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新高考版)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讲练(含解析)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新高考版) 第1部分 专题1 题型专练一 连接体问题、板块模型、传送带模型(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新高考版) 第1部分 专题1 题型专练一 连接体问题、板块模型、传送带模型(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处理连接体问题的方法,注意两个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处理连接体问题的方法
2.连接体问题还要充分挖掘题目中的临界条件,相接触与脱离的临界条件:接触处的弹力FN=0;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接触处的静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绳子断裂的临界条件:绳子中的张力达到绳子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绳子松弛的临界条件:张力为0.
考题示例
例1 (2019·海南卷·5)如图1,两物块P、Q置于水平地面上,其质量分别为m、2m,两者之间用水平轻绳连接.两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现对Q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使两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轻绳的张力大小为( )
图1
A.F-2μmg B.eq \f(1,3)F+μmg
C.eq \f(1,3)F-μmg D.eq \f(1,3)F
答案 D
解析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P、Q的整体:F-μ·3mg=3ma;对物块P:FT-μmg=ma,解得FT=eq \f(1,3)F,故选D.
命题预测
1.如图2所示,质量为m的光滑小球恰好放在质量也为m的圆弧槽内,它与槽左、右两端的接触点分别为A点和B点,圆弧槽的半径为R,OA与水平线AB成60°角.槽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通过细绳和光滑滑轮与重物C相连,桌面上的那段细绳始终处于水平状态.通过实验知道,当槽的加速度很大时,小球将从槽中滚出,滑轮与细绳的质量都不计,要使小球不从槽中滚出,则重物C的质量M应小于( )
图2
A.eq \f(2\r(3),3)m B.2m
C.(eq \r(3)-1)m D.(eq \r(3)+1)m
答案 D
解析 当小球刚好要从槽中滚出时,小球受重力和圆弧槽A点对它的支持力,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eq \f(mg,tan 60°)=ma,解得小球的加速度a=eq \f(g,tan 60°)=eq \f(\r(3),3)g.以整体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M+2m)a,解得M=(eq \r(3)+1)m,D项正确.
2.(多选)(2020·山东日照市五莲县检测)一长轻质薄硬纸片静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纸片上放有质量均为1 kg的A、B 两物块,A、B与薄硬纸片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0.2,μ2=0.3.现让水平恒力F作用在A物块上,如图3所示,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10 m/s2,则( )
图3
A.若 F=2.1 N,则物块A相对薄硬纸片滑动
B.若F=3 N,则A物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1.5 N
C.若F=4 N,则B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
D.无论力F多大,B的加速度最大为3 m/s2
答案 BC
解析 轻质薄硬纸片不计质量,所以A物块对纸片的作用力和B物块对纸片的作用力等大反向,A、B两物块质量相同,因为μ12.1 N,所以A错误,C正确;
F=3 Nv1,则( )
图9
A.t2时刻,小物块离A处的距离达到最大
B.t2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
C.0~t2时间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先向右后向左
D.0~t3时间内,小物块始终受到大小不变的摩擦力作用
答案 B
解析 小物块对地速度为零时,即t1时刻,向左离开A处最远,t2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静止,此时不再相对传送带滑动,所以从开始到此时刻,它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最大,A错误,B正确;0~t2时间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方向始终向右,大小不变,t2时刻以后小物块相对传送带静止,与传送带一起以速度v1匀速运动,不再受摩擦力作用,C、D错误.
7.(多选)(2020·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如图10甲所示,一足够长的传送带倾斜放置,以恒定速率v=4 m/s顺时针转动.一煤块以初速度v0=12 m/s从A端冲上传送带,煤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取g=10 m/s2,sin 37°=0.6,sin 53°=0.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0
A.倾斜传送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37°
B.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
C.煤块从冲上传送带到返回A端所用的时间为4 s
D.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的痕迹长为(12+4eq \r(5)) m
答案 AD
解析 由v-t图像得0~1 s的加速度大小a1=eq \f(12-4,1) m/s2=8 m/s2,方向沿传送带向下
1~2 s的加速度大小a2=eq \f(4-0,1) m/s2=4 m/s2,方向沿传送带向下
0~1 s,对煤块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 θ+μmgcs θ=ma1
1~2 s,对煤块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 θ-μmgcs θ=ma2
解得θ=37°,μ=0.25
故A正确,B错误.
v-t图线与t坐标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所以煤块上滑总位移为x=10 m,由运动学公式得下滑时间为t下=eq \r(\f(2x,a2)) =eq \r(\f(2×10,4)) s=eq \r(5) s
所以煤块从冲上传送带到返回A端所用的时间为(2+eq \r(5)) s,故C错误.
0~1 s内煤块比传送带多走4 m,划痕长4 m;1~2 s内传送带比煤块多走2 m,划痕长还是4 m;2~(2+eq \r(5)) s内传送带向上运动,煤块向下运动,划痕长为2 m+eq \f(1,2)a2t2+vt=(12+4eq \r(5)) m,故D正确.
专题强化练
[保分基础练]
1.(2020·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高考模拟)如图1甲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A和mB的物块A、B用轻弹簧相连,两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它们的质量之比为mA∶mB=2∶1.当用水平力F作用于B上且两物块以相同的加速度向右加速运动时(如图甲所示),弹簧的伸长量为xA;当用同样大小的力F竖直向上拉B且两物块以相同的加速度竖直向上运动时(如图乙所示),弹簧的伸长量为xB,则xA∶xB等于( )
图1
A.1∶1 B.1∶2
C.2∶1 D.3∶2
答案 A
解析 设mA=2mB=2m,对题图甲,运用整体法,由牛顿第二定律得,整体的加速度:
a=eq \f(F-μmA+mBg,mA+mB)=eq \f(F,3m)-μg,对A物块有:F弹-μ·2mg=2ma,得F弹=eq \f(2F,3)=kxA;xA=eq \f(2F,3k),
对题图乙,运用整体法,由牛顿第二定律得,整体的加速度:a′=eq \f(F-mA+mBg,mA+mB)=eq \f(F,3m)-g,
对A物体有:F弹′-2mg=2ma′,得F弹′=eq \f(2F,3)=kxB,xB=eq \f(2F,3k),则xA∶xB=1∶1.
2.(2020·哈尔滨师大附中三校第二次联考)如图2甲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M的物块A、B叠放在一起,放于光滑水平面上.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水平外力作用在A上,能使A、B保持相对静止的最大外力F与μg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
A.若m取一更大的值,则图像的斜率变小
B.若m取一更大的值,则图像的斜率变大
C.若M取一更大的值,则图像的斜率变大
D.若M取一更大的值,则图像的斜率不变
答案 B
解析 对整体受力分析可知,使A、B保持相对静止的最大外力为F=(M+m)a
隔离B有μmg=Ma
联立解得:F=eq \f(mM+m,M)μg
图像斜率:k=eq \f(mM+m,M)=m(1+eq \f(m,M))
若m取一更大的值,则图像的斜率变大,故A错误,B正确;
若M取一更大的值,则图像的斜率变小,故C、D错误.
3.(多选)(2020·山东省模拟改编)如图3甲所示,小车B紧靠平台边缘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物体A(可视为质点)以初速度v0从光滑的平台水平滑到与平台等高的小车上,物体和小车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图3
A.物体A与小车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
B.物体A与小车B的质量之比为1∶2
C.小车B的最小长度为2 m
D.如果仅增大物体A的质量,物体A有可能冲出去
答案 AC
解析 根据v-t图像可知,A在小车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a1=eq \f(Δv,Δt)=eq \f(4-1,1) m/s2=3 m/s2,若物体A的质量为m,与小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μmg=ma1,联立可得μ=0.3,选项A正确;设小车B的质量为M,由题图乙知小车加速度大小a2=1 m/s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μmg=Ma2,得eq \f(m,M)=eq \f(1,3),选项B错误;设小车的最小长度为Lmin,题图乙中三角形面积表示物体A与小车B的相对位移,Δx=2 m,所以Lmin=Δx=2 m,选项C正确;当增大物体A的质量时,小车加速时的加速度变大,小车的v-t图线倾角变大,两图线与v轴所围面积减小,相对位移减小,所以物体A不会冲出小车,D错误.
4.(多选)(2020·湖北荆州市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如图4所示,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盒子A,A盒用轻质细绳跨过光滑轻质定滑轮与B盒相连,A盒与定滑轮间的细绳与斜面平行,B盒内放一质量为eq \f(m,2)的物体.如果把这个物体改放在A盒内,则B盒加速度恰好与原来等值反向,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B盒的质量mB和系统的加速度a的大小分别为( )
图4
A.mB=eq \f(m,4) B.mB=eq \f(3m,8)
C.a=0.2g D.a=0.4g
答案 BC
解析 当物体放在B盒中时,以A、B和B盒内的物体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Bg+eq \f(1,2)mg)-mgsin 30°=(m+mB+eq \f(1,2)m)a
当物体放在A盒中时,以A、B和A盒内的物体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m+eq \f(1,2)m)gsin 30°-mBg=(m+mB+eq \f(1,2)m)a
联立解得mB=eq \f(3m,8)
加速度大小为a=0.2g
故A、D错误、B、C正确.
5.(多选)(2020·广东广州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如图5甲,倾角为θ的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2逆时针运行,t=0时初速度大小为v1(v1>v2)的小物块从传送带的底端滑上传送带,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v-t图像如图乙,则( )
图5
A.0~t3时间内,小物块所受到的摩擦力始终不变
B.小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满足μμmgcs θ
即μ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热点03 板块、斜面、传送带模型-2024年高考物理【热点·重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文件包含热点03板块斜面传送带模型原卷版docx、热点03板块斜面传送带模型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二轮复习讲练(新高考版) 第1部分 专题4 题型专练四 电磁感应中的单、双杆模型(含解析),共20页。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第1部分 专题1 微专题1 连接体问题 板块模型 传送带模型,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常见模型,方法技巧,三类结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