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分班考试)2023年小升初数学(新初一)普通校入学分班考试检测卷(一)(A3+A4+解析版)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升初分班考试)2023年小升初数学(新初一)普通校入学分班考试检测卷(一)(A3+A4+解析版)人教版,文件包含2023年小升初数学新初一普通校分班分层考试检测卷一解析版docx、2023年小升初数学新初一普通校分班分层考试检测卷一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保密★启用前
2023年小升初数学(新初一)普通校分班分层考试检测卷(一)
考试分数: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选择题、判断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判断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填空题。(共26分)
1.(本题3分)2022年5月10日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全国共青团共有共青团员73715000名,横线上的数读作:( ),将这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其中学生团员四千三百八十一万,横线上的数写作:( )。
【答案】 七千三百七十一万五千 7371.5万 43810000
【分析】整数的读法:亿级和万级都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读完亿级或万级的数,要在后面加上“亿”或“万”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各位上无论有一个“0”或者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就是在万位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万”字。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详解】73715000读作:七千三百七十一万五千,将这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7371.5万;
四千三百八十一万写作:4381000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读法、写法和小数的改写。分级写即可快速、正确地写出此数;改写时要带计数单位。
2.(本题4分)朋朋向东走6m,记作﹢6m,那么他走了﹣50m表示他向( )走了( )m;如果朋朋从起点开始先向东走了10m,再向( )走( )m,这时他所在的位置记作﹣20m。
【答案】 西 50 西 30
【分析】(1)朋朋向东走6m,记作﹢6m,即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50是负数,表示他向西走了50m。
(2)﹣20m表示明明最终的位置在起点的西边20m。如下图。
通过观察上图发现,朋朋从起点开始先东走10m,再向西走10m回到起点,继续向西走20m到达﹣20m,即朋朋向西走了30m。
【详解】(1)朋朋向东走6m,记作﹢6m,那么他走了﹣50m表示他向西走了50m。
(2)10+20=30(m),所以如果朋朋从起点开始先向东走了10m,再向西走30m,这时他所在的位置记作﹣20m。
【点睛】在用正、负数表示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时,要先规定哪种量为正(或负)。如果一种量用正数表示,那么另一种与它相反的量就用负数表示。
3.(本题4分)320米=( )千米 50分=( )时
吨=( )千克 0.5平方千米=( )公顷
【答案】 0.32 375 50
【分析】低级单位换高级单位除以进率,根据1千米=1000米,用320÷1000即可;根据1时=60分,用50÷60即可;高级单位换低级单位乘进率,根据1吨=1000千克,用×1000即可;根据1平方千米=100公顷,用0.5×100即可。
【详解】320米=320÷1000千米=0.32千米;
50分=50÷60时=时;
吨=×1000千克=375千克;
0.5平方千米=0.5×100公顷=50公顷。
【点睛】本题考查单位换算,明确各单位之间的进率是解题的关键。
4.(本题2分)甲数比乙数多,甲数是乙数的( ),乙数是甲、乙两数和的( )。
【答案】
【分析】根据题意“甲数比乙数多”可知,把乙数看作单位“1”,甲数是1+,用(1+)÷1,求出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再用1÷[(1+)+1],即可求出乙数是甲、乙两数和的几分之几。
【详解】(1+)÷1
=÷1
=
1÷[(1+)+1]
=1÷[+1]
=1÷
=1×
=
甲数比乙数多,甲数是乙数的,乙数是甲、乙两数和的。
【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关键是确定比较量与标准量。
5.(本题2分)研究表明,眨眼有利于消除眼睛疲劳。据统计,人在正常状态下每分钟眨眼25次。看书时每分钟眨眼15次,玩电脑游戏时眨眼睛次数比正常状态时减少60%,看书时每分钟眨眼次数是正常状态的( )%,玩电脑游戏时每分钟眨眼( )次。中国人群中近视眼的患病率非常高,而且近视人群有越来越年幼化趋势,我们应该注意用眼卫生。
【答案】 60 10
【分析】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再乘100%,则用15÷25×100%即可求出看书时每分钟眨眼次数是正常状态的百分之几;玩电脑游戏时眨眼睛次数比正常状态时减少60%,把正常状态眨眼的次数看作单位“1”,则玩电脑游戏时每分钟眨眼的次数就等于正常状态眨眼次数的(1-60%),所以根据百分数乘法的意义,用正常状态眨眼的次数乘(1-60%)即可解答。
【详解】15÷25×100%
=0.6×100%
=60%
25×(1-60%)
=25×0.4
=10(次)
看书时每分钟眨眼次数是正常状态的60%,玩电脑游戏时每分钟眨眼10次。
【点睛】本题考查了百分数问题,关键找准单位“1”和数量之间的关系。
6.(本题2分)小明今年10岁,哥哥比他大x岁,哥哥今年( )岁。10年后,哥哥比小明大( )岁。
【答案】 10+x/x+10 x
【分析】先用加法求出哥哥的年龄,因为年龄差是一个不变的数值,所以哥哥和小明10年后的年龄差,也就是今年的年龄差,由此解答即可。
【详解】小明今年10岁,哥哥比他大x岁,哥哥今年(10+x)岁。10年后,哥哥比小明大x岁。
【点睛】解决本题关键是知道:两人的年龄差不会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
7.(本题2分)李老师带51个同学到汾河公园去划船,共租了11条船,每条大船坐6人,每条小船坐4人,他们租了( )条大船,( )几条小船。
【答案】 4 7
【分析】假设租了x条大船,则小船有(11-x)条,根据数量关系:每条大船坐的人数×大船的数量+每条小船坐的人数×小船的数量=总人数,把题目中的已知数据和未知数代入到数量关系中,列出方程并解方程,即可求出租的大船和小船的数量。
【详解】解:设租了x条大船,则租了(11-x)条小船,
x×6+(11-x)×4=51+1
6x+11×4-4x=52
2x=52-44
2x=8
x=8÷2
x=4
11-4=7(条)
可得大船租了4条,小船租了7条。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弄清题意,把租大船的数量设为未知数x,找出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包含x的等式,解方程得到最终的结果。
8.(本题1分)A、B两地相距400米,甲、乙、丙三人同时从A地出发前往B地,各自速度不变,当甲到B地时,乙走了320米,丙走了240米,则当乙到B地时,丙距B地还有( )米
【答案】100
【分析】由“甲到达B地时,乙走了320米,丙走了240米”,可知乙和丙的速度比是320∶240=4∶3;已知甲到达B地,乙走了320米,乙距B地还有400-320=80(米),那么乙走完这80米,丙走了80×=60(米),那么丙距离B地还有400-240-60,计算即可。
【详解】乙和丙的速度比是:320∶240=4∶3
丙距离B地还有:400-240-(400-320)×
=400-240-80×
=400-240-60
=160-60
=100(米)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路程关系求出丙与乙的速度比,然后根据速度比,求出乙到达B地时,丙距B地的距离。
9.(本题1分)一个直角三角形,其中两个锐角的度数比是2∶3,那么最小的一个角是( )°。
【答案】36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是90°,又知道两个锐角度数的比是2∶3,根据比的意义解答即可。
【详解】90°×=36°
90°×=54°
36°<54°
则最小的一个角是36°。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按比分配。注意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10.(本题1分)在=中,x和y成( )比例;在=中,m和n成( )比例。
【答案】 反 正
【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相对应的两个量是比值一定,还是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
【详解】因为=,所以xy=12(一定),乘积一定,所以x和y成反比例。
因为=,所以=(一定),比值一定,所以m和n成正比例。
【点睛】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相对应的两个数是比值一定,还是乘积一定,再作判断。
11.(本题2分)一个圆锥的底面周长是12.56cm,高是12cm,体积是( )cm3,与它的体积和底面积分别相等的圆柱的高是( )cm。
【答案】 50.4 4
【分析】根据圆锥的体积公式:V=r2h,把数据代入公式求出圆锥的体积,因为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所以当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相对,底面积相对时,圆柱的高是圆锥高的,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解:3.14×(12.56÷3.14÷2)2×12
=3.14×4×12
=50.24(立方厘米)
12×=4(厘米)
所以圆锥的体积是50.24立方厘米,圆柱的高是4厘米。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圆锥体积公式的灵活运用,以及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及应用。
12.(本题2分)如下图所示,第1个图案中有2个正方形,第2个图案中有5个正方形,第3个图案中有8个正方形…,则第5个图案中有( )个正方形,第n个图案中有( )个正方形。
【答案】 14 3n-1
【分析】第1个图案有2个正方形;第2个图案比第1个图案增加了2个小正方形和1个由4个小正形组成的正方形,有5个正方形;第3个图案比第2个图案增加了2个小正方形和1个由4个小正形组成的正方形,有8个正方形……后一个图案比前一个图案多3个正方形,图案序数与正方形个数的关系是:正方形个数=图案序数×3-1。
【详解】5×3-1
=15-1
=14(个)
第5个图案中有14个正方形;
第n个图案中有(3n-1)个正方形。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数与形结合的规律,发现后一个图案比前一个图案增加2个小正方形和1个由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正方形是解本题的关键。
二、判断题。(共5分)
13.(本题1分)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答案】×
【分析】整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最小的偶数是0,没有最大的偶数,最小的奇数是1,也没有最大的奇数;
在自然数中,除了1和它本身外,没有别的因数的数为质数,比如3,只有1和它本身这两个因数,所以3是质数;
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除了1和它自身外,还能整除其他自然数的数,即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其他因数,这样的数叫合数,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得:
最小的质数是2,而2是偶数,所以并不是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2是偶数,但是2不是合数,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质数和合数,偶数和奇数的概念,需要熟练掌握,并且能通过举出反例的方式做题。
14.(本题1分)去掉小数点后面的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
【答案】×
【详解】小数的性质是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例如:5.20=5.2;8.6050=8.605。
故答案为:×
15.(本题1分)一段长12米的钢管,截掉它的后,还剩米。( )
【答案】×
【分析】把这根钢管的总长看作单位“1”,截去后,还剩下全长的(1-),由此判断。
【详解】
=
=10(米)
这段钢管还剩10米,所以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重在区分分数在具体的题目中的区别:在具体的题目中,带单位是一个具体的数,不带单位是把某一个数量看单位“1”,是它的几分之几。
16.(本题1分)六三班植树102棵,全成活,成活率是102%。( )
【答案】×
【分析】成活率是指成活的棵数占总棵数的百分比,计算方法是:成活的棵数÷植树总棵数×100%=成活率,代入数据求解即可。
【详解】102÷102×100%
=1×100%
=100%
成活率是100%,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属于百分率问题,都是用一部分数量(或全部数量)除以全部数量乘百分之百。
17.(本题1分)按某比例尺画出的图形,两点之间图上的距离一定小于实际距离。( )
【答案】×
【分析】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图上距离不一定小于实际距离。
【详解】当比例尺是1∶1的时候,图上距离等于实际距离;
所以图上距离不一定小于实际距离,
故答案为:×。
三、选择题。(共5分)
18.(本题1分)当a是一个大于0的数时,下列算式结果最小的是( )。
A.a× B.a÷ C.a×(1+) D.a÷(1+)
【答案】D
【分析】可采用特殊值法,即假设a为任意一个数字,分别代入选项中的分数乘法、除法,并计算出结果,再比较即可。
【详解】假设a=1
A.a×=1×=
B.a÷=1÷=1×=
C.a×(1+)=1×(1+)=1×=
D.a÷(1+)=1÷(1+)=1÷=1×=
因为<<<,所以D选项的计算结果最小。
故答案为:D
【点睛】解题关键是能够运用特殊值法,将各个结果计算出来,这种方法避免了复杂的推理和计算,不仅准确而且简便。
19.(本题1分)盒内有包装相同的巧克力糖5颗,水果糖3颗,奶糖2颗,摸出巧克力的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C
【分析】由题意可知,盒内共有5+3+2=10颗糖,用巧克力的颗数除以糖的总个数,再进行化简即可。
【详解】5÷(5+3+2)
=5÷10
=
则摸出巧克力的可能是。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明确用除法是解题的关键。
20.(本题1分)武夷新区体育中心作为第十七届福建省省运会主场馆,目前已经竣工验收。主体建筑之一的体育场设综合田径场,拥有主跑道、风雨跑道以及68m×105m的天然草坪足球场。这个足球场的面积大约是( )m2。
A.6000 B.7000 C.8000 D.10000
【答案】B
【分析】根据题意,天然草坪足球场长105米,宽68米,把105看成100,把68看成70,进行估算,即可求出这个足球场的面积大约多少平方米。
【详解】68×105
≈70×100
=7000(平方米)
则这个足球场的面积大约是7000m2。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乘法估算知识,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21.(本题1分)现有含糖量为7%的糖水600克,要使其含糖量增加到10%,需要再加糖( )克。
A.20 B.30 C.30 D.60
【答案】A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糖水的质量×含糖率=糖的质量,则把原来的糖水看作单位“1”,根据百分数乘法的意义,用600×7%即可求出原来糖的质量,设要使其含糖量增加到10%,需要再加糖x克,则现在的糖水有(600+x)克,糖有(600×7%+x)克,据此列方程为(600+x)×10%=600×7%+x,然后解出方程即可。
【详解】解:设要使其含糖量增加到10%,需要再加糖x克。
(600+x)×10%=600×7%+x
60+10%x=42+x
60-42=x-0.1x
18=0.9x
0.9x=18
x=18÷0.9
x=20
要使其含糖量增加到10%,需要再加糖20克。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可用列方程解决问题,找到相应的数量关系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本题1分)如图中,瓶底的面积与杯口面积相等,将瓶中的液体倒入杯子中,能倒满( )杯。
A.2 B.3 C.6 D.8
【答案】C
【分析】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那么瓶中一半液体倒入杯中能倒满3杯,瓶中液体全倒入杯中,可以倒6杯。
【详解】由分析知:
令圆柱的高为2,则圆锥的高为1,瓶子底面和杯口面积相等等于S
则圆柱体积为:2S
圆锥的体积为:1×S
2S6(杯)
所以能倒满6杯。
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了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的灵活应用。
四、计算题。(共31分)
23.(本题5分)你能准确地算出下列算式的得数吗?试试看。
【答案】0.76;1.8;5;;0.008
15;;1;236;
【解析】略
24.(本题12分)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1) (2)
(3) (4)
【答案】(1)870;(2)46.7
(3)4;(4)
【分析】(1)先算除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加法即可;
(2)把4.67×1.8化为46.7×0.18,然后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即可;
(3)把除以化为乘,然后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即可;
(4)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以及减法的性质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1)
=
=
=870
(2)
=
=
=
=46.7
(3)
=
=
=
=4
(4)
=
=
=
25.(本题9分)解方程。
0.4x+2.6=5.8 4∶x=30%∶2.4 x-x-=1
【答案】x=8;x=32;x=4
【分析】0.4x+2.6=5.8,根据等式的性质1,方程两边同时减去2.6,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0.4即可;
4∶x=30%∶2.4,解比例,原式化为:30%x=4×2.4,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30%即可;
x-x-=1,先化简方程左边含有x的算式,即求出1-的差,再根据等式的性质1,方程两边同时加上,再根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1-的差即可。
【详解】0.4x+2.6=5.8
解:0.4x+2.6-2.6=5.8-2..6
0.4x=3.2
0.4x÷0.4=3.2÷0.4
x=8
4∶x=30%∶2.4
解:30%x=4×2.4
30%x=9.6
30%x÷30%=9.6÷30%
x=32
x-x-=1
解:x-=1
x-+=1+
x=
x÷=÷
x=×3
x=4
26.(本题5分)求如图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答案】7.44平方厘米
【分析】观察图形可得:阴影部分的面积=上底为4厘米、下底为6厘米、高为4厘米的梯形的面积-半径是4厘米的圆的面积,然后再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S=(a+b)h÷2,圆的面积公式进行解答。
【详解】(4+6)×4÷2-×3.14×42
=10×4÷2-0.785×16
=40÷2-12.56
=20-12.56
=7.44(平方厘米)
五、作图题(共6分)
27.(本题6分)按要求作图:
(1)小旗子绕A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图形。
(2)小旗子向右平移10格后的图形。
(3)小旗子按2∶1扩大后的图形。
【答案】见详解
【分析】(1)作旋转一定角度后的图形步骤:根据题目要求,确定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分析所作图形,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点;找出关键点的对应点:按一定的方向和角度分别作出各关键点的对应点;作出新图形,顺次连接作出的各点即可。
(2)作平移后的图形步骤:找点-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点;定方向、距离-确定平移方向和平移距离;画线-过关键点沿平移方向画出平行线;定点-由平移的距离确定关键点平移后的对应点的位置;连点-连接对应点。
(3)把图形按照n︰1放大,就是将图形的每一条边放大到原来的n倍,放大后图形与原图形对应边长的比是n︰1。
【详解】
【点睛】决定平移后图形的位置的要素:一是平移的方向,二是平移的距离。决定旋转后图形的位置的要素:一是旋转中心或轴,二是旋转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三是旋转角度。图形放大或缩小是指对应边放大或缩小。
六、解答题(共27分)
28.(本题5分)下面一段话是一种片剂药包装的部分说明,根据说明书解决问题。
贵港冠峰之有限公司:批文号:国药准制Z45022034号
感冒清片,每片重0.25克,口服,一次3-4片,一日3次。
生产日期:2021年1月1日,有效期2022年12月31日
(1)这种药一天最多能吃多少片?最少服多少克?
(2)从生产日期起到有效期共多少天?
【答案】(1)12片;2.25克
(2)730天
【分析】(1)首先用这种药一次最多吃的片数乘4,求出一天最多能吃多少片;然后用这种药一次最少吃的克数乘3和3的积,求出最少服多少克即可。
(2)判断出2021、2022都是平年,每年都有365天,进而求出从生产日期起到有效期共多少天即可。
【详解】(1)4×3=12(片)
0.25×3×3
=0.75×3
=2.25(克)
答:这种药一天最多能吃12片,最少服2.25克。
(2)因为2021÷4=505……1,2022÷4=505……2,
所以2021、2022都是平年,每年都有365天,
365×2=730(天)
答:从生产日期起到有效期共730天。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图文应用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要解决的问题同图文信息结合起来。
29.(本题5分)把一批铅笔分给甲、乙、丙三人,分给甲,分给乙,分给丙的数量是分给甲、乙二人数量差的2倍,这时还剩下11支铅笔。问:甲分到几支铅笔?
【答案】4支
【分析】分析题意可将这批铅笔的数量看作单位“1”,根据分给丙的数量是分给甲、乙二人数量差的2倍,可求出丙的分率;接下来,用单位“1”,减去甲、乙、丙的分率,即得剩下11支铅笔对应的分率;然后根据部分量÷部分量对应的分率=单位“1”的量,求出这批铅笔的数量,再用乘法求出甲分到几支。
【详解】丙占:(-)×2
=×2
=
11÷(1--)
=11÷
=28(支)
28×=4(支)
答:甲分到4支铅笔。
【点睛】首先根据题意求出丙分得的占总数的分率,进而求出剩下的占数的分率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30.(本题5分)仓库里有水泥80000千克,现取出其中的40%,余下的按5︰3分配给甲、乙两个建筑队,两队各分得多少千克水泥?
【答案】甲队分到30000千克水泥;乙队分到18000千克水泥
【分析】把水泥的总重量看作单位“1”,取出其中的40%,则余下的占总重量的(1-40%),根据百分数乘法的意义,用80000×(1-40%)即可求出余下的重量,余下的按5︰3分配给甲、乙两个建筑队,则把甲队分到的看作5份,乙队分到的看作3份,用余下的重量÷(5+3)即可求出一份的量是多少,进而求出5份和3份,也就是甲队和乙队各自分到的重量。
【详解】80000×(1-40%)
=80000×60%
=48000(千克)
48000÷(5+3)
=48000÷8
=6000(千克)
甲:6000×5=30000(千克)
乙:6000×3=18000(千克)
答:甲队分到30000千克水泥,乙队分到18000千克水泥。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百分数的应用以及按比分配问题,注意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31.(本题7分)一台碾米机碾米情况如下表:
(1)把上表中相对应的点描在下图中,再顺次连接。
工作时间(时)
0
1
2
3
4
5
加工数量(吨)
0
0.5
1
1.5
2
2.5
(2)工作时间与加工数量成什么比例?为什么?
(3)现在碾米8吨,需要几小时?
【答案】(1)如图:
(2)正比例;工作时间与加工数量的比值一定
(3)16小时
【分析】(1)根据画折线统计图的方法,把表中相对应的点描在图中,再顺次连接即可。
(2)算出工作时间与加工数量的比,如果比值一定,则成正比例,据此解答。
(3)根据1小时碾米0.5吨,用8÷0.5即可。
【详解】(1)如图:
(2)1∶0.5=2∶1=3∶1.5=4∶2=5∶2.5=2
工作时间与加工数量的比值一定,工作时间与加工数量成正比例。
(3)8÷0.5=16(时)
答:碾米8吨,需要16小时。
【点睛】此题考查了学生根据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2.(本题5分)一项工程由甲队承担,需工期80天,工程费用100万元:由乙队承担,需工期100天,工程费用80万。为了节省工期和费用,实际施工时,甲、乙两队合作若干天后,撤出一个队,由另一个队继续工作到工程完成。结算时,共支出工程费用88万元。问:甲、乙两队合作了多少天?
【答案】32天
【分析】本题设甲乙合作的天数是x天,其实甲乙各干了x天,把工程总量看作单位“1”,就可以表示出甲的工作量,从而也可以求出乙的工作量,在相应的工作量下可以表示出各自的费用,把费用加在一起就是88万元,依此即可求解。
【详解】解:设甲、乙两队共合作了x天,甲队完成的工作量是x,乙队完成的工作量是(1-x)。
x×100+(1-x)×80=88
x+80-x=88
x+80=88
x+80-80=88-80
x=8
x÷=8÷
x=32
答:甲、乙两队合作了32天。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的分析应变能力,如果能表示出甲的工作量,其实乙的工作量也就可以表示出来,再表示出各自的费用,问题就解决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升初分班考试)2023年小升初数学(新初一)普通校入学分班考试检测卷(二)(A3+A4+解析版)人教版,文件包含A4原卷2023年小升初数学新初一普通校分班分层考试检测卷二docx、A3原卷2023年小升初数学新初一普通校分班分层考试检测卷二docx、A3原卷2023年小升初数学新初一普通校分班分层考试检测卷二pdf、A4解析2023年小升初数学新初一普通校分班分层考试检测卷二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升初分班考试)2023年小升初数学(新初一)普通校入学分班考试检测卷(三)(A3+A4+解析版)人教版,文件包含A4原卷2023年小升初数学新初一普通校分班分层考试检测卷三docx、A3原卷2023年小升初数学新初一普通校分班分层考试检测卷三docx、A3原卷2023年小升初数学新初一普通校分班分层考试检测卷三pdf、A4解析2023年小升初数学新初一普通校分班分层考试检测卷三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升初分班考试)2023年小升初数学(新初一)普通校入学分班考试检测卷(一)(A3+A4+解析版)人教版,文件包含A4原卷2023年小升初数学新初一普通校分班分层考试检测卷一docx、A3原卷2023年小升初数学新初一普通校分班分层考试检测卷一docx、A3原卷2023年小升初数学新初一普通校分班分层考试检测卷一pdf、A4解析2023年小升初数学新初一普通校分班分层考试检测卷一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