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中数学新教材同步课时精品讲练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含解析)
高中数学新教材同步课时精品讲练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2章 2.2.2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新教材同步课时精品讲练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2章 2.2.2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含解析),共10页。
2.2.2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学习目标 1.掌握直线方程两点式的形式、特点及适用范围.2.了解直线方程截距式的形式、特点及适用范围.3.会用中点坐标公式求线段的中点坐标.知识点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和截距式方程名称两点式截距式条件两点P1(x1,y1),P2(x2,y2) (x1≠x2,y1≠y2)在x,y轴上的截距分别为a,b( a≠0,b≠0)示意图方程=+=1适用范围斜率存在且不为0斜率存在且不为0,不过原点 思考1 过点(x0,y0)且斜率为0的直线有两点式方程吗?答案 没有.其方程为y=y0.思考2 方程-=1是直线的截距式方程吗?答案 不是.截距式方程的特点有两个,一是中间必须用“+”号连接,二是等号右边为1.1.不经过原点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1表示.( × )2.能用截距式方程表示的直线都能用两点式表示.( √ )3.直线y=x在x轴和y轴上的截距均为0.( √ )4.经过任意两个不同的点P1(x1,y1),P2(x2,y2)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y-y1)(x2-x1)=(x-x1)(y2-y1)表示.( √ )一、直线的两点式方程例1 已知A(-3,2),B(5,-4),C(0,-2),在△ABC中,(1)求BC边所在的直线方程;(2)求BC边上的中线所在直线的方程.解 (1)BC边过两点B(5,-4),C(0,-2),由两点式,得=,即2x+5y+10=0,故BC边所在的直线方程为2x+5y+10=0.(2)设BC的中点为M(a,b),则a==,b==-3,所以M,又BC边的中线过点A(-3,2),所以=,即10x+11y+8=0,所以BC边上的中线所在直线的方程为10x+11y+8=0.延伸探究若本例条件不变,试求BC边的垂直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方程.解 kBC==-,则BC边的垂直平分线的斜率为,又BC的中点坐标为,由点斜式方程可得y+3=,即10x-4y-37=0.反思感悟 利用两点式求直线的方程(1)首先要判断是否满足两点式方程的适用条件,然后代入两点式.(2) 若满足即可考虑用两点式求方程.在斜率存在的情况下,也可以先应用斜率公式求出斜率,再用点斜式写方程.跟踪训练1 (1)过点A(-2,1),B(3,-3)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答案 4x+5y+3=0解析 因为直线过点(-2,1)和(3,-3),所以=,所以=,化简得4x+5y+3=0.(2)已知直线经过点A(1,0),B(m,1),求这条直线的方程.解 由直线经过点A(1,0),B(m,1),因此该直线斜率不可能为零,但有可能不存在.(1)当直线斜率不存在,即m=1时,直线方程为x=1;(2)当直线斜率存在,即m≠1时,利用两点式,可得直线方程为=,即x-(m-1)y-1=0.综上可得,当m=1时,直线方程为x=1;当m≠1时,直线方程为x-(m-1)y-1=0.二、直线的截距式方程例2 求过点A(5,2),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互为相反数的直线l的方程.解 (1)当直线l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均为0时,方程为y=x,即2x-5y=0.(2)当直线l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不为0时,可设方程为+=1,即x-y=a,又∵l过点A(5,2),∴5-2=a,解得a=3,∴l的方程为x-y-3=0.综上所述,直线l的方程是2x-5y=0或x-y-3=0.延伸探究 (变条件)若将本例中的条件“在坐标轴上的截距互为相反数”变为:“在x轴上的截距是在y轴上截距的2倍”,其它条件不变,如何求解?解 (1)当直线l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均为0时,方程为y=x,即2x-5y=0,符合题意.(2)当直线l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均不为0时,可设方程为+=1,又l过点(5,2),∴+=1,解得a=.∴l的方程为x+2y-9=0.综上所述,直线l的方程是2x-5y=0或x+2y-9=0.反思感悟 截距式方程应用的注意事项(1)如果问题中涉及直线与坐标轴相交,则可考虑选用截距式直线方程,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其系数即可.(2)选用截距式直线方程时,必须首先考虑直线能否过原点以及能否与两坐标轴垂直.(3)要注意截距式直线方程的逆向应用.跟踪训练2 (多选)过点(2,3),并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为( )A.y=x B.x+y=5C.y=-x D.x+y+5=0答案 AB解析 设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分别为a,b.当a=b≠0时,直线方程为+=1,∴+=1,∴a=5,∴x+y=5,当a=b=0时,k=,∴y=x,综上所述,y=x和x+y=5.直线方程的灵活应用典例 已知△ABC的一个顶点是A(3,-1),∠ABC,∠ACB的平分线方程分别为x=0,y=x.(1)求直线BC的方程;(2)求直线AB的方程.解 如图.(1)因为∠ABC,∠ACB的平分线方程分别是x=0,y=x,所以AB与BC关于x=0对称,AC与BC关于y=x对称.A(3,-1)关于x=0的对称点A′(-3,-1)在直线BC上,A关于y=x的对称点A″(-1,3)也在直线BC上.由两点式求得直线BC的方程为y=2x+5.(2)因为直线AB与直线BC关于x=0对称,所以直线AB与BC的斜率互为相反数,由(1)知直线BC的斜率为2,所以直线AB的斜率为-2,又因为点A的坐标为(3,-1),所以直线AB的方程为y-(-1)=-2(x-3),即2x+y-5=0.[素养提升] (1)理解题目条件,角的两边关于角平分线对称.(2)画出图形,借助图形分析A关于直线x=0的对称点A′在BC上,A关于y=x的对称点A″也在BC上,体现了直观想象的数学核心素养.(3)分别求出A′,A″两点的坐标,再根据两点式求出BC边所在直线方程,突出体现了数学运算的数学核心素养.1.在x轴,y轴上的截距分别是-3,4的直线方程是( )A.+=1 B.+=1C.-=1 D.+=1答案 A2.经过M(3,2)与N(6,2)两点的直线方程为( )A.x=2 B.y=2 C.x=3 D.x=6答案 B解析 由M,N两点的坐标可知,直线MN与x轴平行,所以直线方程为y=2,故选B.3.过坐标平面内两点P1(2,0),P2(0,3)的直线方程是( )A.+=1 B.+=0C.+=1 D.-=1答案 C4.过点P(1,2)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的和为0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2x-y=0或x-y+1=0解析 当直线过原点时,得直线方程为2x-y=0;当在坐标轴上的截距不为零时,可设直线方程为-=1,将x=1,y=2代入方程可得a=-1,得直线方程为x-y+1=0.∴直线方程为2x-y=0或x-y+1=0.5.已知点A(3,2),B(-1,4),则经过点C(2,5)且经过线段AB的中点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答案 2x-y+1=0解析 AB的中点坐标为(1,3),由直线的两点式方程可得=,即2x-y+1=0.1.知识清单:(1)直线的两点式方程.(2)直线的截距式方程.2.方法归纳:分类讨论法、数形结合法.3.常见误区:利用截距式求直线方程时忽略过原点的情况导致漏解.1.(多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经过定点P0(x0,y0)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y-y0=k(x-x0)来表示B.经过定点A(0,b)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y=kx+b来表示C.不与坐标轴重合或平行的直线其方程一定可以写成截距式D.不与坐标轴重合或平行的直线其方程一定可以写成两点式答案 ABC2.过点A(3,2),B(4,3)的直线方程是( )A.x+y+1=0 B.x+y-1=0C.x-y+1=0 D.x-y-1=0答案 D解析 由直线的两点式方程,得=,化简得x-y-1=0.3.直线-=1在y轴上的截距是( )A.|b| B.-b2C.b2 D.±b答案 B解析 令x=0,得y=-b2.4.过两点(-1,1)和(3,9)的直线在x轴上的截距为( )A.- B.- C. D.2答案 A解析 由两点式=,得y=2x+3,令y=0,得x=-,即为在x轴上的截距.5.若直线l过点(-1,-1)和(2,5),且点(1 010,b)在直线l上,则b的值为( )A.2 021 B.2 020C.2 019 D.2 018答案 A解析 由直线的两点式方程得直线l的方程为=,即y=2x+1,令x=1 010,则有b=2×1 010+1,即b=2 021.6.过点(1,3)且在x轴上的截距为2的直线方程是______________.答案 3x+y-6=0解析 由题意知直线过点(2,0),又直线过点(1,3),由两点式可得,=,整理得3x+y-6=0.7.过点P(1,3)的直线l分别与两坐标轴交于A,B两点,若P为AB的中点,则直线l的截距式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 +=1解析 设A(m,0),B(0,n),由P(1,3)是AB的中点可得m=2,n=6,即A,B的坐标分别为(2,0),(0,6),则l的截距式方程是+=1.8.若点P(3,m)在过点A(2,-1),B(-3,4)的直线上,则m=________.答案 -2解析 由直线方程的两点式,得=,即=.∴直线AB的方程为y+1=-x+2,∵点P(3,m)在直线AB上,∴m+1=-3+2,得m=-2.9.求过点P(6,-2),且在x轴上的截距比在y轴上的截距大1的直线方程.解 设直线方程的截距式为+=1.则+=1,解得a=2或a=1,则直线方程是+=1或+=1,即2x+3y-6=0或x+2y-2=0.10.在△ABC中,已知A(5,-2),B(7,3),且AC边的中点M在y轴上,BC边的中点N在x轴上,求:(1)顶点C的坐标;(2)直线MN的截距式方程.解 (1)设C(x0,y0),则AC边的中点为M,BC边的中点为N,因为M在y轴上,所以=0,解得x0=-5.又因为N在x轴上,所以=0,解得y0=-3.即C(-5,-3).(2)由(1)可得M,N(1,0),所以直线MN的截距式方程为+=1.11.直线+=1过第一、三、四象限,则( )A.a>0,b>0 B.a>0,b<0C.a<0,b>0 D.a<0,b<0答案 B12.若直线l在x轴上的截距与在y轴上的截距都是负数,则( )A.l的倾斜角为锐角且不过第二象限B.l的倾斜角为钝角且不过第一象限C.l的倾斜角为锐角且不过第四象限D.l的倾斜角为钝角且不过第三象限答案 B解析 依题意知,直线l的截距式方程为+=1(a>0,b>0),显然直线l只能过第二、三、四象限,而不会过第一象限,且倾斜角为钝角,故选B.13.两条直线l1:-=1和l2:-=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可以是( )答案 A解析 两条直线化为截距式分别为+=1,+=1.假定l1,判断a,b,确定l2的位置,知A符合.14.在y轴上的截距是-3,且经过A(2,-1),B(6,1)中点的直线方程为( )A.+=1 B.-=1C.+=1 D.-=1答案 B解析 A(2,-1),B(6,1)的中点坐标为(4,0),即可设直线的截距式方程为+=1,将点(4,0)代入方程得a=4,则该直线的方程为-=1.15.已知A(3,0),B(0,4),直线AB上一动点P(x,y),则xy的最大值是________.答案 3解析 直线AB的方程为+=1,设P(x,y),则x=3-y,∴xy=3y-y2=(-y2+4y)=[-(y-2)2+4]≤3.即当P点坐标为时,xy取得最大值3.16.若直线l与两坐标轴围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且此三角形的面积为18,求直线l的方程.解 ∵直线l与两坐标轴围成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直线l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或互为相反数且不为0,若l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且设为a(a≠0),则直线方程为+=1,即x+y-a=0.∵|a|·|a|=18,即a2=36,∴a=±6,∴直线方程为x+y±6=0.若l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互为相反数,不妨设在x轴上的截距为a,则在y轴上的截距为-a(a≠0),故直线方程为+=1,即x-y-a=0.∵|-a|·|a|=18,即a2=36,∴a=±6,∴直线方程为x-y±6=0.综上所述,直线l的方程为x+y±6=0或x-y±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