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童年的水墨画》课堂实录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449405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童年的水墨画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童年的水墨画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引出课题,初读课文,梳理内容,研读《溪边》,想象画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童年的水墨画》教学目标:1.认识“墨、染”等5个生字,会写“墨、染、竿”等11个生字,会写“水墨画、染色”等13个词语。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诗句。4.能说出在溪边、江上和林中分别看到的画面。教学重点:1.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想象画面”的方法理解难懂的诗句。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运用“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想象画面”的方法理解难懂的诗句。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画,你知道这是什么画吗?是啊,这是中国画,也叫水墨画。它是水与墨的配合,你看,无论是画山水、画植物还是水果,都别有一番韵味呢。其实我们不是第一次接触水墨画,它早在我们的课本中出现过。大家请看这两幅画,你脑海里想到了哪些诗句呢?(袁枚《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清代·高鼎《村居》“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同学们可真棒,每句诗都能快速准确地背出来,这两幅水墨画描绘的都是快乐的童年生活。水墨画用笔往往简约、凝练,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内容也都符合水墨画的特征,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儿童生活画卷。请大家齐读课题,第18课《童年的水墨画》。“墨”字发音准确,那同学们会写这个字吗?先来观察,“墨”字上下结构,上面是“黑”,下面是“土”,“墨”呀就是由一种黑色的矿土组成的。本义是黑色的颜料,现在泛指各种颜料。请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书写,上面笔画多要写的紧凑,注意“黑”字下面的四点要写的均匀。“土”字要写得扁平,最后一横稍长。你会给墨组词吗?(墨水、墨色 、墨汁、墨黑、墨盒、水墨画……)大家词语积累真丰富,请把这个字放在课题里再来读——《童年的水墨画》。二、初读课文,梳理内容下面就让我们就走进这幅水墨画去看看吧,请大家翻开课本72页,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开始吧!看到大家端正的坐姿,想必都读完了。那这些词你能读准吗?特别要注意标红的字词。请这一组开火车读,嗯。每个词都很准确。下面我们分组读,三个大组,一组两个词,每个词读两遍。读得真好,特别是轻声都读准了。那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下面我们来齐读试试。发音准确,真不错,看来这些词大家都掌握住了。(开火车读、分组读、去掉拼音齐读)下面,请同学们齐读诗歌,边读边思考:诗中的小孩子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呢?大家读得很好,不仅字音准确,还注意了停顿和节奏。同学们,诗中的小孩子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呢?谁来回答?(溪边钓鱼、江上游泳、林中采蘑菇)大家概括的真准确。同学们发现没,这篇课文的形式很特别,标题都有什么特点?没错,小眼睛真会发现,这三首诗都写的是地方。题目告诉了我们,小孩子活动的地点。这几幅图都是童年欢乐的场景,像这样主题相同的小诗组在一起,我们就称为组诗。美好的童年就如一幅幅水墨画,或浓或淡,意境优美。童年的快乐是在溪边钓鱼,在江上游泳,在林中采蘑菇。童年的生活真是丰富多彩!现在我们就跟随小朋友们的脚步一起去溪边钓鱼吧!三、研读《溪边》,想象画面你在溪边看到了哪些景物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找一找圈一圈吧!(垂柳、山溪、人影、钓竿、红蜻蜓、草地、鱼儿)看到同学们举起的小手,想必迫不及待想要回答了。你找到了哪些景物呢?大家找的都很准确,掌声送给自己。置身于这么多美好的景物之中,孩子们的心情一定是——开心的、快乐的,下面我们齐读诗歌,请读出这种舒畅、欢快、昂扬的情绪。听了大家的朗读,仿佛一幅幅美好的画面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请同学们再读第一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呢?女生们来读。 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预设:从这里我仿佛可以看到可爱的垂柳姑娘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这里两处比喻,你发现了吗?(溪水比作镜子,山溪比作绿玉带)这个溪水都能当镜子,说明溪水——很清澈、平静。联系生活实际,帮我们想象出画面,更好地理解了这个句子的内容。(板贴:联系生活实际)读了这句话,你是否想到了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啊,我们仿佛看到垂柳姑娘把溪水当做镜子在梳妆打扮呢!让我们再来读这句话。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蜒。 在这样的情景中,到处一片绿色,一片生机盎然、充满活力。再来读第二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预设:我看到了一只蜻蜓在鱼竿上停着。)请看“给”这个字,可以换个字来理解吗?没错,“被”,人影被溪水染绿了;改为“把字句”,溪水把人影染绿了。是啊,就像这样,溪水、树木、人,都被染绿了。同学们,“染”是我们这一课的生字。你们看,“染”在字典里有这两种意思,我们该选择哪一种呢?(第一种:用染料上色)。我们可以通过一个视频来了解用染料上颜色的过程。过去啊,染料都由植物制成,所以下面是个木,在染色的时候需要把颜料和水混合,所以左上是个三点水。“九”指多次,也就是要达到想要的颜色需要多次反复染色。请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书写。“染”上下结构,先写三点水和九,注意“丿”起笔在竖中线上,下面“木”的“竖”也在竖中线上。请拿出拼田本,“墨”和“染”两个字各写四个拼音、四个字。 (展示评讲)再来回到诗句,溪水怎么会把人影染绿的呢?预设:上一句说“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可以看出溪水非常绿,人影倒映其中,就被染绿了。你还会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诗句呢,真厉害。(板贴:联系上下文) 师:这山溪真像一个神奇的染料,大家看,我们的课本也被染绿了呢?同学们请看插图,是不是也被溪水、树木染绿了呢?原来,结合插图也有利于我们理解诗句呢。(板贴:结合插图) 在这美不胜收的景色里,谁被吸引来了?一抹红色是什么?没错,是一只红蜻蜓。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蜒,你是否想到了杨万里《小池》中的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红绿相衬,这幅画是不是变得更美了?我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读出它的美。听你的朗读真是享受,让我们一起美美地读好这段话。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这一红一绿,相互映衬,在这幅既美丽又安静的图画中,小朋友在做什么?——钓鱼。“忽然扑腾一声”人影怎么碎了?鱼儿钻出水面,他们把什么打碎了呀?(预设:像镜子一样的水面)鱼儿上钩了,蹦跳着的不仅有鱼儿,还有小朋友们的笑声。谁想开心快乐地读一读? 这首诗描绘的画面多有趣啊!一开始安安静静的,到了后面画面就欢乐、热闹起来了。你看,想象动静的画面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句。(板贴:想象画面) 下面男女生合作朗读,注意读出前后静和动的变化。嗯,读出了变化。下面让我们一起配乐朗读全诗。接下来我们挑战一下,盖住一部分字词,尝试背诵。 课堂小结:多么美的画面啊!平静的溪水,高大的垂柳、立着的红蜻蜓、钓鱼的孩子、蹦跳的鱼儿、欢快的笑声……在一静一动之间,向我们展现了童年生活的有趣。那江上和林中还会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呢?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布置作业:今天的作业是抄写本课生字;背诵诗歌《溪边》;还有一个作业选做,为这首诗配上一幅优美的水墨画,去感受孩子们快乐的童年生活吧。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18 童年的水墨画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18 童年的水墨画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歌曲导入,激发兴趣,复习旧课,导入新课,精读课文,深入感悟,鉴赏写法,仿写诗歌,总结延伸,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18 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前置性作业,设计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