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课时讲练 (含解析)
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课时讲练 第8章 第7讲 2 第2课时 空间距离与立体几何中的最值(范围)问题(选用) (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课时讲练 第8章 第7讲 2 第2课时 空间距离与立体几何中的最值(范围)问题(选用) (含解析),共15页。
第2课时 空间距离与立体几何中的最值(范围)问题(选用)
空间中的距离问题
如图,平面PAD⊥平面ABCD,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PAD是直角三角形,且PA=AD=2,点E,F,G分别是线段PA,PD,CD的中点.
(1)求证:平面EFG⊥平面PAB;
(2)求点A到平面EFG的距离.
【解】 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则A(0,0,0),B(2,0,0),C(2,2,0),D(0,2,0),P(0,0,2),E(0,0,1),F(0,1,1),G(1,2,0).
(1)证明:因为=(0,1,0),=(0,0,2),=(2,0,0),所以·=0×0+1×0+0×2=0,·=0×2+1×0+0×0=0,
所以EF⊥AP,EF⊥AB.
又因为AP,AB⊂平面PAB,且PA∩AB=A,
所以EF⊥平面PAB.
又EF⊂平面EFG,所以平面EFG⊥平面PAB.
(2)设平面EFG的一个法向量为n=(x,y,z),
则所以
取n=(1,0,1),又=(0,0,1),所以点A到平面EFG的距离d===.
(1)空间中的各种距离一般都可以转化为求点与点、点与线、点与面的距离.
①点点距:点与点的距离,以这两点为起点和终点的向量的模;②点线距:点M到直线a的距离,若直线的方向向量为a,直线上任一点为N,则点M到直线a的距离为d=||·sin〈,a〉;③线线距:两平行线间的距离转化为点线距离,两异面直线间的距离转化为点面距离或者直接求公垂线段的长度;④点面距:点M到平面α的距离,若平面α的法向量为n,平面α内任一点为N,则点M到平面α的距离d=|||cos 〈,n〉|=.
(2)利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距离问题,首先应明确所求距离的特征,恰当选用距离公式求解.
1.如图,PABCD是正四棱锥,ABCDA1B1C1D1是正方体,其中AB=2,PA=,则B1到平面PAD的距离为________.
解析:以A1为原点,以A1B1所在直线为x轴,A1D1所在直线为y轴,A1A所在直线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1xyz,则=(0,2,0),=(1,1,2),设平面PAD的法向量是m=(x,y,z),
所以由
可得取z=1,得m=(-2,0,1),
因为=(-2,0,2),
所以B1到平面PAD的距离d==.
答案:
2.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4,BC=3,CC1=2.
(1)求证:平面A1BC1∥平面ACD1;
(2)求平面A1BC1与平面ACD1的距离.
解:(1)证明:因为AA1綊CC1,所以四边形ACC1A1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C∥A1C1.
又AC⊄平面A1BC1,A1C1⊂平面A1BC1,
所以AC∥平面A1BC1.同理可证CD1∥平面A1BC1.
又AC∩CD1=C,AC⊂平面ACD1,CD1⊂平面ACD1,
所以平面A1BC1∥平面ACD1.
(2)以B1为原点,分别以,,的方向为x轴,y轴,z轴的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B1xyz,则A1(4,0,0),A(4,0,2),D1(4,3,0),C(0,3,2),=(0,0,2),=(-4,3,0),=(0,3,-2),
设n=(x,y,z)为平面ACD1的一个法向量,
则即取n=(3,4,6),
所以所求距离d=||×|cos〈n,〉|===,
故平面A1BC1与平面ACD1的距离为.
立体几何中的最值(范围)问题
(1)(2020·宁波十校联考)如图,平面PAB⊥平面α,AB⊂α,且△PAB为正三角形,点D是平面α内的动点,ABCD是菱形,点O为AB中点,AC与OD交于点Q,l⊂α,且l⊥AB,则PQ与l所成角的正切值的最小值为( )
A. B.
C. D.3
(2)(2020·温州高考模拟)如图,在三棱锥ABCD中,平面ABC⊥平面BCD,△BAC与△BCD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BAC=∠BCD=90°,BC=2,点P是线段AB上的动点,若线段CD上存在点Q,使得直线PQ与AC成30°的角,则线段PA长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解析】 (1)如图,不妨以CD在AB前侧为例.以点O为原点,分别以OB、OP所在直线为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设AB=2,∠OAD=θ(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讲练测第7章§7.8空间距离及立体几何中的探索问题(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课时讲练 第3章 第2讲 第2课时 导数与函数的极值、最值 (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函数的极值,函数的最值,设函数f=ax2+bx+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课时讲练 第2章 第2讲 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 (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最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