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永州冷水滩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永州冷水滩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共8页,如有缺页,请申明,本试卷共三道大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冷水滩区2022年上期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七年级语文(试题卷)温馨提示:1.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卡,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考生作答时,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须作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考生在答题卡上按答题卡中注意事项的要求答题。3.本试卷共8页,如有缺页,请申明。4.本试卷共三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量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34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阅读以下语段,完成1-5题。(15分)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它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凝聚力。端木蕻良为洗去故乡的污秽和耻辱而愿付出一切,闻一多先生为寻找救国良药而 甲 ,邓稼先为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些仁人志士的爱国情怀时时激荡着我们胸中那殷红的热血。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要 乙 ,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是复兴添砖加瓦作出努力。1.请用楷体将下列文字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内。(3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凝聚力(níng) 污秽(huì) 鞠(jū)躬尽瘁 殷红(yān)B. 凝聚力(ní) 污秽(huì) 鞠(jū)躬尽瘁 殷红(yīn)C. 凝聚力(níng) 污秽(suì) 鞠(jǖ)躬尽瘁 殷红(yān)D. 凝聚力(ní) 污秽(sul) 鞠(jǖ)躬尽瘁 殷红(yīn)3.请在下列选项中选出合适的词填入文中甲处,使语句通顺( )(3分)A. 处心积虑 B. 含辛茹苦 C. 沥尽心血 D. 忠心耿耿4.下列填入乙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拼搏创新,立志读书,勇毅前行 B. 立志读书,拼搏创新,勇毅前行C. 立志读书,勇毅前行,拼搏创新 D. 勇毅前行,立志读书,拼搏创新5.文段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 请修改在横线上。(3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语法分析正确的一项( )(3分)A. “时代需要雷锋精神”和“钟南山虽然八十多岁了,依然很精神。”中的“精神”词性是一样的。B. “大国担当”“绿水青山”“抗击疫情”三个短语的结构各不相同。C. “一扇晴窗”中的“扇”在此为名词。D. “放松下来”是动宾结构的短语。7.综合性学习活动(共7分)你所在的班级将开展以“漫游语文此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你积极地参与了这一活动,相信你能完成以下任务:(1)为营造氛围,让同学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去,请拟一条宣传标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同学们搜集了不少对联,要在校刊上刊载,请你将下列对联按春联、婚联、挽联、行业联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排序是:( )(3分)①红莲开并蒂,彩风喜双飞。②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雄鬼死不还家。③刘伶借问谁家好,李白还言此处佳。④白雪抚人片片醉,红梅舒枝点点春。A.①④③② B.④①③② C.④①②③ D.③④①②(3)初步领略了广告语言的魅力,你能否学以致用?从下列题中任选一则拟写广告。(2分)①请以“爱护校园的花草”为主题,拟写一条广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你的家乡永州有不少的美食特产,比如异蛇酒、东安鸡、宁远血鸭、江水香柚等,请你选择一种为它拟写一则广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请将下列诗文名句补充完整。(每空1分,共9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2)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3)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贾生》)(4)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6)身处异乡的游子总是难以割舍那份沉甸甸的思乡之情。离家在外的李白深夜闻听惜别的笛声,勾起乡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岑参去往边塞途中,东望故园,悲从中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二、阅读与理解(共56分)(一)古诗文阅读(2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18分)【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乙】秋花之香者,莫能如桂,树乃月中之树,香亦天上之香也。但其缺陷处则在满树齐开不留余地。予有《惜桂》诗云:“万斛黄金碾作灰,西风一阵总吹来。早知三日都狼藉,何不留将次第开?”盛极必衰,乃盈虚一定之理,凡有富贵荣华一蹴而至者,皆玉兰之为春光,丹桂之为秋色。——选自李渔《闲情偶寄·桂》【注释】①盈虚:盈满或虚空,指发展变化。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不蔓不枝 蔓:藤蔓 B. 何不留将次第开 次第:依次C. 可爱者甚蕃 蕃:多 D. 乃盈虚一定之理 理:道理,规律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但其缺陷处/则在满树/齐开不留余地B. 但其缺陷/处则在满树齐开/不留余地C. 但其缺陷/处则在满树/齐开不留余地D. 但其缺陷处/则在满树齐开/不留余地11.下列句子,与文中“树乃月中之树”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 唐人尚未盛为之(沈括《活板》)B. 水陆草木之花(周敦颐《爱莲说》)C. 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D. 康肃笑而遣之(欧阳修(卖油翁》)12.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甲文借写莲来赞美君子高洁的品性;乙文作者由桂的特点联想到盛极必衰的人生哲理。B. 乙文中作者借《惜桂》一诗表达对桂花虽盛开时繁花似锦,但却不能持久的惋惜之情。C. 甲文通过“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作者对“莲”的喜爱之情;乙文则通过“玉兰之为春光”类比突出了作者对桂花的赞美之情。D. 甲文借“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映射了当时追逐功名富贵的世风;乙文借桂花“三日都狼藉”,感慨一蹴而至的荣华富贵不会长久。1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句3分,共6分)(1)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秋花之香者,莫能如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7分)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1)下面对本诗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和鱼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B. 颈联中写农人欢天喜地庆贺“春社”,古朴的风俗、纯朴的农民使诗人流连忘返。C. 诗人以明快抒情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农村风光图。D. 这首诗描述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31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5-17小题。(9分)二十四节气从未过时①农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完整知识体系。“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从这首国人几乎都会背的二十四节气歌中,我们看到古人卓越的观察力和创造力。虽然我们现在有了很多关于气候关于农业的科学知识,但二十四节气从未过时。它不仅是深受农民重视的“农业气候历”,同时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②“二十四节气”无疑是农耕文明的产物。中国是世界少收几个农业文明的起源地之一。早在距今一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中国就驯化了水稻和小米等作物,栽桑养蚕、驯养动物。主要的农业区在黄河流域,那里处于中纬度,四季分明,人们可以观察到不同时期的气候变化与物候特征,周而复始。③二十四节气的产生与农家思想有关。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争鸣,各种思想相互影响。农家成为其中重要流派之一,并在诸子争鸣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当时的老庄哲学影响深远,老子强调“道法自然”,庄子崇尚自然,这些思想都影响到后来的衣家学派。代表农家的《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排土》《审时》等四篇所体现的农家思想,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或是老庄思想的直接体现。④秦汉时期的郡县制度,催生了影响深远的重农抑商思想,为二十四节气产生提供政策方面的支持。农业在秦汉时期成为整个国家经济的主体,种植成为重中之重,养殖、经商等行业不被鼓励,秦律中耕牛得到特别保护,随意宰杀耕牛是要判死刑的。没有重农的思想传统,二十四节气也不可能深入中华民族生产与生活的各个方面。⑤今天,二十四节气仍与农业息息相关,什么时候耕地、播种、除草、收获,都要遵循节气之规。比如山西南部是冬小麦的主产区,有节气谚语曰:“麦长四季春为主,十年九春早”“立春天还寒,麦田浇灌莫停歇”“小满芝麻芒种谷”......⑥当代中国农业加入了许多工业化要素,诸如化肥、农药与机械,其中化肥与农药在作出贡献的同时,也导致耕地质量下降、黑土层变薄、土壤酸化、河流水质下降等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同时传承二十四节气背后所包含的理念,更多地利用传统的农耕智慧,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种养结合,循环利用,建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这些都是实现农业现代化所要认真考虑的。⑦二十四节气的思想理念,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人们对“天时、地利、人和”的追求。历代文人墨客用各种形式,不断丰富着节气的内涵,草木鱼虫、天地万物都被容纳在节气的枢架中,使今天的我们能有一种与天地感应的诗意浪漫。这也许是二十四节气永远不会过时的原因吧。15.阅读第①段,下列对“二十四节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B. 二十四节气体现了古代人卓越的观察力和创造力。C. 二十四节气一直是深受农民重视的“农业气候历”。D. 二十四节气决定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16.阅读②-④段,二十四节气的产生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历史悠久的农耕文明。 B. 天人合一的农家思想。C. 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 D. 深入人心的重农传统。17.阅读⑤-⑦段,二十四节气为什么永不过时?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严格遵守节气能解决农业现代化中的生态问题。B. 当代的农业生产依然遵循着二十四节气的规律。C. 能让今天的我们感受到与天地感应的诗意浪没。0.体现了中国人对“天时、地利、人和”的水恒追求。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8-21小题。(14分)打碎的体温表毕淑敏①小时候家中有一枚精致的体温表,它装在一支粗糙的黑色钢笔套里。大约七八岁的我,对天地万物都好奇得恨不得吞到嘴里尝一尝。我跳皮筋回来,经过镜子,偶然看到自己的脸红得像在炉膛里烧好可以夹到冷炉子里去引火的炭煤。我决定给自己测量一下体温。②我拧开黑色笔套,很利索地把它夹在腋下,耐心地等待了五分钟,小心翼翼地拿出来,像妈妈一样眯起双眼把它对着太阳晃动。③我什么也没看到,体温表如同一条宁澈的小溪,鱼呀虾呀一概没有。④我百般不解,难道我已成了冷血动物?对啦!妈妈每次给我夹表前,都要把表狠狠甩几下,我拈起体温表,全力甩去。我听到背后发生犹如檐下冰棱折断般的清脆响声。回头一看,体温表的扁杏仁裂成无数亮白珠子,在地面轻盈地游动······罪魁是缝纫机板锐利的折角。⑤怎么办呀?妈妈非常珍爱这支温度表,不是因为贵重,而是因为稀少。那时候,水银似乎是军用品、极少用于寻常百姓,体温表就成为一种奢侈,楼上楼下的邻居都来借用这只体温表,每个人拿走它时都说:请放心,绝不会打碎。⑥现在,它碎了,碎尸万段。我祈祷自己发烧,高高地烧。我知道妈妈对得病的孩子格外怜爱,我宁愿用自身的痛苦赎回罪孽。⑦妈妈回来了。我默不作声。我把那只空钢笔套摆在最显眼的地方,希望妈妈主动发现它。我坚持认为被别人察觉错误比自报家门要少些恐怖。⑧妈妈忙着做饭。我的心越发沉重,仿佛装满水银。实在等待不下去了,我飞快地走到妈妈跟前,大声说:“我把体温表给打碎了!”⑨妈妈狠狠地把我打了一顿。那支体温表消失了,它在我的感情里留下一个黑洞。潜意识里我恨我的母亲——她对我太不宽容!⑩不久,我病了。我像被人感到老太太裹着白棉被的冰棍箱里,从骨头缝里往外散发热气。“你可能发烧了。”妈妈说。她伸手去拉缝纫机的小屉,但手臂即僵在半空。妈妈用手抚模我的头。她的手很凉,指甲周旁有几根小毛刺,把我的额头刮得很痛。⑪“我刚回来,手太凉,不知你究竟烧得怎样,要不要赶快去医院......”妈妈拼命搓着手指。⑫妈妈俯下身,用她的唇来吻我的额头,以试探我的体温。母亲是严厉的人。在我有记忆以来,从未吻过我们。这一次,因为我的过失,她吻了我。那一刻,我心中充满感动。⑬妈妈的口唇有一种菊花的味道,那时她患有很重的贫血,一直在吃中药。可是妈妈还是无法断定我的热度。她扶住我的头,轻轻地把她的额头与我的额头相贴。她的每一只眼睛看定我的每一只眼睛,因为距离太近。我看不到她的脸庞全部,只感到一片灼热的苍白。她的额头像碾子似的滚过,用每一寸肌肤感受我的体温,自言自语地说:“这么烫,可别抽风。”⑭我终于知道了我的错误的严重性。⑮后来,弟弟妹妹也有过类似的情形。我默然不语,妈妈也不再提起。但体温表树一样栽在心中。18.梳理文章内容,填写下表。(4分)事件经过心理感受①好奇打碎体温计②妈妈狠狠地把“我”打了一顿③④充满感动 19.第⑤段画线部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请结合语境,赏析第⑬段中的画线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选文结尾写道“但体温表树一样栽在我心中”,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说说“栽”包含着哪些内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阅读下列两个名著选段,完成后面的题。(8分)①肚中有了点食,他顾得看看自己了。身上瘦了许多,那条破裤已经脏得不能再脏。他懒得动,可是要马上恢复他的干净利落,他不肯就这么神头鬼脸的进城去。不过,要干净利落就得花钱,剃剃头,换换衣服,买鞋袜,都要钱。手中的三十五元钱应当一个不动,连一个不动还离买车的数儿很远呢!②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取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他停止住思想,所以就是杀了人,他也不负什么责任。他不再有希望,就那么迷迷忽忽地往下坠,坠入那无底的深坑,他吃,他喝,他嫖,他赌,他懒,他狡猾,因为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了去。只剩下那个高大的肉架子,等着溃烂,预备着到乱死岗子去。(1)文段选自《骆驼祥子》,作者_____________,祥子是作者笔下一个下层劳动者形象。祥子本是农民,进城后以拉黄包为生。虎妞是祥子的妻子,也是车厂主_________的女儿。(2分,每空1分)(2)请联系原著内容,简要说说祥子手中三十五元钱的来历。(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从孙侦探、车夫老马、虎妞三个任务中选取其一,简要谈谈他(她)在祥子从“人”到“走兽”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共60分)23.从下列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一篇文章。【文题一】李森祥的《台阶》一丈,为我们叙述了父亲与台阶的故事,其实,“台阶”含义还很丰富,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有以下三个义项:①在门前或其他玻道上建造的一级级供人上下的梯形设施;②比喻更大的成绩或更高的目标;③比喻摆脱僵局或窘况的机会。请你以“我也跨上了一个新台阶”为题,写一篇文章。【文题二】请以“我和_________的故事”为题目,把你和长辈、朋友、老师、书籍、音乐等之间的故事写成一篇文章,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收获、启示或感悟。要求:①选择【文题二】须把文题补充完整;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不少于600字。
2022年冷水滩区七年级下册期末语文参考答案:
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2.A3.C(比喻付出了全部经力 A.千方百计的算计 B.含辛茹苦:形容受过艰难困苦 D.形容非常忠诚) 4.B 5.删去“做出努力”或者“添砖加瓦” 6.A(第一个“精神”是名词,第二个“精神”是形容词) 7.(1)语文是人类灵魂 (2)C (3)①小草有生命,请留心脚下(答案不唯一) ② 异蛇酒 名扬天下,能强身健体,还能治病(答案不唯一)
8.(1)朔气传金柝 (2)自缘身在最高层 (3)不问苍生问鬼神 (4)独怆然而涕下 (5)会当凌绝顶 (6)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9.A(....生藤蔓) 10.D 11.B(的) 12.C 13.(1)香气远播,更加显得清幽,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它,但不可以靠近玩弄它。 (2)秋天里的香气,没有像桂花一样的。 14.(1)A(“豚”指小猪) (2)面对困境时。 这两句诗告诉我们的哲理是:不放弃希望,经过努力,一定会迎来新的天地。 15.D(从第一段“它不仅....行为准则”看出) 16.B(第三段“春秋....天人合一”得知)17.A(第六段“当代中国......不是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得知) 18.①看到体温计 ②懊悔 ③恨母亲 ④妈妈用身体为“我”量体温 19. 插叙,①交代了妈妈对这支温度表格外珍惜的原因 ②为后文妈妈狠狠打“我”的情节做铺垫。 20.运用了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 ,生动形象的写出妈妈担心“我”的病情的着急,表现母亲对“我”的爱与关心。 21.①母亲的深沉无私 ②要学会宽容
③要正确面对所犯的错误 ④对母爱的理解,心中充满感动22.
(1)老舍 刘四爷(2)祥子逃离军营时顺手牵走了部队的三匹骆驼,后来将三匹骆驼以三十五钱卖给了一个老头。选择孙侦探:祥子被他诈骗得一穷二白,生计成了问题,因而只好重新回去拉车。 选择虎妞:虎妞的去世,使祥子卖了自己的车给她办丧事,祥子的生活又一次跌倒谷底。选择老车夫:老车夫预示着祥子的未来,让祥子认清了现实,选择与虎妞结婚,慢慢丧失斗志。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材料题,单选题,阅读理解与欣赏,综合性学习,默写题,写作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高峰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李达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