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K-39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45分)
1. 下列有关烃的性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光照乙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时,气体颜色会慢慢变浅并可得到正四面体形分子
B. 己烯、己烷、苯均可使溴水褪色,且褪色原理相同
C. 甲烷、苯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但二者仍具有还原性
D. 实验室中可用H2除去乙烷中的乙烯
【答案】C
【解析】
【详解】A.乙烷能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氯气被消耗,气体颜色会慢慢变浅,所得有机产物分子中肯定含有8个原子,HCl为直线形分子,故不可能得到正四面体形分子,A项错误;
B.己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其褪色,己烷与苯因萃取而使溴水褪色,B项错误;
C.甲烷、苯均可在氧气中燃烧,表现出还原性,C项正确;
D.H2与乙烯需要在催化剂存在下加热才可反应,且用H2作除杂试剂时又易引入H2这种新杂质,不能用H2除去乙烷中的乙烯,应用溴水除去乙烷中的乙烯,D项错误;
答案选C。
2. BaCl2可用作脱水剂。以BaSO4为原料制备BaCl2的反应有BaSO4 + 4CBaS+ 4CO↑,BaS + 2HCl = BaCl2 + H2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aSO4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 B. HCl的电子式是
C. H2S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 D. SO的空间构型是平面正方形
【答案】A
【解析】
【详解】A.BaSO4中含有钡离子和硫酸根,因此含有离子键,硫酸根中存在共价键,故A正确;
B.HCl是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是 ,故B错误;
C.H2S分子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分子结构是“V”形结构,则H2S是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故C错误;
D.SO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其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形,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3. 为了提纯下表所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有关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的选择均正确的是
编号
被提纯的物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己烷(己烯)
溴水
分液
B
CO2(SO2)
Na2CO3溶液
洗气
C
CH3CH2OH(CH3COOH)
CaO
蒸馏
D
淀粉溶液(NaCl)
水
过滤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向试样中加入溴水,己烯与溴水反应的产物与己烷仍互溶,用分液法不能将己烷提纯,A项错误;
B.除杂试剂碳酸钠既可与杂质二氧化硫反应,又可吸收被提纯的气体二氧化碳,所以不可用碳酸钠试剂,B项错误;
C.乙酸与CaO反应生成醋酸钙,蒸馏可以得到纯净的乙醇,C项正确;
D.淀粉形成胶体,应该利用渗析法把NaCl除去,D项错误;
答案选C。
4. 有机化合物性质多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鉴别乙醇和乙酸乙酯
B. 和互为同系物
C. 分子式为C4H4的有机物只有和CH≡C-CH=CH2两种
D. 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是2,3,4-三甲基-2-乙基戊烷
【答案】A
【解析】
【详解】A.乙醇溶于碳酸钠溶液中,乙酸乙酯不溶于碳酸钠且由于乙酸乙酯密度比水小,分层,上层为乙酸乙酯,因此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鉴别乙醇和乙酸乙酯,故A正确;
B.前者为酚,后者为醇,两者结构不相似,故不互为同系物,故B错误;
C.分子式为C4H4的有机物结构有、CH≡CCH=CH2、等,故C错误;
D.有机物最长的碳链是从右往左在向下,编号从右边开始标号,因此按系统命名法,该化合物的名称是2,3,4,4−四甲基己烷,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5. 对下列实验事实的理论解释不正确的
选项
实验事实
理论解释
A
环状S8分子结构如图
S原子采取的杂化方式为sp3
B
HF的沸点比HCl的高
键能:H—F>H—Cl
C
SO2易溶于水而难溶于CCl4
SO2和水都是极性分子而CCl4为非极性分子
D
Fe2+比Fe3+稳定性小
Fe2+和Fe3+的价电子排布式分别为3d6、3d5,Fe3+的3d能级为半充满的稳定结构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S8分子中饱和硫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3杂化,故A正确;
B.氟化氢能形成分子间氢键,而氯化氢不能形成分子间氢键,则氟化氢分子间的作用力强于氯化氢,沸点高于氯化氢,则氟化氢的沸点高于氯化氢与键能的大小无关,故B错误;
C.二氧化硫和水都是极性分子,四氯化碳是非极性分子,由相似相溶原理可知,二氧化硫易溶于水而难溶于四氯化碳,故C正确;
D.铁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6,基态Fe2+和Fe3+的价电子排布式分别为3d6、3d5,Fe3+的3d能级为半充满的稳定结构,所以Fe2+比Fe3+的稳定性小,故D正确;
故选B。
6. 关于有机化合物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它的系统名称是2,4−二甲基−4−戊烯
B. 它的分子中最多有5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C. 该有机物与氢气完全加成后的产物的一氯代物共有4种
D. 它与甲基环己烷互为同分异构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最长的碳链是5个碳原子,里官能团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因此它的系统名称是2,4−二甲基−2−戊烯,故A错误;
B.根据乙烯中6个原子共平面,碳碳单键可以旋转,因此分子中最多有6个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故B错误;
C.该有机物与氢气完全加成后的产物为(CH3)2CHCH(CH3)2,(CH3)2CHCH(CH3)2有两种位置的氢,其一氯代物共有2种,故C错误;
D.它与甲基环己烷分子式相同,结构式不同,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7.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给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pH=1的溶液:Fe2+、Mg2+、、
B. pH=12的溶液:K+、Na+、、
C. pH=7的溶液:Na+、Cu2+、S2-、Cl-
D. pH=7的溶液:Al3+、K+、Cl-、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pH=1的溶液中,在酸性条件下与Fe2+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pH=12的溶液中,K+、Na+、、均不能发生反应,能大量共存,故B正确;
C.pH=7的溶液中,Cu2+、S2-会发生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pH=7的溶液中,Al3+、会发生双水解,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B。
8. 精细化学品Z是X与反应的主产物,X→Z的反应机理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与互为顺反异构体
B. X能使溴的溶液褪色
C. X与HBr反应有副产物生成
D. Z分子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A.X与互为顺反异构体,故A正确;
B.X中含有碳碳双键,故能使溴的溶液褪色,故B正确;
C.X是不对称烯烃,与HBr发生加成反应还可以生成,故C正确;
D.Z分子中含有的手性碳原子如图:,含有1个手性碳原子,故D错误;
故选D。
9. 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mol乙烷和1 mol乙烯中,化学键数目相同
B. 标准状况下,11.2 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2NA
C. 2.24L(标准状况)苯在O2中完全燃烧,得到0.6NA个CO2分子
D. 1.0 mol CH4与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3Cl分子数为1.0NA
【答案】B
【解析】
【详解】A.乙烷、乙烯分子中的共价键的数目分别为7、6,则1 mol乙烷和1 mol乙烯中的化学键数目不同,故A错误;
B.甲烷和乙烯分子中的氢原子数目都为4,则标准状况下,11.2 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氢原子数目为×4×NAmol—1=2NA,故B正确;
C.标准状况下,苯为液态,无法计算22.4L苯的物质的量和完全燃烧得到二氧化碳的数目,故C错误;
D.甲烷和氯气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代甲烷混合物和氯化氢,则无法计算1mol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一氯甲烷的数目,故D错误;
故选B。
10. 常温下,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溶液中
B. 在溶液中
C. 在溶液中
D. 氨水和NH4Cl溶液混合,形成pH=9的溶液中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由于磷酸为多元酸,第一步电离大于第二步电离大于第三步电离,所以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故A正确;
B.在溶液中,根据电荷守恒得到,故B错误;
C.在溶液中,根据物料守恒得到,故C错误;
D.氨水和NH4Cl溶液混合,形成pH=9的溶液,则,根据电荷守恒,则,故D错误;
故选A。
11. 光气(COC12熔点为-118℃,沸点为8.2℃,微溶于水,易溶于甲苯等有机溶剂)可作为化学武器的成分,其制备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已省略)。
已知:3CCl4+2H2SO4(浓)3COCl2↑+4HCl+S2O5Cl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装置组装连接后,第一步操作通入冷凝水,然后才能加热
B. 自来水从冷凝管的X口通入,且被冷凝的物质是CCl4
C. 装置乙中可收集到光气的甲苯溶液,装置丙、丁均可收集到液态光气
D. 可将装置丁的尾气通过导管直接通入NaOH溶液中进行尾气处理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反应方程式,有气体生成,因此第一步操作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故A错误;
B、冷凝水应从下口通入,上口出水,即从Y口进水,X口出水,被冷凝物质是COCl2,故B错误;
C、光气易溶于甲苯,因此挥发出的光气被甲苯吸收,得到光气的甲苯溶液,根据光气的物理性质,装置丙、丁均可收集到液态光气,故C正确;
D、尾气中含有HCl,导管直接通入NaOH溶液,引起倒吸,应用倒扣的漏斗,故D错误。
12. 某烃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分异构体,其某一种同分异构体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则这种烃可能是( )
①分子中含有7个碳原子的芳香烃
②分子中含有4个碳原子的烷烃
③分子中含有12个氢原子的烷烃
④分子中含有8个碳原子的烷烃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①就是甲苯,没有属于芳香烃的同分异构体,其一氯代物有4种。②是丁烷,有2种同分异构体,正丁烷和异丁烷,其一氯代物各有2种。③分子中含有12个氢原子的烷烃是戊烷有3种结构,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其中新戊烷只有一种一氯代物;④是辛烷,其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其中2,2,3,3-四甲基-丁烷的一氯代物是1种,③④正确,答案选C。
13. 含铈(Ce)催化剂催化CO2与甲醇反应是CO2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该反应的催化循环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物质A易溶于水的主要原因是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
B. 反应过程涉及的物质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有3种
C. 反应过程中断裂的化学键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
D. 反应的总方程式为+H2O
【答案】C
【解析】
【分析】结合反应过程推测,物质A为CH3OH,物质B为CO2。
【详解】A.物质A为CH3OH,甲醇易溶于水的主要原因是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A项正确;
B.CO2中C为sp杂化,中C为sp2杂化,甲醇中C为sp3杂化,有3种杂化方式,B项正确;
C.反应过程中断裂的化学键只有极性键,没有非极性键,C项错误;
D.由题图分析可知,反应物为和,生成物为和H2O,则反应总化学方程式为+H2O,D项正确;
答案选C。
14. 如下所示电解装置中,通电后石墨电极Ⅱ上有O2生成,Fe2O3逐渐溶解,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a是电源的负极
B. 通电一段时间后,向石墨电极Ⅱ附近滴加石蕊溶液,出现红色
C. 随着电解的进行,CuCl2溶液浓度变大
D. 当完全溶解时,至少产生气体336mL (折合成标准状况下)
【答案】C
【解析】
【分析】通电后石墨电极Ⅱ上有O2生成,Fe2O3逐渐溶解,说明石墨电极Ⅱ为阳极,则电源b为正极,a为负极,石墨电极Ⅰ为阴极,据此解答。
【详解】A.由分析可知,a是电源的负极,故A正确;
B.石墨电极Ⅱ为阳极,通电一段时间后,产生氧气和氢离子,所以向石墨电极Ⅱ附近滴加石蕊溶液,出现红色,故B正确;
C.随着电解的进行,铜离子在阴极得电子生成铜单质,所以CuCl2溶液浓度变小,故C错误;
D.当完全溶解时,消耗氢离子为0.06mol,根据阳极电极反应式,产生氧气为0.015mol,体积为336mL (折合成标准状况下),故D正确;
故选C。
15. 已知:,常温下向溶液中滴加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点的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B. 在点的溶液中存在
C. 常温下,为
D. 其他条件相同,若将溶液换为同浓度、同体积的溶液,B点会平行向右移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A.只受温度影响,、、三点温度不变,则三点的相等,故A错误;
B.当向溶液中滴加10mL溶液时,,此时pCu=18.3,A点V[Na2S(aq)]小于10mL,则,故B错误;
C.当向溶液中滴加10mL溶液时,,此时pCu=18.3,c(Cu2+)=10-18.3mol/L= c(S2-),= c(Cu2+) c(S2-)=,故C正确;
D.其他条件相同,若将溶液换为同浓度、同体积的溶液,滴加10mL溶液时,,由于,则pFe会向左移动,故D错误;
故选C。
二、解答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5分)
16. 已知:①RNO2→RNH2;
②苯环上原有的取代基对新导入的取代基与苯环相连的位置有显著影响。
以下是用苯作原料制备某些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图:
(1)A的名称是___________;C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在“苯CD”的所有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属于加成反应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用核磁共振氢谱可以证明化合物D中有___________种处于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3)B在苯环上的二氯代物有___________种同分异构体;写出F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4)写出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答案】(1) ①. 硝基苯 ②. 碳溴键
(2) ①. ab ②. c ③. 3
(3) ①. 6 ②.
(4)+CH3Cl+HCl
【解析】
【分析】苯与浓硝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硝基苯,即A的结构简式为,根据反应后的结构简式,A→B在硝基的间位引入甲基,即B的结构简式为,B发生还原反应,得到产物;苯与溴在催化剂下发生取代反应,得到溴苯,溴苯与浓硫酸发生取代反应,在对位上引入-SO3H,然后发生加成反应,得到产物;根据乙苯的结构简式,苯与乙烯发生加成反应,根据聚苯乙烯的结构简式,乙苯在催化剂和加热下生成苯乙烯,据此分析;
【小问1详解】
苯与浓硝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硝基苯,即A的结构简式为;C的结构简式为,官能团是碳溴键;故答案为硝基苯;碳溴键;
【小问2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发生的反应类型分别为取代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因此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b,属于加成反应的是c;D的结构简式为,有3种等效氢;故答案为ab;c;3;
【小问3详解】
B的结构简式为,-Cl固定在①上,另一个-Cl可以在②③④位置上,-Cl固定在②上,另一个-Cl可以在③④位置上,-Cl固定在③上,另一个-Cl可以在④位置上,共有6种;F生成聚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即F为苯乙烯,其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6;;
【小问4详解】
A转化成B发生取代反应,在硝基间位上引入甲基,其反应方程式为+CH3Cl+HCl,故答案为+CH3Cl+HCl。
17. 祖母绿被称为绿宝石之王,是四大名贵宝石之一,其主要成分为Be3Al2Si6O18,因含有微量的Cr、Ni、Fe元素而呈现各种颜色。回答下列问题:
(1)祖母绿宝石属于晶体,鉴别晶体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
(2)基态Cr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
(3)BeCl2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_;它的二聚体Be2Cl4结构如图所示,其中Be原子的杂化方式是___________。
(4)六羰基铬[Cr(CO)6]用于制高纯度铬粉,它的沸点为220℃。Cr(CO)6的晶体类型是___________,1 mol Cr(CO)6中含σ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
(5)BeO的立方晶胞如图所示,在该晶胞中与一个O2-距离最近且相等的O2-有___________个。若该晶体的密度为d g·cm-3,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晶胞边长a=___________nm。(列出计算表达式)
(6)多数配离子显示颜色与d轨道的分裂能有关。分裂能是指配离子的中心原子(离子)的一个电子从较低能量的d轨道跃迁到较高能量的d轨道所需的能量(用△表示),它与中心离子的结构、电荷、配体有关。试判断分裂能△[Fe(H2O)6]3+___________△[Fe(H2O)6]2+(填“>”、“=”或“ ②. Fe3+的3d轨道达半充满稳定状态,而Fe2+的3d轨道未达半充满稳定状态,且Fe3+所带的电荷数比Fe2+所带的电荷数多
【解析】
【小问1详解】
利用X-射线衍射法鉴别晶体,是最可靠的科学方法;
【小问2详解】
Cr原子的原子序数为24,其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54s1;
【小问3详解】
BeCl2分子中Be原子的价电子对数是2,中心原子Be采用sp杂化,故BeCl2分子的空间结构是直线形;二聚体Be2Cl4中Be原子形成3个共价键,其中Be原子上含有空轨道,Cl原子含有孤电子对,二者形成配位键,故二聚体Be2Cl4中Be原子的杂化类型是sp2杂化;
【小问4详解】
六羰基合铬[Cr(CO)6]的沸点为220℃,沸点比较低,说明其晶体为分子晶体;1个配体CO中含1个σ键和2个π键,中心原子Cr与配体CO之间形成配位键,配位键也属于σ键,1个Cr(CO)6中含有12个σ键,故1 mol Cr(CO)6中含σ键的数目为12NA;
【小问5详解】
根据晶胞图,8个O2-位于晶胞的顶点,6个O2-位于晶胞的面心,故在该晶胞中与一个O2-距离最近且相等的O2-有=12个;在1个晶胞中含有Be2+的个数为4,含有O2-的个数为,,;
【小问6详解】
基态Fe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5,3d轨道为半充满稳定状态,而基态Fe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6,3d轨道未达到稳定状态,且Fe3+所带的电荷数比Fe2+所带的电荷数多,对电子的吸引能力更大,故分裂能:>。
18. 苯甲酸可用作食品防腐剂。实验室可通过甲苯氧化制苯甲酸,其反应原理简示如下:
+KMnO4→+ MnO2; + HCl →+ KCl。
名称
相对分子质量
熔点/℃
沸点/℃
密度/(g·mL)
溶解性
甲苯
92
−95
110.6
0.867
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
苯甲酸
122
122.4(100℃左右开始升华)
248
—
微溶于冷水,易溶于乙醇、热水
实验步骤:
①在装有温度计、冷凝管和搅拌器的三颈烧瓶中加入1.5 mL甲苯、100 mL水和4.8 g(约0.03 mol)高锰酸钾,慢慢开启搅拌器,并加热回流至回流液不再出现油珠。
②停止加热,继续搅拌,冷却片刻后,从冷凝管上口慢慢加入适量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并将反应混合物趁热过滤,用少量热水洗涤滤渣。合并滤液和洗涤液,于冰水浴中冷却,然后用浓盐酸酸化至苯甲酸析出完全。将析出的苯甲酸过滤,用少量冷水洗涤,放在沸水浴上干燥。称量,粗产品为1.0 g。
③纯度测定:称取0. 122 g粗产品,配成乙醇溶液,于100 mL容量瓶中定容。每次移取25. 00 mL溶液,用0.01000 mol·L的KOH标准溶液滴定,三次滴定平均消耗21. 50 mL的KOH标准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实验药品的用量,三颈烧瓶的最适宜规格为___________(填标号)。
A 100 mL B. 250 mL C. 500 mL D. 1000 mL
(2)当回流液不再出现油珠即可判断反应已完成,其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
(3)加入适量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用少量热水洗涤滤渣”一步中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
(5)干燥苯甲酸晶体时,若温度过高,可能出现的结果是___________。
(6)本实验制备的苯甲酸的纯度为___________;据此估算本实验中苯甲酸的产率最接近于___________(填标号)。
A.70% B.60% C.50% D.40%
(7)若要得到纯度更高苯甲酸,可通过在水中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
【答案】(1)B (2)无油珠说明不溶于水的甲苯已经被完全氧化
(3)除去过量的高锰酸钾,避免在用盐酸酸化时,产生氯气
(4)MnO2 (5)苯甲酸因升华而损失
(6) ①. 86.0% ②. C
(7)重结晶
【解析】
【分析】甲苯用高锰酸钾氧化时生成苯甲酸钾和二氧化锰,为增加冷凝效果,在反应装置中选用球形冷凝管,加热回流,当回流液中不再出现油珠时,说明反应已经完成,加入适量的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除去过量的高锰酸钾,用盐酸酸化得苯甲酸,过滤、干燥、洗涤得粗产品;用KOH溶液滴定,测定粗产品的纯度。
【小问1详解】
加热液体,所盛液体的体积不超过三颈烧瓶的一半,三颈烧瓶中已经加入100m的水,1.5mL甲苯,4.8g高锰酸钾,应选用250mL的三颈烧瓶,答案为:B;
【小问2详解】
当回流液中不再出现油珠时,说明不溶于水的甲苯已经完全被氧化,反应已经完成;
【小问3详解】
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将Cl-氧化,加入适量的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是为了除去过量的高锰酸钾,避免在用盐酸酸化时,产生氯气;
【小问4详解】
由信息甲苯用高锰酸钾氧化时生成苯甲酸钾和二氧化锰,“用少量热水洗涤滤渣”一步中滤渣的主要成分是MnO2;
【小问5详解】
根据表中数据,苯甲酸100℃时易升华,干燥苯甲酸时,若温度过高,苯甲酸升华而损失;
【小问6详解】
由关系式C6H5COOH~KOH得,苯甲酸的纯度为:=86.0%;1.5mL甲苯理论上可得到苯甲酸的质量:×122g⋅mol-1 =1.72g,产品的产率为×100%=50%,答案为C;
【小问7详解】
提纯苯甲酸可用重结晶的方法。
19. 镍、铬等属于宝贵的金属资源。一种回收电化学废渣中铬镍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①铬镍渣中含有、、、、等;
②25℃时,部分物质的溶度积表:
物质
③
回答下列问题:
(1)“氧化焙烧”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酸浸”使用强力搅拌器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滤渣A主要是_______(填化学式)。
(3)“调”时,若至少为_______时,沉淀完全。()
(4)“沉镍”后,“煅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已知“电解”操作中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①a接电源的_______(填“正”或“负”)极。
②电极N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
【答案】(1)
(2) ①. 加快反应速率,提高“酸浸”的浸出率 ②. 或
(3)3.3 (4)
(5) ①. 负 ②. 或
【解析】
【分析】铬镍渣中含有、、、、,被氧化为,与和反应生成,与反应生成,加入硫酸浸取,得到滤液中含有、、,滤渣A为或,向滤液中加入溶液调节,除去,滤渣B为,第二次加入溶液调节,除去,电解溶液生成,最后得到。
【小问1详解】
“氧化焙烧”时,与和反应生成,化学方程式:;
【小问2详解】
“酸浸”使用强力搅拌器搅拌的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酸浸”的浸出率;滤渣A为或;
【小问3详解】
加入溶液调节,除去,,沉淀完全时,,,,,;
【小问4详解】
“沉镍”后,“煅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小问5详解】
电解溶液生成,发生反应:,所以N电极电解产生,发生反应:或者,为阳极,所以M电极为阴极,接电源负极。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重庆市石柱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广东省江门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