲不在。这不约而来,可以看出他们两家的关系怎么样?生反馈。
杨氏子知不知道来人是谁?从哪看出他知道?那又一次证明他们两家……
生反馈。
2.理解人物内心:
杨氏子为孔君平端来了水果,这水果里有杨梅,孔君平看着这杨梅心里想到了什么?一句“此是君家果”是有意刁难吗?如果你是那聪慧的杨氏子,听到这句“此是君家果”又会怎么想?
比较句子“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与“孔雀是夫子家禽。”体会语气的不同,从“未闻”中感受杨氏子的委婉、礼貌及句子的言下之意。
3.领会语言精妙,教师随机点拨。
引导学生读懂孔君平拿杨氏子的姓氏和杨梅的“杨”字做文章,杨氏子是用同样的方法拿孔君平的姓氏和孔雀的“孔”字做文章,这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杨氏子的聪惠表现。(相机板书:杨梅 杨家果 孔雀 孔家禽)
4.生表演。
5.探究“若来者是柳君平、黄君平、李君平、梅君平呢?杨氏子又会怎样应声答?”扮角色演一演。(课件出示相关句子)
五、熟读成诵
熟读,同桌背诵。
六、课外拓展
1.收集有趣的巧问妙答故事、经典的广告语并与同学交流。
2.阅读《世说新语》中感兴趣的故事并分享。
七、总结
板书设计
10.杨氏之子
聪惠
会听 反应快 会说
杨梅 杨家果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 读课 文,再读感 知,指导朗读,课堂小 结,课前导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1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21 杨氏之子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故事导入,初读了解,拓展阅读,小结课文,总结收获,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21 杨氏之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21 杨氏之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回顾旧知,重点研读,理解对话,总结全文,阅读扩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