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艺术类)
展开语文科一年级(艺术类)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
材料一:
传统的继承法中所承认的平等原则有个限制,就是同性讲平等,异性不讲平等。男女有别是天经地义,女子继承不到田产是中国农村中普遍的习惯。农田是男性的财产,农田的继承是单系的。单系继学,从一方面说,一家的农场不会因出嫁女儿而分碎,可是,另一方面说,娶媳妇时,媳妇也不带田来,一家的农场也不会增大。双方刚刚互相抵消,在农场的缩小和增大上看,女子有没有继承权,并没有多大关系的,农场虽不改因男女在继承上的平权而愈分愈小,但是因之会愈分愈零散,那却是免不了的。我们若再深入想一想就能见到土地的双系继承有很多不易实行的客观条件,在这里不妨附带一提。
从农村的区位结构上说,农田和住处不能相距太远,若是太远了,往返时间及所费劳力会影响到农田经营的效率。我们若假定农田继承是双系的,就是子女平等继承父母双方的田产,则婚姻关系在地域上就会因农田和住处间的区位关系而限制于一较小的范围中。若是夫妇原来的住处相隔很远,他们两地都有田地需要经营,田地不能因婚姻关系而搬在一起,夫妇又不能因田产分散而各自独住。在这种情形中,只有在邻近的地域中发生婚姻关系了。若是婚姻关系有其他的原因不能限于狭小的地域时,则农田双系继承在事实上办不通了,除非所有权和使用事实完全脱离关系。
我在《江村经济》中曾提到,我国的新民法因为要促进男女平等起见,确定双系继承的原则,这是没有顾到最大多数农民的实际生活情形的立法,在可以分析的动产方面,双系继承自有实施的可能,可是在不动产方面,尤其是日常要加以经营的生产工具,好像农村中的土地,在现有的生产技术之下,很少有实施的可能性。现有的土地政策,鼓励耕者有其田,孙中山先生在1912年与梁士治谈话时就提出,想要解决农民问题“非耕者有其田不可”。而继承法却间接地在鼓励不动产的所有者脱离使用,在我看来,二者是互相冲突的。
土地的单系继承虽则是农村中女子地位低落的一个重要原因,可是它确有它经济上的贡献。靠了单系继承,农场少了一个被分割离散的机会。从上文看下来,若是我们要想法免除农场因人口压力而分碎,似乎不能不采取不平等的继承原则,把继承土地的权利交给特定的少数人。这种说法似乎很不合潮流,因为在这个年头自由平等一类抽象名词的力量太大,为这些名词牺牲一些经济上的利益,似乎是大家甘心的。我在这里本来没有怂恿人舍此取彼的意思,只想指出在现有的社会结构中,二者是不能兼有罢了。
(摘编自费孝通《内地的农村》,有删改)
材料二:
继嗣指从文化意义上把某人透过其父母或其中一方与一群亲属联系起来的关系。确立这一关系的作用在于规定个人在亲属关系集团中的地位、权利、义务和继承关系等。从目前的民族学和人类学研究来看,人类社会有单系继嗣、双重继嗣、两可系继嗣等几种类型。
单系继嗣可分为父系继嗣和母系继嗣两种,通过男系或女系单线推算成员而建立继嗣群,父系继嗣是非西方社会中最普遍的形式。在单系亲属体系中,两种亲属的地位是完全不同的。如中国汉族社会的亲属制度就是一种单系继嗣,子女以父之姓为姓,它是以亲子关系为纽带的继嗣关系。双重继嗣,即双重单系继嗣,这是一种从父系和母系两种方向同时推算的继嗣,这种继嗣方式比较少见。在尼日利亚东部的雅科人中,财产分为父系占有和母系占有两种形式:父系有永久性的生产资料,如土地;而母系则拥有消费性的财产,如牲畜。母系占有在法律上较弱,但在宗教事务中比父系占有更重要。由于双重继嗣的存在,一个雅科人可从父亲的父系群继承到牧场,又可以从母亲的母系群继承到某些仪式特权。两可系继嗣是非单系继嗣或并系继嗣,即一个人既可以做母亲的继承人,也可以做父亲的继承人,但只能选一种。继嗣制度与一个社会的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靠男人养家的地方多实行父系继嗣制度。主要发生在畜牧和农业社会中;靠女人养家的地方多实行母系继嗣制度,主要发生在南亚旧大陆原始农业地区。
贵州省黔东南侗族村寨占里的继嗣制度与以上三种均有不同,用当地话来说就是:“生男孩保护(继承)爸爸(财产),生女孩保护(继承)妈妈(财产)。”如果是父母共同创造的财产,由子女们平均分配、继承。因为多年来一对夫妻一直只生育两个孩子,所以一般都是二一添作五。但是如果女儿嫁到了外村,则对家里的动产和不动产不具有继承的权利,所以长期以来,与外村男性结亲的姑娘极少见。要是有女无儿,女儿可全部继承父母购置的财产,但是祖上留下来的财产则交由叔伯兄弟平均分配,由此,父母的丧葬费用也要由他们共同承担;若是有儿无女,属于女孩子继承的那部分财产,可暂时由男孩子代为保管,到下一代有女儿时,再移交给女儿。如果有两个女儿,则属于女儿的那一部分财产平均分配,属于儿子的财产在叔伯兄弟中择一过继以继承财产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如果家中没有女孩,父母也许会在两个男孩中选择一个当成女孩养,在继嗣上既可以按照父系也可以按照母系。这种继承法完全排除了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而且为了家庭和睦,客观上也要求一男一女的家庭格局。
(摘编自沈洁《换花草:占里人口文化的环境人类学解读》)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农田是男性的财产,农田的继承是单系的,这是平等原则在传统继承法中的具体体现。
B.农田双系继承,就是儿子平均继承父母双方的田产,这样就不会把农田和住处相隔太远。
C.费孝通在《江村经济》中说,确定双系继承的原则,是因为国家的新民法要促进男女平等。
D.农村中女子地位低是因为土地的单系继承,但是,单系继承在经济上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2.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顶是( )(3分)
A.人类社会有单系继嗣、双重继嗣和两可系继嗣等继嗣类型,这是从目前的民族学和人类学研究范畴来划分的。
B.双重单系继嗣是单系继嗣的一种,这种继嗣方式很少见,尼日利亚东部的雅科人就是采取这种继嗣方式的。
C.一个人不能同时作为父母的继承人,只能选择其中一方。中国汉族社会的亲属制度是不属于这种继嗣制度的。
D.继嗣制度与一个社会的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夫妻双方谁在经济上占主导,继嗣制度多会倾向于谁。
3.下列与材料相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采用了引证的论证方法。
B.费孝通认为,土地的单系继承是无奈之举。
C.材料二对四种继嗣制度进行了解释说明。
D.沈洁认为,占里的继嗣制度是最科学的。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
5.民法典规定,在法定继承的情况下,男女的继承权是平等的。试分析这种“平等”与上面两则材料中提到的各类继承法的对立统一关系。(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题。
匪骨
西凉山有好茶,绵绵地润嗓入心。西凉山本无茶,茶出自庐城人刘一文之手。那年天黑,漆黑,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二十岁的刘一文正在书房,一杯香茶一支绵烟,和一篇清朝的笔记体小说较劲儿。小说好看,刘一文入迷,书房的窗户突然被撞开。
本以为是风,但闯进来的是三个壮汉,手提明晃晃的鬼头大刀。刘一文被掳进了西凉山。
西凉山,山高入云,一条山路曲折,独上独下,险象环生。刘大标占山为王,把西凉山当作了偌大的寨子,这寨子是他的,谁也不敢抢。
刘大标是刘一文的亲叔叔,刘大标亲自号令把刘一文掳上山。
刘大标掳刘一文上山,不为别的,一是羞辱刘一文的父亲,兄弟为家产,结下大仇。再一,刘大标需要一军师,刘一文乃读书人,肚子里有货。
刘一文见了刘大标,不拿正眼看,更没喊声叔叔。刘大标一脑门火,拔刀在手,借着寒光架在了刘一文胖子上。
刘大标没有下手,刘一文哈哈一笑,说:叔舍不得杀我!刘大标大叫:叫叔好啊,你是我的军师。
西凉山的匪有骨气,打日本鬼子。庐城的日本鬼子恨他们恨得牙痒,封山,讨伐,也没见多大成效。
刘一文乐得上山,在庐城,鬼子欺凌中国人,实在不忍目睹,可刘一文手无缚鸡之力。百无一用是书生哦,刘一文常垂泪。
山上千般好,有一样刘一文不适应,无茶可饮。刘一文不抽不嫖不赌不酒,唯一爱好,喝茶,喝绿茶。西凉山不产茶,急得刘一文头撞山石。
刘大标知刘一文唯爱茶,命手下,在下山抢劫时,劫些茶来。劫来的茶是好茶,喜得刘一文狂。刘大标高兴,忙让人燃柴烧水,大碗沏来。刘一文深深地食婪地嗅了一口,却突然将茶水泼向山谷,对天长啸:此茶有血腥之味,喝不得也,喝不得。
刘大标大惊,持刀在手,狠狠砍在山石上,刀刃火光迸溅。
和日本鬼子干了几仗,皆胜,刘一文起了大作用,他用上了孙子兵法,神得很。胜仗战利品丰厚,烟、酒、茶都有,刘一文还是不沾。
略有闲暇,刘一文就在山中转悠,他在寻找茶树,云雾之中该有野茶树,书上说过,错不了。
果然,刘一文找到了茶树。茶树临悬崖而生,粗壮而藏蕤,一大片,该有千百年了。依《茶经》所说,刘一文采了嫩叶片,揉烤焙,一捧绿茶诞生,烘托出翠绿的香气。真是好茶,山泉水冲泡,绿茶清澈,一入喉咙管,就将心沁得透透的了。刘一文又是长啸一声,举杯畅饮,把上山来的欠缺足足补齐了。
军师有功,刘大标听他的。刘一文率了一大队人马采茶制茶,匪事倒成了副业。有茶可喝,西凉山的匪安静了不少。刘大标也爱上了茶,喝茶让他心静,下山扰民的心思也少了许多。
刘一文有话: 酒是迷魂汤,茶乃清心剂。刘大标认可,匪们响应。
茶制多了,刘一文出点子,把茶送下山去,卖了聚银为军费,省得打家劫舍。刘大标拍大腿称好。
茶好,卖上了好价钱,皆大欢喜。刘一文又开疆辟土,除寻找茶源外,还兴种起茶园。枪炮声不曾断过,西凉山的土匪还是下山,不过鸟枪换炮,用茶换来了大批军火,枪声密集,鬼子丧命的更多。
得感谢茶,刘大标向刘一文讨教:该给西凉山茶起个名了。刘一文略一沉吟:就叫匪山云雾吧。刘一文解释:太平猴魁乃猴子采摘,西凉山茶是匪从云雾中采来。刘大标不喜欢,“匪”字难听,但无好名字可用,还是认了。
匪山云雾行销,庐城内外名声大,是买茶也不是买茶,喝茶的人心里揣着个明白账,一杯茶,或许就是一颗子弹呢。
鬼子再一次大举攻山,一场恶战,西凉山湮没在战火中。
三天三夜激战,日本鬼子没占多大便宜,但西凉山的匪也死伤上百,刘大标冲在一线,身负重伤。
刘一文没上前线,据匪说:他一杯匪山云雾茶在手,稳稳地喝了三天三夜。
当刘一文奔到血泊中的刘大标面前时,刘大标只剩下最后一口气。刘大标的嘴角在笑,眉却锁紧了,说:茶好,匪不好,把匪的外柩去了,加草字头。刘大标断文识字,为匪字纠结。
匪山云雾而菲山云雾,少了一股拼命劲儿,多了一缕烟雨气。
日本鬼子战败,西凉山的雾气升腾,刘一文变卖了庐城的家业,在西凉山建庙出家,香火不旺,倒是庙宇四周的茶树,从屋里探出头来,一棵比一棵精神。
刘一文不念“阿弥陀佛”,常念“且去吃茶”,一杯在手,烟气氤氲。陪刘一文吃茶的是刘大标,他的坟生在石缝里,也生烟云。匪山云雾,菲山云雾,都是入心入情入意的好茶,且去吃茶。
(选编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篇先介绍西凉山好茶“绵绵地润嗓入心”,然后又说“西凉山本无茶”,这一转形成了矛盾,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西凉山“山高入云,一条山路曲折,独上独下”,既概括了西凉山山势特征,也与后文鬼子对西凉山的匪束手无策形成照应。
C.刘一文刚被掳上山时对刘大标“不拿正眼看,更没喊声叔叔”,但他脖子上被刀架住后马上开口叫叔,表现了人物见风使舵的一面。
D.“急得刘一文头撞山石”这一心理描写,写出刘一文无茶可喝时的焦急,表现了其爱喝茶的特点,引出下文劫茶、寻茶、制茶的情节。
7.关于文中卖茶的情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刘一文出点子让土匪们下山卖茶,原因之一是省得土匪打家劫舍,能看出他的人品。
B.下山卖茶,确实解决了军费问题,购置来的军火在打鬼子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C.给西凉山茶起名时,虽然刘大标不喜欢“匪”字,但因为没有学识最终也只能认了。
D.匪山云雾行销大好,名声远扬,除自身品质之外,更源于人们对抗日活动的支持。
8.刘一文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9.结合文本内容,请谈谈你对“匪骨”的理解。(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尚野,字文蔚,其先保定人,徙满城。野幼颖异,祖母刘,厚资之使就学。至元十八年,以处士征为国史院编修官。二十年,兼兴文署丞,出为汝州判官,廉介有为,宪司屡荐之。二十八年,迁南阳县尹。初至官,狱讼充斥,野裁决无留滞,涉旬,遂无事。改怀孟河渠副使,会遣使问民疾苦,野建言:“水利有成法,宜隶有司,不宜复置河渠官。”事闻于朝,河渠官遂罢。大德六年迁国子助教诸生入宿卫者岁从幸上都丞相哈刺哈孙始命野分学于上都以教诸生仍铸印给之上都分学自野始俄升国子博士,诲人先经学而后文艺,每谓诸生曰:“学未有得,徒事华藻,若持钱买水,所取有限,能自凿井及泉而汲之,不可胜用矣。”时学舍未备,野密请御史台,乞出帑藏所积,大建学舍以广教育。仁宗在东宫,野为太子文学,多所裨益,时从宾客姚燧、谕德萧渼入见,帝为加礼。至大元年,除国子司业,近臣奏分国学西序为大都路学,帝已可其奏,野谓国学、府学混居,不合礼制,事遂寝。四年,拜翰林直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诏野赴吏部,试用荫补官,野多所优假。或病其太宽,野曰:“今初设此法,冀将来者习诗书、知礼义耳,非必责效目前也。”众乃服。皇庆元年,升翰林侍讲学士。延祐元年,改集贤侍讲学士,兼国子祭酒。二年夏,移疾归满城,四方来学者益众。六年,卒于家,年七十六。赠通奉大夫、太常礼仪院使、护军,追封上党郡公,谥文懿。野性开敏,志趣正大,事继母以孝闻,文辞典雅,一本于理。
(节选自《元史·尚野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德六年/迁国子助教诸生/入宿卫者/岁从幸上都丞相/哈刺哈孙始命野分学于上都以教/诸生仍铸印给之/上都分学自野始/
B.大德六年/迁国子助教/诸生入宿卫者/岁从幸上都/丞相哈刺哈孙始命野分学于上都/以教诸生/仍铸印给之/上都分学自野始/
C.大德六年/迁国子助教诸生/入宿卫者/岁从幸上都/丞相哈刺哈孙始命野分学于上都/以教诸生/仍铸印给之/上都分学自野始/
D.大德六年/迁国子助教/诸生入宿卫者/岁从幸上都丞相/哈刺哈孙始命野分学于上都以教/诸生仍铸印给之/上都分学自野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至元,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
B.处士,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或未做官的士人,文中指前者。
C.移疾,旧时朝中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要求辞官隐退的婉语。
D.国子祭酒,古代的学官名,为国子学或国子监的主管官,始于晋武帝。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尚野幼时聪慧,读书应召。尚野自幼聪颖异常,在祖母刘氏资助下读书学习,后以处士身份被征召为国史院编修官。
B.尚野清廉耿直,居官有为。尚野在汝州任上因清廉有为多次被上司举荐,改任河渠副使时,派遣使者询问百姓的疾苦。
C.尚野重视教育,广建学舍。尚野担任国子博士时密请御史台,请他们拿出些国库藏的财物,广泛建设学校,推行教育。
D.尚野文章典雅,受人敬服。尚野多次担任学官,教学以经学为先,文章以理作为标准,辞官回乡后,来求学的人更多。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会遣使问民疾苦,野建言:“水利有成法,宜隶有司,不宜复置河渠官。”
(2)学未有得,徒事华藻,若持钱买水,所取有限,能自凿井及泉而汲之,不可胜用矣。
14.在尚野试用荫补官时为什么有人批评他?结果怎样?请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江上
李商隐
万里风来地,清江北望楼。
云通梁苑①路,月带楚城秋。
刺字②从漫灭,归途尚阻修。
前程更烟水,吾道岂淹留。
【注】①梁苑,一名梁园,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园围,故址在今开封市东南。②刺字,刺于名帖上的字(官职、姓字)。《后汉书·祢衡传》:“祢衡避难荆州,来游许下。始达颍川,乃阴怀一刺,既而无所之适,至于刺字漫灭。”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起句以“万里”二字落笔,境界阔大;“风”渲染出凄冷氛围,奠定情感基调。
B.三四两句写诗人眼前所见,云彩浮动,飘向梁园;月照楚地,带着浓浓秋意。
C.第六句中的“阻修”,意为阻隔又遥远,与《蒹葭》中“道阻且长”意思相同。
D.全诗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感叹遭遇,悲凉之中又包含着些许愤慨。
16.请简要分析本诗所抒发的思想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叹,同时也表达出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随着时间的流逝,英雄功业都化为了历史陈迹。
(3)韩愈在《师说》一文中以十分开放的态度看待师生关系,体现这一态度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最近几年,无糖饮料赢得众多消费者的喜爱。很多消费者认为,饮用无糖饮料让人在尽情享受甜食的同时,不用担心长胖。然而,事实和大家的认知有很大出入。
首先,无糖饮料并非“零糖”。根据《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每100克或100毫升食品的含糖量不高于0.5克的,即可称之为无糖食品。因此,无糖饮料只是低糖,但很多人以为无糖饮料是完全无糖,就疯狂摄入,结果越喝越胖。
其次,无糖饮料一般不含有蔗糖和淀粉糖,但它可以含有代糖,如糖醇、低聚糖、阿斯巴甜等甜味剂。甜味剂本身热量不高,但长期、过量饮用含甜味剂的饮料也可能使人发胖。悉尼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果蝇进行实验,发现甜味剂可以使果蝇的摄食量增加将近三分之一。悉尼嘉文医学研究所的科学实验也证实了这种现象。研究人员称,①在人们摄取甜味剂但没有搭配相应的热量时,大脑会发出增加摄食量而使人补充更多的热量。②此外,因为饮用者觉得自己喝的是“零糖”“零热量” 饮料,所以会下意识地放纵自己摄入过量食物。③你要是天天用无糖可乐配炸鸡,想不长肉那是谁也拦不住。
18.将文中画线句子改成一个单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句意。(4分)
19.文段中标有序号的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找出并修改。(6分)
20.看完这则材料后,你的同桌说:“无糖饮料问题那么多,以后我们再也不要喝无糖饮料了。”请你用含有条件关系的句子来反驳,不超过40字。(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①今天,我们身处“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网络时代,享受更多元的表达、聆听更丰富的声音,但同时也出现了无序的情绪宣泄和肆意的网络暴力。②看到体育赛场偶发的失误,有人飞短流长、强带节奏;面对社会热点事件的争议,有人言论过激、跟风起哄。③更不用说,人肉搜索、辱骂攻击等网络暴力行为。④尤其是一段时间以来,从浙江女子取快递时被造谣,到成都女孩流调信息公开后被“人肉”,再到寻亲少年网络上被中伤……⑤一场场言语“风暴”的背后,是个别人“键对键”时挑拨是非、施放“冷箭”的结果。⑥长此以往,_____毒化网络风气、污染精神家园,_____极易给当事人带来精神压力和心灵创伤,_____导致不可挽回的悲剧。
(《治理网络暴力,人人有责人人尽责》)
2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宣泄”“尤其”“挑拨”的字形都正确 B.第②句中两个划线短语的使用都正确
C.第④句“网络上”之前可添加“于”字 D.第⑤句三处引号用法一致,都表示引用
22.请在第⑥句中的三个空格处填入恰当的关联词。(3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一种人格像“坚冰”,拒绝融化,坚持自己的形态与坚硬,坚持自己不变的高冷和清醒。“坚冰”型人格的人坚守自我,不管外界如何风雨飘摇,也影响不了他们坚定的内心。
而老子却说:“上善若水……事善能。”理想人格如一泓清水,它能冲开堤坝,随着外界情况变换自己的形态,化为云雨,融入江海,让生命得以进一步提升。
在继往开来的新时代,对于高中生来说,该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自我?请结合材料内容写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高一-艺术类-语文】
1.C【A.“这是平等原则在传统继承法中的具体体现”错,材料一“传统的继承法中所承认的平等原则有个限制,就是同性讲平等,异性不讲平等。男女有别是天经地义,女子继承不到田产是中国农村中普遍的习惯”,说明农田是男性的财产不能体现平等原则。B.“农田双系继承”错,儿子平均继承父母双方的田产,就不会把农田和住处相隔太远,这是农田单系继承。D.“农村中女子地位低是因为土地的单系继承”说法绝对,材料一“土地的单系继承虽则是农村中女子地位低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说“一个重要原因”】
2.B【B.“双重单系继嗣是单系继嗣的一种”错,材料二“双重继嗣,即双重单系继嗣”,可见双重单系继嗣就是双重继嗣。】
3.D【D.“占里的继嗣制度是最科学的”错,材料二“这种继承法完全排除了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而且为了家庭和睦,客观上也要求一男一女的家庭格局”只是体现男女平等原则,没有强调其科学性。】
4.首先,从传统继承法的平等原则说起,指出农田是男性的财产,农田的继承是单系的,土地的双系继承不易实行。其次,从农村的区位结构角度分析,农田双系继承在事实上做不到。然后,进一步指出在不动产(如土地)方面,双系继承很少有实施的可能性。最后,指出土地的单系继承是男女地位不平等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也在经济上做出了贡献。 5.(1)民法典规定,在法定继承的情况下,男女的继承权是平等的。这是一种主观愿望。
(2)从田产继承的角度看,男女的继承权是不平等的;从农村的区位结构和不动产的继承情况看,农田双系继承在事实上很难行得通;目前人类社会常见的继嗣类型,客观上也很难做到真正的男女平等。
(3)客观上看,采取不平等的继承原则符合农村的实际,也有经济上的贡献。
6.C【C.“见风使舵”错。由原文“刘大标没有下手,刘一文哈哈一笑,说:叔舍不得杀我!刘大标大叫:叫叔好啊,你是我的军师”可知,刘一文心里明知叔叔刘大标不会杀他,故“哈哈大笑”,开口叫叔实为随机应变,头脑灵活,而非“见风使舵”。】
7.C【C.“没有学识”错。原文说刘大标“识文断字”。】
8.①有文人爱好,富有学识。文房读书,喜爱喝茶;知晓《茶经》并以此制茶。
②随机应变,头脑灵活。被掳上山脖子上被刀架住后马上开口叫叔;按照他的计策,对战鬼子几仗皆胜;出点子卖茶。
③坚持操守,重情重义。不喝打劫来的茶;后来出家,陪在刘大标坟边。
9.①明贬暗褒手法,看似贬抑,实则暗含褒扬。
②“匪骨”指不屈服于鬼子的悍不畏死的硬骨气。
③又指刘一文身在匪山而不改自身操守的品格。
10.B【“迁”是动词,宾语是“国子助教”,“诸生”是下一句的主语,所以“国子助教”和“诸生”之间要断开,排除AC;“幸”是动词,指君王到某处,宾语是“上都”,动宾后要断开,且“丞相”是指哈刺哈孙,二者之间不能断开,排除D。】
11.B【B.“文中指前者”错误,文中的“处士”应是指后者,即未做官的士人。】
12.B【B.“尚野…派遣使者询问百姓的疾苦”错误,结合文中“会遣使问民疾苦,野建言…事闻于朝,河渠官遂罢”可知,应该是朝廷派遣使者来询问百姓疾苦,不是尚野派遣使者询问。】
13.(1)恰逢(朝廷)派遣使者询问百姓疾苦,尚野提议:“水利有既成之法,应该隶属有关官员,不应该再设置河渠官。”
(2)学习没有收获,仅仅追求华丽的辞藻,如果拿着钱买水,所得有限,能够自己凿井和泉来汲取水,那就用不尽了。
14.原因:因为他给了许多人便利和优裕。结果:他认为现在刚刚开始推行这种选官方式,希望将来的人能学习诗书、懂得礼义。人们听了他的说法,都心悦诚服。
【译文】尚野字文蔚,他的祖先是保定人,搬迁到满城。尚野幼年的时候非常聪颖,祖母刘氏花巨资帮助他就学。至元十八年,凭借处士的身份被征召担任国史院编修官。二十年,兼任兴文署丞,出京担任汝州判官,廉洁耿直有所作为,宪司多次推荐他。二十八年,迁任南阳县尹。刚到任时,那里的案件和诉讼积压很多,尚野进行裁审处理,不使它们被拖延搁置起来,经过了十天的办理,就没有事了。改任怀孟河渠副使,恰逢朝廷派遣使者询问百姓疾苦,尚野提议:“水利有既成之法,应该隶属有关官员,不应该再设置河渠官。”事情上报到朝廷,河渠官一职就取消了。大德六年,迁任国子助教,入住值宿宫禁、担任警卫的诸生,每年跟随皇帝到上都,丞相哈刺哈孙开始任命尚野在上都分学来教导诸生,仍旧铸造印信给他,上都分学从尚野开始。不久尚野升任国子博士,教导学生先教导经学后教导文艺,常常对诸生说:“学习没有收获,仅仅追求华丽的辞藻,如果拿着钱买水,所得有限,能够自己凿井和泉来汲取水,那就用不尽了。”当时没有建学舍,尚野密请御史台,请他们拿出些国库藏的财物,广泛建设学校来推行教育。仁宗还是太子的时候,尚野担任太子文学一职,有很多益处,当时跟随宾客姚燧、谕德萧渼进东宫见仁宗,仁宗给他厚于常规的礼仪。至大元年,尚野被授予国子司业一职,近臣上奏把国学西序为大都路学,皇帝已经认可近臣的上奏,尚野说国学和府学杂设在一起,不符合礼制,此事就被停止了。至大四年,授予尚野翰林直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朝廷下诏让尚野到吏部任职,试用荫补官,尚野对此很多都是宽容优待的。有人责怪他太过宽容。尚野说:“现在刚设置这一法规,是希望将来的人能够熟读诗书,懂得礼仪罢了,不一定非要当前就取得成效。”众人才信服。皇庆元年,尚野升任翰林侍讲学士。延祐元年,尚野改任集贤侍讲学士,兼任国子祭酒。延祐二年夏天,尚野上书称病回归满城,四方来求学的人很多。延祐六年,死在家中,终年七十六。尚野被赠予通奉大夫、太常礼仪院使、护军的称号,并被追封上党郡公,谥号文懿。尚野性格通达明敏,志趣正直远大,侍奉继母凭借孝心而出名,文辞典雅,文章以理作为标准。
15.B【B.“三四两句写诗人眼前所见”错误。“梁园路”并非诗人眼前所见,当为想象,意思是说故乡远在天边。】
16.①诗人借云寄意,望月怀乡,含蓄地抒发了有家难归的郁闷之情;
②借用祢衡刺字漫灭的典故,抒发仕途坎坷、怀才不遇的失意之情;
③尾联写前程似“烟水”般渺茫,诗人无奈滞留他乡,抒发前途迷茫之感。
17.(1)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2)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18.赢得众多消费者喜爱的无糖饮料被认为能让人尽情享受甜食且不会让人长胖。【仅做示例】
19.①“摄食量”后加“信号”(“指令”“命令”)
②将“因为”和“饮用者”调换位置
③“想不长肉”中去掉“不”
20.无糖饮料可以喝,只要我们注意饮用频率,不要天天喝,就不会出大问题。【仅作示例】
21.D【D.“三处引号用法一致,都表示引用”错误。“风暴”“键对键”“冷箭”三处引号用法一致,都表示特殊含义。】
22.不仅 而且 甚至【仅作示例】
23.【评分标准】
1.【一类作文(53分以上)】
总体要求:立意准,文体明;材料丰,说理透;结构匀,条理清;书写美,卷面净。标准依据:内容密切结合材料内涵,做到深刻准确解读;中心突出,最好兼顾辩证思考,层次清晰地讲道理;内容充实,逐层深入,论证有梯度和深度;素材典型、新颖;文体特征明显、规范,行文流畅;书写规范工整、美观大方。
2.【二类作文(45~52分)】
标准依据:内容能够结合材料内涵和显示的意义,做到准确解读,有一定思辨性,材料和中心有不同程度的松散,形式论证清楚,行文通顺。卷面整洁,整体效果较好。
3.【三类作文(36~44分)】
标准依据:从题意出发,但不明显,事例与观点结合差,中心松散,有游离的段落,例证与中心较远。
4.【四类作文(35分以下)】
偏跑题作文;文章内容与材料基本无关,内容混乱,说理不清,中心涣散;抄袭之作。
江西省吉安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艺术类): 这是一份江西省吉安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艺术类),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吉安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艺术类): 这是一份江西省吉安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艺术类),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吉安市宁冈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江西省吉安市宁冈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