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教案精选
- 教科版6上第3单元第7课-信息的交流传播 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教科版6上第4单元第1课-各种形式的能量 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教科版6上第4单元第3课-电和磁 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教科版6上第4单元第4课-电能和磁能 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教科版6上第4单元第5课-电磁铁 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2.调查家中使用的能量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2.调查家中使用的能量教案设计,共3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材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调查家中使用的能量
【教材简析】
本课是六年级上册《能量》单元的第2课,通过前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我们身边能量的一些表现形式,如机械能、声能、光能、热能、电能、磁能、太阳能等。本课的教学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将调查范围缩小到家中,让学生了解自己家里经常使用的能量形式,如声能、光能、电能、热能、磁能、太阳能等。本课内容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学生通过调查家里经常使用的能量形式,引发对能源消耗的思考。第二部分探索,学生通过分析生活中用于出行和使用的物品并统计家里电能的消耗情况,引起对能源浪费的注意。第三部分研讨,学生通过交流讨论,知道生活中的能源有再生与不可再生之别,了解不可再生能源的现状,明白节约资源也是在保护地球、保护环境。
【学生分析】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以家中能量的使用情况为研究对象,以能量形式、能量转换、能量消耗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使用课前调查、课中分析、统计等手段,进一步了解能量,意识到能量会消耗,从而自觉形成节能意识,提出有效的节能办法,逐步养成节能习惯。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 家庭里经常使用的能量形式有声能、光能、电能、热能、磁能、太阳能等。
2. 了解每一种能量形式都需要付出一定的经济成本和环境代价。
科学探究目标
1. 能够在调查中了解家中多种能量形式的存在及电能的消耗。
2.初步学会估算不同功率的用电器每天的耗电量,以及家庭一个月的电费支出等数据。
科学态度目标
1. 乐于对能量进行实地调查、交流分享、统计分析。
2. 意识到能量的消耗需要付出一定的经济成本和环境代价,能提出合理的节能建议,自觉养成节约能源的良好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初步了解家中的各种能量表现形式,以及它们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调查、交流了解家中多种能量形式的存在及电能的消耗情况。
难点:学会估算不同功率的用电器每天的耗电量,并提出合理的节能建议。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调查表,同类家用电器不同容量、功率等铭牌信息。
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
(一)回顾导入
谈话: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各种形式的能量,大家还记得生活中有哪些能量的表现形式吗?(机械能、声能、光能、热能、电能、磁能、化学能)
是的,在我们生活中到处都要使用能量,所以能量是每天都在被消耗和补充的。
(二)聚焦问题
出示课前调查表。
家里日常生活能量使用情况
( )班( )家庭( )月( )日
序号
用电器
能量的来源
功率(瓦/W)
每天使用时间(小时)
1
电灯
2
3
4
5
6
7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学生的课前调查表,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调查情况,以此来聚焦本课的问题,即家里日常生活能量的使用情况。
二、探索
(一)分析我们用于出行和使用的物品
谈话:生活中,洗衣机可以为我们洗衣服,电灯可以为我们照明,电饭锅可以给我们煮饭,这些物品都有各自的功能,那么它们是靠什么来为我们服务的呢?也就是说这些物品的能量来源是什么?比如电灯,是靠什么才能发出明亮的光芒来为我们照明?(电能/发电厂提供的电)
那这种能源可否再生呢?也就是用了以后会不会自己再长出来呢?(不可再生)
那你有什么好的替代方法或节约能源的建议吗?(节约用电,白天尽量使用自然光、使用节能灯等)
小组一边讨论一边完成记录表。
家里日常生活所使用的能量
第 号组月日
序号
使用的物品
能源
可否再生
可否替代或节能办法
1
电灯
2
平板电脑
3
冰箱
4
洗衣机
5
汽车
6
7
8
9
10
小组分享各自的讨论结果。(小组代表介绍)
交流:我们出行时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有哪些?这些交通工具的能量形式和来源是什么?我们需要付出的经济成本和环境代价是什么?
出示:汽车课件。现在大多数的小汽车、卡车、船、飞机都是用汽油和石油作为燃料的,这些矿物燃料都是不可再生的能源。一辆汽车大约只有20% 的燃料用于驱动车辆,剩下的燃料主要转换成热能和声能,散发到环境中去了。燃油汽车发动机排出的气体对植物、动物、建筑物危害很大,对地球的环境造成污染。为了降低污染,我国制定了一些关于汽车排放的法律法规,有兴趣的学生课后可以去了解一下这些法律法规。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交流生活中用于出行和使用的物品的能量来源,知道能源可分为“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了解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后的危害,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也在对能源使用进行监督管理等。
(二)统计家里电能的消耗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家里使用物品的能源大多数是电能,那你知道家里电能的消耗情况吗?本环节需要学生课前进行能量使用情况调查,主要为了解家庭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用电器功率和使用时间等情况。在此基础上,引导合作小组成员探究“同种用电器不同功率,消耗电量情况怎样?”的问题,如每家每户最常用的电灯,但是不同类型的电灯,它们的功率不同,使用的时间不同。根据教科书第63页上的提示:家用的各种电器都会在说明书或铭牌上标有“功率”一项,它指的是工作时单位时间内耗电量的大小。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符号是W 。功率为1000瓦的电器,1小时内的耗电量就是1度。算一算这些用电器一天需要消耗几度电?填写活动手册上“家庭耗电量统计表”。
设计意图:通过统计家里能源的消耗情况,知道不可再生能源总有用完的一天,以此来呼吁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三、研讨
同学们,这节课通过调查统计,我们了解了家中各种电器使用能量的情况,那么这些物品都使用了哪些能源? 这些能源之间是怎样转化的?
这些问题旨在引导学生去发现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电视机将发电厂提供的电能转化成了声、光、热能,煤、石油、天然气这样的化学能通过汽车转化成了动能、热能等,煤气灶产生的热量转化成了热能……但是这些能量在转化过程中,除了像太阳能、风能、水能这样的能源使用后还可再生外,其余的能源基本是用一点少一点,所以地球上的资源逐渐濒临短缺,节约能源势在必行!
课外拓展:节能全家行。
课后,请跟爸爸妈妈一起制定一份家庭节能方案,经过全家节能总动员后,以昨天调查的电费和油费为比较对象,看看下个月你家的电费是多少元,油费是多少元。如果节能效果明显,可将你家的节能举措跟其他同学分享哦!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研讨、交流,总结回顾,进一步意识到能源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知道能源也正濒临短缺的危机,所以节约能源势在必行,这为课后的拓展活动提供了动力来源,即节能人人有责,节能全家行动!
【板书设计】
第2课 调查家中使用的能量
我的课堂活动记录 日期
家庭耗电统计表(填写参考)
家用电器名称
功率
(瓦/W)
使用时间
(小时)
耗电量
(度)
节能建议
电风扇
60
3
0.18
洗衣服时可以先浸泡一会儿再投入洗衣机;客厅无人时,要及时关电灯;不使用电脑时,可以设置待机状态或者关机;电热水壶里的水尽量当时喝掉或者装入热水壶,不建议使用保温功能,因为反复加热的水不利于身体健康。
电视机(50寸)
110
2
0.22
电冰箱
120
24
2.88
洗衣机
500
1.5
0.75
电饭锅
700
1
0.7
电水壶
1500
4
6
吹风机
1200
0.1
0.12
电脑
350
5
1.75
电灯
40×4
1
0.16
一天的耗电量:12.76 度,一个月的耗电量:382.8度(30天),一个月的电费:229.68元。(如按0.6元/度计算)
课前能量使用调查表
亲爱的同学们:
请调查家里使用最多的14种用电器,如电冰箱、电视、洗衣机、电暖气、空调、电热水器、电水壶等,查看并记录用电器说明书或铭牌上标注的功率、容量等信息,某些电器的信息不明,可上网查询;和家人一起,估算一下这些用电器每天使用的时长,并了解家里的用电状况(10月的电费)和汽车的用油状况(10月的油费)等。
家里日常生活能量使用情况
( )班家庭月日
序号
用电器
功率
(瓦/W)
每天使用时间(小时)
序号
用电器
功率
(瓦/W)
每天使用时间(小时)
1
电视机
8
2
电冰箱
9
3
洗衣机
10
4
空调
11
5
热水器
12
6
电水壶
13
7
14
《调查家中使用的能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在经历《各种形式的能量》一课后,学生初步了解了在身边存在的、常见的一些能量表现形式,如声能、光能、电能、机械能等。本节课将视线收窄,专注于家庭这个生活场所中,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场所中了解常见的能量形式。此外,本课除了继续了解能量的表现形式外,还将从调查中意识到家庭能量消耗之大,有意识地引导形成节能环保意识。
本课主要有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聚焦”,从学生在课前已经收集到“家用电器调查”数据引入,引发学生对能源的产生和消耗的思考。第二部分“探索”主要有两个活动,一主要分析家庭出行交通工具和常用物品的能源形式和来源,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能量;二统计家庭中电能的消耗,将电能消耗转化有电费,直观感知能量的消耗。第三部分“研讨”,学生在研讨中需要形成对电器是能量的转换器的认识和提出切实可行的节能建议。
在本课中会涉及到“功率”概念,但电功率的具体学习在初中物理中,小学阶段不作深入的理解,更不涉及根据电流电源的计算。教学中作为一项数据直接收集,让学生知道“功率”是单位时间耗电量的多少,以及“瓦特”是其单位即可。
【学情分析】
学生在本课中将经历课前的调查收集,课中的分析、统计和研讨,从中进一步了解能量。本课的开展成功与否决定于课前调查学生是否充分参与,如没有学生的数据收集,教学将陷入无米之炊的尴尬中。教师要连续关注学生的调查进展,给予支持和鼓励,并收集学生调查中的照片、视频资料作为教学素材在课堂中展示,这将更加拉近学生与课堂的距离。在探讨节能环保方面的话题时,学生多会喊出口号式的建议如“低碳出行”、“节约用电”等,虽是大实话却无实践意义。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口号中挖掘切实的做法,让口号转化为学生日常可践行的环保节能行为。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家庭里经常使用的能量形式有声能、光能、电能、热能、磁能、太阳能等。
2.了解每一种能量形式都需要付出一定的经济成本和环境代价。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在调查中了解家中多种能量形式的存在及电能的消耗。
2.初步学会估算不同功率的用电器每天的耗电量,以及家庭一个月的电费支出等数据。
科学态度目标
1.乐于对能量进行实地调查、交流分享、统计分析。
2.意识到能量的消耗需要付出一定的经济成本和环境代价,能提出合理的节能建议,自觉养成节约能源的良好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初步了解家中的各种能量表现形式,以及它们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调查、交流了解家中多种能量形式的存在及电能的消耗情况。
难点:从耗电量、电费等数据中感受到能量消耗之大,形成自觉的节能意识。
【教学准备】
教师:班级记录单、办公室中电器若干(含铭牌)、学生调查素材、计算器(条件允许则学生小组一台)、板书磁贴(白板磁贴链接:https://m.tb.cn/h.4EXVBCp?sm=16404d 可按需自行裁剪,多场合反复使用)
学生:课前调查表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1.聚焦
(1)引入
教师活动:展示学生调查家庭日常使用能量时的照片、视频素材。提问:家里经常使用的能量形式有哪些?
学生活动:从课前记录中呈现常见的能量形式。
教师活动:板书学生呈现常见的能量形式(白板磁贴或直接板书)。
(2)聚焦问题
教师活动:展示部分学生课前调查表。
教师提问:在我们生活中到处都要使用能量,这些能量如何获得的?每种能量的获得付出了经济成本和环境代价又是这样的呢?我们一起分析收集到的信息。
设计意图:在“聚焦”部分,要充分呈现、肯定学生在课前的调查活动的成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聚焦本课核心问题。
2.探索
(1)分析我们用于出行和使用的物品
教师活动:布置探索活动,整理分析课前调查表,列出其中交通工具和家用物品,分析能量形式和来源,能源是否能再生等,填写在记录单中。介绍可再生与不可再生能源。
学生活动:同桌或四人小组讨论分析,填写记录单。
活动完成后,师生交流:出行交通工具和家庭使用的主要物品的能源形式和来源,讨论如何减少对一些物品的依赖。(教师整理学生信息,板书班级记录单中。)
教师活动:介绍化石能源和相关减排法律法规。
(2)统计家里电能的消耗
教师提问: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家里使用物品的能源大多数是电能,那你知道家里电能的消耗情况吗?
教师活动:布置探索活动,统计用电器的耗电情况,简单记录用电器铭牌信息(容量、功率等),计算一日耗电量(提供公式),尝试计算一月电费支出(提供本市城市居民用电价格)填写在记录单中。介绍“功率”相关知识。(注:教师应举例示范。在缺少调查数据的小组教师应提供一分现成的调查情况供分析。)
学生活动:四人小组讨论分析,填写记录单。将小组四人每日耗电量之和和每月电费之和(磁贴书写)汇总班级记录单。
教师活动:介绍一度电的燃料消耗情况,估算全班一月消耗的燃料总量。
设计意图:在“探索”部分,教师要在提供必要的示范后,给予学生充分的分析、统计时间,使活动充分、深入开展。学生在探索中,会意识到家庭能源消耗之大,引发对节能环保的思考。
3.研讨
教师提问:通过调查统计,我们了解了家中各种电器使用能量的情况,那么这些物品都使用了哪些能源?这些能源之间是怎样转化的?针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你能提出哪些建议?
学生活动:思考、梳理统计信息,进行交流。
教师活动:提炼、板书学生观点板书,介绍用电器是能量转换器的概念及一些切实可行的节能措施。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研讨、交流,总结回顾,进一步意识到能源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知道能源也正濒临短缺的危机,所以节约能源势在必行且人人都应付诸行动。
【板书设计(含班级记录单)】
注:班级记录单中学生记录使用白板磁贴由学生书写,在汇报时粘贴。
班级月耗电量统计表
组别
组一月耗电量
组别
组一月耗电量
全班月的总耗电量
【学生记录单】
家里日常生活所使用的能量
班级: 姓名: 小组:
使用的物品
能源
可否再生(□勾选)
替代或节能办法
交通工具
□可再生 □不可再生
□可再生 □不可再生
□可再生 □不可再生
□可再生 □不可再生
家用物品
□可再生 □不可再生
□可再生 □不可再生
□可再生 □不可再生
□可再生 □不可再生
家庭耗电统计表
班级: 姓名: 小组:
家用电器名称
功率
(瓦)
使用时间
(小时)
耗电量(度)
(功率×使用时间÷1000)
一天的耗电量
一个月的耗电量(一日的耗电量×30日)
一个月的电费(一月耗电量×0.7元)
注:深圳市居民用电价格(平均)一度电0.7元
第2课 调查家中使用的能量
(教材P61~63)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 累计____1____课时
课题
调查家中使用的能量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家庭里经常使用的能量形式有声能、光能、电能、热能、磁能、太阳能等。
2.了解每一种能量形式都需要付出一定的经济成本和环境代价。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在调查中了解家中多种能量形式的存在及电能的消耗。
2.初步学会估算不同功率的用电器每天的耗电量,以及家庭一个月的电费支出等数据。
科学态度目标
1.乐于对能量进行实地调查、交流分享、统计分析。
2.意识到能量的消耗需要付出一定的经济成本和环境代价,能提出合理的节能建议,自觉养成节约能源的良好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初步了解家中的各种能量表现形式,以及它们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
教学
重难点
重点:分析和统计家中多种能量形式的存在及电能的消耗情况。
难点:估算不同功率的用电器每天的耗电量,并提出合理的节能建议。
教学
准备
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教学课件。
流程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聚焦
1.提问:上一课,我们了解了身边的能量,能量有哪些表现形式呢?(预设:机械能、声能、光能、热能、电能、磁能、化学能等。)
2.揭题: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会消耗和补充能量。你们家里经常使用的能量形式都有哪些?这些能量是如何获得的?每一种能量形式所付出的经济成本和环境代价又是怎样的?我们今天就来调查一下家中使用的能量。(板书:调查家中使用的能量)
【设计意图】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不同形式的能量如机械能、声能、光能、热能、电能、磁能、化学能等导入,再通过一系列提问引导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探索
与研讨
探索一:分析我们用于出行和使用的物品
1.过渡:不同家庭所使用的交通工具可能不一样,常用交通工具主要有自行车、电动车、燃油车等,这些工具的使用都需要能量。它们的能量表现形式和来源分别是什么?能否再生?需要付出怎样的经济成本和环境代价?接下来大家分组进行活动。
探索
与研讨
2.布置任务:课件出示资料,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并依据资料内容完成活动帮助卡。
3.交流:指导学生组内讨论。
组内研讨帮助卡
主持人:交通工具的能量表现形式和来源分别是什么?能否再生?它们的经济成本和环境代价又是怎样的呢?
学生1:自行车的能量表现形式是生物能,来源是人力,可再生,无经济成本,无环境代价。
学生2:电动自行车和电动车的能量表现形式是电能,来源是电池,不可再生,百公里的经济成本大约分别是2元和10元,环境代价是废旧电池。
探索
与研讨
学生3:燃油车的能量表现形式是化学能,来源是燃油,不可再生,百公里的经济成本大约为56元,环境代价是尾气污染。
主持人汇总大家的发言。
4.布置任务:小组讨论,整理家庭主要物品的能量形式,填写班级记录表。
5.提问: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家里都使用了哪些能源?(预设:声能、光能、电能、热能、磁能等。)想一想,能量之间发生了哪些形式的转换?(预设:电风扇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电饭锅将电能转换为热能;……)
【设计意图】对家庭中用于出行和使用的物品展开讨论,让学生意识到对能量的认识不仅仅局限于声能、光能、电能、热能、磁能等名称的了解,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持什么态度来看待能量。
探索二:统计家里电能的消耗
1.提问:洗衣机可以为我们洗衣服,电灯可以为我们照明,电饭锅可以给我们煮饭,这些物品都有各自的功能,它们的能量来源是什么?(预设:电能;发电厂提供的电。)这种能源可否再生呢?(预设:不可再生。)
2.过渡:接下来我们就来统计一下家里主要用电器的耗电情况。
3.讲解:家用的各种电器都会在说明书或铭牌上标有“功率”一项,它指的是工作时单位时间内耗电量的大小。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符号是W,功率为1 000瓦的电器,1小时的耗电量就是1度。
4.布置任务:指导学生依据上节课后完成的家用电器记录表进行整理,分组讨论完成家庭耗电统计表。
探索
与研讨
5.提问:你们还有什么好的替代方法或节约能源的建议吗?(预设:当室内无人或光线充足时,及时关灯;夏季在室内使用空调时,温度设置不低于26 ℃;可以使用节能设备,如节能灯、节能水龙头等。)
【设计意图】通过表格有序呈现学生统计的内容和估算的结果,既传递给学生统计和估算是科学学习中常用方法的信号,也使学生从数据中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能量消耗之大,从而激发学生节约能源的意识。
拓展
与小结
小结: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在我们使用的能源中,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属于可再生能源,而煤、石油、天然气、核能等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用掉一点,便少一点,所以我们要尽可能使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同时,我们也要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这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板书
设计
4.2 调查家中使用的能量
分析我们用于出行和使用的物品,减少对某些物品的依赖
统计家里电能的消耗,养成节能的习惯
教学
反思
通过前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身边能量的一些表现形式,如机械能、声能、光能、热能、电能、磁能等。本课就是在此基础上,将范围缩小到家中,让学生了解自己家里经常使用的能量形式,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统计等手段,进一步了解能量,意识到能量消耗之大,从而自觉形成节能意识,提出有效的节能方法,逐步养成节能习惯。
课后
作业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对应课时训练P46第一题。
一、填空题。
2.家用的各种电器都会在说明书或铭牌上标有“功率”一项,它指的是工作时单位时间内________的大小。功率为1 000瓦的电器,1小时的耗电量就是________。功率的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
3.石油是________再生能源,而太阳能是________再生能源。(均填“可”或“不可”)
参考答案
一、2.耗电量 1度 瓦特 W 3.不可 可
第四单元 能量
2.调查家中使用的能量
【教材简析】
本课是六年级上册《能量》单元的第2课,通过前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我们身边能量的一些表现形式,如机械能、声能、光能、热能、电能、磁能、太阳能等。本课的教学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将调查范围缩小到家中,让学生了解自己家里经常使用的能量形式,如声能、光能、电能、热能、磁能、太阳能等。本课内容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学生通过调查家里经常使用的能量形式,引发对能源消耗的思考。第二部分探索,学生通过分析生活中用于出行和使用的物品并统计家里电能的消耗情况,引起对能源浪费的注意。第三部分研讨,学生通过交流讨论,知道生活中的能源有再生与不可再生之别,了解不可再生能源的现状,明白节约资源也是在保护地球、保护环境。
【学生分析】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以家中能量的使用情况为研究对象,以能量形式、能量转换、能量消耗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使用课前调查、课中分析、统计等手段,进一步了解能量,意识到能量会消耗,从而自觉形成节能意识,提出有效的节能办法,逐步养成节能习惯。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 家庭里经常使用的能量形式有声能、光能、电能、热能、磁能、太阳能等。
2. 了解每一种能量形式都需要付出一定的经济成本和环境代价。
科学探究目标
1. 能够在调查中了解家中多种能量形式的存在及电能的消耗。
2.初步学会估算不同功率的用电器每天的耗电量,以及家庭一个月的电费支出等数据。
科学态度目标
1. 乐于对能量进行实地调查、交流分享、统计分析。
2. 意识到能量的消耗需要付出一定的经济成本和环境代价,能提出合理的节能建议,自觉养成节约能源的良好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初步了解家中的各种能量表现形式,以及它们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调查、交流了解家中多种能量形式的存在及电能的消耗情况。
难点:学会估算不同功率的用电器每天的耗电量,并提出合理的节能建议。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调查表,同类家用电器不同容量、功率等铭牌信息。
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
(一)回顾导入
谈话: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各种形式的能量,大家还记得生活中有哪些能量的表现形式吗?(机械能、声能、光能、热能、电能、磁能、化学能)
是的,在我们生活中到处都要使用能量,所以能量是每天都在被消耗和补充的。
(二)聚焦问题
出示课前调查表。
家里日常生活能量使用情况
( )班( )家庭( )月( )日
序号
用电器
能量的来源
功率(瓦/W)
每天使用时间(小时)
1
电灯
2
3
4
5
6
7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学生的课前调查表,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调查情况,以此来聚焦本课的问题,即家里日常生活能量的使用情况。
二、探索
(一)分析我们用于出行和使用的物品
谈话:生活中,洗衣机可以为我们洗衣服,电灯可以为我们照明,电饭锅可以给我们煮饭,这些物品都有各自的功能,那么它们是靠什么来为我们服务的呢?也就是说这些物品的能量来源是什么?比如电灯,是靠什么才能发出明亮的光芒来为我们照明?(电能/发电厂提供的电)
那这种能源可否再生呢?也就是用了以后会不会自己再长出来呢?(不可再生)
那你有什么好的替代方法或节约能源的建议吗?(节约用电,白天尽量使用自然光、使用节能灯等)
小组一边讨论一边完成记录表。
家里日常生活所使用的能量
第 号组 月 日
序号
使用的物品
能源
可否再生
可否替代或节能办法
1
电灯
2
平板电脑
3
冰箱
4
洗衣机
5
汽车
6
7
8
9
10
小组分享各自的讨论结果。(小组代表介绍)
交流:我们出行时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有哪些?这些交通工具的能量形式和来源是什么?我们需要付出的经济成本和环境代价是什么?
出示:汽车课件。现在大多数的小汽车、卡车、船、飞机都是用汽油和石油作为燃料的,这些矿物燃料都是不可再生的能源。一辆汽车大约只有20% 的燃料用于驱动车辆,剩下的燃料主要转换成热能和声能,散发到环境中去了。燃油汽车发动机排出的气体对植物、动物、建筑物危害很大,对地球的环境造成污染。为了降低污染,我国制定了一些关于汽车排放的法律法规,有兴趣的学生课后可以去了解一下这些法律法规。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交流生活中用于出行和使用的物品的能量来源,知道能源可分为“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了解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后的危害,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也在对能源使用进行监督管理等。
(二)统计家里电能的消耗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家里使用物品的能源大多数是电能,那你知道家里电能的消耗情况吗?本环节需要学生课前进行能量使用情况调查,主要为了解家庭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用电器功率和使用时间等情况。在此基础上,引导合作小组成员探究“同种用电器不同功率,消耗电量情况怎样?”的问题,如每家每户最常用的电灯,但是不同类型的电灯,它们的功率不同,使用的时间不同。根据教科书第63页上的提示:家用的各种电器都会在说明书或铭牌上标有“功率”一项,它指的是工作时单位时间内耗电量的大小。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符号是W 。功率为1000瓦的电器,1小时内的耗电量就是1度。算一算这些用电器一天需要消耗几度电?填写活动手册上“家庭耗电量统计表”。
设计意图:通过统计家里能源的消耗情况,知道不可再生能源总有用完的一天,以此来呼吁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三、研讨
同学们,这节课通过调查统计,我们了解了家中各种电器使用能量的情况,那么这些物品都使用了哪些能源? 这些能源之间是怎样转化的?
这些问题旨在引导学生去发现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电视机将发电厂提供的电能转化成了声、光、热能,煤、石油、天然气这样的化学能通过汽车转化成了动能、热能等,煤气灶产生的热量转化成了热能……但是这些能量在转化过程中,除了像太阳能、风能、水能这样的能源使用后还可再生外,其余的能源基本是用一点少一点,所以地球上的资源逐渐濒临短缺,节约能源势在必行!
课外拓展:节能全家行。
课后,请跟爸爸妈妈一起制定一份家庭节能方案,经过全家节能总动员后,以昨天调查的电费和油费为比较对象,看看下个月你家的电费是多少元,油费是多少元。如果节能效果明显,可将你家的节能举措跟其他同学分享哦!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研讨、交流,总结回顾,进一步意识到能源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知道能源也正濒临短缺的危机,所以节约能源势在必行,这为课后的拓展活动提供了动力来源,即节能人人有责,节能全家行动!
【板书设计】
调查家中使用的能量
我的课堂活动记录 日期
家庭耗电统计表(填写参考)
家用电器名称
功率
(瓦/W)
使用时间
(小时)
耗电量
(度)
节能建议
电风扇
60
3
0.18
洗衣服时可以先浸泡一会儿再投入洗衣机;客厅无人时,要及时关电灯;不使用电脑时,可以设置待机状态或者关机;电热水壶里的水尽量当时喝掉或者装入热水壶,不建议使用保温功能,因为反复加热的水不利于身体健康。
电视机(50寸)
110
2
0.22
电冰箱
120
24
2.88
洗衣机
500
1.5
0.75
电饭锅
700
1
0.7
电水壶
1500
4
6
吹风机
1200
0.1
0.12
电脑
350
5
1.75
电灯
40×4
1
0.16
一天的耗电量:12.76 度,一个月的耗电量:382.8度(30天),一个月的电费:229.68元。(如按0.6元/度计算)
课前能量使用调查表
亲爱的同学们:
请调查家里使用最多的14种用电器,如电冰箱、电视、洗衣机、电暖气、空调、电热水器、电水壶等,查看并记录用电器说明书或铭牌上标注的功率、容量等信息,某些电器的信息不明,可上网查询;和家人一起,估算一下这些用电器每天使用的时长,并了解家里的用电状况(10月的电费)和汽车的用油状况(10月的油费)等。
家里日常生活能量使用情况
( )班家庭 月 日
序号
用电器
功率
(瓦/W)
每天使用时间(小时)
序号
用电器
功率
(瓦/W)
每天使用时间(小时)
1
电视机
8
2
电冰箱
9
3
洗衣机
10
4
空调
11
5
热水器
12
6
电水壶
13
7
14
【活动手册使用说明】
教师可视情况增加一些电器名称,如电灯、电视机、电冰箱等,也可以让学生自行选择填写。
本表在填写前,教师要指导学生理解并计算耗电量,即功率为1000瓦的电器,1小时内的耗电量就是1度。也可以教学生这样一个计算公式:功率(瓦)×时间(小时)÷1000=耗电量(度)。
在交流研讨时,可以引导学生对同一种用电器进行比较,如同样是照明电灯,有的耗电量大,有的耗电量小,这是怎么回事呢?进而让学生意识到电能消耗大的原因与用电器的功率有关等。
六上《能量》单元教学设计
2.调查家中使用的能量
小学科学教学网资源建设团队 康婕
【教材简析】
物品使用什么能量工作?工作过程中能量是怎么转化的?物品的能量消耗又是怎样的?这些消耗掉的能量是否可再生呢?这些都是本课研究的内容。教材的主要活动是两个部分:一是分析我们用于出行和使用的物品;二是统计家里电能的消耗。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物品能量形式、能量转化,通过计算物品能量消耗正确看待能量,树立节能的意识。
【学情分析】
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能量形式,但是对能量转化的分析仍有难度,结合实际情境分析能力不足。本课在学生已有学习基础上,将目光聚焦到家中经常使用的物品,借它们了解能量形式、能量转化、能量消耗、能源是否可再生等问题。教学中,教师设计观察、体验、资料阅读等活动,运用学生已有的信息搜集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借助学习单,给学生提供学习支架,帮助他们学习。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调查交流知道家庭里经常使用的能量形式有声能、光能、电能、热能、磁能、太阳能等。通过调查、分析了解每一种能量形式都需要付出一定的经济成本和环境代价。
科学思维:用调查、分类的方法,了解家中多种能量形式的存在及电能的消耗。用估算的方法,计算不同功率的用电器每天的耗电量,以及家庭一个月的电费支出等数据。
探究实践:通过实地调查家中的各种能量及其相互转化获取信息,用图表统计描述相关信息并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态度责任:乐于对能量进行实际的研究,意识到能量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能提出合理的节能建议,自觉养成节约能源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调查家中常见物品使用的能量形式和能量转化。
难点:尝试分析能量转化、能量消耗,以及能源是否可再生。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班级记录大表、电灯。
学生:课前调查单,学习单,同类家用电器不同容量、功率等铭牌信息。
【教学过程】
一、聚焦:家里日常生活所使用的能量(预设3分钟)
材料准备:课件
1.复习回顾:说出常见的能量形式。
2.观察活动:教师出示电灯,学生观察,思考:
(1)电灯使用什么能量工作?
(2)它工作时使用的能量去哪里了?
3.提问:日常生活中除了电灯家庭里还会使用很多物品,这些物品都是使用什么能量工作的?他们工作过程中能量又是怎样转化的?
【设计意图】用学生常见的电灯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它使用的能量以及分析能量的转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本课学习主题。
二、探索和研讨:(预设32分钟)
材料准备:图片、视频、课件、学习单、资料阅读单、学生课前调查单等
(一)观察实验:分析家用物品所用能量和能量转化
1.观察活动:学生观察电灯、燃气灶、太阳能热水器、小汽车、电动车等物品。
提问:这些物品工作时使用什么能量?这些物品工作时将能量转化成什么?
2.资料阅读:认识天然气、汽油中蕴含着化学能(4.1小节作业本科学阅读)。
3.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4.2小节作业本活动记录1)。
4.交流研讨:说说这些物品工作时使用的能量?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分析这些物品都做了哪些工作?在进行这些工作时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引导学生得出:电灯使用电能,燃气灶使用天然气燃烧的化学能,太阳能热水器使用太阳能,小汽车使用汽油燃烧的化学能,电动车使用电能。燃气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太阳能热水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小汽车将化学能转化为动能,电动车将电能转化为动能。
【设计意图】学生在观察体验、资料阅读中认识家中常用物品的能量形式,分析推理能量的转化,进一步建构不同形式的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概念,体会人类使用它们让生活更便利。
(二)统计家里电能的消耗
1.给家用物品分类。
(1)分类整理:学生小组阅读交流调查单,运用课前调查单(4.1小节作业本活动记录)给家用物品按照使用能量分类。
(2)交流研讨:说说你的分类结果和理由?
2.比一比两家电器的电能消耗
(1)资料阅读:同学们的调查单中调查了家用电器的功率。请你阅读书本63页提示部分,了解什么是用电器的功率和电量,并学习计算电量方法。
(2)体验活动:根据调查单,计算两个家庭用电器耗电情况。
学生进行计算并记录(4.2小节作业本活动记录2)。
(3)交流研讨:哪家用电量更多?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分类认识到家中常用物品中最常消耗的能量是电能。通过计算比较家用电器的电能消耗,认识到便利的生活需要消耗能源付出经济代价。
(三)认识能源是否可再生,节约能源
1.资料阅读:电能常见的有火力发电和水力发电,还有核能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学生了解火力发电的电能是不可再生能源,水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的电能是可再生能源,天然气、汽油等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是可再生能源。(4.7小节作业本科学阅读)
2.学生分组阅读,交流研讨:电能从哪里来?电能是可再生能源吗?我们可以怎样做节约电能?说说天然气、汽油、太阳能是否是可再生能源?我们有什么节能和替代的方法?
3.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比分析、资料阅读等方法,认识能量的来源,了解能源分为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能源,意识到能量的消耗需要付出一定的经济成本和环境代价,能提出合理的节能建议,自觉养成节约能源的良好习惯。
三、课堂小结与拓展(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微课
1.课堂小结
提问: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拓展
资料阅读,阅读书本62页资料,再观看视频,让学生了解汽油小客车和电动小客车的能量来源、能量转化。认识到汽油燃烧过程中会排放对环境有害的气体,使用它需要付出环境代价。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活动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进行回顾与梳理。学生通过观看微课,比较汽油小客车和电动小客车的使用,认识到人类在使用能量时会付出环境代价。
四、板书设计2.调查家中使用的能量
能量的形式:机械能 声能 光能 热能 电能 磁能
电能计算:
电量(单位:千瓦时)=功率(单位:千瓦)*时间(单位:小时)
电能计算:
电量(单位:千瓦时)=
功率(单位:千瓦)*时间(单位:小时)
【疑难解答】
1.学生比较家用电器电能消耗时,一方面不认识家用电器铭牌,不能从中获取所需信息,另一方面不会计算电能消耗情况,怎么办?
学生要看懂家用电器的铭牌信息,需要教师进行指导。首先教师可以选取台灯、洗衣机等常见的家用电器作为例子进行讲解,其次指导学生通过观察铭牌信息,获取家用电器功率信息,最后电能的计算需要教师结合教材“提示”部分进行讲解,并额外补充电能计算公式,要特别注意提醒学生使用公式时注意数据的单位。计算公式使用“电量=功率*时间”,单位依次为“千瓦时(或度)”、“千瓦”、“小时”。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7.能量从哪里来教案设计,共3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材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5.电磁铁教案,共2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材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科学六年级上册4.改变运输的车轮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教材简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