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
展开2022-2023第二学期七年级质量调研
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80分)
说明:1.本试题分第1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36小题。第I卷为单顶选择题,共30小题,3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6小题,50分。
2.所有题目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I卷(选择题3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在以下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各项中,不是促使森林古猿进化到人的行为的有( )
A. 生活到陆地上,直立行走,手足分工 B. 使用并制造简单工具
C. 用语言进行交流 D. 群体生活
【答案】D
【解析】
【分析】此题可以从人类的起源和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方面来分析解答。
【详解】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 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可见D符合题意。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及直立行走的意义。
2. “恰同学少年,芳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道”。青春期作为青少年发育的关键时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婴儿出生标志着人体生长发育的开始
B. 与青春期男女第二性征发育有关的物质是性激素
C. 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
D. 女生在月经期间应注意清洁卫生,保持心情舒杨
【答案】A
【解析】
【分析】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人体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和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因此,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详解】A.人的生殖和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不是婴儿。因此,婴儿出生之前,人体的生长发育就已经开始了,A错误。
B.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性的睾丸和女性的卵巢都重量增加,并能够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性激素,性激素(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B正确。
C.青春期是青少年发育的关键时期,青少年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有利于身心健康,C正确。
D.女性在月经期间身体抵抗力下降,要注意经期卫生,避免着凉;要有足够的睡眠和休息,做到心情舒畅,情绪稳定;每天要用温水清洗外阴,使用的毛巾、盆、卫生巾要清洁;可以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但注意不要运动过度,D正确。
故选A。
3. 人体的健康需要全面合理的营养供应,下表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选项
A
B
C
D
营养物质
含碘的无机盐
含钙的无机盐
维生素A
维生素B1
缺乏症
地方性甲状腺肿
骨质琉松症
佝偻病
神经炎、消化不良
可补充的实物
海带
牛奶
动物肝脏
糙米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分析】1.维生素在人体内的含量很少,也不参与细胞的构成,但作用很大,一旦缺乏就会患相应的疾病。
2.无机盐在人体内的含量不多,仅占体重的4%左右。无机盐对人体非常重要,它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
【详解】A.在一些山区、高原和内陆地区,由于土壤、饮水和食物中缺碘,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容易引起甲状腺增生肿大,成为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食用加碘食盐以及常吃海带等含碘丰富的海产品,可以有效地预防这种疾病,A正确。
B.含钙的无机盐是人体内牙齿和骨骼的主要构成成分。人体内缺乏含钙的无机盐,婴幼儿易患佝偻病、成人易患骨质疏松症,奶制品、豆制品中钙的含量丰富,B正确。
C.夜盲症是指在光线昏暗环境下或夜晚视物不清或完全看不见东西、行动困难的症状,该症状一般都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动物的肝脏中维生素A含量丰富,C错误。
D.维生素B1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缺乏维生素B1时引起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牛肉、肾脏、谷类种皮、豆类、糙米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1,D正确。
故选C。
4. 下列关于消化系统相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分泌的胆汁在胆囊中起作用
B. 胰腺分泌的胰液通过导管运输到小肠
C. 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胃
D. 消化系统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组成
【答案】B
【解析】
【分析】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其中唾液腺、肝脏和胰腺位于消化道外,肠腺和胃腺位于消化道以内。
【详解】A.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肝脏具有分泌胆汁、代谢功能和解毒等功能。肝脏分泌的胆汁能储藏在胆囊中,在需要消化食物的时候,胆汁经导管流入十二指肠(小肠),A错误。
B.胰腺的外分泌部属于外分泌腺,分泌的消化液是胰液。胰液通过导管进入小肠,胰液可以在小肠内起到消化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多种营养物质的作用,B正确。
C.小肠是糖类、蛋白质、脂肪消化的主要器官,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场所,能够吸收大部分的水、无机盐、维生素和全部的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因此,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C错误。
D.结合分析可知,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D错误。
故选B。
5. 如图是某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的实验过程图。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是一组对照实验,其探究的变量是唾液
B. 在步骤③时,若将两支试管放在5℃的水浴中保温,对实验没有影响
C. 在步骤④中,滴加碘液后的现象是:1号试管不变蓝,2号试管变蓝
D. 该实验可以说明:唾液可以将淀粉消化成葡萄糖
【答案】A
【解析】
【分析】(1)唾液腺的开口在口腔,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初步消化为麦芽糖。
(2)淀粉遇到碘液会变蓝,麦芽糖遇到碘液不会变蓝。
(3)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高温可能会使酶失去活性,低温会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在37℃左右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最强。
【详解】A.在该实验中,1号试管加入了水,2号试管加入了唾液,唯一变量是唾液,其它条件应该相同且适宜,能够构成一组对照实验,A正确。
B.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是37°,“在操作步骤③时,若将两试管放在温度为5℃的水浴中保温”,唾液淀粉酶的活性降低,不能将淀粉全部消化,导致2号试管滴加碘液变蓝,所以会影响实验,B错误。
C.1号试管中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2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把淀粉全部分解为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所以在步骤④中,滴加碘液后的现象是:1号变蓝,2号不变蓝,C错误。
D.根据实验结果“1号变蓝,2号不变蓝”,能够说明:口腔中的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但不能说明“唾液可以将淀粉消化成葡萄糖”,D错误。
故选A。
6. 2021年“520”中国学生营养日的主题为“珍惜盘中餐,粒粒助健康”。青少年要养成珍惜粮食、均衡营养的良好习惯。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可保证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
B. 从牛奶和鸡蛋中可获取蛋白质和钙
C. 多吃巧克力和油炸食品为身体提供更多能量
D. 三餐粗细粮搭配合理,按时进食
【答案】C
【解析】
【分析】合理营养就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并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核心。
【详解】A.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含维生素,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可保证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A正确。
B.从牛奶和鸡蛋中可获取蛋白质和钙,B正确。
C.多吃巧克力和油炸食品,容易引起肥胖,不利于健康,C错误。
D.每天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挑食,不偏食,早餐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D正确。
故选C。
7. 某些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需要气管插管来辅助呼吸,如图所示。为了保证双肺都能获得氧气,气管插管从患者口腔进入后,依次经过的器官是( )
A. 咽、喉、气管 B. 咽、食道、气管
C. 咽、食道、气管、支气管 D. 喉、气管、支气管
【答案】A
【解析】
【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解答即可。
【详解】外界的空气进入肺依次经过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最后进入肺,在肺里完成气体交换。为了保证双肺都能获得氧气,气管插管从患者口腔进入后,依次经过咽、喉、气管,因为是要保证两肺都能获得氧气,所以插管到气管就可以,不需要到达支气管。
故选A。
8. 随着私家车的普及和城市建设,空气污染问题依然严重,而我们呼吸道中能够起到清洁空气的结构有( )
①鼻毛 ②鼻腔内的嗅觉感受器 ③气管、支气管内的黏液 ④鼻黏膜内的毛细血管 ⑤气管、支气管内的纤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⑤ D. ③④⑤
【答案】C
【解析】
【分析】气管、支气管内的纤毛、鼻内的鼻毛、内表面的黏膜以及黏膜内的毛细血管能够温暖、清洁和湿润空气,对呼吸系统具有保护作用。
【详解】①鼻毛能阻挡过滤空气,因此能清洁吸入的空气。
②鼻腔内的嗅觉感受器,有嗅觉作用。
③气管、支气管内的黏液黏附灰尘细菌,因此能清洁吸入的空气。
④鼻黏膜内的毛细血管温暖吸入的空气。
⑤气管、支气管内的纤毛阻挡过滤空气,还能将呼吸道中的异物排出,能清洁吸入的空气。
因此呼吸道中的①鼻毛,③气管、支气管内的黏液,⑤气管、支气管内的纤毛都能清洁吸入的空气。
故选C。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以及相关的结构特点。
9. 据统计,每年中小学生因溺水造成死亡的达3万多人,安全教育刻不容缓。人在湖水时,首先受到阻碍的呼吸过程是( )
A.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 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C.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 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
【答案】A
【解析】
【分析】人体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间气体交换。
【详解】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里的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和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四个环节。人体呼吸需要空气中的氧气,溺水阻断了呼吸全过程中的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环节,导致了人体不能与外界气体交换不能正常进行,因而会影响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进而影响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造成人体缺氧,严重的会危及生命,因此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10. 雾化吸入治疗肺炎是指通过雾化装置把药物变成微小雾滴,经患者口鼻吸入到达肺部发挥作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肺炎影响肺部气体交换 B. 药物会经过人体的喉部
C. 吸入药物时,膈肌舒张 D. 比口服用药到达肺部速度快
【答案】C
【解析】
【分析】人体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由大量肺泡组成。
【详解】A.肺炎是一种由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的严重疾病,常表现为发烧、胸部疼痛、呼吸急促等,患者的肺泡结构受损,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肺泡受损会导致肺内气体交换能力下降,A正确。
B.雾化治疗的药物经过口、鼻吸入通过呼吸道到达肺部发挥作用,所以药物会经过人体的喉部,B正确。
C.吸入药物时,为吸气状态,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同时肋间肌收缩,肋骨做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前后左右径增大,从而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降低,于是外界气体就被吸入肺,C错误。
D.雾化药物是通过呼吸道直接进入肺泡的,而口服药物需要经过消化和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再作用到肺部,所以雾化药物到达肺部更快,D正确。
故选C。
11. 根据如表数据,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气体成分
环境中的气体(%)
呼出的气体(%)
氮气
78
78
氧气
21
16
二氧化碳
0.03
4
水
0.07
1.1
其他气体
0.9
0.9
A. 环境中氧气含量最多
B.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氧气含量多
C. 人体吸入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少,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D. 人体通过呼气排出二氧化碳、水、无机盐等废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人体吸入空气与呼出的气体不同,主要是因为人体要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这样就会使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量变大,同时人体还通过呼吸排除一些水蒸气,氮气的含量基本不变,因为人体没有吸收氮气。
【详解】A.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人体吸入环境中的气体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78%,远远高于其它气体的体积分数,故环境中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A错误。
B.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约占16%,二氧化碳占4%,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氧气少,B错误。
C.吸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量为0.03%,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量为4%,因此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增加,C正确。
D.二氧化碳和水以气体的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而无机盐不能通过呼吸系统排出,D错误。
故选C。
12. 藏人的EPAS1基因存在变异,使得他们能轻微提高红细胞水平,所以能提高( )
A. 运输氧的能力 B. 凝血止血能力
C. 运输葡萄糖的能力 D. 吞噬病菌的能力
【答案】A
【解析】
【分析】血液的功能包含血细胞功能和血浆功能两部分;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血浆的水分有调节体温的作用;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进氧气运出二氧化碳;白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血小板的功能是加速凝血和止血。
【详解】A.红细胞的功能主要是运输氧气,还可以运输局部二氧化碳,因此藏人的EPAS1基因存在变异,使得他们能轻微提高红细胞水平,所以能提高运输氧的能力,A符合题意。
B.血小板无核,其主要机能包括促进止血作用和加速凝血两个方面,B不符合题意。
C.血浆中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运输葡萄糖的是血浆,C不符合题意。
D.白细胞体积比红细胞大,能做变形运动,当细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并将细菌吞噬,白细胞主要功能为防御病菌、免疫和清除坏死组织等,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 血液是一种“流动的组织”,具有运输、防御保护等重要功能。甲、乙分别是“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装置及该实验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血液流动图,丙是显微镜下的人血涂片。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在做图甲的实验时要选用尾鳍颜色较深的小鱼,在高倍镜下进行观察
B. 观察时发现血流速度最快的血管是图乙中的3
C. 通过观察发现血液在三种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1→2→3
D. 成熟的血细胞中没有细胞核的只有图丙中的b
【答案】C
【解析】
【分析】(1)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2)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小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血液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小动脉;血液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小静脉;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
(3)图乙中:1是动脉、2是毛细血管、3是静脉;图丙中:a是血浆、b是红细胞、c是白细胞、d是血小板。
【详解】A.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流情况时,为了便于观察,应选取尾鳍色素少的活鱼,若尾鳍的色素较深时,不易观察到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情况,A错误。
B.图乙中的1血液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血流速度最快,B错误。
C.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结合题图可知,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方向是:1动脉→2毛细血管→3静脉,C正确。
D.图丙中,血细胞包括:b红细胞、c白细胞和d血小板组成。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是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血细胞;白细胞无色,体积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血小板无核,又称血栓细胞。所以,没有细胞核的是:成熟的红细胞和血小板,D错误。
故选C。
14. 2022年3月科学家首次在人血中发现了微塑料。这种直径小于5毫米的微小塑料碎片可能会随着血液循环进入人体器官。血液中参与微塑料运输的是( )
A. 血浆 B. 红细胞 C. 白细胞 D. 血小板
【答案】A
【解析】
【分析】血液是流动在心脏和血管内的不透明红色液体,包括血浆和血细胞,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
【详解】A.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故血液中参与微塑料运输的是血浆,A符合题意。
B.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一部分二氧化碳,不能参与微塑料运输,B不符合题意。
C.白细胞的功能是吞噬细菌,对人体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不能参与微塑料运输,C不符合题意。
D.血小板的功能是加速止血和凝血,不能参与微塑料运输,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5. 安装人工心脏瓣膜可以恢复患者心脏的正常功能。某患者人工心脏瓣膜安装位置如箭头指示。下列关于该病人心脏病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病人心脏病变的部位是心室和动脉之间的瓣膜
B. 从人工瓣膜的功能判断,它只能朝一个方向张开
C. 手术前病人心脏中的部分血液会回流到右心房
D. 左心室收缩时,该人工瓣膜处于张开的状态
【答案】B
【解析】
【分析】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
【详解】A.根据题图,箭头所指部位为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结合分析,此处为房室瓣发生病变,A错误。
B.人工瓣膜的作用是恢复心脏的正常功能,结合分析,人工瓣膜必需只能朝一个方向开放,B正确。
C.根据题图及A选项的详解,可知,手术前,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的房室瓣发生病变,无法行使正常功能,即不能完全阻止血液从左心室流向左心房,C错误。
D.左心室收缩时,避免血液倒流回左心房,人工瓣膜应处于关闭状态,D错误。
故选B。
16. 如图所示血液流经人体器官b时,血液中有关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可用曲线X或Y表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若b代表肺,则曲线X表示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B. 若b代表肾脏,则曲线X表示尿素含量的变化
C. 若b代表小肠,则曲线Y表示饭后葡萄糖含量的变化
D. 若b代表眼球,则曲线Y表示氧气含量的变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血液在流经某一器官的毛细血管时,与该器官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因此血液从该器官流出后,血液的成分会发生变化。
【详解】A.当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时,由于吸入肺泡内的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由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气较多、二氧化碳较少的动脉血。所以,若b代表肺,则曲线X表示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A正确。
B.若b代表肾脏,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液中的尿素含量减少,即曲线X表示尿素含量的变化,B正确。
C.若b代表小肠,由于在小肠内吸收营养物质,因此饭后人体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增加,则曲线Y表示饭后葡萄糖含量的变化,C正确。
D.根据图示中的血流方向可以判定:a段是动脉,b是毛细血管,c是静脉。眼球的组织细胞内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因此血液流经脑部后,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所以,若曲线b代表眼球,则曲线Y表示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D错误。
故选D。
17. 我们摄入的营养物质要和氧气在细胞里来一场美丽的邂逅,这离不开循环系统的帮忙。下列有关血液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氧气到达心脏的路径是:氧气→呼吸道→肺泡→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B. 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动力都来自于心脏
C. 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主要发生在毛细血管处
D. 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径都是: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
【答案】D
【解析】
【分析】血液循环途径图解:
【详解】A.氧气到达心脏的路径是:氧气首先通过呼吸运动由呼吸道进入肺泡,在肺泡依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扩散进入肺部毛细血管中的血液,经肺静脉送回心脏的左心房,A不符合题意。
B.心脏的壁主要由心肌构成,能够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里循环流动,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它们同时进行,在心脏处汇合成一条循环路线,B不符合题意。
C.根据分析血液循环途径图解,可知,血液成分的变化分别发生在肺部毛细血管和组织细胞处毛细血管,C不符合题意。
D.根据分析血液循环途径图解,可知,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径都是: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D符合题意。
故选D。
18. 《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书中“心主身之血脉,脉者,血之府也,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是关于心脏、血管和血液之间关系的早期描述。如图是血液循环示意图,1、2、3、4表示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甲、乙表示不同部位的毛细血管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肺循环的路径是:左心室→4→乙→3→右心房
B. 当血液流经甲时,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C. 血管3比血管4的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
D. 当血液流经乙后,血液由暗红色变成鲜红色
【答案】B
【解析】
【分析】题图中:1是肺静脉、2是肺动脉、3是上下腔静脉、4是主动脉。
【详解】AB.肺循环的途径是:右心室→[2]肺动脉→[甲]肺部毛细血管→[1]肺静脉→左心房;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体循环的路径是:左心室→[4]主动脉→[乙]全身的毛细血管网乙→[3]上、下腔静脉→右心房,A错误、B正确。
C.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主要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到心脏。动脉的管壁较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主要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可见,血管4(主动脉)比血管3(上、下腔静脉)的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C错误。
D.组织细胞不断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当血液流经组织处毛细血管时,血液里的氧气就扩散到组织细胞里,组织细胞里的二氧化碳就扩散到血液中。可见,血液流经[乙]组织细胞后,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血液由鲜红色的动脉血变成暗红色的静脉血,D错误。
故选B。
19. 生活中有时因特殊原因不能及时排尿,造成积尿,俗称“憋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长期憋尿,膀胱胀大,肌肉会变得松弛无力,导致排尿困难
B. 憋尿可能会使膀胱内的尿液或尿液内的细菌逆行,易引起膀胱炎、尿道炎等疾病
C. 憋尿对中老年人的健康影响很大,对青少年没有什么影响
D. 经常性憋尿,有可能造成神经细胞受损,出现尿失禁的症状
【答案】C
【解析】
【分析】排尿对于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排出废物,而且还可以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生理功能。
【详解】膀胱有暂时储存尿液的作用,如果不及时排尿会对膀胱造成一定的刺激,控制膀胱收缩的神经分布在膀胱壁的肌肉里,若经常有意识地憋尿,会使神经功能发生紊乱,使膀胱逼尿肌张力减弱,导致排尿发生困难,引发尿潴留。若小便经常不及时排出,不仅会导致膀胱括约肌松弛,出现功能失调,还极容易诱发尿失禁。尿液经常长时间停留膀胱,其中有毒有害物质长期刺激膀胱黏膜上皮细胞,因而有可能诱发膀胱癌等,因此ABD正确,C错误。
故选C。
20. 如图为泌尿系统组成示意图,下列关于各器官组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①和皮肤、肺、肛门等都属于人体排泄的器官
B. 尿液形成到排出的过程为①→②→③→④→体外
C. 尿的形成是连续的,但由于③的作用,尿的排出是间歇的
D. ④是排出尿液的通道,也是男性精子排出体外的通道
【答案】A
【解析】
【分析】泌尿系统是由①肾脏、②输尿管、③膀胱、④尿道组成,其中主要的器官是肾脏,主要作用是形成尿液;输尿管能输送尿液,将尿液输送至膀胱暂时储存起来;尿道的功能是排出尿液。
【详解】A.①和皮肤、肺等都属于人体排泄的器官,肛门不是排泄器官,A错误。
B.尿液的排出途径是①肾脏→②输尿管→③膀胱→④尿道→体外,B正确。
C.尿的形成是连续的,但由于③膀胱能暂时储存尿液的作用,尿的排出是间歇的,C正确。
D. ④尿道是排出尿液的通道,也是男性精子排出体外的通道,D正确。
故选A。
21. 下表是某人血浆、原尿和尿液三种样品的化验报告。据表分析,甲、乙、丙三种样品依次分别是( )
成分
蛋白质
葡萄糖
无机盐
尿素
甲(克/升)
0.3
1
9
0.3
乙(克/升)
0.0
0.0
11
20
丙(克/升)
80
1
9
0.3
A. 原尿、血浆、尿液 B. 血浆、原尿、尿液
C. 尿液、原尿、血浆 D. 原尿、尿液、血浆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浆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可见血浆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等,原尿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尿液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和尿素。因此尿液中无蛋白质,无葡萄糖,而是含有大量的尿素;血浆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含有葡萄糖;原尿中有葡萄糖,无(或微量)蛋白质。从表中可以看出样品甲中,含有微量蛋白质和葡萄糖,因此样品甲是原尿;样品乙中,不含蛋白质和葡萄糖,可以判断样品乙是尿液;样品丙中,含有大量白质和葡萄糖,可以判断样品丙是尿液,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22. 人体能通过感觉器官感知外界的刺激,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外界光线进入眼球的途径为:角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B. 因为瞳孔大小可以调节,所以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
C. 咽鼓管连通鼓室和咽部可以保持鼓膜内外空气压力的平衡
D. 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受光刺激后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产生视觉
【答案】B
【解析】
【分析】1、视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2、听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
【详解】A.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通过眼的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发生折光,最后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清晰的物像,A正确。
B.人之所以能够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B错误。
C.咽鼓管连通咽部和鼓室,吞咽可调节鼓膜内外气压平衡,C正确。
D.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受光刺激后产生的神经冲动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产生视觉,D正确。
故选B。
23. 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必须依靠各种器官灵敏的感知环境的变化,下列有关人体感觉及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当手指被割破时,是皮肤首先产生了痛的感觉
B. 看电影时从外面明亮处走到黑暗的观影厅里面时,瞳孔由大变小
C. 为防止巨大声响损伤耳结构,可以闭嘴不堵耳或张嘴堵耳
D. 前庭和半规管能感受头部位置的变化;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
【答案】D
【解析】
【分析】虹膜中央有瞳孔,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能够控制进入眼球内光线的多少。光线强,瞳孔变小,进入眼球内的光线减少;光线弱,瞳孔变大,进入眼球内的光线增多。
【详解】A.手指被割破时,是皮肤作为感受器感受刺激,然后在大脑皮层中的躯体感觉中枢产生了痛的感觉,A错误。
B.由分析可知,看电影时从外面明亮处走到黑暗的观影厅里面时,瞳孔由小变大,B错误。
C.为防止巨大声响损伤耳结构,可以闭嘴堵耳或张嘴不堵耳,才能保持鼓膜内外压力平衡,C错误。
D.前庭和半规管能感受头部位置的变化;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D正确。
故选D。
24. 下列有关人体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神经元是一种高度特化的细胞,受到刺激能够产生神经冲动,并传导神经冲动
B. “植物人”就是脑死亡,脑的所有功能丧失
C. 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D. 脊髓既具有反射功能,又具有传导功能
【答案】B
【解析】
【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称为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脊髓由灰质和白质组成,灰质是神经元胞体聚集部位,有反射功能,白质由神经纤维构成,有传导功能。
【详解】A.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它的神经元,A正确。
B.植物人的生命体征只有呼吸、心跳和血液循环,而不能进行其他生命活动,这种病人的脑干没有受伤,B错误。
C.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C正确。
D.脊髓由灰质和白质组成,灰质是神经元胞体聚集部位,有反射功能,白质由神经纤维构成,有传导功能,D正确。
故选B。
25. 某同学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抓起了一个烫手的馒头后,来不及考虑就迅速松手了。如图是该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a是手指肌肉,能接受刺激并产生收缩
B. c是脊髓中的神经中枢,能使人感觉到烫
C. 该反射活动是人先感觉到烫然后迅速松手
D. 如果d受损,人不会及时松手,但会感觉到烫
【答案】D
【解析】
【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a感受器、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和e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的五部分要完整,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较强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
【详解】A.a是感受器,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A错误。
B.c是脊髓中的神经中枢,缩手反射是简单反射,完成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神经冲动可以通过脊髓传到大脑的感觉中枢,产生感觉,B错误。
C.反射弧是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反射弧的结构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某同学抓起一个烫手馒头,皮肤内感觉神经末梢产生的神经冲动,先沿着脊神经进入脊髓,脊髓灰质内的缩手中枢发出缩手的指令传至效应器,手便缩回来了,此反射弧短;人感觉到烫是因为传至脊髓内的神经冲动沿着上行的神经纤维传到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从而形成痛觉,此路径耗时更长,所以该同学会先迅速松手然后感觉到烫,C错误。
D.d是传出神经,传出神经受损,缩手反射无法完成,但神经冲动可由脊髓传到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产生烫的感觉,D正确。
故选D。
26. 下图是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幼年时期①分泌的生长激素过少易患呆小症
B. ②为甲状腺,幼年时期它分泌的激素过少易患侏儒症
C. 青春期开始后,男生出现第二性征与⑤分泌的雄性激素有关
D. 因④分泌的激素不足而引起的疾病可以通过口服胰岛素进行治疗
【答案】C
【解析】
【分析】图中:①是垂体,②是甲状腺,③是肾上腺,④是胰岛,⑤是睾丸。
【详解】A.图中的①表示垂体,可分泌生长激素促进生长发育,幼年时期①分泌的生长激素过少易患侏儒症,A错误。
B.图中②表示甲状腺,幼年时期它分泌的激素过少易患呆小症,B错误。
C.⑤是睾丸,睾丸能够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青春期开始后,男生出现第二性征与⑤睾丸分泌的雄性激素有关,C正确。
D.图中④是胰岛,能够分泌胰岛素,人体分泌的胰岛素过少时会得糖尿病,胰岛素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只能通过注射进行治疗,不能口服,D错误。
故选C。
27. 观看《流浪地球2》,当听到“中国航天飞行中队,50岁以上的,出列!”时,现场观众热泪盈眶。控制这一反射过程的是( )
A. 脑干 B. 大脑 C. 小脑 D. 脊髓
【答案】B
【解析】
【分析】(1)简单反射是指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如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和膝跳反射等。它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脊髓、脑干)参与即可完成。(2)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例如,同学们听到上课铃声会迅速走进教室;行人听到身后的汽车喇叭声,就会迅速躲避等,属于复杂反射。
【详解】当听到“中国航天飞行中队,50岁以上的,出列!”时,现场观众热泪盈眶,这是对语言、文字形成的反射,这是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由大脑皮层中的神经中枢参与完成,因此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28. 利用蝌蚪进行甲状腺激素的探究实验,具体操作如表:
组别
甲
乙
丙
处理方法
不做任何处理
破坏蝌蚪的甲状腺
水中加入甲状腺激素
实验结果
正常发育
停止发育
提前发育
乙组后来加入甲状腺激素,结果又能继续发育。依据实验判断,正确的是( )
A. 甲状腺是内分泌腺 B. 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
C. 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生长发育 D. 甲与乙、乙与丙形成对照
【答案】C
【解析】
【分析】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要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应以甲状腺激素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详解】A、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有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性腺(睾丸、卵巢)和胸腺(在性成熟期后逐渐变小)等,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内分泌系统。该实验无法证明甲状腺是内分泌腺,A错误。
B、甲和丙为一组对照实验,甲状腺激素为变量,说明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生长发育,B错误。
C、甲和乙为一组对照实验,甲状腺为变量,甲乙对比说明甲状腺可以促进蝌蚪的发育,C正确。
D、甲和乙为一组对照实验,甲状腺为变量,甲和丙为一组对照实验,甲状腺激素为变量,D错误。
故选C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29. 下列各项人类疾病中,是由于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是( )
A. 巨人症和糖尿病 B. 坏血病和佝偻病
C. 夜盲症和呆小症 D. 糖尿病和侏儒症
【答案】D
【解析】
【分析】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病症:
①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易患侏儒症;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易患巨人症
②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易患呆小症;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易患甲亢。
③胰岛素分泌不足易患糖尿病。
【详解】A.巨人症是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A错误。
B.坏血病是维生素C缺乏引起的;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二者缺乏都会导致儿童出现佝偻病。但坏血病和佝偻病都与激素无关,B错误。
C.夜盲症是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与激素无关;婴幼儿时期甲状腺素分泌不足,会引起呆小症,患者身体矮小,有智力障碍,言语不清,生殖器官发育不全,C错误。
D.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侏儒症是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D正确。
故选D。
30. 学习科学时我们经常会用图像来建模,下列对图像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甲图可以表示食物中的脂肪在消化道里的消化过程
B. 乙图中的bc段可以表示人体在呼气时肺容量的变化
C. 丙图为心脏,吸入的氧气最终进入组织细胞.通过心脏的途径是Ⅰ→Ⅲ→Ⅳ→Ⅱ
D. 丁图表示健康人原尿内的葡萄糖流经肾小管时的浓度变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图中Ⅰ左心房、Ⅱ右心室、Ⅲ左心室、Ⅳ右心房。
【详解】A.脂肪的消化过程在小肠内进行,脂肪先在胆汁的乳化下变为脂肪粒,脂肪粒在胰液和肠液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因此,甲图可以表示食物中的脂肪在消化道里的消化过程,A正确。
B.呼气时,膈肌与肋间肌舒张,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缩小,膈肌顶部上升,胸廓的容积缩小,肺随之缩小,造成肺内气压增大,大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呼出肺,因此,乙图中的bc段可以表示人体在呼气时肺容量的变化,B正确。
C.丙图为心脏,吸入的氧气最终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为:肺静脉→Ⅰ左心房→Ⅲ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网→组织细胞,C错误。
D.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肾小球过滤的是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肾小管重吸收的是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因此,丁图表示健康人原尿内的葡萄糖流经肾小管时的浓度变化,D正确。
故选C。
第Ⅱ卷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分)
31. 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青岛市多所中学开展主题为“营养+运动平衡促健康”系列活动,均衡的营养和科学的运动有机结合,才能增强学生的体质。图一表示三种营养物质在人体内发生的变化过程(①-⑤代表消化液,a、b、c代表消化终产物,X代表循环系统),图二是人体的消化系统组成(1-6代表器官),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中学生的食物营养均衡非常重要,除图一中所示的营养成分外,还应补充的营养成分有___________。
(2)中学生的学习生活十分繁重、紧张、需要消耗大量能量,这些能量主要来自食物中的___________,其消化的最终产物是图一中的[ ]___________,这种物质最终会进入到组织细胞的_________中进行呼吸作用被分解释放能量。
(3)“宫保鸡丁”是中学生喜爱的食谱之一,这道菜中的主要营养物质开始被化学性消化的部位为图二中的[ ]___________,图一所示消化液中不含酶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4)图一中a、b、c三种物质经___________过程进入X,这一过程发生的主要器官为图二中的[ ]_________,请写出该器官适于这一功能的结构特点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1)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2) ①. 糖类 ②. [a]葡萄糖 ③. 线粒体
(3) ①. [3]胃
②. ③
(4) ①. 吸收
②. [5]小肠
③. 小肠的内表面积大(小肠长约5~6 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解析】
【分析】图一:①只能作用于淀粉,因此是唾液;②只能作用于蛋白质,故是胃液;③只能作用于脂肪,是胆汁;④、⑤对三大营养物质都有消化作用,因此是胰液和肠液;a、b、c是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终产物,分别是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X是小肠。
图二:1唾液腺、2肝脏、3胃、4胰腺、5小肠、6大肠。
【小问1详解】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可见,中学生的食物营养均衡非常重要,除图一中所示的营养成分外,还应补充的营养成分有: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小问2详解】
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的氧化分解,约占人体能量供应量的70%。淀粉在口腔中开始被消化,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部分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可见,糖类消化的最终产物是图一中的a葡萄糖。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作用的场所,葡萄糖最终会进入到组织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呼吸作用,被分解释放能量。
【小问3详解】
“宫保鸡丁”中的鸡肉主要含有蛋白质,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该酶可把蛋白质分解成多肽。进入小肠后,在小肠分泌的肠液和胰腺分泌的胰液的作用下,蛋白质和多肽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可见,“宫保鸡丁”中的蛋白质开始被化学性消化的部位为图二中的[3]胃。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肝脏分泌的胆汁能储藏在胆囊中,在需要消化食物的时候,胆汁经导管流入十二指肠。胆汁中没有消化酶,但它能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从而增加脂肪酶与脂肪的接触面积,起到促进脂肪分解的作用。可见,图一所示消化液中不含酶的是③胆汁。
【小问4详解】
图一中a、b、c是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终产物,分别是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这些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的过程叫吸收。小肠既是主要的消化器官,也是主要的吸收器官。 与吸收功能相适应:小肠长约5~6 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写1条,合理即可)
32. 逐梦星辰大海,探索永无止境。北京时间2023年6月4日6时33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右陆。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在轨驻留期间,完成大量空间科学实(试)验,进行了4次出舱活动,圆满完成多次出舱任务,为后续开展大规模舱外科学与技术实验奠定了基础。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宁航员在太空中呼吸主要依靠空间站,空间站有一个完善的氧气补充和空气过滤系统,都是按照地球上的空气成分来配置的,因此宇航员可以和在地球上一样呼吸。图一中①②表示两种不同的气体,宇航员吸入气体①时,膈肌和肋间肌均处于_____状态,该气体进入肺泡的过程中肺内气压变化为图二中_____段。气体进入肺泡后经过图一中A过程进入血液,需要依次穿过_________,然后与红细胞中的_________结合,在血液中运输。
(2)经过图一中的A过程后,血液中氧气浓度变化的曲线正确的是_________。
A. B.
C. D.
(3)进入血液中的氧气通过图三中的血管__________(填数字)进入心脏,然后依次经过心脏的__________(填数字)后最终送到组织细胞处,在组织细胞中参与有机物的分解,释放能量。
【答案】(1) ①. 收缩 ②. AC ③.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④. 血红蛋白 (2)D
(3) ①. 6 ②. 1、2
【解析】
【分析】图一中:①表示吸气、②呼气;A肺泡内气体交换、B组织细胞内的气体交换。
图二中:AC间表示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是吸气过程;CE之间表示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是呼气过程。
图三中:1左心房、2左心室、3右心房、4右心室、5肺动脉、6肺静脉、7主动脉、8下腔静脉、9上腔静脉。
【小问1详解】
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结合分析和图一、图二可知,宇航员吸入气体时,膈肌和肋间肌均处于收缩状态;氧气进入肺泡的过程中,肺内气压变化为图二中AC段(代表吸气过程)。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扩散到血液,与血液里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在血液中运输。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小问2详解】
经过图一中的A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过程后,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中,血液中的氧气浓度从大于零的位置上升,直到平衡,因此表示氧气浓度变化的曲线正确的是D图,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小问3详解】
外界的氧气到达组织细胞过程是:外界→呼吸道→肺泡→肺部毛细血管→6肺静脉→1左心房→2左心室→7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网→组织细胞。可见,进入血液中的氧气通过图三中的血管6进入心脏,然后依次经过心脏的1、2后,最终送到组织细胞处,在组织细胞中参与有机物的分解,释放能量。
33. 目前,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被称为21世纪人类的三大疾病之一,且近些年,其发展趋势也日趋低年龄化。小明的父亲因工作繁忙、饮食不规律等原因出现胸口疼、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图一为小明父亲的血检报告单(部分数据),图二为小明父亲的心脏血管造影检查图,图三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问题:
(1)通过分析图一中的数据,结合所学知识推断,小明父亲可能患有___________,平时应多吃一些含___________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2)经过心电图、心脏彩超检查后,为了进一步确定病情,医生又对小明父亲进行心脏造影检查,发现小明父亲心脏的分支血管堵塞,狭窄事达75%,如图二所示(箭头表示造影液随血液流动的方向)请分析堵塞的血管类型是___________血管、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
(3)小明父亲被诊断为冠心病,该病在老年人中较常见,其患者突发心绞痛时,会出现胸闷、气短、胸骨后疼痛等症状,痛觉的产生部位位于___________。此时,应就地休息、并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药物被舌下毛细血管吸收,终进入心脏的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其路径为舌下毛细血管→___________→⑤→冠状动脉(用图三中的序号和→表示)。
(4)为使小明父亲尽快恢复健康,大夫准备为其进行心脏支架手术。手术前,护士对小明父亲进行了血型检查,确认其血型为A型,因此护士应从血库申请________型血液作为术前备血,若血型不符,则会出现________凝集的现象。手术时,要在患者的桡动脉进行穿刺,将心脏支架在导丝铺助下沿挠动脉等到达主动脉根部,终送入心脏血管狭窄部位。手术后,医生在小明父亲的手臂上放置了止血器来进行止血,该止血器应放在针刺口的___________(近心/远心)端。
【答案】(1) ①. 贫血 ②. 铁
(2) ①. 动脉 ②. 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
(3) ①. 大脑皮层 ②. ⑥→①→②→⑨→⑧→⑩→③→④
(4) ①. A ②. 红细胞 ③. 近心
【解析】
【分析】1.图三中:①右心房、②右心室、③左心房、④左心室、⑤主动脉、⑥上腔静脉、⑦下腔静脉、⑧肺部毛细血管、⑨肺动脉、⑩肺静脉、⑪小肠处的毛细血管网。
2.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低都叫贫血。贫血是指红细胞的数量或血红蛋白的含量低于正常值。
3.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送往全身各处,血液流动方向是心脏→动脉;静脉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血液流动的方向是静脉→心脏。因此,大静脉受伤出血时,正确的急救方法是采用指压法(或止血带)远心端止血,可以用纱布绷带包扎或指压法止血;动脉出血在近心端止血,可以用止血带或绷带压迫;毛细血管出血可以自然止血,也可以用创可贴包扎伤口。
【小问1详解】
通过分析图一中的数据,小明父亲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含量都低于正常值。因此,小明父亲可能患有贫血。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因此,平时应多吃一些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小问2详解】
血液从较粗的主干流向较细的分支的血管是动脉,血液由较细的分支汇集而成的较粗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根据图二小明父亲的心脏造影图中的血液方向是“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可判断,堵塞的血管类型是动脉。
【小问3详解】
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具有感觉、运动、语言、听觉、视觉等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神经中枢。因此,痛觉的产生部位位于大脑皮层。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药物被舌下毛细血管吸收,最终进入心脏的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其路径为:舌下毛细血管→⑥上腔静脉→①右心房→②右心室→⑨肺动脉→⑧肺部毛细血管网→⑩肺静脉→③左心房→④左心室→⑤主动脉→冠状动脉。
【小问4详解】
输血时,如果受血者和献血者的血型不合,输血后受血者的红细胞会凝集成团,阻碍血液循环,而给受血者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因此,安全输血非常重要,安全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护士对小明父亲进行了血型检查,确认其血型为A型,因此护士应从血库申请A型血液作为术前备血,若血型不符,则会出现红细胞凝集的现象;手术时,要在患者的桡动脉进行穿刺,将心脏支架在导丝辅助下沿桡动脉等到达主动脉根部,最终送入心脏血管狭窄部位。动脉是将血液由心脏流向全身各处去的血管。手术后,医生在小明父亲的手臂上放置了止血器来进行止血,该止血器应放在针刺口的近心端。
34. 肾功能接竭以及由肾病引起的尿毒症已经成为全世界都非常普遍的危重疾病。肾脏健康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点问题。研究发现,大蒜为百合科植物,在疾病防治方面已有几千年的应用历史。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以下小题:
(1)肾脏是泌尿系统的重要器宜,如图为大鼠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肾单位的组成是___________(填序号)。肌酐是小分子代谢废物,随血液流经[ ]___________时,肌酐经过滤作用进入[ ]___________中。
(2)当原尿流经特小管时,肾小管对肌酐无___________作用,所以肌酐随尿液排出体外,因此血浆中的肌酐的含量是评价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3)为探究大蒜素对慢性肾设渴的治疗效果,研究人员选取基本状况相同的造模大鼠(患慢性肾衰竭的大鼠)40只,通过平均分组,进行实验,乙丙定每天灌喂不同剂量的大蒜素。四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肌酐含常的平均值,结果如下表所示:
分组
甲
乙
丙
丁
大鼠数量
10
10
A
10
灌喂物质
B
10毫克大蒜素
20毫克大蒜素
30毫克大蒜素
血清肌酐含量(μmol·L-1)
75
69
65
60
(注:血清肌酐是好脏功能的重要指标,血清肌酐升高表示肾脏功能损害)
①该实验设计中,丙组大鼠应为___________只。横线B处应补充___________。
②分析数据可知:在一定范围内,___________,大蒜素能对慢性肾衰竭的治疗效果越好。
【答案】(1) ①. 1、2、3 ②. 1肾小球 ③. 2肾小囊
(2)重吸收 (3) ①. 10 ②. 不灌喂大蒜素 ③. 每天灌服大蒜素越多
【解析】
【分析】(1)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对照实验一般要遵循对照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设置重复多次实验等。(2)图中的1肾小球、2肾小囊、3肾小管、4肾静脉、5收集管。
【小问1详解】
肾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如图为大鼠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肾单位的组成是1肾小球、2肾小囊和3肾小管。血液流经肾小球时,由于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过滤)作用,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物质可以过滤到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肌酐是小分子代谢废物,随血液流经1肾小球时,肌酐经过滤作用进入2肾小囊中,成为原尿的成分。
【小问2详解】
尿液的形成过程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对肌酐无重吸收作用,所以肌酐随尿液排出体外。
【小问3详解】
①对照实验要控制单一变量。该实验设计中,丙组大鼠应为10只,横线B处应补充“不灌喂大蒜素”。
②分析数据可知:在一定范围内,每天灌服大蒜素越多,大蒜素能对慢性肾衰竭的治疗效果越好。
35. 当代社会,手机在人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便捷了人际交流、丰富了娱乐生活的同可时、却也对我的健康产生威胁。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长时间接听电话、听音乐会导致[ ]_________充血,从而影响震动.最终降低听觉。
(2)边听音乐边跳舞时,神经冲动传导路径是[ ]_________→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大脑皮层→_________(用字母、数字及箭头表示)。
(3)晓晓走路时只顾看手机导致不小心摔倒,左摩不敢动弹,到医院检查,医生用针扎晓晓的手指,他能感觉得到疼痛,却不能缩手,这可能是图中_________(填写数字)出现了问题,请写出疼痛产生的路径_________(用数字、字母、文字及箭头表示)。经过治疗晓晓的手等恢复正常,既能感觉到疼痛又能缩手,说明脊髓具有_____的功能。
(4)长期近距离注视手机屏幕,容易造成近视眼,为探究眼球近视原因,小雨跟同学制作了一个可变焦的水透镜,利用物理实验室的光具座及配件来模拟人的眼球成像过程(见下图)。
①可变焦水透镜上的注射器模拟的是眼球的睫状体,对水透镜模拟的_________起调节作用。光具座上的“光源”模拟外界物体,光屏模拟眼球的________。
②模拟近视眼成像原理时应________(选填推、拉或不动)注射器,(向内推注射器水透镜曲度变大,向外拉侧反之。)经常进行远跳,是预防近视的有效措施,在由近及远的远跳过程中。晶状体的曲度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
【答案】(1)F鼓膜 (2) ①. A耳蜗 ②. G→②→③→④
(3) ①. ③、④ ②. ⑤感受器→①传入神经→②脊髓→F上行传导纤维→大脑皮层 ③. 反射和传导
(4) ①. 晶状体 ②. 视网膜 ③. 推 ④. 由大变小
【解析】
【分析】1.反射弧图中:①传入神经、②神经中枢、③传出神经、④效应器、⑤感受器;F上行传导束、G下行传导束。
2.耳的结构图中:A耳蜗、B半规管、C听小骨、D外耳道、E耳郭、F鼓膜。
3.脊髓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脊髓由灰质和白质组成,灰质是神经元胞体聚集部位,有反射功能,白质由神经纤维构成,有传导功能。
【小问1详解】
鼓膜的作用是传递振动,它传递声音将声能转化为机械能。长时间接听电话、听音乐,[F]鼓膜长时间处于震动状态,会导致F鼓膜充血,从而影响震动,最终降低听觉。
【小问2详解】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边听音乐边跳舞时,神经冲动传导路径是:A耳蜗→与听觉有关的神经→大脑皮层→G下行传导束→②脊髓(神经中枢)→③传出神经→④肌肉内的效应器。
【小问3详解】
反射必须通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适宜的刺激,效应器接收不到传出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因而人体肌肉也无收缩反应;但是,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脊髓内的神经中枢,再经过脊髓的白质能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感觉。可见,医生用针扎晓晓的手指,他能感觉得到疼痛,却不能缩手,说明可能③传出神经不正常或④效应器有问题,无法行使其功能。
结合题图可知,疼痛产生的路径是:⑤感受器→①传入神经→②脊髓→F上行传导纤维→大脑皮层。经过治疗后,晓晓的手臂恢复正常,脊髓恢复其传导信号的的功能,晓晓既能感觉到了疼痛又能缩手,说明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
【小问4详解】
①可变焦水透镜上的注射器模拟的是眼球的睫状体,睫状体能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因此,水透镜模拟是晶状体。光具座上的“F光源”模拟外界物体,在光屏上形成图像,眼球的结构中视网膜的功能是形成图像。因此,光屏模拟眼球的视网膜。
②人体能看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通过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完成的。人视近物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大;视远物时,正好相反。近视是指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或眼球壁的前后径过长,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模拟近视眼成像原理时应推注射器(向内推注射器水透镜曲度变大)。人在由近及远的远眺过程中,晶状体的曲度发生的变化是:由大变小。
36. “一年一年时间飞跑,小小少年在长高。”现在的你已经进入人生中一个重要的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一青春期。从一个细胞到成长为青春飞扬的初中生,生命给了我们太多的神奇。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A表示___________过程,在图乙[ ]___________内完成的。
(2)D是由B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D中胎儿生长发育的主要场所是图乙的[ ]___________,胎儿通过___________和脐带从妈妈体内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
(3)“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这与图乙中[ ]___________分泌的激素有关。
(4)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显特征。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生长激素的作用,利用同种幼鼠进行了如下实验,结果发现定期饲喂生长激素并没有使幼鼠体重明显增加,查阅资料后了解到生长激素是一种蛋白质类激素。
组别
甲组(10只)
乙组(10只)
丙组(10只)
操作方法
定期饲喂等量生长激素
定期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定期注射等量生长激素
实验结果
平均增重25%
平均增重25%
平均增重40%
①生长激素能促进小鼠的生长发育,它是由小鼠的____________分泌的。
②定期饲喂生长激素没有发挥作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③通过比较___________这组对照实验。说明生长激素有促进幼小动物生长的作用。
【答案】(1) ①. 受精 ②. ②输卵管
(2) ①. ③子宫 ②. 胎盘
(3)①卵巢 (4) ①. 垂体 ②. 生长激素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蛋白质可以在胃和小肠中被消化液分解为氨基酸,饲喂的生长激素被消化了 ③. 乙和丙
【解析】
【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2)图乙是女性的生殖系统主要包括:①卵巢、②输卵管、③子宫。
【小问1详解】
精子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A受精卵。这个过程是受精,在图乙中的②输卵管中形成的。
【小问2详解】
人的生命起点是受精卵,受精卵一经形成就开始分裂,并逐步的分化,形成胚泡缓慢移入子宫中,埋入子宫内膜,逐渐发育成胚胎。胚胎生长发育的主要场所是图乙的③子宫,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中获得营养物质和氧;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的。
【小问3详解】
女性的卵巢能产生生殖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性激素能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可见,“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这与图乙中①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有关。
【小问4详解】
①垂体位于大脑的下部,垂体分泌生长激素,能促进小鼠的生长发育。
②定期饲喂生长激素没有发挥作用原因是生长激素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蛋白质可以在胃和小肠中被消化液分解为氨基酸,饲喂的生长激素被消化了。
③乙组与丙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注射生长激素,丙组是实验组,乙组对照组,说明生长激素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共4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6页。
精品解析: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识图作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