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题—钠及其化合物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49303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题—钠及其化合物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49303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题—钠及其化合物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49303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题(48份)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题—钠及其化合物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题—钠及其化合物,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题—钠及其化合物
一、单选题
1.(2023春·湖北孝感·高三统考开学考试)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表中用途与其性质或原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选项
用途
性质或原理
A
Na2O2常用干潜水艇成呼吸面具供氧剂
Na2O2与H2O、CO2反应产生O2
B
炽热的铁水不能注入潮湿的模具
是为防止铁与水蒸气发生反应
C
FeCl3溶液可用于刻制印刷铜电路板
FeCl3与Cu发生反应:2Fe3++Cu=2Fe2++Cu2+
D
游泳场馆用臭氧、活性碳对游泳池进行清毒和净化
臭氧、活性炭处理水的原理相同
A.A B.B C.C D.D
2.(2023秋·山东菏泽·高三统考期末)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钠与水反应:
B.酸性条件下,与溶液反应:
C.澄清石灰水与少量溶液反应:
D.鸡蛋壳(主要成分为)与醋酸溶液反应:
3.(2023秋·广东深圳·高三统考期末)劳动创造未来,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医生利用碳酸氢钠片对胃酸过多的病人进行治疗
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B
雕刻工人用溶液在铜板刻出各种精美图案
溶液中具有氧化性
C
技术人员开发出新型的铝-空气电池
铝-空气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
环保工程师利用氢氧化铁胶体净化废水
氢氧化铁胶粒具有吸附性
A.A B.B C.C D.D
4.(2023秋·浙江金华·高三统考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GHS标准符号表示氧化性物质
B.做实验剩余的金属钠,不能丢弃在废液缸中而应该放回原试剂瓶中
C.实验室电器设备着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D.洗涤试管中受热后的残留物,向试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重复2-3次
5.(2023秋·贵州铜仁·高三统考期末)用毛笔蘸取少量溶液分别在铜板和钢板上写一个“化”字,待其充分反应后,分别用少量水将两块板上的溶液冲到甲、乙两个小烧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铜板上无任何变化
B.钢板上凹现出一个“化”字
C.甲、乙两个烧杯中的溶液均呈黄色
D.分别向甲、乙两个烧杯中放入一小块金属钠,反应现象相同
6.(2023秋·浙江金华·高三统考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粉末,产生红褐色沉淀,并有气泡产生
B.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所以铁在自然界中全部以化合态存在
C.为证明的氧化性强于,可向KBr溶液中通入,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D.未经打磨过的铝片可以溶于NaOH溶液中
7.(2023秋·浙江金华·高三统考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滤纸上称量
B.用10mL量筒量取8.5mL蒸馏水
C.除去中少量HCl:通过饱和碳酸钠溶液
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容量瓶需用自来水、蒸馏水洗涤,干燥后才可用
8.(2023秋·广西钦州·高三统考期末)一定量CO2通入某浓度的NaOH溶液中,反应后得到溶液A,向A溶液中逐滴滴入某浓度稀盐酸,加入V(HCl)与生成n(CO2)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通入的CO2气体为11.2L B.A溶液中n(NaHCO3)=2n(Na2CO3)
C.A溶液中既含NaOH,又含Na2CO3 D.A溶液中一定只有Na2CO3
9.(2023秋·广东肇庆·高三统考期末)类比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之一,下列类比推测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事实
性质推测
A
与反应生成
也能与反应生成
B
难溶于水
也难溶于水
C
与在加热时反应生成
K与在加热时反应也生成
D
与水反应生成
与水蒸气反应生成
A.A B.B C.C D.D
10.(2023秋·广西河池·高三统考期末)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和用途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分类
用途
A
碱
作发酵粉
B
盐
作杀菌漂白剂
C
氧化物
作食盐加碘剂
D
两性氢氧化物
作抗酸药
A.A B.B C.C D.D
11.(2023秋·贵州毕节·高三统考期末)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待提纯的物质
选用试剂或方法
A
溶液(溶液)
新制氯水
B
固体
加热
C
足量溶液
D
溶液
适量稀盐酸
A.A B.B C.C D.D
12.(2023春·陕西西安·高三统考期中)无色气体甲可能含、、、、中的几种,将气体甲经过如图所示实验的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甲中一定含有
B.经过处理后剩余气体体积大于
C.气体甲的组成可能为、、
D.经过浓硫酸处理后余气中、体积比为
13.(2023·全国·高三假期作业)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3的原理为NaCl + NH3 + CO2 + H2O = NaHCO3 + NH4Cl。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少量Na2CO3固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I中仪器X是长颈漏斗
B.向装置Ⅱ洗气瓶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以除去CO2中的少量HCl
C.装置Ⅲ中用冰水浴冷却试管内溶液有利于析出NaHCO3固体
D.析出NaHCO3固体的上层清液中不存在HCO
14.(2023春·浙江杭州·高三校联考期中)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A.向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先生成白色沉淀
B.在坩埚中对钠块加热,钠块熔化并燃烧,残留淡黄色固体
C.向脱脂棉包裹的干燥过氧化钠粉末滴几滴水,棉花燃烧
D.向硫酸铜稀溶液中加入绿豆大小的钠块,能置换出铜单质
二、非选择题
15.(2023春·河南郑州·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最早的全球定位系统(GPS)采取星载铷(Rb)原子钟和星载铯(Cs)原子钟相配合的方式,而较新的全球定位系统(比如北斗和伽利略)则采用星载铷原子钟与星载氢原子钟的组合方案。已知铷、铯的部分信息如表:
元素
Rb
Cs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第5周期IA族
原子结构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铯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
(2)Cs、Rb的原子序数之差为_______。
(3)碱性:RbOH______CsOH(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判断依据是_______(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
(4)相同条件下,铷、铯分别与水反应,较剧烈的是______(填元素符号)。
(5)铷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6)锂与铯位于同主族,氢化锂(LiH)是还原剂和供氢剂。已知Li+、H-的离子半径依次为76pm、205pm,试解释Li+半径小于H-半径的原因:______。
16.(2023秋·陕西汉中·高三统考期末)钠、氯及其化合物有如图转化关系,淡黄色物质M可在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常被用作供氧剂,N常用来杀菌消毒。请按要求填空:
(1)淡黄色物质M是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M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用加热法可除去固体中的少量,原理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写出图中制备物质N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4)游泳池常用N来抑制藻类生长,工作人员某次错用消毒,因两种物质相互反应产生了和,使游泳池的藻类疯长。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
17.(2023秋·陕西西安·高三统考期末)元素的价类二维图是我们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相关知识的重要模型和工具。如图是钠的价类二维图:
(1)②处应填的物质类别为_____。
(2)某同学欲进行钠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可将钠放入_____(填字母)中进行加热。
A.蒸发皿 B.坩埚 C.烧杯
(3)如图在盛蒸馏水的烧杯中先注入一些煤油,再投入金属钠,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填字母)。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A.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 B.钠停留在煤油层中不发生反应
C.钠在煤油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 D.钠在煤油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上下跳动
(4)若①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其在呼吸面具中作供氧剂的原理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用洁净的铂丝蘸取碳酸钠溶液进行焰色试验,火焰呈_____色。
(6)利用如图装置可实现NaHCO3向Na2CO3的转化,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利用该反应NaHCO3在生活中可用于_____。
18.(2023春·甘肃张掖·高三高台县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中学化学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M、N为常见的活泼金属单质,F为黄绿色气体单质,I为红褐色固体,P为淡黄色固体。回答下列问题:
(1)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C溶液的颜色为:___________;
(2)N长期置于空气中,最后形成的物质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H生成I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C和F在溶液中反应生成B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5)C、D在溶液中反应的实验现象(在空气中)___________。
(6)P可以做供氧剂,其原理是___________。(用方程式表示)
参考答案:
1.D
【详解】A.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所以Na2O2常用于潜水艇或呼吸面具供氧剂,故A正确;
B.炽热的铁水注入潮湿的模具会发生3Fe+4H2O(g)Fe3O4+4H2,故B正确;
C.Fe3+具有氧化性,金属Cu具有还原性,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Fe3++Cu=2Fe2++Cu2+,故C正确;
D.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氧化水中细菌等,发生了化学变化,活性炭具有强的吸附性,吸附水中的悬浮物,是物理变化,其原理不相同,故D错误。
答案选D。
2.C
【详解】A.钠与水反应,质量不守恒,应该为:,故A错误;
B.酸性条件下,与溶液反应,应该有氢离子参与反应:,故B错误;
C.澄清石灰水与少量溶液反应,根据“少定多变”即少的定位1mol分析:,故C正确;
D.鸡蛋壳(主要成分为)与醋酸溶液反应,醋酸是弱酸:,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3.A
【详解】A.碳酸氢钠片能治疗胃酸过多利用的是碳酸氢钠溶液中呈碱性,A符合题意;
B.溶液具有氧化性,能刻蚀铜板,B不符合题意;
C.原电池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铁胶粒具有吸附性,能用于净水,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D
【详解】A.GHS标准符号表示氧化性物质,A正确;
B.钠是活泼金属,极易和水、氧气反应,因此做实验剩余的金属钠,不能丢弃在废液缸中而应该放回原试剂瓶中,B正确;
C.水的电解质,有微溶的导电性,实验室电器设备着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不能用水灭火,C正确;
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的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洗涤试管中受热后的残留物,不能用蒸馏水洗涤,应用浓盐酸加热,D错误;
答案选D。
5.B
【详解】A.铜板中Cu与FeCl3反应,Cu + 2FeCl3 = 2FeCl2 + CuCl2,则铜板上凹现出一个“化”字,A错误;
B.钢的主要成分是铁和碳,钢板上加FeCl3会发生Fe+2FeCl3=3FeCl2,则钢板上凹现出一个“化”字,B正确;
C.甲、乙两个烧杯中的溶液均不呈黄色,甲烧杯呈蓝色,乙烧杯呈浅绿色,C错误;
D.分别向甲、乙两个烧杯中放入一小块金属钠,首先发生的反应都是2Na+2H2O=2NaOH+H2↑,然后甲中NaOH与CuCl2和FeCl2反应,乙中NaOH与FeCl2反应,现象并不相同,D错误;
故选B。
6.B
【详解】A.过氧化钠先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溶液和氧气,氯化亚铁被氧化为氯化铁,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铁生成红褐色沉淀,故A正确;
B.铁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态存在,少部分以游离态形式存在,如陨铁,故B错误;
C.氯气将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溴水为橙色则证明有溴单质生成,故C正确;
D.铝单质和氧化铝都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偏铝酸钠溶液,故D正确;
故选B。
7.B
【详解】A.氢氧化钠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且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不能放在滤纸上称量,故A错误;
B.10mL量筒精确度为±0.1 mL,所以能用10mL量筒量取8.5mL蒸馏水,故B正确;
C.二氧化碳和氯化氢都能与饱和碳酸钠溶液,所以通过饱和碳酸钠溶液不能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氯化氢,故C错误;
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容量瓶用自来水、蒸馏水洗涤干净即可,不需要干燥就可使用,故D错误;
故选B。
8.B
【分析】CO2与NaOH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后得到溶液A。根据图像可知,V(HCl)小于1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溶液A中可能是碳酸钠或者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或者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V(HCl)大于1时,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则发生NaHCO3与HCl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由开始不生成气体,后生成气体,且两个阶段消耗的盐酸体积比为1:(4-1)=1:3,则可知碳酸钠或者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不可能存在,比例不符合,则溶液A是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
【详解】A.根据碳元素守恒,生成CO2气体是0.5mol,则通入CO2气体是0.5mol,但未知是否标况下,不可算体积,A项错误;
B.由开始不生成气体,后生成气体,且两个阶段消耗的盐酸体积比为1:(4-1)=1:3,则溶液A是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Na2CO3与HCl反应过程为:①Na2CO3+HCl=NaHCO3+NaCl,②NaHCO3+HCl= NaCl+CO2↑+H2O,已知二氧化碳的量为0.5mol,则反应②消耗盐酸0.5mol,n(NaHCO3)=0.5mol,再由反应①可知,该反应消耗n(Na2CO3)=n(HCl)=,则溶液A中含n(NaHCO3)=0.5mol-=,则A溶液中n(NaHCO3)=2n(Na2CO3),B项正确;
C.由开始不生成气体,后生成气体,且两个阶段消耗的盐酸体积比为1:(4-1)=1:3,则可知碳酸钠或者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不可能存在,比例不符合,C项错误;
D.由开始不生成气体,后生成气体,且两个阶段消耗的盐酸体积比为1:(4-1)=1:3,则可知碳酸钠或者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不可能存在,比例不符合,D项错误。
故答案选B。
9.A
【详解】A.的氧化性比强,则也能与反应生成,故A符合题意;
B.易溶于水,故B不符合题意;
C.K的活泼性比Li的活泼性强,则K与在加热时反应也生成,故C不符合题意;
D.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则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A。
10.D
【详解】A.碳酸钠属于盐,不能用作发酵粉,A错误;
B.氯化钙属于盐,不具有漂白性,不能作杀菌漂白剂,B错误;
C.KIO3是盐,可作食盐加碘剂,C错误;
D.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可用作抗酸药,D正确;
故选D。
11.D
【详解】A.和氯水反应生成,可用新制氯水中的除去溶液中的,故A正确;
B.碳酸氢钠受热可分解生成碳酸钠,加热法可除去固体中的NaHCO3,故B正确;
C.与溶液不反应,而可与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用氢氧化钠溶液除Fe中的Al,故C正确;
D.少量盐酸可将碳酸钠转化为碳酸氢钠,过量盐酸可将碳酸钠、碳酸氢钠转化为氯化钠,不能用盐酸除固体中的NaHCO3,故D错误;
选D。
12.D
【分析】无色气体,不可能含有,将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气体体积减少20mL,证明混合气体中含有,通过足量的,气体显红棕色,原混合气体中含有和,混合气体通入水中,几乎无气体剩余,所以很合气体中没有,且与反应产生的与刚好完全反应:。
【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混合气体为无色,所以不可能含有,A错误;
B.将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气体体积减少20mL,剩余气体为,通过足量的,气体变成红棕色,发生反应:,和反应,都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所以经过处理后剩余气体体积小于,B错误;
C.根据以上分析,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和,一定没有,C错误;
D.根据反应:和,,所以 ,D正确;
故选D。
13.C
【详解】A.装置I中仪器X是分液漏斗,故A错误;
B.Na2CO3溶液也能吸收CO2,所以除去CO2中的少量HCl要用饱和NaHCO3溶液,故B错误;
C.为降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装置Ⅲ中用冰水浴充分冷却试管内溶液,使NaHCO3固体析出,故C正确;
D.析出NaHCO3固体后的溶液为混有氯化铵的饱和NaHCO3溶液,上层清液中还存在,故D错误;
答案选C。
14.D
【详解】A.FeSO4溶液中滴加NaOH,两者反应先生成Fe(OH)2为白色沉淀,A正确;
B.坩埚中对钠块加热,钠熔点较低故钠融化燃烧,钠燃烧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B正确;
C.过氧化钠粉末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并放热,棉花燃烧,C正确;
D.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钠单质,钠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再与铜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无单质铜生成,D错误;
故答案选D。
15.(1)第六周期第ⅠA族
(2)18
(3) 小于 Cs的原子半径比Rb的大,最外层的1个电子更容易失去,则Rb的金属性小于Cs,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碱性:RbOHRb,则碱性:RbOH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钠及其化合物,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钠及其化合物,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钠及其化合物,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