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宜宾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1填空题、科普阅读题
展开这是一份四川宜宾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1填空题、科普阅读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科普阅读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宜宾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1填空题、科普阅读题
一、填空题
1.(2021·四川宜宾·统考中考真题)2020年7月23日,我国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搭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2021年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对火星进行科学探测。
(1)“祝融号”的太阳能电池板把太阳能转化为_______能。
(2)太阳能电池板的常用材料是硅(Si)。生产硅涉及反应:,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反应。
(3)“祝融号”上的高精密仪器使用了“碳化硅基增强铝基”材料,该材料属于 。
A.塑料 B.橡胶 C.复合材料
(4)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使用液氢和液氧代替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为推进剂,为火箭提供推力。
①N2O4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C2H8N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
②使用液氢和液氧作为火箭推进剂的优点是_________。
2.(2022·四川宜宾·统考中考真题)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1)合成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下列常用物品的主要成分不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_(填标号)。
A.羊毛大衣 B.有机玻璃 C.塑料薄膜 D.汽车轮胎
(2)如图,用活性炭净水器净化自来水,净化后得到的水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3)炒菜时,锅内油温过高不慎失火,立即盖上锅盖,利用的灭火原理是______。
(4)中科院科学家研发出新型催化剂,成功实现了二氧化碳直接加氢制取汽油。简要流程如下图所示:
①制得的汽油中,a的化学式是______;b、c的化学式相同,但性质有差异,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②结合上述流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标号)。
A.反应I为化合反应
B.反应过程中催化剂性质保持不变
C.制得的汽油比氢气更加绿色环保
D.大规模推广可有效缓解能源短缺问题
3.(2023·四川宜宾·统考中考真题)观察和实验是获取化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回答下列问题:
(1)施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某肥料包装袋的部分说明书如图,据图回答问题。
①该化肥属于_____。
A.氮肥 B.磷肥 C.钾肥 D.复合肥
②由说明书的“注意事项”,推测该化肥可能具有的性质是_____(写出一点即可)。
③一袋该化肥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_____。(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2)以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的方式认识和表征:化学变化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思维方式。某实验小组同学探究酸碱中和反应,向滴有酚酞的稀NaOH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
①滴有酚酞的稀NaOH溶液呈_____色。
②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_____7(填“>”“<”或“=”)。
③由图可知,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实质是_____。
二、科普阅读题
4.(2021·四川宜宾·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减少CO2等温室气体排放,限制全球气温上升已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目标。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研究。“碳达峰”是指某个地区或行业年度CO2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然后经历平台期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达峰目标包括达峰年份和峰值。实现碳达峰的总体思路是以清洁低碳可持续发展为方向,加快实施“两个替代”,即能源开发实施清洁替代,能源使用实施电能替代。“碳中和”清洁替代,能源使用实施电能替代。“碳中和”是指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人为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CO2与通过植树造林和碳捕获、利用与封存等吸收的CO2相互抵消,从而实现CO2“净零”排放。
我国目前能源结构中,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85%,以燃煤发电和供热为主排放的CO2占总排放量的47%。因此,我国能源结构转型任重道远。2019~2030年间的部分年份,在现有模式和替代情景下我国煤电行业排放CO2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大气中CO2含量过高导致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绿色植物“消耗CO2”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
(2)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成为越来越迫切的要求。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填字母序号)。
A.煤 B.可燃冰 C.石油
(3)根据图中信息,在“加快两个替代情景”下,我国煤电行业排放CO2于_____年达到峰值。在2030年这一年内,采用该模式比“现有模式延续情景”下少排放CO2______亿吨。
(4)以CO2和NH3为原料生产尿素〔CO(NH2)2〕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成功范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5.(2022·四川宜宾·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氢能作为一种储量丰富、来源广泛、能量密度高的清洁能源,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氢的规模储运是现阶段氢能应用的瓶颈。根据氢气的特性,其储存方式可分为物理法和化学法两大类。物理法主要有低温液化储氢、高压压缩储氢、碳基材料储氢等。化学法主要有金属氢化物储氢、配位氢化物储氢等。
低温液化储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储存方式,但面临两大技术难题:一是氢液化能耗大,二是对储氢罐的绝热性能要求极高。高压压缩储氢的最大优点是操作方便、能耗小,但同时也存在不安全和对储氢罐强度要求较高的缺点。金属氢化物储氢是把氢以氢化物的形式储存在金属或合金中,比液化储氢和高压储氢安全,并且有很高的储存容量,缺点是一般在最开始时并不具备吸氢的功能,需要在高温高压的氢气环境中进行多次的减压抽真空循环。下图为一些储氢材料(以储氢后的化学式表示)的质量储氢密度和体积储氢密度。
(已知:质量储氢密度=储氢后氢元素在储氢材料中的质量分数,体积储氢密度=储氢后单位体积的储氢材料中储存氢元素的质量)
目前,国家高度重视氢的安全、高效储存方式及材料的研究开发,以期在21世纪中叶进入“氢能经济”时代。
回答下列问题:
(1)“氢能”具有的优点是______(填一点即可)。
(2)碳基储氢材料“碳纳米管”属于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3)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低温、高压储氢的原理:______。
(4)结合图示,下列储氢材料中最理想的是______(填标号)。
A.LaNi5H6 B.LiAlH4 C.Mg2FeH6 D.Al(BH4)3
(5)2m3储氢材料Mg2FeH6中储存氢元素的质量是______kg。储氢材料LiH的质量储氢密度是______%。
6.(2023·四川宜宾·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2023年6月8日至11日,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宜宾举办,动力电池的发展备受关注。判断一种电池的优劣或是否适合某种用途,主要看这种电池的比能量(单位质量的电池所输出的电能)以及电池可储存时间的长短。常用电池的比能量:锂电池>镍镉电池>铅蓄电池。含磷酸铁(FePO4)、磷酸亚铁锂(LiFePO4)的锂电池具有轻便、比能量高的突出优点,是目前使用广泛的一种电池。生产该电池时,在电池材料中添加适量的石墨烯(单层石墨)作导电剂,可以有效提高电池的性能,但过多的石墨烯会阻碍电池中锂离子的迁移,导致电池内阻增加,性能下降。为此,科研团队就石墨烯含量对LiFePO4粉末电阻的影响展开研究,研究结果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短文中出现的一种非金属单质是_____。
(2)FePO4中根的名称为_____。LiFePO4中两种金属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3)手机常使用锂电池而不使用铅蓄电池,原因是_____。
(4)图中表示电池性能最佳的点为_____(填“A”“B”或“C”)。解释BC段曲线变化的原因:_____。
参考答案:
1.(1)电
(2) CO 置换
(3)C
(4) +4/+4价 40% 燃烧产物是水, 无污染
【详解】(1)太阳能电池板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反应前,硅、氧、碳原子的个数分别为1、2、2;反应后硅、氧、碳原子的个数分别为1、0、0,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知,一个X微粒中含有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CO;该反应是由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新单质和新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3)碳化硅基增强铝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组成的具有新性能的材料,属于复合材料;
(4)①N2O4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2x+(-2)×4=0,解得x=+4,故N2O4中氮元素化合价为+4价;C2H8N2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②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产物对环境无污染。
2.(1)AD
(2)混合物
(3)隔绝氧气(或空气)
(4) C5H12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
【详解】(1)A、羊毛属于天然纤维,不属于合成材料,故A符合题意;
B、有机玻璃是一种塑料,属于合成材料,故B不符合题意;
C、塑料属于合成材料,故C不符合题意;
D、汽车轮胎属于复合材料,故D符合题意。
故填:AD。
(2)用活性炭净水器净化自来水,活性炭只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异味及细小的不溶性杂质,水中的其他杂质不能除去,所以净化后得到的水属于混合物,故填:混合物。
(3)炒菜时,锅内油温过高不慎失火,立即盖上锅盖,利用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或空气),故填:隔绝氧气(或空气)。
(4)①由流程图可知,a的化学式是C5H12,故填:C5H12。
②b、c的化学式相同,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b、c的性质有差异,故填: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③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反应I中,反应前的物质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后已知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另一种生成物是含氢元素的物质,所以反应I不是化合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在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但物理性质可能改变,故B不符合题意;
C、氢气是绿色能源,制得的汽油不如氢气绿色环保,故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直接加氢制取汽油这一成果的大规模推广可有效缓解能源短缺问题,故D符合题意。
故填:D。
3.(1) A 碳酸氢铵易溶于水或碳酸氢铵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8.9kg
(2) 红 < 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
【详解】(1)①碳酸氢铵(NH4HCO3)中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A;
②由说明书的“注意事项”,怕湿说明碳酸氢铵易溶于水;怕热说明碳酸氢铵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③一袋该化肥的质量为50kg,一袋该化肥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
(2)①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够使无色酚酞变红色,所以滴有酚酞的稀NaOH溶液呈红色;
②由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知,反应结束时,溶液中含有氢离子,显酸性,溶液的pH<7;
③由图可知,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
4.(1) 温室效应 光合作用
(2)B
(3) 2025 7.4
(4)
【详解】(1)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造成温室效应;
绿色植物“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2)煤、石油属于化石能源,属于传统能源,可燃冰属于新能源。故选B。
(3)由图可知,在“加快两个替代情景”下,我国煤电行业排放CO2于2025年达到峰值;
由图可知,在2030年这一年内,采用该模式比“现有模式延续情景”下少排放CO2:46.4亿吨-39.0亿吨=7.4亿吨;
(4)二氧化碳和尿素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尿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1)热值高(合理即可)
(2)单质
(3)分子之间有间隔,降温、高压条件下,分子间的间隔减小
(4)D
(5) 300 12.5
【详解】(1)氢气燃烧只生成水,无污染,且热值高。
(2)“碳纳米管”中只含有碳这一种元素,属于单质。
(3)分子之间有间隔,温度越低,间隔越小,压强越大,间隔越小。
(4)由图中数据可知,无论是质量储氢密度还是体积储氢密度,都是Al(BH4)3的最大,故选D。
(5)由图可知,Mg2FeH6的体积储氢密度为150kg/m3,则2m3储氢材料Mg2FeH6中储存氢元素的质量是150kg/m3×2m3=300kg;质量储氢密度是指储氢后氢元素在储氢材料中的质量分数,则储氢材料LiH的质量储氢密度是。
6.(1)石墨烯
(2) 磷酸根 1:8/8:1
(3)锂电池具有轻便、比能量高的突出优点
(4) B 随着石墨烯的增加,过多的石墨烯会阻碍电池中锂离子的迁移,导致电池内阻增加,即LiFePO4粉末电阻增大
【详解】(1)石墨烯(单层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碳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短文中出现的一种非金属单质是石墨烯;
(2)磷酸铁的化学式为FePO4,其中铁元素显示+3价,故硫酸铁中根的名称为磷酸根;
LiFePO4中两种金属元素锂元素与铁元素的质量比为7:56=1:8;
(3)根据文中信息可知,判断一种电池的优劣或是否适合某种用途,主要看这种电池的比能量(单位质量的电池所输出的电能)以及电池可储存时间的长短,常用电池的比能量:锂电池>镍镉电池>铅蓄电池,锂电池具有轻便、比能量高的突出优点,所以手机常使用锂电池而不使用铅蓄电池;
(4)根据文中信息:生产锂电池时,在电池材料中添加适量的石墨烯(单层石墨)作导电剂,可以有效提高电池的性能,但过多的石墨烯会阻碍电池中锂离子的迁移,导致电池内阻增加,性能下降,所以图示中LiFePO4粉末电阻最小时,表示电池性能最佳,即为B点;
BC段随着石墨烯的增加,过多的石墨烯会阻碍电池中锂离子的迁移,导致电池内阻增加,即LiFePO4粉末电阻增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苏苏州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1填空题、科普阅读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科普阅读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自贡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1填空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共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南充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1填空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共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