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鄂冀三省七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湘鄂冀三省七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鄂冀三省七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科考队员在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极昼期第一天拍摄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合成图(每两小时拍摄一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日可能为( )
A.3月1日 B.5月5日 C.8月7日 D.10月1日
2、拍摄P位置的太阳轨迹时,摄影机镜头朝向( )
A.正北 B.正南 C.正西 D.正东
3、当太阳位于图中Q位置时,北京某中学观察到太阳位于( )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左图为2021年11月8日某时刻某区域海平面天气形势图,右图为虚线框内不同高度气温分布状况图,Ⅰ、Ⅱ、Ⅲ代表不同高度,a~h为气温数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造成甲乙两地风力差异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温差异 B.气压梯度力 C.下垫面性质 D.地转偏向力
5、图中表示近地面及其气温关系的是( )
A.Ⅰ、a<b<c<d B.Ⅲ、e>f>g>h C.Ⅰ、a>b>c>d D.Ⅲ、e<f<g<h
族际通婚是指不同民族成员之间的相互联姻,族际通婚率是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人口范围内,所有族际婚姻占婚姻总数的比值,是反映各民族族际通婚程度的最主要的指标。族际通婚程度取决于各民族人口杂居程度和民族关系和谐程度两个因素。2015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显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族际通婚率比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总体的族际通婚率高出了4.12个百分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有利于提高各民族人口杂居程度的是( )
A.增强各族宗教信仰 B.缩小区域经济差异
C.提升各族教育水平 D.减少生育政策限制
7、族际通婚率上升有利于( )
①促进民族之间的团结奋斗
②增进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
③推动民族地区的稳定发展
④降低各族人口的杂居程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族际通婚率较高的原因主要是该人群( )
A.以中年人为主 B.男性比例较高
C.从事工业为主 D.接触范围更广
果子沟地处西天山两大抬升的断块山体之间,是翻越西天山连接准噶尔盆地和伊犁河谷的重要天然通道,沟内野果林成片,每年5、6月份果子沟附近的西海草原开启“花海”模式,吸引大批游客前往观赏。下图为果子沟山地植被类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每年5、6月份果子沟附近的西海草原开启“花海”模式。其“花海”开启时间晚于同纬度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
A.降水 B.土壤 C.地形 D.光照
10、影响图示新疆野苹果林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处阳坡,光照较充足 B.位于东风迎风坡,降水丰富
C.地处阴坡,水分条件好 D.位于西风背风坡,风力适宜
下图所示是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部分数据,其中,甲、乙、丙、丁四地为辽宁、广东、上海和西藏,人口数值是指常住(半年以上)人口数量。完成下面小题。
11、依据所示人口普查结果数据,可推知四地中( )
A.甲地社会养老负担最重 B.乙地人口老龄化水平最低
C.丙地劳动人口数量最少 D.丁地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12、造成乙、丙两地常住人口年龄结构差异的主要因素( )
A.人口政策 B.医疗水平 C.人口迁移 D.生育观念
下图示意我国某大城市群城市经济联系网络关系(2018年)。目前,肇庆、江门、惠州等人口持续减少,被誉为“人口收缩型城市”。针对这些收缩型城市,国家发改委明确要求它们“瘦身强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影响各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
A.空间距离 B.产业布局 C.服务范围 D.行政等级
14、面对城市收缩,这些城市宜采取的措施有( )
①优化产业结构
②加快工业化进程
③建设新城区
④优化城市功能区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某河流经伊拉克入海,下图为该河在伊拉克境内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伊拉克在该河建坝的首要目的是( )
A.增加能源供应 B.缓解供水压力
C.提供就业岗位 D.促进渔业发展
16、与沿海滩涂相比,该河上游的水库独有的生态功能是( )
A.提供农副产品 B.改善周边气候
C.调节河流流量 D.维持生物多样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乌伦古湖是乌伦古河的尾闾湖,即河流终点汇入湖。20世纪60年代以来,乌伦古河径流量逐渐减小,乌伦古湖生态环境逐渐恶化。20世纪70年代以后,修建了“引额济乌”渠道,乌伦古湖补给吉力湖,乌伦古湖生态环境逐渐改善。
材料二:下图为乌伦古湖位置示意。
(1)描述“引额济乌”渠道修建前后库尔尕河流向的变化。
(2)分别比较乌伦古湖在“引额济乌”渠道修建前后湖水盐度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3)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简析“引额济乌”渠道修建后乌伦古湖生态环境逐渐改善的原因。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关防乡位于湖北省十堰市勋西县,曾是一个生态恶劣、山洪频发、河水泛滥、田瘦人穷的贫困乡。近年来,关防乡在沙沟村试验冷水稻种植,利用山泉水灌溉,稻田四周价高田埂,田内开挖鱼沟,大力发展“稻鱼鸭”综合种养农业。冷水稻平均亩产约300千克,低于普通水稻,但冷水稻大米市场售价可高达30~50元/千克。
材料二:下图示意郧西县关防乡及周边区域等高线地形。
(1)简述关防乡用山泉水灌溉水稻对提高稻米品质的主要作用。
(2)与何家坡村相比,沙沟村冷水稻单产和品质更高,试分析原因。
(3)简述该地大力发展“稻鱼鸭”综合种养农业的优点。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甘肃省祁连山东部是典型的半干旱地区,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该地青海云杉的径向生长(年轮宽度是主要观察指标)受气候变化影响显著。某科研团队选取祁连山东部三处不同海拔高度的采样点,对青海云杉的树木年轮宽度分别进行测量,并从当地气象站获知:当地年均温在1986年左右显著升高。下图为祁连山东部树轮采样点地理位置示意图,表示意显著升温前后不同海拔多年平均年轮宽度(cm)及变化。
采样点 | 1961~1986 | 1986~2014 | 差值 |
2500m | 1.03 | 0.90 | -0.13 |
2750m | 1.17 | 0.82 | -0.35 |
3000m | 1.29 | 0.86 | -0.43 |
(1)简述青海云杉的生长习性。
(2)分析显著升温对云杉年轮宽度的影响。
(3)为了排除自然和人文条件的干扰,说出采样点的选址条件。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根据太阳直射哪半球,哪半球出现极昼,根据材料北极黄河站出现极昼,所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由于3月1日和10月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所以AD错误;根据所学,极昼出现的最低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互余,由于该日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为极昼现象第一天,所以太阳直射点大致位于11°N附近。再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可推断此日大约为5月初,故B正确,排除C。故答案为:B。
2、答案:A
解析:考查日出日落方位,黄河站位于北半球,该日极昼,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向,日出太阳位于正北方向,P点是该日太阳高度最小的时候,正值日出,故摄影机镜头朝向正北,因此故A正确,排除BCD。故答案为:A。
3、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太阳视运动。图中太阳位置是每两小时拍摄一次的太阳位置,根据太阳高度判断,位置最高时为正午12点,位置最低时为午夜0点。当太阳位于图中Q位置时,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地方时大约为6点,根据所学可计算得出,此时北京(116°E)地方时约为13点,此时北京太阳位于西南方向,D正确,排除ABC。故答案为:D。
4、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甲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应该强,而乙地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应该弱,但图中显示乙地有六级以上大风,甲地风力相对较小,表明气压和气压梯度力不是造成甲、乙两地风力差异大的主要因素,B错误;气温高低并不直接影响风力大小,A错误;图中甲位于陆地,乙位于海洋,乙地摩擦力较小,因此下
垫面性质是造成甲、乙两地风力差异大的主要因素,C正确;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不影响风的大小,D错误。故答案为:C。
5、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虚线框内是冷锋系统,西北是冷气团,东南是暖气团,锋面从东南向西北方向倾斜,因此,气温从西北向东南方向递增,因为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所以图中等温线数值的大小排列是:a<b<c<d,e<f<g<h,图中锋面从近地面至高空的排列是Ⅲ、Ⅱ、I,故答案为:D。
6、答案:C
解析:各族宗教信仰不同,带来生活观念、传统文化的差异,是阻碍族际通婚的重要因素,A项错误;区域经济差异缩小后,各民族人口的迁移动力减弱,更倾向于生活在民族聚居区,不利于提高各民族人口杂居程度,B项错误;具有较高受教育水平的人,通常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社会交往范围更大,易于突破传统婚姻观念的束缚,对其他民族的包容性和接纳程度更高,有利于提高各民族人口杂居程度,C项正确。减少生育政策的限制主要是为了缓解人口数量和年龄结构的问题,与各民族人口杂居程度无关,D项错误。故答案为:C。
7、答案:A
解析:族际通婚率上升,增强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增进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感,也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稳定发展。但是随着族际通婚率上升,各民族文化在交流融合过程中,相互影响,各民族特色文化会受到冲击,①②③正确,A项正确。故答案为:A。
8、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可知,族际通婚率是反映各民族族际通婚程度的最主要的指标,而族际通婚程度取决于各民族人口杂居程度和民族关系和谐程度两个因素。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能够在更广阔的空间,接触到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人群,与其他民族人口杂居的程度更高,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更明显,对其他民族的包容性和接纳程度更高,民族关系和谐程度更高,D项正确;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和从事职业在两个决定性因素上的表现不明显,A、B、C项错误。故答案为:D。
9、答案:C
解析:西海草原位于西天山,海拔高,气温低,热量条件差,花开时间晚于同纬度其他地区。该地热量条件差,主要受地形因素影响,故该地"花海"开启时间晚于同纬度地区的根本原因为地形,故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10、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新疆野苹果林分布于山谷东南侧,为阴坡,阴坡受太阳辐射影响小,蒸发微弱,水分条件好;该地位于非季风区,受西风影响,位于西风迎风坡,比较湿润。故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11、答案:D
解析:依据所示人口普查结果数据,可推知甲、乙、丙、丁四地分别为上海、广东(人口最多)、辽宁(劳动人口外迁,15—59岁比重最低)和西藏(人口最少)。社会养老负担最重应是辽宁,A错误;人口老龄化水平最低应该是西藏,B错误;丙地劳动人口比重最低,但人口总数多,劳动人口数量不是最少,C错误;丁地还未进入老龄化,故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D正确。故答案为:D。
12、答案:C
解析:依据所示人口普查结果数据,可推知甲、乙、丙、丁四地分别为上海、广东(人口最多)、辽宁(劳动人口外迁,15—59岁比重最低)和西藏(人口最少)。广东和辽宁常住人口年龄结构差异的主要是因为广东大量人口迁入,辽宁大量人口迁出的缘故。故答案为:C。
13、答案:B
解析:据图分析,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的强度,与其产业的互补性有关,B正确;由图可知,图中行政等级、服务范围、空间距离与各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不存在正相关的关系,故与产业布局相比,不属于主要因素。因此本题排除ACD三项,故答案为:B。
14、答案:C
解析:面对城市收缩应该采取的措施,应当是振兴产业的发展,尤其要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①正确;工业化进程的快慢,应当和经济发展的水平速度相协调,而不该盲目加快工业化进程,②错误;吸引农村人口要靠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就业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不是通过盲目建设新城区来吸引农村人口,③错误;城市城镇人口总量下降,有可能出现了城市中心萎缩的现象,因此要加大城市中心的建设,促进城镇化的发展,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相城区集中,振兴中心城市,④正确。故答案为:C。
15、答案:B
解析:该区域地处西亚,气候相对较干旱,在河流上建坝,拦蓄淡水,可以缓解供水压力,B正确;图示区域地处两河流域,地形平坦,水能不足,并非增加能源供应,A错;建坝提供的就业岗位很有限,不是首要目的,C错;河流建坝形成库区,可以发展渔业,但这不是伊拉克在该河建坝的首要目的,D错。故答案为:B。
16、答案:C
解析:河流上游水库可以有效调节下游河段河流径流量,C正确;提供农副产品、改善周边气候并非水库独有的生态功能,维持生物多样的生态功能沿海滩涂依然拥有,而水坝建设形成水库,阻碍了某些鱼类的洄游,一定程度上还减少了生物多样性。ABD错误。故答案为:C。
17、
(1)答案:修建前,自东南流向西北。修建后,自西北流向东南。
解析:结合图及材料可知:库尔尕河沟通吉力湖和乌伦古湖,修建前,因乌伦古湖是乌伦古河的尾闾湖,所以吉力湖水位高于乌伦古湖水位,水流自吉力湖流入乌伦古湖,库尔尕河流向自东南流向西北:修建后,因“引额济乌”,所以乌伦古湖水位上升,水流自乌伦古湖流入吉力湖,库尔尕河流向自西北流向东南。
(2)答案:修建前,盐度高。理由∶乌伦古湖没有径流流出,盐分逐渐积累。修建后,盐度降低。理由:额尔齐斯河流入后对乌伦古湖有稀释作用;盐分经库尔尕河流出。
解析:影响湖水盐度主要有蒸发量、降水量、淡水注入的多少等因素。结合材料“引额济乌”可知:修建前,盐度高。理由: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蒸发量大,乌伦古湖没有径流流出,盐分逐渐积累。修建后,盐度降低。理由是,额尔齐斯河流入后对乌伦古湖有稀释作用,且盐分经库尔尕河流出,使乌伦古湖盐度降低。
(3)答案:入湖水量增加,水位上升,湖面扩大;增加湖面蒸发量,改善局部小气候;湖泊水体
得以更新,水质改善;湿地面积增加,湖泊生物多样性增加。
解析:“引额济乌”渠道修建后,主要对乌伦古湖的湖水特征产生影响,影响湖水性质;额尔齐斯河流入乌伦古湖,湖泊水体得以更新,湖水盐度降低,水质得到改善;影响湖水面积及深度;湖泊水位抬升,水深面阔,调节气候功能增强;因水渠修建,湖水变得水深面阔,同时盐度降低,水质变化好,使生物的总量和多样性增加,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18、
(1)答案:山泉水天然无污染,水源洁净;山泉水富含多种矿物质;山泉水水温低,水稻生长周期延长,有机质积累更多。
解析:用山泉水灌溉水稻可提高稻米的品质,主要是由于山泉水富含多种矿物质,水质好,无污染,有利于提高水稻的品质;同时山泉水水温低,长期使用泉水灌溉,可使水稻生长周期延长,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2)答案:沙沟村位于向阳河谷,光照和热量条件好;河谷土层更厚,土壤肥力更高;临近河流,泉水丰富。
解析:对比两村的地理位置,便可分析出沙沟村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何家坡村水稻种植的不利条件,分别从地形和水源条件分析即可。何家坡村位于山脉北坡,而沙沟村位于向阳河谷,地势较低,光照和热量条件较好;何家坡村地处坡地,土层更薄,土壤肥力更低,而沙沟村位于河谷,流水的沉积作用使此处土层更厚,土壤肥力更高;沙沟村临近河流,泉水充足,适宜冷水稻的生长。
(3)答案:提高土地利用率;形成良性生态系统;提高经济效益。
解析:“稻鱼鸭”综合种养农业属于生态农业,相对来说,生态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更高,农业能够更好的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鱼鸭吃杂草,粪便还田,形成良性生态系统;可以有效控制病虫草害,改善土壤肥力,从而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提高经济效益;减少田间管理,充分利用农时,提高生产效率。
19、
(1)答案:地处半干旱地区,水分条件差,云杉耐旱;山区海拔高,热量条件差,云杉耐寒冷;冷干环境下,土壤发育程度低,云杉耐贫瘠。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认知,由材料可知该区域地处半干旱环境,故云杉耐干旱;图中山区位于中纬度,海拔为2500~3000米,全年热量较差,冬季寒冷,故云杉耐寒;冷干环境下,不利于土壤的发育,土层浅薄,故云杉耐贫瘠。
(2)答案:显著升温导致蒸发加剧,半干旱地区土壤水分减少;不同海拔青海云杉的年轮生长均变慢;高海拔地区土壤水分减少,限制云杉生长;低海拔地区靠近河流,土壤水分得到补充,云杉生长影响较小;升温后年轮减小幅度由高海拔向低海拔下降。
解析:半干旱地区限制青海云杉生长的主要因素是土壤水分,显著升温后蒸发加剧,土壤水分散失快,减缓云杉生长,年轮宽度减小;由图中纬度数值可知,该区域空间范围小,且由表格数据可知升温后年轮减小幅度由高海拔向低海拔下降,这是因为低海拔采样点距河较近,土壤水分有所补充,升温导致土壤水分较少的情况,对云杉生长影响较小;高海拔地区土壤水分减少后,对云杉生长的影响明细。
(3)答案:选择植被稀疏区域;选择人类活动干扰少的区域。
解析:远离森林中心地带,减小森林内部生物活动产生的热量与水分的影响,选择植被稀疏的地带,充分与自由大气接触,更能对气候变暖产生精准反应;选择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少的区域,排除一些人为因素的干扰。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湘鄂冀三省七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南省湘鄂冀三省七校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湘鄂冀三省七校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卷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