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衡阳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4物质的化学变化
展开湖南衡阳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4物质的化学变化
一、单选题
1.(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实验后试管中残留的硫,常用热的NaOH溶液清洗,发生了如下反应:,则X的化学式为
A. B. C. D.
2.(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某兴趣小组利用氧气传感器来检测足量红磷燃烧过程中氧气的含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点时容器内氮气体积分数为85%
B.容器内物质总质量:b点>c点
C.氧气有剩余,说明物质燃烧时氧气必须达到一定浓度
D.此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18%
3.(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乙一定是催化剂
C.甲可能是单质 D.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是9∶8
4.(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了古人对世界的认识与思考。下列诗句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己是悬崖百丈冰 B.白玉为堂金作马
C.沉舟侧畔千帆过 D.山寺桃花始盛开
5.(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B.、、
C.、、 D.、、
6.(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有关碳及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碳的单质都是黑色
B.植物光合作用可将转变为
C.CO和元素组成相同,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单质,它们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
7.(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符号表征化学变化是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认识方式。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B.
C.
D.
8.(2023·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铁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是碱
B.物质a可与稀盐酸反应生成FeCl3
C.物质b的化学式是Fe2O3
D.FeCl3溶液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Fe(OH)3
9.(2022·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衡阳市拥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过程中,主要利用化学变化的是
A.南岳剪纸 B.石市竹木雕 C.常宁版画 D.未阳糯米酒
10.(2022·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混合,此时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1所示。一段时间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丁是反应物 B.x的值为20
C.乙是此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D.生成38g甲,需消耗60g丁
11.(2022·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有关该化学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B.丙是形成酸雨的气体之一
C.该反应生成的丙、丁分子个数比为1:1 D.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12.(2021·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 B.汽油挥发 C.饭菜变馊 D.胆矾研碎
13.(2021·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A.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B.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则单质一定只含一种元素
D.置换反应可生成单质和化合物则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14.(2021·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铜是一种不活泼金属,与稀硫酸、稀盐酸不反应,但可与稀硝酸(有强氧化性)发生如下反应:。则X的化学式为
A.NO2 B.NO C.N2 D.N2O
15.(2021·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中,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则X处的粒子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
参考答案:
1.C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反应前有三个硫原子,六个钠离子,六个氧原子和六个氢原子,反应后有一个硫原子,两个钠离子,六个氢原子和六个氧原子,缺少四个钠原子和两个硫原子,X系数为2,所以X化学式为Na2S,故选C。
2.C
【详解】A、由曲线图可知:a点时容器内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5%。故容器内其余气体(氮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的浓度为85%,故氮气体积分数小于85%,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反应是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故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故容器内物质总质量:b点=c点,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由曲线图可知:反应停止时,容器内剩余3%体积分数的氧气,由于红磷足量,故氧气有剩余,说明物质燃烧时氧气必须达到一定浓度,故C正确,符合题意;
D、由曲线图可知:反应过程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减小18%,且不是质量分数,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A
【分析】由于该反应在密闭容器内进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有20+3+5+3=3+3+x+11,解得x=14,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20g-3g=17g,故甲是反应物;反应前后乙的质量不变,故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反应前后丙的质量增加了14g-5g=9g,故丙是生成物;反应前后丁的质量增加了11g-3g=8g,故丁是生成物;所以该反应为甲分解生成丙和丁。
【详解】A、由分析可知,x=14,故A说法正确;
B、根据反应前后乙的质量不变,故乙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B说法错误;
C、由分析可知,该反应为甲分解生成丙和丁,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甲是分解反应中的反应物,所以甲不可能是单质,故C说法错误;
D、由分析可知,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之比为9g:8g=9:8,若生成的丙和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则丙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一定是9:8,由于丙和丁的化学计量数不能确定,所以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也不能确定,故D说法错误;
故选A。
4.D
【详解】A、己是悬崖百丈冰只是水的状态发生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B、白玉为堂金作马只是物质形状发生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C、沉舟侧畔千帆过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D、山寺桃花始盛开后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
故选D。
5.A
【详解】A、三种离子在溶液中不能结合成气体或沉淀或水,能大量共存,正确;
B、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能结合生成硫酸钡,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C、氢离子能与碳酸氢根离子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D、银离子与氯离子能结合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故选A。
6.B
【详解】A、碳的单质不一定都是黑色的,如纯净的金刚石是无色,故A说法错误;
B、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可将CO2转变为O2,故B说法正确;
C、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一氧化碳是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因此二者的化学性质不相似,故C说法错误;
D、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单质,属于两种不同的物质,所以它们的相互转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说法错误;
故选B。
7.D
【详解】A、铁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选项化学方程式中生成物化学式书写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过氧化氢在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化学方程式为:,选项化学方程式配平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物中必须有沉淀、气体和水之一可知,氯化钡和氢氧化钠如果发生反应,生成物中没有气体和水,那么,必有沉淀,但两者交换成分,出现的氢氧化钡和氯化钠都易溶于水,没有沉淀生成,因此,该反应不发生,故不符合题意;
D、氯化氢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选项化学方程式正确,故符合题意。
故选D。
8.B
【详解】A、由图可知,Fe(OH)3是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因此X是碱,故选项说法正确;
B、物质a的化合价为0,对应的物质是单质,即铁,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2和氢气,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物质b为氧化物,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其化学式为Fe2O3,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FeCl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Fe(OH)3沉淀和氯化钠,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9.D
【详解】A、南岳剪纸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石市竹木雕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常宁版画没有新物质生成,为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未阳糯米酒为糯米的发酵过程,有新物质生成,为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10.A
【详解】A、反应前丁的质量分数为48%,反应后丁的质量分数为30%,丁的质量分数减少了48%-30%=18%,故丁是反应物,故选项正确;
B、由图2可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分数加一起等于1,所以可算出乙的质量分数为10%,即x的值为10,故选项不正确;
C、反应前乙的质量分数为10%,反应后乙的质量分数也为10%,乙的质量分数在反应前后不变,故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没有参加反应的杂质,故选项不正确;
D、由上述分析,参加反应的甲和生成丁的质量比为:(19%-17%):(48%-30%)=1:9,则若生成38g的甲,设消耗丁的质量为x, ,故选项不正确;
故选:A
11.D
【分析】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得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2S+3O2=2SO2+2H2O。
【详解】A、根据图示反应微观示意图得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微观示意图得出丙为SO2,SO2是形成酸雨的气体之一,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质量守恒结合化学反应方程式得出生成物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2=1:1,故选项说法正确;
D、置换反应是指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中生成物为两种化合物,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2.C
【详解】A、冰雪融化,只是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汽油挥发,只是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饭菜变馊,发生缓慢氧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胆矾研碎,只是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C。
13.C
【详解】A、碱溶液呈碱性,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例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碳酸钠属于盐,错误;
B、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固体不一定是碳酸盐,也可能是活泼金属,错误;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则单质一定只含一种元素,正确;
D、置换反应可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例如一氧化碳在高温下和氧化铁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不属于置换反应,错误。
故选C。
14.B
【详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反应前含Cu、H、O、N四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分别为3、8、24、8,反应后含Cu、H、O、N四种元素的原子个数分别为3、8、22、6,可判断2X中含有2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故物质X的化学式为NO;
故选B。
15.A
【详解】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小白球表示的原子个数一共为4,反应后小白球表示的原子的个数一共有8个,黑球代表的原子个数为2,则X处的粒子中一共有两个黑球代表的原子,4个小白球代表的原子,即一个黑球与两个白球结合,故A正确;
故选A。
辽宁营口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4选择题(物质的化学变化和物质构成奥: 这是一份辽宁营口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4选择题(物质的化学变化和物质构成奥,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怀化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3物质的化学变化: 这是一份湖南怀化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3物质的化学变化,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衡阳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5物质构成的奥秘: 这是一份湖南衡阳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5物质构成的奥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