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题—卤素及其化合物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49291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题—卤素及其化合物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49291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题—卤素及其化合物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49291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40份)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题—卤素及其化合物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题—卤素及其化合物,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题—卤素及其化合物
一、单选题
1.(2022秋·山东烟台·高三统考期末)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Ba(OH)2溶液中逐滴滴加NH4HSO4溶液至刚好沉淀完全: Ba2++2OH-+NH+H++SO = NH3·H2O+H2O+BaSO4↓
B.Fe3O4和足量稀硝酸反应:Fe3O4+8H+ = Fe2++2Fe3++4H2O
C.过量SO2通入NaClO溶液中:SO2+H2O+ClO- = HClO+HSO
D.强碱性溶液中NaClO将Mn2+氧化成MnO2:Mn2++ClO-+H2O = MnO2↓+Cl-+2H+
2.(2023·辽宁·统考高考真题)某小组进行实验,向蒸馏水中加入,充分振荡,溶液呈浅棕色,再加入锌粒,溶液颜色加深;最终紫黑色晶体消失,溶液褪色。已知为棕色,下列关于颜色变化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颜色变化
解释
A
溶液呈浅棕色
在水中溶解度较小
B
溶液颜色加深
发生了反应:
C
紫黑色晶体消失
()的消耗使溶解平衡右移
D
溶液褪色
与有色物质发生了置换反应
A.A B.B C.C D.D
3.(2023秋·河南新乡·高三新乡市第一中学校联考期末)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纯碱常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中和剂
B.“84”消毒液与洁厕灵共混,可提高“84”消毒液的消毒效果
C.明矾可用作净水剂,是因为其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D.放映室射到银幕上的光柱的形成属于丁达尔效应
4.(2023·全国·高三假期作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选项
操作或现象
解释
A
节日燃放的烟花五彩缤纷
活泼金属单质易燃且火焰颜色各异
B
食品包装袋中装有“脱氧剂”
“脱氧剂”为,能吸收
C
用在潜水艇和消防员的呼吸面具中
能与、反应产生
D
漂白液与含盐酸的洁厕剂不能混合使用
两者混合产生沉淀,影响使用效果
A.A B.B C.C D.D
5.(2023秋·福建龙岩·高三校联考期末)某实验小组制备高铁酸钾()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分液漏斗中溶液可以为浓盐酸
B.C中发生的反应:
C.净水原理:(胶体)
D.D装置起到吸收尾气并防止倒吸的作用
6.(2023春·福建南平·高三统考期中)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含有的电子数为
B.氨水溶液中离子总数为
C.标准状况下,中含有共价键数目为
D.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7.(2023春·湖北省直辖县级单位·高三统考阶段练习)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喷泉实验”
制备并收集少量氨气
吸收氨气,且防止倒吸
除去NO中的NO2
A.A B.B C.C D.D
8.(2023春·江苏连云港·高三统考期中)合成17 t NH3,放出Q kJ热量。利用浓氨水吸收氯气工业的尾气,同时得到副产品NH4Cl;也可以用FeCl2溶液吸收氯气制得FeCl3溶液,然后制备Fe(OH)3胶体;经实验发现,溶液几乎都有丁达尔效应(粒子对光的散射现象),且丁达尔现象随其浓度升高逐渐增强,胶体的丁达尔现象比溶液的强。下列化学反应表示不正确的是
A.合成NH3反应:N2(g)+3H2(g)2NH3(g) ΔH=−2Q×10−6 kJ·mol−1
B.浓氨水吸收氯气:8NH3·H2O+3Cl2=N2+6NH4C1+8H2O
C.FeCl2溶液吸收氯气:2FeCl2+Cl2=2FeCl3
D.制备Fe(OH)3胶体:Fe3++3NH3·H2O=Fe(OH)3 (胶体)+3
9.(2023春·湖南长沙·高三湖南师大附中校考阶段练习)锰酸钾 (K2MnO4)在浓强碱溶液中可稳定存在,碱性减弱时易发生反应:。利用氧化制备的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甲中的固体可以是漂白粉
B.装置乙中放饱和溶液,以提高的产率
C.装置丙可以用作碱性介质
D.装置丙中每消耗,则生成
10.(2023春·湖南·高三校联考期中)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利用装置I制取并收集纯净的 B.利用装置Ⅱ收集并吸收多余的
C.利用装置Ⅲ除去气体中的 D.利用装置Ⅳ应用电化学原理对钢闸门进行防护
11.(2023·江西鹰潭·统考二模)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
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B
向10mL0.1mol•L-1Na2S溶液中滴入2mL0.1mol•L-1ZnSO4溶液,再加入2mL0.1mol•L-1CuSO4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后生成黑色沉淀
Ksp(CuS)<Ksp(ZnS)
C
充分加热铁粉和硫粉的混合物,冷却后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再滴入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
无法充分说明铁被硫氧化至二价铁Fe(Ⅱ)
D
某钾盐晶体中滴入浓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
产生的气体一定是SO2
A.A B.B C.C D.D
12.(2023·江苏镇江·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校考一模)氯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氯的单质Cl2可由MnO2与浓盐酸共热得到,Cl2能氧化Br-,可从海水中提取Br2;氯的氧化物ClO2可用于自来水消毒,ClO2是一种黄绿色气体,易溶于水,与碱反应会生成ClO与ClO,在稀硫酸和NaClO3的混合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可制得ClO2;漂白液和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盐,可作棉、麻的漂白剂。下列关于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NaClO3具有氧化性,可用于制取ClO2
B.Cl2有还原性,可用于从海水中提取溴
C.HClO不稳定,可用于棉、麻漂白
D.FeCl3溶液呈酸性,可用于蚀刻印刷电路板
13.(2023·江苏镇江·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校考一模)氯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氯的单质Cl2可由MnO2与浓盐酸共热得到,Cl2能氧化Br-,可从海水中提取Br2;氯的氧化物ClO2可用于自来水消毒,ClO2是一种黄绿色气体,易溶于水,与碱反应会生成ClO与ClO,在稀硫酸和NaClO3的混合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可制得ClO2;漂白液和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盐,可作棉、麻的漂白剂。实验室制取高浓度的HClO溶液,有关实验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取氯气 B.制取氯水
C.提高HClO浓度 D.分离HClO
14.(2022秋·广东广州·高三西关外国语学校校考期中)部分常见含氯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d的浓溶液可与c的固体反应生成b与e
B.a与钠反应产生白烟
C.在c物质中添加白醋能增强其漂白性
D.可用NaOH溶液吸收a物质,防止产生污染
二、非选择题
15.(2022秋·河南焦作·高三沁阳市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某化学兴趣小组在课外活动中对某溶液进行了多次检测,其中三次检测的结果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检测次数
溶液中检测出的物质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1)三次检测结果中第____________次检测结果不正确。
(2)在检测时,为了确定该溶液中是否存在、和,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向溶液中滴加_______ (填化学式)溶液;继续滴加过量的该溶液,其目的是____________。
②向①所得溶液中滴加____(填化学式)溶液,其目的是_________。
③第三种离子由其他试剂检验。
16.(2023·湖北·高三统考期末)用轰击 ,生成g并放出3个中子()。
(1)g的原子核内中子数是_______。
(2)推测Og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_______。
(3)2019年科学家首次合成全碳的环形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C18和金刚石、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
B.C18是一种性质很稳定的化合物
C.C20O2、C22O4、C24O6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大,氧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依次增大
D.C22O4、CO、CO2都是碳元素的氧化物
(4)写出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5)在383K时,将二氧化锰溶解于浓硫酸中,可得硫酸锰[ Mn2 ( SO4)3]并放出氧气。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6)已知铋酸钠( NaBiO3 )是一种浅黄色的粉末,不溶于冷水,它可以在高酸度的溶液中将Mn2+氧化成 ,自身被还原成Bi3+。试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17.(2023秋·辽宁锦州·高三统考期末)物质类别和核心元素的价态是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两个重要认识视角。如图为氯元素的“价类”二维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二维图中类别A是______;B可以代替Cl2成为新时代自来水消毒剂,则B是_____(填化学式);C的焰色试验呈紫色,则C是_____(填化学式)。
(2)某同学利用①FeO②KMnO4③NaOH探究盐酸的性质,进行了如下预测:从物质类别上看,盐酸属于酸,可能与______(填标号)发生反应;从化合价角度看,盐酸中Cl-具有______性,可能与______(填标号)发生反应。
(3)将传感器插入盛有新制氯水的广口瓶中,强光照射氯水,采集并分析数据绘制图像,图像中纵坐标代表的物理量可能是______(填标号)。
a.溶液颜色的变化 b.氯水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c.氯水的pH d.溶液的漂白能力
(4)若将84消毒液与双氧水混用给游泳池消毒,反应产生的O2促进藻类快速生长,使池水变绿。其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NaClO+H2O2=NaCl+O2↑+H2O。
①该反应说明氧化性:NaClO______O2(填“>”“<”或“=”)。
②用单线桥法表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NaClO+H2O2=NaCl+O2↑+H2O。______
(5)一定温度下,Cl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NaClO和NaClO3的混合物,若NaClO与NaCl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18.(2023秋·重庆·高三校联考期末)对于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质和十分丰富的化学变化,分类法的作用几乎是无可替代的。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下列三组物质进行研究:
A组:CaO、、、CuO
B组:、、、Cu
C组:、HCl、、
完成下表,并根据所给物质填空。
组别
A组
B组
C组
分类标准
碱性氧化物
②
③
不属于该类别的物质
①
Cu
(1)上表中应该分别填入: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
(2)写出实验室制备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3)工业上用与石灰乳制取漂白粉,漂白粉的有效成分的化学式是_______。84消毒液与氯气相比具有贮运方便等优点,工业上是将氯气通入到30%的NaOH溶液中来制备NaClO溶液,若NaClO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1%,则生产100kg该溶液需消耗氯气的质量为_______kg(保留整数)。
(4)采用“空气吹出法”可从浓海水吹出,并用纯碱吸收。纯碱吸收溴的主要反应是:(未配平)。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_______,吸收时,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mol。
参考答案:
1.A
【详解】A.向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NH4HSO4溶液至刚好沉淀完全,二者的物质的量相等,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H+++=BaSO4↓+NH3•H2O+H2O,故A正确;
B.Fe3O4中铁元素化合价有+2、+3,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亚铁离子,将Fe3O4粉末溶于足量的稀硝酸,离子方程式:3Fe3O4+28H++ =9Fe3++NO↑+14H2O,故B正确;
C.HClO具有强氧化性,SO2具有还原性,二氧化硫能够还原次氯酸根离子,产物中HClO与还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SO2+ClO-+H2O═+Cl-+2H+,故C错误;
D.在强碱性溶液中与H+不共存,,次氯酸钠将Mn2+氧化成MnO2,离子方程式:ClO-+Mn2++2OH-=MnO2↓+Cl-+H2O,故D错误;
故选:A。
2.D
【详解】A.向10mL蒸馏水中加入0.4gI2,充分振荡,溶液呈浅棕色,说明I2的浓度较小,因为I2在水中溶解度较小,A项正确;
B.已知(aq)为棕色,加入0.2g锌粒后,Zn与I2反应生成ZnI2,生成的I-与I2发生反应I-+I2⇌,生成使溶液颜色加深,B项正确;
C.I2在水中存在溶解平衡I2(s)⇌I2(aq),Zn与I2反应生成的I-与I2(aq)反应生成,I2(aq)浓度减小,上述溶解平衡向右移动,紫黑色晶体消失,C项正确;
D.最终溶液褪色是Zn与有色物质发生了化合反应,不是置换反应,D项错误;
答案选D。
3.D
【详解】A.碳酸钠碱性较强,不能用做胃酸过多的中和剂,A错误;
B.“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洁厕灵的主要成分为盐酸,二者共混能反应生成氯气,有毒,且消毒剂的消毒效果降低,B错误;
C.明矾可用做净水剂,吸附水中的杂质,但不能杀菌消毒,C错误;
D.放映室射到银幕上的光柱是空气中形成的气溶胶的丁达尔效应,D正确;
故选D。
4.C
【详解】A.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殊颜色,不是因为活泼金属单质易燃的原因,A错误;
B.氧化钙不和氧气反应,不做脱氧剂;氧化钙和水反应,可做干燥剂,B错误;
C.过氧化钠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都生成氧气,所以Na2O2用在潜水艇和消防员的呼吸面具中,C正确;
D.漂白液与含盐酸的洁厕剂反应为次氯酸盐和盐酸反应生成有毒气体氯气,不是沉淀,D错误;
故选C。
5.B
【分析】A装置中生成氯气,氯气通过B净化后进入C装置和氢氧化钾、氯化铁反应生成,尾气有毒使用碱液吸收;
【详解】A.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加热可以生成氯气,A正确;
B.C中氯气和氢氧化钾、氯化铁反应生成:,B错误;
C.具有强氧化性,能灭菌,且生成的铁离子可以生成氢氧化铁胶体能加速水中悬浮颗粒沉降,净水原理:(胶体),C正确;
D.氯气能碱液反应,D装置起到吸收尾气且球形管有能防止倒吸的作用,D正确;
故选B。
6.A
【详解】A.1个铵根含有10个电子,所含有的电子数为,A正确;
B.一水合氨难电离,无法计算氨水溶液中离子总数,B错误;
C.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是液体,中含有共价键数目不是,C错误;
D.氯气和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小于,D错误;
答案选A。
7.B
【详解】A.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极易反应,造成较大的压强,能形成喷泉实验,故A不符合题意;
B.氯化铵受热分解得到氨气和氯化氢,试管口氨气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铵,因此不能制得氨气,故B符合题意;
C.四氯化碳密度比水大,氨气难溶于四氯化碳,因此该装置可以防倒吸,故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因此可以用水除掉一氧化氮中二氧化氮,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B。
8.D
【详解】A.根据合成17 t NH3,放出Q kJ热量,则合成NH3反应:N2(g)+3H2(g)2NH3(g) ΔH=−2Q×10−6 kJ·mol−1,故A正确;
B.浓氨水吸收氯气,得到副产品NH4Cl:8NH3·H2O+3Cl2=N2+6NH4Cl+8H2O,故B正确;
C.FeCl2溶液吸收氯气,亚铁离子被氯气氧化为铁离子:2FeCl2+Cl2=2FeCl3,故C正确;
D.制备Fe(OH)3胶体是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Fe3++3H2OFe(OH)3 (胶体)+3,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D。
9.A
【分析】甲制备Cl2,乙净化Cl2,丙制备KMnO4 ,丁吸收尾气Cl2。
【详解】A.漂白粉中ClO-具有强氧化性可将Cl-氧化为Cl2,A项正确;
B.饱和 NaHCO3 溶液与HCl产生CO2进入丙中消耗碱降低碱性导致K2MnO4 不稳定产生MnO2从而降低KMnO4 的产率,B项错误;
C.装置丙用NaOH导致制备的KMnO4 不纯,选KOH作碱性介质,C项错误;
D.Cl2将K2MnO4氧化为KMnO4而自身还原为Cl-,由电子守恒得到关系式为Cl2~2KMnO4,即1molCl2能产生2mol的KMnO4。但Cl2会与碱发生反应,则每消耗 0.5mol Cl2 ,则生成 KMnO4小于1mol,D项错误;
故选A。
10.B
【详解】A.一氧化氮可以和氧气反应,不能用排空气的方法收集,A错误;
B.极易溶于水,可用水吸收,但需要采用倒扣漏斗防止倒吸,B正确;
C.饱和碳酸钠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应该用饱和碳酸氢钠吸收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C错误;
D.利用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保护金属时,被保护的金属应该做阴极,D错误;
故选B。
11.C
【详解】A.生成氧化铝的熔点高,包裹在Al的外面,则熔化后的液态铝不会滴落下来,A不合题意;
B.Na2S溶液过量,均为沉淀的生成,不一定存在沉淀的转化,则不能比较Ksp(CuS)、Ksp(ZnS)的大小,B不合题意;
C.滴入K3[Fe(CN)6]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可知反应后溶液含亚铁离子,且可能Fe过量,与硫酸反应后溶液中含亚铁离子,不能证明铁被硫氧化至Fe(Ⅱ),C符合题意;
D.如果盐为KClO、高锰酸钾等,加入盐酸后将生成氯气,氯气可也使品红溶液褪色,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12.A
【详解】A.氯酸钠中氯元素化合价为+5价,具有氧化性,能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二氧化氯,A正确;
B.氯气和溴化钠反应溴,是利用氯气的氧化性,B错误;
C.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漂白棉麻等,不是利用其不稳定性,C错误;
D.氯化铁具有氧化性格,能和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氯化亚铁,D错误;
故选A。
13.C
【详解】A.浓盐酸与MnO2加热条件制取Cl2,该装置中少了酒精灯,A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制取的Cl2含有HCl,需要用饱和氯化钠洗气装置长进短处,该装置无法除杂的目的,B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氯气溶于水存在平衡Cl2+H2OHCl+HClO,加入CaCO3消耗HCl使平衡正向HClO浓度增大,C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D.最终得到浓的HClO中含有CaCO3固体,需要进行过滤除去,该装置错误,D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
14.A
【分析】含-1价氯的酸d是HCl、含+1价氯的酸e是HClO、含-1价氯的盐是b盐酸盐、含+1价氯的盐c是次氯酸盐,a是氯气。
【详解】A.浓盐酸与次氯酸盐反应生成盐酸盐和氯气,故A错误;
B.氯气与钠反应产生氯化钠白烟,故B正确;
C.次氯酸盐中添加醋酸生成次氯酸,能增强其漂白性,故C正确;
D.氢氧化钠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可用NaOH溶液吸收氯气,防止产生污染,故D正确;
故选A。
15.(1)二
(2) HNO3 除尽CO Ba(NO3)2 检验SO
【详解】(1)因与、在溶液中均可发生反应,故第二次检测结果不正确;
(2)①检测用,检测用,检测一般用加入强酸的方法,因在确定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时,必须排除碳酸根离子的干扰,所以我们首先检验并除去碳酸根离子.所以我们首先加过量的HNO3,检验并除去;
②在检验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时,我们先检验硫酸根离子,因硝酸银能跟硫酸根离子生成硫酸银,是一种沉淀干扰检验.所以我们先加过量的Ba(NO3)2溶液,检验并除去离子.最再用硝酸银来检验氯离子。
16.(1)176
(2)第七周期0族
(3)ACD
(4)MnO2+4HCl(浓)MnCl2+Cl2↑+2H2O
(5)4MnO2+6H2SO4(浓)2Mn2(SO4)3+6H2O+O2↑
(6)2Mn2++5NaBiO3+14H+ =2+5Na++5Bi3++7H2O
【详解】(1)该过程放出3个中子,则A=48+249-3=294,则中子数=294-118=176;
(2)原子序数决定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则118号元素Og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第七周期0族;
(3)A. C18和金刚石、石墨都是氧元素形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故互为同素异形体,A正确;
B. 根据结构可知,C18中含有碳碳三键,容易被氧化,故其性质不稳定,B错误;
C. 根据分子式C20O2、C22O4、C24O6可知,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大,氧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依次增大,C正确;
D.氧化物是两种元素形成的,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C22O4、CO、CO2都是碳元素的氧化物,D正确;
故选ACD;
(4)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备氯气,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
(5)根据题给信息可知,在该反应中,锰元素由+4价降到+3价,氧元素由-2价升高到0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方程式为:4MnO2+6H2SO4(浓)2Mn2(SO4)3+6H2O+O2↑;
(6)在该反应中,锰元素由+2价升高到+7价,Bi由+5价降到+3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离子方程式为:2Mn2++5NaBiO3+14H+ =2+5Na++5Bi3++7H2O。
17.(1) 单质 ClO2 KClO3
(2) ①③ 还原 ②
(3)b
(4) >
(5)2∶1或2
【详解】(1)根据价类图可知A是Cl2,仅含有Cl一种元素,因此该物质属于单质;
B是+4价的Cl元素的氧化物,则B是ClO2;C是+5价Cl元素的化合物,C的焰色试验呈紫色,说明其中含有K元素,则C是KClO3;
(2)从物质类别上看,HCl能够与FeO反应产生FeCl2、H2O;能够与NaOH反应产生NaCl和H2O,故合理选项是①③;从化合价角度看,HCl中Cl元素为-1价,具有强的还原性,能够与具有强氧化性的KMnO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Cl2,故合理选项是②;
(3)a.Cl2与水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强光照射时,HClO分解,该反应正向进行,导致溶液颜色变浅,与图像变化不吻合,a不符合题意;
b.Cl2与水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强光照射时,HClO分解产生HCl、O2,故强光照射氯水,氯水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增大,与图像变化吻合,b符合题意;
c.Cl2与水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强光照射时,HClO分解产生HCl,使溶液中H+增大,则溶液的pH减小,与图像变化不吻合,c不符合题意;
d.氯水是由于含有HClO而具有漂白性,当强光照射时,HClO发生分解反应,导致c(HClO)降低,溶液的漂白能力减弱,与图像变化不吻合,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b;
(4)①在反应NaClO+H2O2=NaCl+O2↑+H2O中,NaClO为氧化剂,H2O2为还原剂,物质的氧化性:氧化剂>还原剂,说明氧化性:NaClO>H2O2;
②在反应NaClO+H2O2=NaCl+O2↑+H2O中,Cl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NaClO中的+1价变为反应后NaCl中的-1价,化合价降低2价;O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H2O2中的-1价变为反应后O2中的0价,化合价升高1×2=2价,化合价升降最小公倍数是2,所以NaClO、H2O2、NaCl、O2的系数是1,根据原子守恒可知H2O的系数是1,则用单线桥法表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
(5)一定温度下,Cl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Cl、NaClO和NaClO3的混合物,若NaClO与NaCl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假设NaClO3的物质的量是1 mol,则NaClO的物质的量是3 mol,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可知反应产生NaCl的物质的量是3×1 mol+1×5 mol=8 mol,根据Cl元素守恒,可知Cl2的系数是6;根据Na元素守恒,可知NaOH的系数是12,最后根据H、O原子守恒,可知H2O的系数是6,该反应的方程式为:6Cl2+12NaOH=8NaCl+3NaClO+NaClO3+6H2O;在该反应中Cl2既作氧化剂,也作还原剂,在参加反应的6个Cl2中,8个Cl为氧化剂,4个为还原剂,则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4=2:1。
18.(1) 非金属单质 酸
(2) (高锰酸钾或重铬酸钾与浓盐酸反应也可,答案合理即可)
(3) 20
(4)
【详解】(1)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属于碱性氧化物;二氧化碳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为酸性氧化物,故填;铜为金属单质而其它均为非金属单质,故填非金属单质;酸是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电离出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氢氧化钡为碱,而其它物质均为酸,故填酸;
(2)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气、氯化锰、水:
(3)氯气和氢氧化钙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漂白粉的有效成分的化学式是;,设需要消耗氯气的质量为a,则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为(100-a)kg,反应氢氧化钠的质量为(100-a)kg×30%-100kg×1%,根据化学方程式体现的关系可知,,a=20kg;
(4)反应中部分溴化合价由0变为-1发生还原反应、部分由0变为+5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根据电子守恒可知,反应为,则吸收时,转移的电子数为ol。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卤素及其化合物,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卤素及其化合物,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卤素及其化合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题—卤素及其化合物,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