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上册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设计
展开《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耳的结构与功能。从整体认知到局部研究,逐步加深学生对耳朵的结构和功能的认识。学生通过模拟实验,建立鼓膜的简单模型,化抽象为具体,切身实际地研究鼓膜的作用,最终让学生意识到物质的结构与功能往往是相对应的。此外,本课也是“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这一概念验证与强化。
本课教材围绕“认识耳的结构”这一目标,设计了3个活动。首先是观察耳朵的结构图,了解人耳的基本结构,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推测人耳各部分的功能;第2个活动是用“纸喇叭”模拟耳郭,用纸卷一个“喇叭”,把自然状态下听到的声音和用纸卷“喇叭”听到的声音进行比较,感受耳郭在收集声音中起到的作用;第3个活动是模拟鼓膜的振动,鼓膜是一个很薄而且有弹性的组织,在实验中用薄橡胶来模拟鼓膜。学生通过观察橡皮膜的振动,认识鼓膜的特点,推测人耳鼓膜的作用,这个活动是利用模型对科学问题做出解释。
研讨环节第一个是学生在探索和分析之后进行推测,重新认识耳的结构及功能。第二个是在知道耳郭的作用之后,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医生的听诊器的作用。听诊器的听诊头也是起到聚集声音的作用,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胶管中的空气传到医生的耳朵里。通过这个例子,让学生明白声音的有可以聚合的特点。
【学情分析】
耳朵是学生很熟悉的器官,他们也明白耳朵能让我们听到声音,但绝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是耳朵的结构就是耳郭。对于为什么耳朵可以让我们听到声音?耳的内部结构是怎么样的?这些结构有什么功能?很多学生对于这些是没有全面、清晰的认识的。这就是学生在本课学习中面临的问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构建模型,引导认识和理解。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l 人耳中的鼓膜能感应声波并振动,进而传到内耳,产生听觉。
科学探究目标:
l 通过模型探究,了解耳郭和鼓膜的作用。
l 在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态度目标:
l 养成细心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目标:
l 了解科学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人耳中的鼓膜能感应声波并振动,进而传到内耳,产生听觉。
难点:认识耳的各部位结构及功能。
【材料准备】
耳的结构图(彩色,一组一张)、A4纸、橡皮筋、橡皮膜、塑料杯、音叉、木屑(或者细沙)
橡皮膜来源:网购。(链接:https://m.tb.cn/h.4xPtrAz?sm=79b793)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1.导入
推测人耳的结构。
教师提问:声音可以通过空气传播,耳是怎样使我们听到声音的?
教师活动:提炼学生观点,了解学生前概念。
设计意图:以上节课的知识为切入点,声音产生后,为何耳朵就能听到声音呢?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的前概念。
2. 观察耳朵的结构图
学生活动:两人一组观察耳的结构图。
设计意图:学生对于自己的身体是充满好奇心的,彩色的结构更能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这一环节直接把耳的结构展示给学生,把重点放在猜测外耳、中耳、内耳的作用上。
3. 用“纸喇叭”模拟耳郭
教师提问:通过观察,请你猜一猜耳郭的作用是什么?我们用实验来验证。
学生活动:用“纸喇叭”模拟外耳,比较用“纸喇叭”听声音和拿掉“纸喇叭”听声音的区别。
设计意图:用简单易得的材料来验证耳郭的作用,亲身感受声音的强弱变化。
4. 模拟鼓膜振动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模拟鼓膜振动的实验,提醒学生实验中关注的对象是橡皮膜,而非跳动的木屑;指导学生理解跳动的木屑与橡皮膜振动的关系。
学生活动:在“鼓膜”模型上放一些碎木屑,用音叉在“鼓膜”上方制造强弱不同、远近不同的声音,观察“鼓膜”的变化。
设计意图:用与鼓膜一样薄而且有弹性的橡皮膜来模拟鼓膜,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鼓膜的特点,认识鼓膜的功能。同时也能对“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和“声音的传播方式”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5. 拓展
学生活动:观看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3D模拟耳朵的内部结构,以及声音在耳内的传播过程,在学生脑海里形成更具体、形象的认知。
【板书设计】
【板书说明】
1.将耳朵的结构图按外耳、中耳、内耳截成3份,一边讲解一边将三部分合到一起。
2.黑色虚线箭头自行添加,其他可以彩色打印。
【学生记录单设计】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探究记录单
记录时间:_____年____月___日
探究目标
认识耳的结构与功能
探究过程
1.观察耳的结构图,预测外耳、中耳和内耳的主要作用。
图1 耳的结构图图
2.用纸卷一个“喇叭”,用这个纸喇叭听一听微弱
图2 “纸喇叭”图
的声音;拿掉纸喇叭,再听一听。两次听到的声
有什么不同?
答:我发现第一次听到声音___________,第二次
听到的声音___________。这个纸喇叭相当于耳朵
的__________(填耳朵的结构名称)。
3.在模拟“鼓膜”的上面放少量细沙或碎纸屑,用音
图3 模拟“鼓膜”图
叉等能发声的物体,在“鼓膜”的上方制造强弱不同
和远近不同的声音。在记录表中记录观察结果。
物体发出的声音
“鼓膜”的变化
声音距“鼓膜”的远近不变
较强
较弱
声音的强弱不变
较近
较远
我的发现
通过实验,我知道鼓膜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科学
年级
四
学期
上
课题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科书
书名:《科学》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年7 月
教学人员
姓名
单位
授课教师
张利
北京中学
指导教师
王素英
北京市朝阳区教研中心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知道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了解耳廓和鼓膜的作用。
2. 通过模型探究了解耳廓和鼓膜的作用,在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养成细心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4. 保护耳朵,知道科学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
教学重点:
通过模型探究了解耳廓和鼓膜的作用,知道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学难点:
通过模型探究了解耳廓和鼓膜的作用,知道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1分
3分
12分
3分
1分
一、回顾
二、聚焦
三、探索
四、总结
五、下节课准备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音乐厅欣赏了打击乐,知道了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你来解释一下鼓的声音是怎样从舞台传播到其他地方的?
是的,鼓在振动产生声音时,会引起它周围的空气的振动,从而使声音传播到我们这里。
同学们,鼓的声音能够传播到我们这里,我们又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鼓的声音通过空气的振动传入我们的耳朵,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耳朵为什么能听到声音?耳是怎样使我们听到声音的呢?你可以观察一下家里人的耳朵,说一说你的想法。
男:老师,我知道耳朵可以把声音收集过来,然后传入耳朵内部,内部应该有感知声音的结构,所以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女:我还知道耳朵里有特别薄的鼓膜,声音能使鼓膜振动,所以我们能听到声音。要是它破了,我们就听不到声音了。
看来同学们已经想到,耳朵能听到声音,可能与耳朵的结构有关系。各个部分的结构可能还有不同的作用?你们说鼓膜能振动,真的能吗?它的振动有什么用呢?
看来,我们要想知道“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还真得先搞清楚耳的结构,还得探寻一下各个结构的作用才行。
好,下面就让我们先来认识耳的结构。
这是一张耳的结构图,观察一下,耳的结构是什么样子?你认识耳的哪些部分?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学习一下耳的结构。
好,同学们。耳的结构真的很复杂呢!由外向内,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组成。外耳有耳廓、耳道。耳廓其实就是我们平常俗称的耳朵这部分。耳道是一个通道,连通着中耳里薄而有弹性的鼓膜,鼓膜连接听小骨。内耳包括耳蜗和听觉神经。
认识了耳的结构,我们就可以根据结构再次思考“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
当鼓振动发声时,带动周围空气振动,进而将声音传入我们的耳朵。耳朵能听到声音,会不会也与振动有关呢?让我们听一听这些同学的看法。
男:我觉得肯定与振动有关。外面的空气振动,就会传到耳道里,于是里面的空气也会振动。
女:我观察到耳各个部分都是连接的,如果耳道里的空气振动应该会引起里面薄并且有弹性的鼓膜振动,就这样把振动往里面传,最后我们能听到声音了。
好的,同学们,看来大家都将振动与耳的结构联系起来思考,非常好!那么声音通过耳道真的会引起鼓膜的振动吗?鼓膜有什么作用呢?
由于鼓膜位置较深,我们不容易看到。这可怎么办呢?
同学们,你还记得模拟实验的方法吗?当我们无法直接用真实地鼓膜来研究时,就可以模仿鼓膜制作一个模型来研究。
我们想研究鼓膜的作用,那么就要制作一个类似耳道和鼓膜的结构。请你思考一下,用什么材料可以模拟耳道?什么材料可以模拟薄而有弹性的鼓膜呢?
我们可以制作这样一个模型。剪下矿泉水瓶子的上半部分,用它来模拟耳道,在大口一端绷紧一块气球皮来模拟薄而有弹性的鼓膜。用牙签和细线悬挂又轻又小的泡沫小球,粘好牙签使小球紧挨着气球皮,泡沫小球就相当于耳膜连接着的听小骨。好,同学们,拿出你的材料,赶快制作吧!
同学们,你们制作好了吗?让我们一起思考一下,怎样利用手中这个模型来实验和观察呢?如果出现什么现象,就能说明声音通过耳道会引起鼓膜的振动呢?
我们可以像这位同学这样做。把塑料瓶口擦拭干净,用嘴对着塑料瓶口,发出较大的声音,观察靠在气球皮上的小球是否振动。如果小球振动,就说明气球皮发生了振动,也就证明了声音通过耳道可以使鼓膜产生振动。鼓膜又带动听小骨振动。如果小球不动,则说明声音没有使气球皮发生振动,也就说明声音通过耳道不能使鼓膜发生振动。实验中要注意:声音要大、手要拿稳、对镜观察。
现在让我们跟随这位同学一起看一看实验结果吧。
同学们,你发现了吗?小球发生了明显地振动,这说明声音通过矿泉水瓶的确使气球皮发生了振动。这也证明了声音通过耳道可以使鼓膜发生振动。鼓膜还能引起听小骨振动。
有的同学说,真像是在进行接力跑呀!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鼓膜振动又引起听小骨振动。同学们形容得还真是很形象呢!就是不知道耳的其他部分还有没有加入到这个接力跑活动中的呢?
唉,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在我们耳的结构中,耳道外还有耳廓,它是耳的各个结构中最靠外面结构,它会不会也参与到接力跑活动中呢?如果参与了,它又起到什么作用呢?
生:我觉得在耳的结构中,耳廓应该是接力跑的第一棒。我在书里知道耳廓有收集声音的作用。如果没有耳廓,我们可能就听不到比较清楚的声音了。
是不是像他说的这样呢?想要搞清楚耳廓是否有收集声音的作用,仍然需要模拟实验来帮忙。耳廓位于耳道外,形状像个喇叭。那么我们可以在刚才没有耳廓的模型的基础上,在瓶口外安装一个形似喇叭的部位,模拟我们的耳廓。请你拿出准备好的扇面形的硬纸卡,完成这个模型。
我们利用这个模型,比较一下,当声音传播到我们的耳朵时,在没有耳廓和有耳廓的情况下,小球的振动会有什么不同吗?为了比得公平,应该注意什么呢?我们要注意声音大小相同、声音发出的位置到耳膜的距离要相同、手要拿稳。
实验开始,请注意观察。实验中我们看到,在发出声音大小相同,距离也相同的情况下,没有耳廓的模型上小球几乎没有振动,说明气球皮接收到的振动比较微弱。在有耳廓的模型上的小球振动比较明显,说明气球皮接收到的振动比较强烈。这样的实验结果说明耳廓有什么作用呢?相信同学们已经想到,耳廓确实可以把声音更好地收集聚拢到耳道里,使鼓膜发生比较明显的振动,于是我们就能听到比较清晰的声音了。
同学们,我们人类的耳廓有聚拢声音的作用,其实自然界的一些动物也是如此!蝙蝠的耳朵圆圆的,与身体相比显得很大;兔子耳朵又大又长,还可以随声音的方向做任意转动。它们这样的大耳廓,能接收到的声音更多,使听觉更加灵敏,也就能更好地洞察周围环境的变化,从而能更好地生存下去。
好了,同学们,我们通过模拟实验的方法探究了鼓膜和耳廓的作用,相信你对“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一定有了更多的认识,让我们来说一说吧。
生:老师,我现在认为,耳廓收集外界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接着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引起听小骨振动,就像接力跑似的把声音传向内耳。
同学们,你发现了吗,耳能听到声音,还真的与振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呢。就像你们说的那样,像接力跑似的逐步将振动向耳的内部传递。
同学们,当声音传到内耳后,又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才使我们真正听到声音的呢?让我们通过一个短片了解一下。
好的,同学们,现在你知道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了吧!让我们总结一下:外界的声音由耳廓收集起来,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会引起听小骨的振动,听小骨将声音传入内耳后,还要经过耳蜗再传递给听觉神经,接着再传递给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才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整个过程真是一个复杂地传递过程呀!耳的各个部分在声音传递过程中都是不可替代。我们要注意保护我们的耳朵。
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你知道哪些保护耳朵的好方法呢?让我们来学习一下。
在游泳、洗澡时,要注意避免耳朵进水,进水后容易引起中耳发炎。如果不慎进水,可以轻轻用纸巾或棉棒擦拭干净。
避免听音量过大的声音。容易造成听力损伤。当周围出现巨大的声响时,要捂住耳朵,以免振坏耳膜,听力受损。
不要随便掏耳朵,一定不要用尖锐物品掏耳朵,以免伤到耳道甚至耳膜。
好,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认识耳的结构和功能,知道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在生活中,我们能够听到强弱、高低不同的声音。在下一节课,你将跟随老师一起学习《声音的强与弱》。在上课前请你准备以下实验材料:一根皮筋、一把钢尺和一个小鼓。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科学
年级
四
学期
上
课题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科书
书名:《科学》
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年 7 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 知道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了解耳廓和鼓膜的作用。
2. 通过模型探究了解耳廓和鼓膜的作用,在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养成细心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4. 保护耳朵,知道科学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
课前学习任务
1. 复习《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一课所学习的知识。
2. 学习用具准备:笔、记录本
3. 实验材料准备:一张扇面形的硬卡纸、一个剪掉下半部分的矿泉水瓶、一个剪掉气球嘴的大号气球、一根牙签系上细线,线上粘好一个又轻又小的泡沫小球。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模拟实验(一)
实验名称:探究鼓膜的作用
实验记录:(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学习任务二】
模拟实验(二)
实验名称:探究耳廓的作用
实验记录:
探究耳廓作用实验记录表
实验现象
有耳廓
无耳廓
实验结论:
【学习任务三】 下节课材料准备:几根皮筋、一把钢尺、一个小鼓
推荐的学习资源
第4课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材P9~10)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 累计____1____课时
课题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知道人耳中的鼓膜能感应声波并振动,进而传到内耳,引起听觉。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模型探究,了解耳郭和鼓膜的作用。
2.在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态度目标
养成细心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科学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
教学
重难点
重点:知道人耳中的鼓膜能感应声波并振动,进而传到内耳,引起听觉。
难点:通过模型探究,了解耳郭和鼓膜的作用。
教学
准备
为学生准备:A4纸、塑料杯、大于塑料杯口的气球皮、橡皮筋、音叉(或锣等能发出声音的器具)、少量的细沙或碎纸屑、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耳的结构”挂图或耳的结构模型、听诊器。
流程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聚焦
1.提问:我们生活在一个奇妙的世界里,每天都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我们能听到这些声音主要和我们身体的哪个器官有关?(预设:耳朵。)
2.揭题:我们从上节课的学习中知道了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耳中的,那么耳是怎样使我们听到声音的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探究一下。(板书: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探索
与研讨
探索一:观察耳朵的结构
1.出示:“耳的结构”挂图或耳的结构模型等。
探索
与研讨
2.提问:你们发现耳有哪些结构?来说说看。(预设:耳的结构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和听小骨,内耳包括耳蜗和听觉神经。)
3.讲解:耳郭形如喇叭,有收集声音的作用;鼓膜位于外耳道与中耳之间,是有弹性的椭圆形、淡灰色、半透明的薄膜,能接收声波并产生相应振动;听小骨是将声音传递到内耳的小型骨头,也是人体最小的骨头;耳蜗是内耳中主管听觉的装置,因形似蜗牛壳而得名;听觉神经是由内耳向大脑传递听觉的神经。耳的这些结构都有各自的作用,它们是我们能听到声音的关键所在,缺一不可。
探索二:感受耳郭的作用
1.出示:A4纸。
2.布置任务:引导学生通过用纸卷成的“喇叭”听声音,感受耳郭的作用。
3.研讨汇报。
集体汇报帮助卡
主持人:请各小组代表依次汇报你们组在活动中的发现。
小组1:在探究活动中,我们发现借助“喇叭”听到的声音更清楚、更响亮。根据这个现象,我们小组认为借助“喇叭”听声音,就是加大了耳郭,说明加大耳郭听到的声音更清晰。
主持人:其他小组还有需要补充的吗?
小组2:此活动还能说明耳郭的作用是收集声音。
主持人:谢谢大家的发言,汇报活动结束。
4.小结:耳郭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收集声音。
探索
与研讨
探索三:模拟鼓膜的振动
1.出示:塑料杯、大于塑料杯口的气球皮、橡皮筋、音叉(或锣等能发出声音的器具)、少量的细沙或碎纸屑等。
2.布置任务:引导学生分组实验,并完成实验帮助卡。
3.研讨汇报。
组内研讨帮助卡
主持人:“模拟鼓膜的振动”实验中,当音叉与气球皮的距离不变,使音叉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时,气球皮的振动情况怎么样?
学生1:声音较强时,气球皮振动明显;声音较弱时,气球皮振动不明显。
主持人:保持音叉发出声音的强弱相同,改变音叉与气球皮的距离时,气球皮的振动情况又怎么样?
学生2:距离近时,气球皮振动明显;距离远时,气球皮振动不明显。
主持人汇总大家的发言。
4.小结:声音能够引起鼓膜的振动,声音越强、距离越近,鼓膜振动越明显。
【设计意图】学生对于耳的认识大多只停留在其外部形状和它是一个听觉器官等较浅显的层面上,至于耳的内部结构和功能,以及我们是怎样通过耳听到声音的,大部分学生不清楚。因此,我们在观察了耳的结构图,了解了耳的结构后,通过“喇叭”实验感受耳郭收集声音的作用,通过“模拟鼓膜的振动”实验体会鼓膜振动传导声音的作用。
探索
与研讨
5.研讨:耳郭与纸喇叭在聚集声音方面有什么相似之处?(预设:耳郭和纸喇叭在结构上都是由大到小的,外部越大,聚集到的声音越清晰。)
6.讲解:(教学提示:出示听诊器。)与耳郭类似,听诊器的听诊头也起收集声音的作用,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胶管中的空气传到医生的耳朵里。
拓展
与小结
1.小结:人耳的结构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的耳郭收集声音并通过外耳道传到中耳的鼓膜,鼓膜振动将声音传递给听小骨,再经内耳的耳蜗传递给听觉神经,产生信号,大脑接收到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2.拓展:(1)人可以听见通过自身骨骼传导过来的声音,这种传导方式叫作骨传导。通常骨传导的传声效果比空气传导的要好,这就是我们听自己咀嚼的声音很大,而别人听到的比较小的原因。
(2)兔子有着长长的耳郭,能收集到各个方向的声音,只要有风吹草动,立刻撒腿就跑。这对长耳朵就是它们逃避天敌的法宝。
板书
设计
1.4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声音(声波)→外耳(耳郭)→中耳(鼓膜、听小骨)→内耳(耳蜗、听觉神经) → 大脑(声音)
教学
反思
通过前面三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并以波的形式传播。那么要研究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就得从认识我们的听觉器官——耳的结构和功能开始。
人耳的结构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的耳郭起到收集声音的作用,中耳的鼓膜可以产生振动,起到传导声波的作用,听小骨向内耳传递声音信号,内耳的耳蜗可以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再传递给听觉神经,进而让大脑感知。
教学时应抓住关键点“耳郭”和“鼓膜”的作用,由于听小骨、耳蜗等其他结构偏抽象,以讲述概念的形式教授就可以了。
课后
作业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对应课时训练。
六、医生可以借助听诊器(如图)去更好地了解病人的相关病情。
2.医生是如何借助听诊器听到病人的心跳声的?请你按声音传递的先后顺序填写正确的结构名称。
心跳声→__________→橡胶管内的空气→________→__________→鼓膜→__________→耳蜗→__________→大脑
参考答案
六、2.听诊头 耳挂 外耳道 听小骨 听觉神经
第4课时《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人耳中的鼓膜能感应声波并震动,进而传到内耳,引起听觉。
科学探究目标
1. 通过模型探究,了解耳郭和鼓膜的作用。
2. 在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态度目标
养成细心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科学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
【教学重点】
通过模拟实验,理解人耳各部分作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人耳的模型,鼓膜的演示材料,杯子,塑料薄膜,实验或细沙。
学生准备:用记录表记录人耳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与评价
学生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一、导入
(5 分钟)
上节课我们共同探究了声音是怎样传播出来的。声音传播到我们人的耳朵后,我们是怎样听见这些声音的呢?
学生讨论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调取学生原有认知,提取有意义的问题
二、聚焦
(5 分钟)
人耳是人体最重要的听觉器官,它包含哪些结构呢?
观察人耳的结构图,认识人耳的各个部分。
聚焦问题,形成概念目标。
三、探索
(25 分钟)
任务一:
仔细观察耳的结构图和模型,认识耳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结构图中清晰的标注了外耳、中耳、内耳的各个部分,再让我们看一看耳结构的模型,你能否将这些名称与耳的各部分相对应。
任务二:
人的头部两侧都长着耳朵,实际我们看到的外面这部分叫做耳郭,那耳郭有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用一张纸折成喇叭的形状,模拟耳郭的作用。
任务三:
声音的振动通过耳道进入内部,到达了鼓膜这里,鼓膜是怎样接收到声音的呢?让我们看两个模拟实验,让同学们明白鼓膜的工作原理了。首先将塑料薄膜套在杯子上面,发出声音,我们发现薄膜会振动,在上面撒一些细沙,细沙在薄膜上跳动。然后做鼓膜振动演示实验二,发现鼓膜振动的原理。
总结:
通过实验的研究,我们认识了耳郭和鼓膜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耳郭呢,就像一个声音收集器,可以收集到更多的空气中的振动,鼓膜就像一个精密的接收装置,能接收大小强弱不同的振动,从而告诉大脑不同的声音。
1、 通过认识结构图,了解耳的各部分名称,通过耳的结构模型,了解耳的构造和位置。
2、 模拟耳郭的实验,体验耳郭的收声作用。
3、通过实验,体验耳膜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总结得出鼓膜和耳郭对人的听觉的重要作用。
通过多种有效的实验,进行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实现了科学探究目标和态度目标,合理猜测,实验的验证,最后顺利的得出结论。
四、拓展
听诊器也具有收声的作用,通过听诊头上的薄膜振动,来收集声音传送到我们的耳中。这就是听诊器的原理。我们可以利用实验材料自制一个听诊器。
制作听诊器,知道听诊器的工作原理。
利用学到的知识解释物体如何接收声音。
教科版 (2017)4.冰融化了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4.冰融化了教案设计,共2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材料准备,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生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1.感受我们的呼吸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1.感受我们的呼吸教案设计,共2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 (2017)6.声音的高与低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6.声音的高与低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活动手册使用说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