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盐类的水解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盐类的水解第1页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盐类的水解第2页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盐类的水解第3页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盐类的水解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盐类的水解,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盐类的水解
    一、单选题
    1.(辽宁省辽西联合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将0.2mol/L 溶液与0.1mol/L HCl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温度的变化,溶液体积可以相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混合溶液中
    B.混合后的水解常数增大
    C.若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则溶液中
    D.混合后溶液中存在以下浓度关系:
    2.(2023·湖北·统考高考真题)为某邻苯二酚类配体,其,。常温下构建溶液体系,其中,。体系中含Fe物种的组分分布系数δ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分布系数,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时,体系中
    B.pH在9.5~10.5之间,含L的物种主要为
    C.的平衡常数的lgK约为14
    D.当时,参与配位的
    3.(2023年高考湖南卷化学真题)常温下,用浓度为的标准溶液滴定浓度均为的和的混合溶液,滴定过程中溶液的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约为
    B.点a:
    C.点b:
    D.水的电离程度:
    4.(2023年高考湖南卷化学真题)下列有关电极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碱性锌锰电池的正极反应:MnO2+H2O+e-=MnO(OH)+OH-
    B.铅酸蓄电池充电时的阳极反应:Pb2++2H2O-2e-=PbO2+4H+
    C.K3[Fe(CN)6]溶液滴入FeCl2溶液中:K++Fe2++[Fe(CN)6]3-=KFe[Fe(CN)6]↓
    D.TiCl4加入水中:TiCl4+(x+2)H2O=TiO2·xH2O↓+4H++4Cl-
    5.(2023春·浙江·高三校联考期中)2022年3月,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进行了“天宫课堂”授课活动。其中太空“冰雪实验”演示了过饱和醋酸钠溶液的结晶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醋酸钠是强电解质 B.醋酸钠溶液显碱性,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
    C.醋酸钠晶体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 D.醋酸钠溶液中
    6.(2023·山西临汾·统考二模)25℃时,向0.1mol/LNH4HCO3溶液中通HCl(g)或加NaOH(s),溶液中含碳、含氮粒子分布分数δ[指某含氮(或碳)粒子的浓度占各含氮(或碳)粒子浓度之和的分数]随溶液的pH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常温下,Kb(NH3·H2O)>Ka1(H2CO3)
    B.NH4HCO3溶液中存在:c(NH3·H2O)+c()+c(OH-)=c(H+)+c(H2CO3)
    C.反应+NH3·H2O++H2O的平衡常数K=10−0.9
    D.pH=10.2时,溶液中存在:3c()+c(OH-)=c()+c(H+)
    7.(2023·吉林白山·统考模拟预测)常温常压下,某同学向氨水中逐滴加入的盐酸,实验测得溶液的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其中N点为反应终点(此时盐酸与氨水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消耗盐酸的体积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指示剂
    pH范围及对应颜色
    甲基橙
    4.4(黄色)
    酚酞
    10.0(红色)
    A.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误差比酚酞的大
    B.M点的溶液中存在
    C.N点溶液中
    D.P、M、N三点对应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为M点
    8.(2023·山东济南·山东省实验中学校考模拟预测)同温同压下,研究Cl2分别在不同浓度的盐酸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用溶解Cl2的物质的量浓度表示)变化如图所示。已知氯气在溶解时存在以下
      
    ①Cl2(aq)+H2OHClO+H++Cl- K1=4.2×10-4
    ②Cl2(aq)+Cl-Cl3(aq) K2=0.19
    ③HClOH++C1O- Ka=3.2×10-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随着NaCl浓度的增大,Cl2溶解度减小,溶液中减小
    B.随着盐酸浓度的增大,反应①被抑制,反应②为主要反应从而促进Cl2溶解
    C.a点时,c(H+)>c(Cl-)>c(Cl3-)>c(ClO-)
    D.b点时,c(Na+)硫化氢
    B
    用可见光照射充满与(物质的量之比1:4)混合气的试管,倒置在饱和食盐水中
    混合气体颜色变浅,饱和食盐水进入到试管中,形成一段水柱
    与反应的某些产物呈液态或易溶于水
    C
    常温下,用玻璃棒蘸取某盐溶液点在pH试纸中央,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试纸颜色与标准比色卡中的颜色相同
    该盐属于强酸强碱盐
    D
    镀铜铁的镀层破损后,浸泡在盐酸中一段时间,加入几滴KSCN溶液
    溶液未显血红色
    说明整个过程无生成
    A.A B.B C.C D.D
    11.(2023春·河北保定·高三河北安国中学校联考阶段练习)25℃时,用0.2的NaOH溶液滴定50mL 0.1 溶液,溶液中和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Ⅱ表示与pH的关系
    B.的数量级为
    C.滴入25mL NaOH溶液时,溶液呈碱性,存在关系
    D.滴入50mL NaOH溶液时,溶液的pH约为8.26
    12.(2023·浙江·校联考一模)已知25℃时,。某体系中,膜只允许未电离的HA自由通过(如图所示)。
      
    设溶液中,当达到平衡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Ⅰ和Ⅱ中的不相等
    B.溶液Ⅰ中
    C.溶液Ⅱ中的HA的电离度为
    D.溶液Ⅰ、Ⅱ中水电离出的之比为
    13.(2023秋·湖北武汉·高三武汉市育才高级中学校联考期末)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将纯水加热到时,变大,不变,水仍呈中性
    B.向纯水中通入氨气,平衡逆向移动,增大,不变
    C.向纯水中加入少量碳酸钠固体,影响水的电离平衡,减小,不变
    D.向纯水中加入醋酸钠固体或氯化铵固体,均可促进水的电离,不变
    14.(2023秋·湖北武汉·高三武汉市育才高级中学校联考期末)叠氮酸与溶液反应生成。已知溶液呈碱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的溶液的
    B.溶液的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的电离方程式:
    D.的溶液中:

    二、非选择题
    15.(2023春·四川雅安·高三雅安中学校考阶段练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显酸性,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___________,将溶液进行蒸干、灼烧,得到的固体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某温度下纯水的,若温度不变,滴入稀醋酸,使,则此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___________ mol∙L−1。
    (3)25℃时,在浓度均为1 mol∙L−1的、、三种溶液中,若测得其中铵根离子浓度分别为a、b、c(单位为mol∙L−1),由大到小顺序为:___________。
    (4)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和混合溶液作泡沫灭火剂,其灭火原理为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5)常温下,a ml  0.1 mol·L-1的盐酸与b ml 0.1 mol·L-1 氨水等体积混合,若混合溶液呈中性,则a___________b (填“大于”、“小于”、“等于”)。
    (6)某溶液中含有杂质,溶液中的浓度为0.020 mol∙L−1,通常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时即沉淀完全(注:),已知,,则除去中的选择的pH范围是___________。
    16.(2022秋·江西宜春·高三上高三中校考期中)Ⅰ.现有常温下pH=2的盐酸(甲)和pH=2的醋酸溶液(乙),请根据下列操作回答:
    (1)常温下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下列表达式的数值一定变小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B. C. D.
    (2)取10mL的乙溶液,加入等体积的水,酷酸的电离平衡_____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另取10mL的乙溶液,加入少量无水醋酸钠固体(假设加入固体前后,溶液体积保持不变),待固体溶解后,溶液中的值将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无法确定”)。
    (3)相同条件下,取等体积的甲、乙两溶液,分别加水稀释100倍,所得溶液的pH大小关系为pH(甲)___________pH(乙)(填“>”“c([FeL]+)>c(HL-)>c(OH-),A错误;
    B.根据图示的分布分数图可以推导出,H2L在pH≈9.9时HL-的含量最大,而H2L和L2-的含量最少,因此当pH在9.5~10.5之间时,含L的物种主要为HL-,B错误;
    C.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当[FeL2]-与[FeL]+分布分数相等时,可以将K简化为K=,此时体系的pH=4,在pH=4时可以计算溶液中c(L2-)=5.0×10-14.86,则该络合反应的平衡常数K≈10-14.16,即lg K≈14,C正确;
    D.根据图像,pH=10时溶液中主要的型体为[FeL3]3-和[FeL2(OH)]2-,其分布分数均为0.5,因此可以得到c([FeL3]3-)=c([FeL2(OH)]2-)=1×10-4mol·L-1,此时形成[FeL3]3-消耗了3×10-4mol·L-1的L2-,形成[FeL2(OH)]2-消耗了2×10-4mol·L-1的L2-,共消耗了5×10-4mol·L-1的L2-,即参与配位的c(L2-)≈5×10-4,D错误;
    故答案选C。
    3.D
    【分析】NaOH溶液和HCl、CH3COOH混酸反应时,先与强酸反应,然后再与弱酸反应,由滴定曲线可知,a点时NaOH溶液和HCl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Cl和水,CH3COOH未发生反应,溶质成分为NaCl和CH3COOH;b点时NaOH溶液反应掉一半的CH3COOH,溶质成分为NaCl、CH3COOH和 CH3COONa;c点时NaOH溶液与CH3COOH恰好完全反应,溶质成分为NaCl、CH3COONa;d点时NaOH过量,溶质成分为NaCl、CH3COONa和NaOH,据此解答。
    【详解】A.由分析可知,a点时溶质成分为NaCl和CH3COOH,c(CH3COOH)=0.0100mol/L,c(H+)=10-3.38mol/L,==10-4.76,故A正确;
    B.a点溶液为等浓度的NaCl和CH3COOH混合溶液,存在物料守恒关系c(Na+)=c(Cl-)=c(CH3COOH)+c(CH3COO-),故B正确;
    C.点b溶液中含有NaCl及等浓度的CH3COOH和 CH3COONa,由于pHKa1(H2CO3),故A正确;
    B.NH4HCO3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c(H+) = 2c()+c(OH-) + c(),还存在物料守恒c(NH3·H2O)+ c()=c()+c()+c(H2CO3),前者减去后者得到c(NH3·H2O)+c()+c(OH-)=c(H+)+c(H2CO3),故B正确;
    C.pH=10.2时,则Ka2(H2CO3)=10−10.2,反应+NH3·H2O++H2O的平衡常数,故C正确;
    D.pH=10.2时,根据电荷守恒c()+c(H+) +c(Na+) = 2c()+c(OH-) + c(),c()=c(),则溶液中存在:3c()+c(OH-)=c()+c(H+)+c(Na+),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D。
    7.C
    【详解】A.氨水中滴入盐酸,滴定终点时生成氯化铵,显酸性,则选甲基橙作为指示剂,酚酞的变色范围是碱性的,使用酚酞作指示剂误差较大,故A错误;
    B.根据图象,M点溶液显碱性,说明NH3·H2O的电离程度大于NH的水解程度,,故B错误;
    C.N点为反应终点,盐酸与氨水恰好完全反应得到NH4Cl溶液,根据电荷守恒:,此时溶液呈酸性,>,则,,故C正确;
    D.氨水中由于的电离抑制水的电离,加入盐酸后生成NH4Cl,的水解促进水的电离,N点为反应终点,P、M、N三点对应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为N点,故D错误;
    故选C。
    8.A
    【详解】A.同一溶液中,随着NaCl浓度的增大,Cl2溶解度减小,反应①逆向移动,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减小,所以增大,故A错误;
    B.盐酸和氯化钠溶液都能电离出氯离子,但在氯化氢的溶液中,随着氢离子浓度增大,反应①被抑制,随着氯离子浓度的增大,氯气的溶解度增大,说明此时主要发生反应②,反应②平衡正向移动,促进氯气的溶解,故B正确;
    C.a点溶液中的氯化氢的浓度为3mol/L,氯气的浓度约为0.81mol/L,氯化氢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出的氯离子部分与氯气结合生成,所以有c(H+)>c(Cl-)>c(Cl),反应②的平衡常数远大于反应①,且次氯酸的电离微弱,所以c(Cl)>c(ClO-),综上所述,有c(H+)>c(Cl-)>c(Cl)>c(ClO-),故C正确;
    D.b点溶液中溶质为3mol/L的氯化钠和0.4mol/L的氯气,由氯化钠电离出钠离子和氯离子浓度相等即c(Na+)=c0(Cl-),根据元素守恒有c1(Cl2)=c(HClO)+c(ClO-),故反应①生成的c2(Cl-)=c(HClO)+c(ClO-),反应②的c3(Cl-)=c(Cl),所以溶液中的c(Cl-)=c0(Cl-)+c2(Cl-)− c3(Cl-),所以c0(Cl-)=c(Cl-)− c2(Cl-)+c3(Cl-),最后可得c(Na+)Ka2,则曲线I代表与pH的关系,曲线Ⅱ表示与pH的关系。
    【详解】A.由分析可知,曲线Ⅱ表示与pH的关系,故A错误;
    B.由分析可知,,由图可知,当pH=0.25时,=-1,则=-1.25,则Ka1=10-1.25,数量级为,故B错误;
    C.滴入25mL NaOH溶液时,得到NaHA溶液,由分析知,,由图可知,当pH=2.82时,=-1,则lgKa2=-3.82,Ka2=10—3.82,HA-的水解平衡常数Kh===10-12.75<10-3.82,则NaHA溶液呈酸性,c(H+)>c(OH-),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两式整理可得:,则>,故C错误;
    D.滴入50mL NaOH溶液时,得到0.05mol/L Na2A溶液,A2-发生水解:A2-+H2OHA-+OH-,水解平衡常数Kh1=,则Kh1=,则c(OH-)=,c(H+)=,pH=-lgc(H+)=-lg=0.5lg5+7.91=8.26,故D正确;
    故选D。
    12.C
    【详解】A.根据题意,未电离的HA可自由穿过隔膜,故溶液I和Ⅱ中的c(HA)相等,A错误;
    B.由图可知溶液I本应显酸性,常温下溶液I的pH=7.0,则溶液I中c(H+)=c(OH-)=1×10-7mol/L,c(H+)<c(OH-)+c(A-),B错误;
    C.常温下溶液Ⅱ的pH=3.0,溶液中c(H+)=0.001mol/L,Ka==1.0×10-5,c总(HA)=c(HA)+c(A-),则=1.0×10-5,解得=,C正确;
    D.溶液Ⅰ中水电离出的c(H+)=10-7mol/L、Ⅱ中水电离出的c(H+)=c(OH-)=mol/L=10-11mol/L,溶液Ⅰ、Ⅱ中水电离出的c(H+)之比=10-7mol/L:10-11mol/L=104:1,D错误;
    故答案为:C。
    13.A
    【详解】A.加热能促进水的电离,c(H+)和c(OH-)均增大,水仍呈中性,Kw 变大,pH变小,A项错误;
    B.氨气和水反应生成NH3·H2O,NH3·H2O电离出OH-,从而抑制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 c(OH−) 增大,温度不变,则Kw不变,B项正确;
    C.发生水解,能够促进水的电离,温度不变,Kw 不变,c(OH-)变大,c(H+) 减小,C项正确;
    D.CH3COO-和都能够发生水解,从而促进水的电离,温度不变,则Kw不变,D项正确。
    答案选A。
    14.A
    【详解】A.由题意,NaN3溶液呈碱性,则叠氮酸根(N)会发生水解,说明HN3为弱酸,在水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故0.01 mol/LHN3溶液的pH>2,A正确;
    B.HN3为弱酸,电离方程式为HN3H++ N,电离是吸热过程,升高温度促进HN3的电离,c(H+ )增大,pH减小,B错误;
    C.NaN3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出Na+和N,电离方程式为NaN3=Na++ N,C错误;
    D.0.01 mol/I NaN3溶液中,由物料守恒,D错误;
    故答案选A。
    15.(1) Fe3++3H2O Fe(OH)3 +3H+ Fe2O3
    (2)
    (3)c>a>b
    (4)
    (5)小于
    (6)3.3≤pH<5

    【详解】(1)氯化铁中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和氢离子,溶液呈酸性,离子方程式:Fe3++3H2O Fe(OH)3 +3H+;由于氯化铁中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和盐酸,盐酸易挥发,因此将溶液进行蒸干,得到Fe(OH)3,灼烧得到Fe2O3;
    (2)某温度下纯水的,氢氧根浓度等于氢离子浓度,则,若温度不变,滴入稀醋酸,使,,溶液中的氢氧根浓度是来自水电离出的氢氧根浓度,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等于水电离出氢氧根浓度,则此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
    (3)25℃时,在浓度均为1 mol∙L−1的、、三种溶液中,硫酸铵中铵根单一水解,碳酸铵中铵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相互促进的双水解,水解程度相对大;硫酸亚铁铵中亚铁离子、铵根离子相互抑制的双水解,水解程度小,若测得其中铵根离子浓度分别为a、b、c(单位为mol∙L−1),由大到小顺序为c>a>b。
    (4)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和混合溶液作灭火剂,是由于两者发生双水解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二氧化碳气体,其灭火原理的离子方程式为。
    (5)a ml  0.1 mol·L-1的盐酸与b ml 0.1 mol·L-1 氨水等体积混合,若混合溶液呈中性,则产物中有NH4Cl和NH3·H2O,说明氨水过量,所以a V1 c(SO)> c(OH-)

    【详解】(1)常温下,取硫酸溶液,稀释到,稀释前后硫酸物质的量不变,则稀释后c(H2SO4)=, c(H+)=0.1mol/L,稀释后溶液的1。
    (2)①若将的盐酸与浓度为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恰好完全反应,溶质为氯化铵,氯化铵水解,溶液呈酸性;将的盐酸与浓度为的氨水混合,溶液均呈中性,则aa=c。
    (3)①由图可知,当pH=5.6时,c(Cr3+)=,的溶度积的值为。A点c(Fe3+)×c3(OH-) c(SO)> c(OH-)。
    18.(1)6
    (2) HS-、S2−、H+ OH-
    (3)减小
    (4)B
    (5) H2S+OH-=HS-+H2O c(HS-) >c(OH-) >c(S2−)

    【详解】(1)饱和 H2S 溶液中存在H2S、HS-、S2−、H+、OH-、H2O共6种微粒;故答案为:6。
    (2)关闭 c 口,若容器中活塞由 a 压到 b 位置,则H2S 溶液中,H2S(aq)物质的量浓度增大,第一步电离平衡正向移动,第二步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因此HS-、S2−、H+离子浓度增大,而OH-离子浓度减小;故答案为:HS-、S2−、H+;OH-。
    (3)在压强不变时,由 c 处通入一定量N2,顶盖将向上移动,H2S(aq)物质的量浓度减小,第一步电离平衡逆向移动,因此溶液中 H+浓度将变小;故答案为:减小。
    (4)若从 c 处通入 SO2 气体充分反应,并达到饱和,先是硫化氢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沉淀和水,因此氢离子浓度减小,后来二氧化硫溶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由于亚硫酸的酸性大于硫化氢的酸性,因此溶液中 H+浓度将增大到某值;故答案为:B。
    (5)将等浓度等体积的氢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由于硫化氢是二元弱酸,因此两者反应生成硫氢化钠,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2S+OH-=HS-+H2O,HS-水解是微弱的且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因此氢氧根浓度大于硫离子浓度,则所得溶液中阴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次序为c(HS-) >c(OH-) >c(S2−);故答案为:H2S+OH-=HS-+H2O;c(HS-) >c(OH-) >c(S2−)。

    相关试卷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盐类的水解: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盐类的水解,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盐类的水解: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盐类的水解,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盐类的水解:

    这是一份2024届高三新高考化学大一轮专题练习---盐类的水解,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