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3.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教案设计
展开3.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教材简析】
本课是六年级上册《微小世界》单元的第3课。本课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利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身边微小的动物,了解人肉眼看不清的物体结构。教科书提供了一张用放大镜观察蚱蜢的图片,提示学生可以以昆虫为例来进行观察研究。第二部分探索,在学习正确使用显微镜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三种不同方式观察身边的微小物体,并用示意图和文字记录自己的发现,通过对三者的比较来体会观察工具的重要性。第三部分研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展示自己的观察结果,并通过交流,知道观察工具的放大倍数越大,物体的图像越大,视野越小。第四部分拓展,通过资料阅读,让学生明白人类的很多发明都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原型,从而建立起人类的生产、生活与大自然之间的关联。
【学生分析】
六年级学生虽然对身边常见的微小物体有所了解,但大多学生没有亲自观察过这些物体的微小结构,利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进行观察的机会就更少了。他们对物体微小结构的探索充满兴趣,教师要利用好学生的这份求知欲,引导他们自主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同时,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所以,教师可以在小组合作的同时,提供更多的独立探究的机会,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同一个微小的物体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大小及视野是不同的。
科学探究目标
1. 能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
2. 能够利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自主地观察身边的微小物体,并能用示意图和文字将自己的发现记录和描述出来。
3. 知道人类的很多发明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原型,能说出工程师利用科学原理发明创造的实例。
科学态度目标
1. 对探索微小世界产生浓厚的兴趣。
2. 能够主动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想法,积极参与小组讨论。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 了解当前微小世界的研究成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2. 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应用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利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自主地观察身边的微小物体,并能用示意图和文字将自己的发现记录和描述出来。
难点:能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蝴蝶标本(自备)、红色卡纸(自备)、放大镜、手持式显微镜、光学显微镜(自备)、观察记录表。
教师准备:光学显微镜、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问题
1. 图片导入。
(1)出示身边常见的微小物体的图片
(2)学生欣赏图片后,组内讨论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之处。(板书:微小的物体)
(3)揭示课题: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板书补充课题)
2. 提问:要看清楚这些微小物体,我们可以借助什么工具呢?(板书:肉眼、放大镜、显微镜)
3. 聚焦问题:这些微小物体在放大镜和显微镜下是怎样的呢?
设计意图:以身边各种微小的物体图片导入,引出本课的研究对象——微小物体。
二、探索
(一)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引言: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分为五个步骤: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板书: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光学显微镜。
1. 出示光学显微镜及其操作步骤图文,教师边讲解边演示操作。
(1)安放:右手握住显微镜的镜臂,左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向着光摆放在平坦的桌面上,略偏左,镜座离桌子边缘大约7厘米。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白亮的视野。
(3)上片:将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要使标本正对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
(4)调焦:眼睛看着物镜,转动调节旋钮(或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用左眼从目镜往下看,同时反方向转动调节旋钮(或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再略微转动调节旋钮(或细准焦螺旋),直到看到清晰的图像。
(5)观察:慢慢移动载玻片,用左眼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注意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正好相反。一边观察一边将观察到的图像画在学习单上。
2. 学生亲手操作,学习使用光学显微镜,教师巡视指导。
手持式显微镜。
1. 谈话:实验室还有一种简易的显微镜——手持式显微镜。(板书:手持式显微镜)
2. 出示手持式显微镜及其操作步骤,教师边介绍边演示操作。
(1)掰开镜筒,打开灯泡。
(2)透明罩对准、紧贴被观察物体。
(3)眼睛对准目镜观察。
(4)转动调焦旋钮进行调焦,直到看到清晰的图像。
(5)观察并将图像画在学习表上。
3. 出示红色卡纸和显微镜下的卡纸图像,学生使用手持式显微镜观察红色卡纸,直到观察到目标图像,教师巡视指导。
(二)观察蝴蝶
1. 谈话:今天,我们用手持式显微镜来观察一种我们比较熟悉的昆虫——蝴蝶。
2. 出示蝴蝶标本图片。
(1)布置观察任务:分别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选择蝴蝶身体上的一个部位进行观察,把我们观察到的图像画下来,并用文字记录我们的发现。
(2)出示学习表1,介绍学习表及记录方法,可以参考教科书第7页上方的内容。
3. 蝴蝶标本观察结束后,再任选两样微小物体,用手持式显微镜进行观察,并画出示意图,记录在学习表2中。
4. 学生两人一组进行观察,教师巡视指导。重点关注显微镜的使用步骤以及观察内容的描述。
三、研讨交流
1. 学生在实物投影上汇报观察结果。
2. 重点研讨问题。
(1)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蝴蝶的某个部位,各发现了什么?
(2)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蝴蝶这个部位时,图像大小和视野大小有什么不同?
(3)你用手持式显微镜观察到了什么微小物体?有什么新发现?图像大小和视野大小与用肉眼观察有什么不同?
(4)观察中,让你最惊奇的是什么?
3. 出示肉眼、放大镜、高倍显微镜下的植物叶片照片。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结果,说一说使用不同观察工具,图像大小和视野大小各有什么特点。
4. 小结: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物体的图像越大,视野反而越小。(板书:图像越大,视野越小)
四、拓展
1. 资料学习:昆虫给人类发明的启发。
(1)谈话: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的应用使得人类对微小物体的研究更加深入、透彻,人类还从一些昆虫的身体结构上得到启发,发明了先进的产品,让我们来看一看。
(2)学生阅读教科书第8页《受昆虫启发的发明创造》,找一找,资料中人类是受到昆虫身体结构的哪些启发,发明了有益于人类的探测仪器?
2. 集体交流。
3. 说一说,人类还有哪些发明也是受到自然界生物的启发的?
(例如,鱼鳔——潜水艇、蝙蝠——雷达、萤火虫——人工冷光、电鱼——伏特电池、蛙眼——电子蛙眼、鱼鳍——船桨、锯齿草——锯子、苍耳——尼龙搭扣等)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主阅读资料找重点的学习方式,来了解人类的很多发明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原型,培养学生阅读科学资料的能力。
【板书设计】
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一、肉眼 放大镜 显微镜
二、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三、手持式显微镜
四、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物体的图像越大,视野反而越小。
3.《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微小世界》的第3节,教材背景图片是一张瓢虫,隐含着本课的观察以微小的昆虫为主要对象。从低年级用肉眼直接观察小动物到现在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昆虫的身体器官,观察尺度在缩小,观察要求在提升。这节课将以熟悉的昆虫为代表,了解放大镜和显微镜下奇妙的昆虫世界。
教材共分4个部分。聚焦:我们周围有许多微小的物体,如有些昆虫极小,有些昆虫的身体器官用人的肉眼都看不清。在放大镜和显微镜下,昆虫的身体是怎样的呢?教科书出示了本课的科学词汇:鳞片和复眼,这是一些昆虫身体上用肉眼无法看清的两个器官,意在引导学生在后续的观察中多加关注这些微小的器官。探索:这部分有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对比观察昆虫的触角、翅、脚或其他的某一个部分,把我们的发现画成图并用文字标注。”在这一活动中我们需要注意两个方面,其一,要利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来观察,观察的内容是昆虫身体的某一部分,例如昆虫的触角、翅、脚等,而不是整体结构;其二,观察时不能局限于某一种方法对昆虫器官的独立观察,而要采取对比观察的方法,对同一个昆虫的某一部分在不同工具下的图像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发现用不同工具观察时我们看到的图像大小和视野范围是有差异的。在对比中逐渐体会到观察工具的改进使我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和深入,技术将改变我们的认知。教科书呈现的“蝴蝶足的观察记录”和“蝴蝶翅的观察记录”图片,为学生提供一种了描述和记录观察结果的范例。第二个活动是“利用手持式简易显微镜,观察周围物体的微小结构,并用示意图画下来。”在观察完昆虫器官后,还可以利用手持式简易显微镜观察周围其他物体的微小结构,例如花粉、灰尘等。研讨:有2个研讨问题。第1个问题是“我们在观察中发现了什么?让你最惊奇的是什么?”通过问题可以了解学生对显微镜使用的掌握情况,同时也可以了解学生记录、描述观察结果的方法是否恰当。第2个问题是“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同一物体,图像的大小和视野(看到的范围)有什么不同?”这个问题是在收集整理大量观察信息的基础上做出的提炼概括,学生通过对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到的图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观察工具的放大倍数越大,物体的图像就越大,视野却越小。教科书还呈现了植物的叶分别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不同形态,清楚地显示了在不同放大倍数的观察工具下,物体的图像大小和视野大小的变化,从植物的角度再一次证实观察工具的放大倍数与图像大小及视野范围的关系。研讨:本部分安排了一则“受昆虫启发的发明创造”阅读资料,列举了人类从苍蝇的复眼、苍蝇的触角和蝴蝶的翅膀这两种昆虫的身体结构特征中得到启发,分别发明了“蝇式气味分析监视仪”“蝇眼照相机”“蝇眼雷达”“蝇眼探测系统”“百叶窗样式的人造卫星控温系统”的例子。这些事例正是人类仔细观察身边微小物体,从中受到启发创新的体现。拓展阅读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之一,在广泛阅读中,学生明白了人类的很多发明都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原型,从而建立起人类的生产、生活与大自然紧密相连的观念,体会到人类对大自然的研究成果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身边常见的微小物体有所耳闻,但大多数学生没有利用显微镜等工具观察过这些物体的微小结构。他们对身边微小物体的探索充满着浓厚的兴趣,教师要细心呵护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引导他们自主参与到微小物体的探索中。学生通过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对比观察微小物体,知道观察工具的发展和进步使人类的视野越来越开阔和深入,初步感知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积极作用。本课的观察以微小昆虫为主要对象,学生对昆虫有着浓厚的兴趣,观察昆虫的身体对许多学生来说是一个乐此不疲的活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同一个微小的物体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大小及视野是不同的。
科学探究目标:
能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
能够利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自主地观察身边的微小物体,并能用示意图和文字将自己的发现记录和描述出来。
知道人类的很多发明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原型,能说出工程师利用科学原理发明创造的实例。
科学态度目标:
对探索微小世界产生浓厚的兴趣。
能够主动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想法,积极参与小组讨论。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目标:
了解当前微小世界的研究成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用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同一个微小的物体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大小及视野是不同的。
难点:能够利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自主地观察身边的微小物体,并能用示意图和文字将自己的发现记录和描述出来。
【材料准备】
学生:放大镜、台式光学显微镜、手持式简易显微镜、各种昆虫的标本或昆虫肢体的标本、周围物体(如花瓣、纤维等)、实验记录单
教师:学生实验材料一套、课件
【教学流程图】
教学活动内容
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教学流程图
核心探究活动
目标实现手段
导入
拓展活动
真实问题情境
学习使用光学显微镜、手持式简易显微镜使用方法。
如何看清昆虫身体上用肉眼无法看清的器官?
环节1:学习使用显微镜
提炼
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对比观察昆虫的触角、翅、足或其他的某一部分的实验,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记录发现,。
环节2:学习记录方法
环节3:完成观察任务
学习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三种观察方式观察后的记录要求。
研讨1、2
科学阅读——受昆虫启发的发明创造
感受
感性的
理性的
观察前知识与技能的准备
【教学过程】
一、聚焦
师:地球上生存着许许多多的生物,比如种类、数量繁多的昆虫家族。(播放有关昆虫的图片)每一种昆虫都有其特殊的身体构造及特有的生活习性,有一些执着的研究者如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他就用一生的时间对昆虫进行了观察,发现了许多关于昆虫的趣事,继而写出了著名的《昆虫记》。
师:你有认真观察过昆虫吗?有些昆虫极小,它们的身体器官用人的肉眼都看不清。鳞片和复眼,这是一些昆虫身体上用肉眼无法看清的两个器官,思考一下有什么方法能够帮助我们看清楚吗?
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
(设计意图:揭示本课观察的微小物体是昆虫。)
二、探索
1.学习使用显微镜
师:不错的,工具的改进使我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和深入。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方法、认识了显微镜的基本结构(看图回顾),接下来,一起学习如何使用显微镜吧!
(视频指导显微镜使用方法:可以概括为5个步骤。安放:右手握住显微镜的镜臂,左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向着光摆放在平坦的桌面上,略偏左,离桌子边缘大约7厘米;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上片:将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调焦:眼睛看着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用左眼从目镜往下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到清晰的图像;观察:慢慢移动玻片标本,用左眼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注意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正好相反。一边观察一边将观察到的图像画在学习单上。)
学生活动:学习并练习使用显微镜。
师:实验室常用的光学显微镜一般可分为台式光学显微镜和手持式简易显微镜两种,我们也来了解一下手持式简易显微镜的操作方法吧。
步骤:掰开镜筒,即打开开关,将物镜垂直对准观察物体,用左眼从目镜往下看,调节调焦旋钮,找到物体清晰的图像,进行观察并记录。
2.学习记录方法
本节课,我们要采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三种方式对比观察昆虫的触角、翅、足或其他的某一部分,描述与记录的要求参照课本第7页“蝴蝶足的观察记录”和“蝴蝶翅的观察记录”。
3.完成观察任务
任务1:请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对比观察昆虫的触角、翅、足或其他的某一部分,把你们的发现画成图并用文字标注,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看看能发现些什么?
学生活动:分组观察(提供给学生各种昆虫的标本或昆虫肢体的标本)
交流观察发现:学生通过投影展示自己的观察记录,交流观察发现。通过观察发现,辅之以学生的相关课外知识,丰富学生对昆虫世界的了解,激发学生研究昆虫世界的兴趣。事先可以准备一些关于昆虫资料,在学生交流时用以补充。
任务2:利用手持式简易显微镜,观察周围物体的微小结构,并用示意图画下来。
学生活动:练习使用手持式简易显微镜观察并记录。(可以观察叶片、花瓣、头发、纤维、灰尘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对比观察中逐渐体会到观察工具的改进使我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和深入,技术将改变我们的认知。)
三、研讨
研讨1:我们在观察中发现了什么?让你最惊奇的是什么?(以观察蝴蝶翅膀为例)
学生回答预设:观察蝴蝶的翅膀时,用肉眼观察时能看到蝴蝶翅膀的整体形状和颜色等,放大镜下能看到翅膀上的纹路,显微镜下能看到很多小点或小鳞片。
研讨2: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同一物体,图像的大小和视野(看到的范围大小)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观察工具的放大倍数越大,物体的图像就越大,视野却越小。(此处可以结合教科书呈现的植物的叶分别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不同形态。)
(设计意图:研讨1意在达到观察信息互通有无、相互启发,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以及全面细致的观察习惯;通过研讨2,学生得出“观察工具的放大倍数越大,物体的图像就越大,视野却越小”的结论。)
四、拓展
本部分安排了一则“受昆虫启发的发明创造”阅读资料,需要提炼加工信息,梳理出人类受哪些昆虫的启发而发明创造了什么。(苍蝇的触角——“蝇式气味分析监视仪”;苍蝇的复眼——“蝇眼照相机”“蝇眼雷达”和“蝇眼探测系统”;蝴蝶的翅膀——“百叶窗样式的人造卫星控温系统”)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人类的很多发明都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原型,从而建立起人类的生产、生活与大自然紧密相连的观念。)
【板书设计(生成)】
3.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观察方式
显微镜
放大镜
肉眼
放大倍数
物体的图像越大
视野越小
3.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教材简析】
本课是六年级上册《微小世界》单元的第3课。本课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利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身边微小的动物,了解人肉眼看不清的物体结构。教科书提供了一张用放大镜观察蚱蜢的图片,提示学生可以以昆虫为例来进行观察研究。第二部分探索,在学习正确使用显微镜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三种不同方式观察身边的微小物体,并用示意图和文字记录自己的发现,通过对三者的比较来体会观察工具的重要性。第三部分研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展示自己的观察结果,并通过交流,知道观察工具的放大倍数越大,物体的图像越大,视野越小。第四部分拓展,通过资料阅读,让学生明白人类的很多发明都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原型,从而建立起人类的生产、生活与大自然之间的关联。
【学生分析】
六年级学生虽然对身边常见的微小物体有所了解,但大多学生没有亲自观察过这些物体的微小结构,利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进行观察的机会就更少了。他们对物体微小结构的探索充满兴趣,教师要利用好学生的这份求知欲,引导他们自主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同时,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所以,教师可以在小组合作的同时,提供更多的独立探究的机会,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同一个微小的物体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大小及视野是不同的。
科学探究目标
1. 能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
2. 能够利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自主地观察身边的微小物体,并能用示意图和文字将自己的发现记录和描述出来。
3. 知道人类的很多发明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原型,能说出工程师利用科学原理发明创造的实例。
科学态度目标
1. 对探索微小世界产生浓厚的兴趣。
2. 能够主动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想法,积极参与小组讨论。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 了解当前微小世界的研究成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2. 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应用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利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自主地观察身边的微小物体,并能用示意图和文字将自己的发现记录和描述出来。
难点:能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蝴蝶标本、红色卡纸、放大镜、手持式显微镜、光学显微镜、观察记录表。
教师准备:光学显微镜、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问题
1. 图片导入。
(1)出示身边常见的微小物体的图片:沙子、浮萍、苔藓、花蕊、蜜蜂、蚜虫、瓢虫、蟋蟀、蝴蝶等。
(2)学生欣赏图片后,组内讨论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之处。(板书:微小的物体)
(3)揭示课题: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板书补充课题)
2. 提问:要看清楚这些微小物体,我们可以借助什么工具呢?(板书:肉眼、放大镜、显微镜)
3. 聚焦问题:这些微小物体在放大镜和显微镜下是怎样的呢?
设计意图:以身边各种微小的物体图片导入,引出本课的研究对象——微小物体。
二、探索
(一)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引言: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显微镜的基本结构,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分为五个步骤: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板书: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光学显微镜。
1. 出示光学显微镜及其操作步骤图文,教师边讲解边演示操作。
(1)安放:右手握住显微镜的镜臂,左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向着光摆放在平坦的桌面上,略偏左,镜座离桌子边缘大约7厘米。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白亮的视野。
(3)上片:将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要使标本正对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
(4)调焦:眼睛看着物镜,转动调节旋钮(或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用左眼从目镜往下看,同时反方向转动调节旋钮(或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再略微转动调节旋钮(或细准焦螺旋),直到看到清晰的图像。
(5)观察:慢慢移动载玻片,用左眼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注意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正好相反。一边观察一边将观察到的图像画在学习单上。
2. 学生亲手操作,学习使用光学显微镜,教师巡视指导。
手持式显微镜。
1. 谈话:实验室还有一种简易的显微镜——手持式显微镜。(板书:手持式显微镜)
2. 出示手持式显微镜及其操作步骤,教师边介绍边演示操作。
(1)掰开镜筒,打开灯泡。
(2)透明罩对准、紧贴被观察物体。
(3)眼睛对准目镜观察。
(4)转动调焦旋钮进行调焦,直到看到清晰的图像。
(5)观察并将图像画在学习表上。
3. 出示红色卡纸和显微镜下的卡纸图像,学生使用手持式显微镜观察红色卡纸,直到观察到目标图像,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边讲解边演示的方法教学显微镜的使用,这样更为形象,学生更容易理解。学习两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分别为本课和后续学习观察、研究做铺垫。红色卡纸的观察是为了检验学生是否能够正确使用手持式显微镜,为本课后面的观察做好准备。
(二)观察蝴蝶。
1. 谈话:今天,我们用手持式显微镜来观察一种我们比较熟悉的昆虫——蝴蝶。
2. 出示蝴蝶标本图片。
(1)布置观察任务:分别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选择蝴蝶身体上的一个部位进行观察,把我们观察到的图像画下来,并用文字记录我们的发现。
(2)出示学习表1,介绍学习表及记录方法,可以参考教科书第7页上方的内容。
3.蝴蝶标本观察结束后,再任选两样微小物体,用手持式显微镜进行观察,并画出示意图,记录在学习表2中。
4. 学生两人一组进行观察,教师巡视指导。重点关注显微镜的使用步骤以及观察内容的描述。
设计意图:蝴蝶标本的各部分结构基本上是不透光的,所以选择手持式显微镜来观察比较合适。使用观察工具来观察物体时,安排了两人一组,轮流观察。
三、研讨交流
1. 学生在实物投影上汇报观察结果。
2. 重点研讨问题。
(1)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蝴蝶的某个部位,各发现了什么?
(2)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蝴蝶这个部位时,图像大小和视野大小有什么不同?
(3)你用手持式显微镜观察到了什么微小物体?有什么新发现?图像大小和视野大小与用肉眼观察有什么不同?
(4)观察中,让你最惊奇的是什么?
3. 出示肉眼、放大镜、高倍显微镜下的植物叶片照片。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观察结果,说一说使用不同观察工具,图像大小和视野大小各有什么特点。
4. 小结: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物体的图像越大,视野反而越小。(板书:图像越大,视野越小)
设计意图:利用重点问题来引导学生汇报、交流,能够使学生更容易发现同一物体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是不同的,认识到工具的放大倍数越大,图像越大,视野反而越小。
四、拓展
1. 资料学习:昆虫给人类发明的启发。
(1)谈话: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的应用使得人类对微小物体的研究更加深入、透彻,人类还从一些昆虫的身体结构上得到启发,发明了先进的产品,让我们来看一看。
(2)学生阅读教科书第8页《受昆虫启发的发明创造》,找一找,资料中人类是受到昆虫身体结构的哪些启发,发明了有益于人类的探测仪器?
2. 集体交流。
3. 说一说,人类还有哪些发明也是受到自然界生物的启发的?
(例如,鱼鳔——潜水艇、蝙蝠——雷达、萤火虫——人工冷光、电鱼——伏特电池、蛙眼——电子蛙眼、鱼鳍——船桨、锯齿草——锯子、苍耳——尼龙搭扣等)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主阅读资料找重点的学习方式,来了解人类的很多发明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原型,培养学生阅读科学资料的能力。
【板书设计】
3.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一、肉眼 放大镜 显微镜
二、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三、手持式显微镜
四、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物体的图像越大,视野反而越小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学生活动手册是让学生画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微小物体,并注明微小物体的名称。要求边观察边画图,尽量将整个视野范围内的所有内容都画下来。这里设计了三个画图位置,并非让学生必须画出三种微小物体,学生可以根据课堂中实际观察的物体数量来使用,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设计的学习表,让学生结合使用。
附:学习表1
蝴蝶的观察记录
班级: 姓名: 日期:
观察方法
肉眼观察
放大镜观察
显微镜观察
示意图
我的发现
图像大小
范围大小
任务清单:
1.画一画,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到的蝴蝶某一个部位的示意图。
2.写一写,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蝴蝶这个部位时,各有什么特点。
3.比一比,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蝴蝶同一个部位时的图像大小、视野大小有什么不同。
附:学习表2
用手持式显微镜自由观察的微小物体。
物体名称:
物体名称:
第3课 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教材P6~8)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 累计____1____课时
课题
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知道同一个微小的物体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大小及视野是不同的。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
2.能利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自主地观察身边的微小物体,并能用示意图和文字将自己的发现记录和描述出来。
3.知道人类的很多发明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原型,能说出工程师利用科学原理发明创造的实例。
科学态度目标
1.对探索微小世界产生浓厚的兴趣。
2.能够主动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想法,积极参与小组讨论。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当前微小世界的研究成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2.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用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
重难点
重点:正确使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观察昆虫的特点,观察到昆虫的细微构造,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记录下来。
难点:活动过程中将昆虫的细微构造记录下来。
教学
准备
为学生准备:昆虫标本(蝴蝶、蝗虫、蚕蛾、天牛)、放大镜、显微镜、手持式简易显微镜。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图片资料。
流程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聚焦
1.提问:(教学提示:出示各种各样的动物图片。)图片中哪些动物是昆虫?你们是怎么分辨的?(预设:蜻蜓、蚂蚁、苍蝇、蚜虫等是昆虫,它们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
2.追问:昆虫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物,你们知道在放大镜和显微镜下,昆虫的身体是怎样的吗?(预设:有复眼、口器、翅膀上有鳞片……)
3.揭题:上一课我们学会了怎样将微小的物体放大,今天我们就来观察身边这些微小的物体吧!(板书: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导入,激发学生对身边微小物体的好奇,顺势揭示课题,引导学生探索微小世界。
探索
与研讨
探索一:观察昆虫的方法
1.过渡:现在每组同学的桌子上都有蝴蝶的标本,请同学们用肉眼观察它的触角、足、翅或其他某一部分,看看我们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探索
与研讨
2.交流:指导学生组内讨论。
组内研讨帮助卡
主持人:用肉眼观察蝴蝶的触角、足、翅或其他某一部分,我们可以观察到哪些信息?
学生1:用肉眼观察蝴蝶的足,我们可以观察到足很小,能看清轮廓,看到全部,但看不清细节。
学生2:用肉眼观察蝴蝶的翅,能看到翅的形状、颜色、花纹,看不清细节。
主持人汇总大家的发言。
3.研讨汇报。
集体汇报帮助卡
主持人:请各小组代表汇报你们在用肉眼观察蝴蝶的触角、足、翅或其他某一部分时,有哪些发现?
小组1:我们发现在用肉眼观察蝴蝶的触角、足、翅时,可以观察到它们的形状、颜色、花纹,但是因为它们很小,看不清细节。
主持人:其他小组对小组1的汇报有什么补充或疑问吗?
小组2:我们有补充,我们发现在用肉眼观察时,能看见物体的全部。
主持人:谢谢大家的发言,汇报活动结束。
4.小结:我们通过肉眼可以观察昆虫某一部分的大小、形状、颜色、花纹等。
5.提问:在观察的过程中,有同学提到不能看清楚细节,你能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吗?(预设:用放大镜;用显微镜。)
6.过渡:同学们的反应很快!用肉眼观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我们可以借助工具进行更深入地观察。你们会使用显微镜吗?
7.布置任务:指导学生阅读资料,了解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并填写活动帮助卡。
探索
与研讨
探索二: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昆虫
1.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并完成实验帮助卡。
2.交流:指导学生组内讨论。
组内研讨帮助卡
主持人:你们在观察中发现了什么?让你们最惊奇的是什么?
学生1:我观察了蝴蝶的翅,用肉眼观察时,蝴蝶的翅比
探索
与研讨
较小,只能看到整体的颜色、形状等,看不清细节;在放大镜下,翅的图像变大,能看到不规则的网格状纹路;在显微镜下,蝴蝶翅膀的图像变得更大、更清晰,能看到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鳞片。让我最惊奇的是鳞片的数目很多,排布整齐,每个鳞片的形状大致相同。
学生2:我观察了蝴蝶的足,用肉眼观察时,蝴蝶的足是细细的,一节一节的;在放大镜下,能看到图像中足变粗了,边缘有些毛刺;在显微镜下,图像中蝴蝶的足变得更粗了,上面有很多毛。
主持人: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同一物体,图像的大小和视野有什么不同?
学生3: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同一物体,图像从大到小排列是显微镜、放大镜、肉眼;视野从大到小排列是肉眼、放大镜、显微镜。
主持人汇总大家的发言。
3.小结:通过刚才的探究,相信同学们对昆虫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我们身边其他的微小物体在放大镜和显微镜的观察下也会呈现不一样的面貌。(教学提示:出示显微镜下的花粉、灰尘图像图片。)它们的颜色和形状与肉眼观察时有很大的不同。
拓展
与小结
1.拓展:展示书上拓展部分内容,引导学生认真阅读。
2.小结:昆虫头上的触角能分辨各种气味,有的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蝇的眼睛由许多小眼睛组成,这样的复眼能看到周围360°范围内的物体;蝴蝶的彩色翅膀是由许多细小的鳞片组成的,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用肉眼却完全看不出来。人类从昆虫的身体结构中得到启发,发明了“蝇式气味分析监视仪”“蝇眼照相机”“蝇眼雷达”“蝇眼探测系统”“温感百叶窗”等一系列仪器,给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板书
设计
1.3 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观察方式:肉眼―→放大镜―→显微镜
放大倍数越大,图像越大,细节越清晰,视野越小
教学
反思
在之前两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借助一定的工具可以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本课通过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对身边的微小物体进行对比观察,引导学生进一步感知并领悟工具的放大倍数越大,物体图像就越大,视野却越小的特点。在探索与研讨过程中,如果直接开展观察活动,学生在观察时观察方向不明确,记录比较杂乱,但如果先讨论、预测观察到的结果,则可以打开学生的思路,使他们在观察、记录时能明确目标,抓住重点,更容易获得结论。
课后
作业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对应课时训练。
六上《微小世界》单元教学设计
3.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小学科学教学网资源建设团队 方佳伟
【教材简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会用两个凸透镜平行组合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的更大,且两个凸透镜的距离会影响图像的放大倍数和清晰度。在本课中,学生将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对比观察昆虫的触角、翅、足或者其他的某一部分。通过这活动让学生了解光学显微镜和手持式简易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并在对比观察中体会观察工具的改进使我们的视野越来越开阔,技术将改变我们的认知。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对身边常见的微小物体有所了解,但大多数学生没有利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亲眼目睹过这些物体的微小结构。他们对微小世界充满了探究兴趣,教师要利用好学生的这份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所以,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到微小世界的探索中,亲身感受工具的发展使我们的认知范围越来越开阔。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对比观察昆虫,知道观察工具的放大倍数越大,物体的图像就越大,视野就越小。知道人类的很多发明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原型,能说出工程师利用科学原理发明创造的实例。
科学思维:用比较的方法,能说明观察工具的放大倍数越大,物体的图像越大,视野越小。
探究实践:能够利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并能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将自己的发现记录和描述出来。
态度责任:愿意主动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想法,对微小世界的探索产生浓厚的兴趣。体会到科学技术有利有弊,互相制衡。
【教学重难点】
重点:比较发现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时,我们看到的图像大小和视野范围是有差异的。
难点: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光学显微镜、载玻片、手持式简易显微镜。
学生:蝴蝶标本、放大镜、手持式简易显微镜、光学显微镜、载玻片、学习单(建议2人一组)。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聚焦问题(预设2分钟)
材料准备:课件,光学显微镜
1.课件出示各种昆虫的图片、放大镜和显微镜。
提问:在放大镜和显微镜下,昆虫的身体是怎样的呢?
2.想要观察更微小的物体,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光学显微镜,那我们该如何正确使用它呢?
3.光学显微镜(板书)。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观察昆虫更加微小结构的兴趣同时引出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二、对比观察昆虫的结构(预设20分钟)
材料准备:放大镜、光学显微镜、载玻片、手持式简易显微镜、蝴蝶标本、学习单
(一)学习使用光学显微镜(预设10分钟)
1.出示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边演示边讲解。
(1)安放:右手握住显微镜的镜臂,左手托着镜座,将显微镜向着光摆放在平坦的桌面上,略偏左,离桌子边缘大约7厘米。
(2)对光:使物镜对准通光孔。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
(3)上片:将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要使标本恰好在载物台通光孔的中央。
(4)调焦:眼睛先看着物镜,转动调节旋钮(或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用左眼从目镜往下看,同时反方向转动调节旋钮(或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再略微转动调节旋钮(或细准焦螺旋),直到看到清晰的图像。
(5)观察:慢慢移动载玻片,用左眼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注意移动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正好相反。一边观察一边将观察到的图像画在学习单上。
2.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板书)。
3.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二)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记录、描述昆虫的某一个部分。(预设10分钟)
1.谈话:实验室里的显微镜有2种,一种是光学显微镜,另一种是手持式简易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放大倍数大,适合观察透明的物体。手持式简易显微镜放大倍数比较小,但它既能观察透明的物体,也能观察不透明的物体,接下去要观察昆虫的结构,大多是不透明的,所以选择使用手持式简易显微镜更合适。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手持式简易显微镜吧!
2.手持式简易显微镜(板书)。
3.教师出示手持式简易显微镜,学生手握手持式简易显微镜同时结合PPT介绍手持式简易显微镜。
4.通过微课介绍手持式简易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5.观察蝴蝶标本。
(1)布置观察任务:分别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选择蝴蝶身体上的一个部分进行观察,把观察到的图像画下来,并用文字记录发现。
(2)出示学习单,介绍学习单,强调对比观察、真实记录和客观描述。
(3)学生两人一组,开始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6.肉眼、放大镜、显微镜。(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展示、学生实操、教师指导三方面教学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突破教学难点;再微课介绍手持式简易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对比观察昆虫的触角、翅、足或其他的某一部分。
三、交流我们观察的结果(预设12分钟)
材料准备:照片、学生记录单
1.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2.研讨一:我们在观察中发现了什么?让你最惊奇的是什么?
3.研讨二: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同一物体,图像的大小和视野(看到的范围)有什么不同?
(预设:用肉眼观察到的图像很小,但视野(看到的范围)很大,能看清整个物体;用放大镜观察是图像变大了,但是视野(看到的范围)也小了点;用显微镜观察是能看到很大的图像,但视野(看到的范围)很小,只能看到一小部分。)
4.小结:原来我们使用的观察工具放大的倍数越大,物体的图像就越大,但是视野(看到的范围)却越小了,所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要合适的选择工具。
5.放大倍数越大,图像越大,视野越小。(板书)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主动交流汇报所观察到的现象,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同一物体时,图像和视野的变化,突破教学重点。
四、拓展(预设6分钟)
材料准备:课件
1.谈话: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使得人类对微小物体的研究更加深入、透彻,人类还从一些昆虫的身上得到启发,发明了先进的产品,让我们来看一看。
2.资料学习:受昆虫启发的发明创造。
3.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发明也是受自然界中生物的启发的?从中你又有什么感悟?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发现与疑问,激发学生继续观察和探索的兴趣。
五、板书设计
3.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光学显微镜
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肉眼、 放大镜、 显微镜
放大倍数越大
图像越大、视野越小 手持式简易显微镜
【疑难解答】
1.操作光学显微镜步骤较多,较多学生不会正确规范操作,怎么办?
首先通过课件展示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同时教师手中也需要一台实物,边演示边讲解,或者用制作精细的微课取代。然后学生进行实操,教师巡视指导,有条件的每人一台或者两人一台。
2.各种昆虫标本(例如蝴蝶)没有,怎么办?
可以提前简单介绍下制作昆虫标本的方法,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自己在课后制作昆虫标本(强调安全)。也可以教师在淘宝上购买一些昆虫标本。
小学科学1.各种形式的能量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1.各种形式的能量教案及反思,共2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材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1.我们的地球模型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1.我们的地球模型教案及反思,共2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教材简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6.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6.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教案设计,共3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流程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