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PPT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49388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PPT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49388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PPT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49388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PPT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493880/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PPT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493880/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PPT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493880/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PPT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493880/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PPT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493880/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人教统编版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教案配套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教案配套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儒学的发展,儒学复兴的背景,儒学复兴运动,程朱理学,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早期白话小说,追求个性不拘法度,蒙古文的发展,感谢观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历史一班黎洪华 2002070126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一、思想上的变化 二、文艺上的变化三、科技上的变化 四、文字上的变化
一、思想上的变化——儒学的复兴
战国孟子、荀子继承发展,成为显学
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正统地位
魏晋南北朝吸收佛道,有新发展
韩愈:排佛、复兴儒学运动
材料:(1)今之学者有三弊,一溺于文章,二牵于训诂,三惑于异端。 ——《二程遗书》卷十八(2)社会的动荡不安造成人们对宗教信仰的渴求,道教、佛教相继兴盛发展。道教中修炼养生佛教中因果轮回等观念流传开来,人们烧炼丹药,追求长生,或者写经造佛,修建寺观,以求冥福。 ——曹大为、赵世瑜《文化发展历程》
以阐释经书字句为主的儒学日益僵化
过于注重章句训诂,儒学没有突破、创新
社会影响总体来说不及佛教和道教,儒家学说无法满足社会现实的需要
力图挖掘儒家经书的思想内涵,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特别是希望充分发挥儒家在强化社会伦理道德秩序、树立基本价值观方面的作用,提出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口号。
理学是儒学复兴的产物,在佛道冲击之下,儒学吸收佛道的部分思想,将儒学的忠、孝、节、义提高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的严密的思想体系,这就是理学,又称道学或新儒学。其派别主要有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对人生道路、生活方式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价值取向及目标。
(世界观与人生观紧密结合)
(1)问:天道如何?曰:只是理,理便是天道也。且如说“皇天震怒”,终不是有人在上震怒,只是理如此。 ——程颐、程颢《二程遗书》卷二十二上(2)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熹《朱文公文集》卷七十(3)“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学者须要于此体认省察之。”“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 ——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十三(4)怎得便会贯通?若只格一物,便通众理,虽颜子亦不敢如此道。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程颐、程颢《二程遗书》卷十八
世界观:“理”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核心)
人生观:“理”是伦理道德,表现为三纲五常,应“存天理,灭人欲”,充分体会“天理”
方法论:“格物致知”,通过探究万物,才能得到真正的“理”
世界观:“理”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核心)人生观:“理”是伦理道德,表现为三纲五常,应“存天理,灭 人欲”,充分体会“天理”方法论:“格物致知”,通过探究万物,才能得到真正的“理”
思考点:如何看待“存天理,灭人欲”?
(1)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著名的“存天理,灭人欲”之说。
——洪映萱《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
(2)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 ——黎靖德《朱子语类》卷十三(3)理学的理欲之辩,本意是想规谏统治者。但事实是统治者顺手接过来,反向一击,理欲之辩由道德修养的圣贤功夫转化成了政治奴役性的残杀工具。
——张立文《宋明理学研究》
本意是要规谏统治者,却成为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
从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1313年,元朝宣布将儒家经书作为科学考试的基本内容,答题标准以程朱理学的解释为主。
淳佑元年(1241年),理宗分别追封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为汝南伯、河南伯等,与原先所封的信国公朱熹同为儒家嫡传正室,令学官列入孔庙祭祀,御笔亲书朱熹所作《白鹿洞书院学规》赐太学,理学终成儒学正统。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材料:(1)宋代一大批知识分子毅然肩负起重振儒家文化的重任,积极参与现实,参与政治,恪守道德规范,表现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独立的人格意识,范仲淹、欧阳修号召士人重视名节,振作士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社会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2)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家将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约束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情感欲求。……应该看到,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张岱年、方克《中国文化概论》
如何评价程朱理学?(影响)
积极: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强调责任使命、凸显人性庄严
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自主学习教材67-68页,填写以下表格
不强调写实、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豪放:风格豪放激愤,气势宏伟,内容以记事、说理为主,表达内心感慨。
婉约派:风格委婉含蓄,细腻感人,内容以叹咏个人身世、写景抒情为主。
《窦娥冤》“六月飞雪”
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品有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郑光祖《倩女幽魂》、白朴《唐明皇游月宫》等。
元杂剧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
宋代话本相较唐代传奇,更加贴近于市井。随着说书活动的兴盛,在书场中流播的故事越来越多,说书底本称为话本,也就是早期的白话小说。其代表作品有《错斩崔宁》、《碾玉观音》、《快嘴李翠莲》等。
《西湖三塔记》梗概:清明节西湖畔,白蛇所化白衣娘子白卯奴迷途,被一位叫奚宣赞的男子所救。白卯奴的母亲白衣妇爱上了奚宣赞,不久又想吃其心肝,得白卯奴救护。后有道士奚真人出来,捉住众妖,包括白卯奴,将它们镇压在西湖的三个石塔之下。这是白蛇传故事雏形期
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 》
宋代书法追求个性,倡导有意无法。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为宋代书法四大家。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风俗画
北宋王孟希《千里江山图》山水画
宋徽宗《芙蓉锦鸡图》 花鸟画
南宋马远《寒江独钓图》 人物画
南宋李迪《风雨归牧图》
宋代重文轻武的国策,理学的兴起使人们更注重内心的修养。画家从追求写实变为更加注重意境。山水画成为画家寄托思绪情怀的方式。花鸟画、人物画水平也很高。
三、科技上的变化——三大发明与三大家
大量制造并用于军事,火器突出
雕版普及,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人工磁化技术,广泛应用于航海
《梦溪笔谈》,总结当时许多科技成果
《授时历》,其测定数据在当时处于领先定位
《农书》,集南北方农业技术为一体,农业工具记载尤为丰富
自主学习教材68页,填写以下表格
思考:三大发明对世界的贡献?
(1)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2)如果想看看各种发明的力量、作用,最显著的例子就是中国发明的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因为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第一种在文字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 ——培根《新工具》
指南针:促进远洋航行,为新航路开辟和资产阶级的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火药:推动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沉重版打击了权封建阶层,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条件,促进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印刷术: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和社会进步。
四、文字上的变化——少数民族文字
观察以下少数民族文字并结合材料,概括其共通点,反映了什么?
契丹是第一个拥有自己文字的少数民族,大字是增减汉字笔划而成,在形体上仍仿汉字合成一个方块字。 ——陈文俊《辽代契丹境内语言文字使用情况探析》
西夏仿照汉字,创制西夏文字, 也由点、横、竖、撇、捺等汉字基本笔画组成。 ——董琨《汉字对历代少数族文字的影响》
共通点:这些文字都是在借鉴汉字的基础上形成的;民族多样性反映了多元一体、相互交融
成吉思汗统一草原各部,命人使用畏兀儿文字(回鹘文)拼写蒙古语,形成畏兀体蒙古文。
忽必烈即位后,委派藏传佛教高僧八思巴改制藏文字母,创造出一套拼音符号,用以拼写蒙古语,也用来广泛拼写汉语等多民族语言。这也是汉语拼音化的最早尝试。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 契丹 、 党项 、 女真、 蒙古等族在与汉族接触中相互交融 , 创造了灿烂的辽宋夏金元文化 。
探究:这一时期的文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又有什么作用?
课后作业:根据本课所学知识,总结概括辽宋夏金元时期在文化上的新变化
一、思想上的变化——程朱理学二、文艺上的变化——宋词、元曲、话本、书法、绘画三、科技上的变化——三大发明、三大家四、文字上的变化——西夏文、契丹文、女真文、蒙古文
2、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优质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科素养,知识点一儒学的复兴,知识点二文学艺术,知识点三科技,研习1程朱理学,研习2四大发明,Homework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授课课件ppt,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2主要思想,文学艺术1宋词,一宋朝思想的发展,答案B,二宋朝科技的发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课文内容ppt课件,共4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儒家经书,程朱理学的创立,存天理,格物致知,南宋后期,城市生活,李清照,市井演唱,关汉卿,追求个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