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汇编-28烃(1)
展开安徽省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汇编-28烃(1)
一、单选题
1.(2023·安徽蚌埠·统考模拟预测)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AgNO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Ag++NH3·H2O=AgOH↓+
B.向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SO2:SO2+Ca2++2ClO-+H2O=CaSO3↓+2HClO
C.向NaHSO4溶液中滴加少量Ba(OH)2溶液:H+++Ba2++OH-=BaSO4↓+H2O
D.向甲苯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5 +6+18H+→5+6Mn2++14H2O
2.(2023·安徽淮南·统考二模)重要的有机聚合物(N)的某种合成路线如图所示(考虑顺反异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醇类物质L的分子中sp3杂化的原子数为4个
B.单体M的结构简式为
C.聚合物N难以降解
D.聚合物N中最多有4个碳原子共线
3.(2023·安徽宣城·统考一模)三元乙丙橡胶(EPDM)和聚氨基甲酸酯(PU)均为制作足球的新材料。其中生产EPDM的原料:CH2=CH2、CH2=CHCH3和CH3CH=CHCH2CH=CH2;生产PU的原料:O=C=N(CH2)6N=C=O和CH3CH2C(CH2OH)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产EPDM的原料均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褪色
B.CH2=CHCH3中最多有7个原子共平面
C.上述原料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有sp、sp2和sp3
D.O=C=N(CH2)6N=C=O的沸点高于CH3CH2C(CH2OH)3
4.(2023·安徽铜陵·统考模拟预测)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与对应结论不匹配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及现象 | 结论 |
A
| 向含有0.lmol/L的NaCl和0.1mol/L的NaI混合溶液中,滴加0.01mol/LAgNO3溶液,先生成黄色沉淀 | Ksp(AgI)<Ksp(AgCl) |
B
| 室温下,向NaAlO2溶液中滴加NaHCO3溶液,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 | 结合H+能力比强 |
C
| 向两支盛有KI3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加淀粉溶液和AgNO3溶液,前者溶液变蓝,后者生成黄色沉淀 | 溶液存在平衡:⇌I2+I- |
D | 向苯与液溴的混合液中加入铁粉产生气体,将气体直接通入AgNO3溶液中,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 液溴与苯发生取代反应 |
A.A B.B C.C D.D
5.(2023·安徽马鞍山·统考三模)对乙酰氨基酚(I)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可制成缓释长效高分子药物(III),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I中所有的C、N、O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B.1mol I在足量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可消耗2mol NaOH
C.生成III的反应类型是酯化反应
D.III的分子式为C3n+9H5n+8NO3
6.(2023·安徽马鞍山·统考一模)有机物M是制备螺虫乙酯的重要中间体,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M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B.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C.有三种含氧官能团
D.分子式C19H27NO4
7.(2023·安徽蚌埠·统考模拟预测)我国瑶族的一一个支系一蓝靛瑶族因穿着靛蓝染制成的土布而得名。靛蓝是一种染料,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靛蓝分子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与酸反应生成盐 B.能发生取代、加成、水解反应
C.分子式为C16H10N2O2 D.所有C原子可能共平面
8.(2023·安徽黄山·统考二模)奥司他韦是目前治疗流感的最常用药物之一,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中既含有σ键,又含有π键
B.该物质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1mol该物质可以与3molH2发生加成反应
D.分子中有2种官能团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9.(2023·安徽蚌埠·统考三模)某抗癌、抗癫痫药物中间体M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M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碳原子和氧原子的杂化方式均有两种
B.分子中最多有9个碳原子共面
C.与溴水发生反应时,1 mol M最多消耗4 mol Br2
D.可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水解反应
10.(2023·安徽宿州·统考一模)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对点击化学和生物正交化学做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点击化学的代表反应为叠氮-炔基成环反应,部分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uI与HI均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B.中间产物中N原子均为sp3杂化
C.产物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褪色原理相同
D.该过程的总反应为
11.(2023·安徽宿州·统考一模)有机物N()常用作橡胶、蜡和喷漆等的溶剂,也是一种润滑剂的抗氧化剂。其存在如下转化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能发生取代反应,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B.N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C.R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Q通过加成反应一定能得到M
12.(2023·安徽·统考一模)在实验室中进行下列实验,下列操作能实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操作 |
A | 除去苯酚中混有的少量苯甲酸 | 将含有苯甲酸的苯酚加入饱和,溶液中,过滤 |
B | 检验溶解铁锈所得的溶液中是否含有 | 取少量溶液,向其中滴加氯水后,再加入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
C | 检验乙烷中是否含有乙烯 | 将混合气通过盛有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观察溶液是否褪色 |
D | 检验中是否混有 | 取少量固体,滴加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体生成 |
A.A B.B C.C D.D
13.(2023·安徽合肥·统考一模)利用3-苯基丙酸催化脱氢制备异肉桂酸的反应如下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上述制备过程属于氧化反应
B.3-苯基丙酸的分子式为
C.异肉桂酸分子中最多有9个碳原子共面
D.异肉桂酸最多与发生加成反应
14.(2022·安徽铜陵·统考二模)以环戊二烯(甲)为原料合成一种医药中间体(丙)的路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等质量的甲、乙完全燃烧消耗的物质的量相等
B.甲生成乙、乙生成丙的反应类型均为加成反应
C.可以用酸性溶液鉴别乙和丙
D.丙的一氯代物有10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15.(2022·安徽·模拟预测)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民间习俗有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吃粽子,饮雄黄酒等。艾蒿中含有桉叶烷、黄酮素,它们的结构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桉叶烷的分子式为C15H26 B.黄酮素含有5种官能团
C.光照条件下,桉叶烷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D.黄酮素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6.(2022·安徽芜湖·统考三模)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及环境保护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中和是指环境中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排放基本降到零
B.免洗手消毒液的成分活性银离子、乙醇均能使蛋白质变性,且原理相同
C.部分病毒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气溶胶是固态或液态颗粒分散在气体介质中所形成的分散系
D.生产医用防护口罩的原料聚丙烯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其结构简式为
17.(2022·安徽合肥·统考三模)2022年4月,世卫组织专家评估报告指出:中成药连花清瘟能有效治疗新冠病毒。连花清瘟由于含“连翘”、“金银花”而得名。其有效成分绿原酸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绿原酸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16H14O9
B.分子中最多有8个碳原子共面
C.可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
D.1mol该分子最多可与6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18.(2022·安徽芜湖·统考三模)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场馆建设中用到一种耐腐蚀、耐高温的表面涂料。是以某双环烯酯为原料制得的,其结构为:。下列有关该双环烯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14H18O2
B.1mol该物质能与3molH2发生加成反应
C.该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共平面
D.与H2完全加成后产物的一氯代物有9种(不含立体异构)
19.(2022·安徽蚌埠·统考模拟预测)某有机化合物M是一种药物的合成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该有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物M的分子式为C18H22O3
B.化合物M中含有二种含氧官能团
C.每个M分子中最多有10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D.该有机物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水解反应
二、实验题
20.(2023·安徽蚌埠·统考三模)实验室制取溴苯的装置如图所示。向二颈烧瓶中先滴入0.5 mL Br2,静置,经片刻诱导期后反应开始。再缓慢滴加其余的Br2, 维持体系微沸至Br2加完,70~ 80°C水浴15min。(诱导期:催化反应中形成过渡态且总反应速率为0的时期)反应结束后产品处理:
有关数据如下:
物质 | 苯 | 溴 | 溴苯 |
密度(g· cm-3) | 0.88 | 3.12 | 1.50 |
沸点/°C | 80 | 59 | 156 |
在水中的溶解性 | 不溶 | 微溶 | 不溶 |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溴苯的制备需在无水条件下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A装置盛装_______( 填试剂)用于检验诱导期已过,反应开始。
(4)当出现_____________ ( 填现象)时,证明反应已结束。
(5)产品后处理阶段,有机层I用10% NaOH溶液洗涤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有机层Ⅱ水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6)有机层Ⅲ经干燥后分离出纯净溴苯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
参考答案:
1.D
【详解】A.向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的离子反应为Ag++2NH3•H2O═[Ag(NH3)2]++2H2O,故A错误;
B.次氯酸能够氧化亚硫酸钙,向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SO2的离子反应为Ca2++3ClO-+SO2+H2O═CaSO4↓+Cl-+2HClO,故B错误;
C.向NaHSO4溶液中滴加少量Ba(OH)2溶液,离子方程式为:2H+++Ba2++2OH-=BaSO4↓+2H2O,故C错误;
D.甲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苯甲酸,同时该反应还生成硫酸钾、硫酸锰和水,反应方程式为:5 +6+18H+→5+6Mn2++14H2O,故D正确;
故选D。
2.C
【分析】由结构简式可知, 在浓硫酸作用下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 , 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 。
【详解】A.由结构简式可知,L分子中饱和碳原子和羟基氧原子的杂化方式都为sp3杂化,共有5个,故A错误;
B.由分析可知,单体M为反式结构,结构简式为 ,故B错误;
C.由结构简式可知,高聚物 难以降解,会造成白色污染,故C正确;
D.由结构简式可知,高聚物 分子中处于对位上的碳原子以及相连的碳原子共线,则分子中最多有4n个碳原子共线,故D错误;
故选C。
3.D
【详解】A. 生产EPDM的原料均含有碳碳双键,均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褪色,故A正确;
B. CH2=CHCH3中双键平面上6个原子再加甲基上的1个H,最多有7个原子共平面,故B正确;
C. 上述原料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有sp(O=C=N键中C)、sp2(如:碳碳双键中C)和sp3(如:甲基中C),故C正确;
D. O=C=N(CH2)6N=C=O的沸点低于CH3CH2C(CH2OH)3,CH3CH2C(CH2OH)3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故D错误;
故选D。
4.D
【详解】A.等浓度的NaCl和NaI混合溶液中,滴加硝酸银,先生成黄色沉淀即AgI,说明AgI溶解度更小,则Ksp(AgI)<Ksp(AgCl),故A正确;
B.向NaAlO2溶液中滴加NaHCO3溶液,有白色絮状氢氧化铝沉淀生成,发生反应:,通过反应可知结合H+能力比强,故B正确;
C.向两支盛有KI3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加淀粉溶液和AgNO3溶液,前者溶液变蓝,后者生成黄色沉淀,说明在KI3溶液中存在I-和I2,则溶液中存在平衡:⇌I2+I-,故C正确;
D.溴蒸气易挥发,挥发出的溴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浅黄色沉淀,因此不能说明液溴与苯发生取代反应,故D错误;
故选:D。
5.B
【详解】A.该分子中含有两个平面结构,且两个平面通过C-N键的旋转可以重合,因此I分子中所有C,N,O原子可能共面,A项错误;
B.1mol酚羟基可以发生水解反应消耗1molNaOH,酰胺基团在碱性条件下也可以发生水解,还要消耗1molNaOH,B项正确;
C.酯化反应主要是是醇跟羧酸或无机含氧酸生成酯和水的反应,生成III的反应不是酯化反应,C项错误;
D.根据III的结构简式可知,III的分子式为,D项错误;
答案选B。
6.B
【详解】A.含酯基可发生取代反应,含苯环,羰基可发生加成反应,A项正确;
B. 左侧六元环中6个C原子均为杂化,所有碳原子不能共面,B项错误;
C. 分子中含酯基,醚键,羰基,则有三种含氧官能团,C项正确;
D. 由结构可知,1个分子中含有19个C原子,27个H原子,1个N原子,4个O原子,分子式,D项正确;
答案选B。
7.B
【详解】A.分子中亚氨基能和酸反应生成盐,故A正确;
B.具有苯、酮、烯烃及氨的性质,该有机物中亚氨基能发生取代反应,碳碳双键和苯环能发生加成反应,该有机物中不含酰胺键、卤原子或酯基,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B错误;
C.分子中C、H、N、O原子个数依次是16、10、2、2,分子式为C16H10N2O2,故C正确;
D.苯环上所有原子、碳碳双键之间连接的原子共平面,所以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故D正确;
故选:B。
8.C
【详解】A.分子中既有单键也有双键,所以既含有σ键,又含有π键,A正确;
B.结构中存在碳碳双键,所以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使其褪色,B正确;
C.结构中只有碳碳双键可以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所以1mol该物质可以与1molH2发生加成反应,C错误;
D.分子中的酯基和酰胺基可以发生水解反应,D正确;
故选C。
9.B
【详解】A.M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为sp2杂化,A错误;
B.苯环上及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碳原子共平面,则分子中最多有9个碳原子共面,B正确;
C.苯环上酚羟基的邻位和对位可与Br2发生取代反应,碳碳双键能与Br2发生加成反应,则1molM最多消耗3 molBr2,C错误;
D.M分子中不含酯基,不能发生水解反应,D错误;
故选B。
10.D
【分析】根据反应原理的循环转换关系图中的箭头指进去与指出来的物质,可以分析出:反应物为R1-≡-H与N3-R2,产物为:;CuI为催化剂,其余物质均为中间产物,即可分析答题。
【详解】A.CuI为催化剂,HI为中间产物,A错误;
B.中间产物中N原子中含有双键的N原子采用sp2杂化,不含双键的N原子采用sp3杂化,B错误;
C.产物中含有碳碳双键,氮氮双键,故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但原理不相同,前者为加成反应,后者为氧化反应,C错误;
D.由题干反应历程图可知,该过程的总反应为:,D正确;
故答案为:D。
11.C
【分析】由题干转化信息可知,根据N的结构简式和M的分子式可知,M的结构简式为:,根据N转化为R的转化条件可知,R的结构简式为:,由N转化为Q的转化条件可知,Q的结构简式为:或者,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A.由分析可知,M的结构简式为:,分子中含有碳氯键,则M能发生水解反应即取代反应,且邻碳有H,故也能发生消去反应,A错误;
B.由题干信息可知,N分子中含有环己烷环,故N中不可能所有碳原子共平面,B错误;
C.由分析可知,R的结构简式为:,R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等不饱和键,含有酮羰基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正确;
D.由分析可知,Q的结构简式为:,则Q通过加成反应即与HCl加成,其产物有:或者,即不一定能得到M,D错误;
故答案为:C。
12.C
【详解】A.苯酚也可以与碳酸钠发生反应,且不能采用过滤方式,不能达到除杂目的,A不符合题意;
B.溶解铁锈所得的溶液中本身含铁离子,若要检验亚铁离子,不能加入KSCN溶液,否则会有铁离子的干扰,B不符合题意;
C.乙烯与溴可发生加成反应,乙烷不反应,所以将混合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溶液会褪色,能达到实验目的,C符合题意;
D.和均会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D
【详解】A.加氢为还原反应,去氢为氧化反应,上述制备为去氢过程,属于氧化反应,A正确;
B.3-苯基丙酸的分子式为,B正确;
C.苯环所连接的原子和碳碳双键所连接的原子均为平面结构,且单键可以旋转,则异肉桂酸分子中最多有9个碳原子共面,C正确;
D.1mol苯环可以3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1mol碳碳双键可以和1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羧基不能发生加成反应,1mol异肉桂酸最多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D错误;
故选D。
14.D
【详解】A.甲的分子式为,乙的分子式为,二者最简式相同,等质量完全燃烧消耗的物质的量相等,A项正确;
B.甲生成乙,乙生成丙不饱和度降低,其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B项正确;
C.乙含碳碳双键,丙不含碳碳双键,可以用酸性溶液鉴别,C项正确;
D.丙的一氯代物有6种(不含立体异构),D项错误;
故选D。
15.C
【详解】A.根据桉叶烷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15H28,A错误;
B.根据黄酮素的结构简式可知,含有羟基,醚键,羰基,碳碳双键,4种官能团,B错误;
C.桉叶烷中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光照条件下,可以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C正确;
D.黄酮素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和羟基,都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使其褪色,D错误;
故选C。
16.C
【详解】A.碳中和是指环境中二氧化碳排放基本降到零,对氮氧化物没有要求,故A错误;
B.蛋白质变性的条件是高温、重金属盐、加入有机物等,因此活性银离子是加入重金属离子,乙醇是有机物,两者均能使蛋白质变性,但原理不相同,故B错误;
C.气溶胶是固态或液态颗粒分散在气体介质中所形成的分散系,部分病毒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故C正确;
D.生产医用防护口罩的原料聚丙烯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其结构简式为,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7.C
【详解】A.该物质含有16个C、9个O,不饱和度为8,所以分子式为C16H18O9,选项A错误;
B.苯环、碳碳双键、酯基都为平面形结构,经过旋转单键,红框中的9个碳原子可以在同一平面,且经旋转右侧六元环中也有碳原子可共面,选项B错误;
C.绿原酸分子中含有羧基,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选项C正确;
D.该物质中苯环、碳碳双键可以和氢气加成,所以1mol该分子最多可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选项错误;
答案选C。
18.D
【详解】A.由双环烯酯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14H20O2,A错误;
B.碳碳双键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酯基中的碳氧双键不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故1 mol该双环烯酯能与2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B错误;
C.双环烯酯分子中含有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错误;
D.该双环烯酯完全加氢后的产物为,有9种不同环境的氢,一氯代物有9种,D正确;
答案选D。
19.C
【详解】A.由结构简式可知,化学物M的分子式为C18H22O3,故A项正确;
B.根据结构简式可知,化合物M中含有羰基和酯基两种含氧官能团,故B项正确;
C.苯环为平面型分子,碳碳双键相连的碳原子共平面,则每个M分子中最多有12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故C项错误;
D.该有机物中含有碳碳双键和酯基,能发生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水解反应,故D项正确;
答案选C。
20.(1)球形冷凝管
(2)催化剂FeBr3 遇水发生水解,失去催化活性
(3)AgNO3溶液
(4)体系中不再有红棕色的溴蒸气
(5) Br2 +2OH-=Br- + BrO- + H2O或Br2 + 6OH- =5Br-+ BiO+3H2O 除去Na+、Br-、BrO-等无机离子
(6)蒸馏
【分析】本题是一道常见有机物制备类的实验题,在溴化铁的催化作用下苯和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其中挥发出来的溴蒸汽和溴化氢在经过四氯化碳的时候溴蒸汽被除掉,在洗气瓶A中用硝酸银检验产物中的溴化氢,最后注意尾气处理,以此解题。
【详解】(1)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球形冷凝管;
(2)该反应中需要催化剂溴化铁,而溴化铁容易水解,故答案为:催化剂FeBr3遇水发生水解,失去催化活性;
(3)苯和溴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其中溴化氢可以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溴化银淡黄色沉淀,故A装置盛装AgNO3溶液;
(4)溴容易挥发,溴蒸汽为红棕色,当诱导期结束后溴蒸汽就消耗完了,则红棕色消失,故答案为:体系中不再有红棕色的溴蒸气;
(5)单质溴容易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单质溴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溴化钠和次溴酸钠,或者生成溴化钠和溴酸钠,故离子方程式为:Br2 +2OH-=Br- + BrO- + H2O或Br2 + 6OH- =5Br-+ BiO+3H2O;溶液中的离子容易溶解在水中,故有机层Ⅱ水洗的目的是除去Na+、Br-、BrO-等无机离子;
(6)有机层Ⅲ的主要成分是苯和溴苯的混合物,两者沸点不同,故分离两者的操作方法为:蒸馏。
新疆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汇编-15烃: 这是一份新疆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汇编-15烃,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汇编-23烃: 这是一份河南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汇编-23烃,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有机推断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西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汇编-14烃: 这是一份山西高考化学三年(2021-2023)模拟题汇编-14烃,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