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苏州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2实验题、综合应用题
展开
这是一份江苏苏州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2实验题、综合应用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题(共0分,综合应用题(共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苏州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2实验题、综合应用题 一、实验题(共0分1.(2021·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实验室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H2O2溶液(MnO2作催化剂)制取少量氧气,(1)配制6%的H2O2稀溶液①计算:市售H2O2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通常为30%。配制100g6%的H2O2溶液,需要30%的H2O2溶液质量为_______g。②配制:量取所需H2O2溶液和水于烧杯中,用_______(填仪器名称)搅拌,充分混合。(2)制取氧气(可能用到的部分装置如下图)①实验室用H2O2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可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填字母)②若用C装置干燥氧气,则C中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③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导管_______(填“a”或“b”)端通入。(3)拓展延伸若直接用30%的H2O2溶液制取氧气,反应速率太快。为获得平稳的气流,下列发生装置能达到最佳效果的是_______(填字母)。2.(2022·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CO2气体,并进行相关实验研究。已知:①氯化钙溶液接近中性;②CO2与NaHCO3溶液不反应。(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2)连接装置A、B,向锥形瓶内逐滴滴入稀盐酸,观察到乙处燃着的火柴先熄灭。①锥形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②由实验现象可推知CO2具有的性质:不可燃,不支持燃烧,___________。(3)若在装置A与CO2收集装置之间增加装置C,其目的是___________。(4)实验废液处理:待装置A中锥形瓶内无气泡产生时,静置,过滤除去底部多余的固体粉末,测得滤液pH约为3.废液处理时,需将pH调节至6~9。①写出滤液所含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②向上述滤液中缓慢加入___________(填字母),搅拌,调节溶液pH至6~9,倒入指定容器。a、碳酸钙粉末 b、澄清石灰水 c、氢氧化钠溶液3.(2022·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铁黄(FeOOH)是重要的化工产品。某科研小组在实验室进行铁黄制备研究。已知:①铁黄制备原理②为促进生成的铁黄沉淀有序生长,实验时需加入少量已制铁黄作为晶种。(1)FeOOH可表示为xFe2O3·yH2O,其中=___________。(2)铁皮处理:取一定量铁皮,用稀硫酸除去表面铁锈。该除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3)制备铁黄:在如图所示装置的三颈烧瓶内进行制备。步骤一:加入一定量除锈后的碎铁皮步骤二:加入含有少量铁黄晶种的悬浊液;步骤三:滴加少量FeSO4溶液;步骤四:控制合适条件,边搅拌边鼓入空气,充分反应48小时,得到大量FeOOH沉淀。①将三颈烧瓶中所得FeOOH沉淀分离出来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②为提高产品纯度,需洗涤分离出的沉淀。洗涤前沉淀表面吸附的阴离子为_________(填离子符号)。③实验中仅滴加少量FeSO4溶液,就能得到大量FeOOH沉淀,其原因是___________。 二、综合应用题(共0分4.(2022·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市售纯碱主要成分是碳酸钠,还含少量氯化钠等杂质。某实验小组对市售纯碱样品进行定性检验和定量测定。已知:①部分银盐的溶解性如下表 NO3-Cl-CO32-Ag溶不不②氯化银不溶于稀硝酸。(1)验证样品中含有氯化钠实验Ⅰ、取纯碱样品,加水溶解得溶液X,测得溶液pH约为12。实验Ⅱ、取溶液X,滴加过量试剂Y,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实验Ⅲ、向实验Ⅱ后所得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结论:样品中含有氯化钠。①测定溶液pH的操作: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与___________相比较。②实验Ⅱ中所加的试剂Y应选用___________(填字母)。a、稀盐酸 b、稀硝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氯化钙溶液③由上述实验推断,溶液X中含有的阴离子除Cl-外,还有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2)测定样品中碳酸钠含量准确称取2.000g干燥纯碱样品,加水溶解,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边滴加边搅拌,当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含碳物质全部转化为CO2),消耗盐酸体积为37.00mL。(该盐酸的密度近似等于1g·mL-1,杂质不与盐酸反应)①通过计算判断该纯碱样品的等级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无水碳酸钠等级规定如下: 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碳酸钠质量分数≥99.2%≥98.8%≥98.0%②实验发现,当滴入盐酸体积略少于37.00mL时,溶液pH就降至7以下(约为5),溶液pH小于7的原因是___________。将此时的溶液煮沸,pH会略有升高,其原因___________。5.(2023·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中国古代已掌握了铜冶炼和铸造技术,现代铜冶炼废气、废水需经过处理后排放。Ⅰ、铜的冶炼与防腐(1)如图所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硬质玻璃管内出现______(现象),证明反应已经发生。(2)上述实验获得的Cu中含有少量黑色的CuO。请补充完整提纯铜的实验方案:将所得固体置于烧杯中,______,干燥。(可选用的试剂:稀、溶液、NaOH溶液,蒸馏水)(3)《周礼·考工记》中记载了铸造各类青铜器的配方。铜和青铜的相关性质见下表,推断铜冶炼过程中熔入锡的作用有______ 铜青铜(含25%的锡)熔点1085℃800℃硬度3.05~6.6注:硬度以金刚石的硬度10为标准,1表示很软,10表示很硬。(4)某同学设计实验探究铜锈蚀产生铜绿[]的条件(如图所示),图中铜片上最不易产生铜绿的是______(填序号)。A. B. C. D.Ⅱ、湿法炼铜废水的处理(5)湿法炼铜产生酸性废水,含有的、可用铁炭混合物(铁粉和活性炭的混合物)除去。其他条件不变,废水pH对、去除率的影响如图所示。①pH<3时,铁炭混合物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产生该现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②相同pH条件下,的去除率远高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Ⅲ、工业铜冶炼废气的处理(6)工业上利用反应冶炼得到Cu,冶炼产生的烟气中含多种成分。经过水洗除尘后,烟气中部分气体分子的百分含量()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①图中虚线表示或的变化,其中曲线X表示的物质是______。②当500℃烟气温度下降时,含量降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③温度低于200℃时,烟气中几乎不存在水分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6.(2023·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在实验室和生活中选择合适的药品和装置可以制取氧气。Ⅰ、实验室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 (1)用作催化剂,加热分解得到和KCl。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装置中仪器X的名称为______。收集干燥氧气应选取的收集装置为______(选填字母)。(3)搭建如图-2所示装置时,需要调整试管的倾斜角度,可松开______(选填“”、“”或“”)处的螺丝,待调整后再拧紧。(4)实验结束时,下列两步操作中先进行的是______(填序号)。a.移走并熄灭仪器X b.断开试管与洗气瓶之间的连接Ⅱ、某款家用制氧机利用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同时加入水中制取氧气。已知:①过碳酸钠易溶于水,遇水分解为和。②可以将KI转化为I2。(5)制氧机制氧说明(部分)见下表,其中A、B剂的成分是过碳酸钠或二氧化锰。 A剂B剂平均供氧量(毫升/分钟)供氧时间(分钟)配方一1袋1袋≥320≥15配方二2袋1袋≥500≥25配方三3袋2袋≥1000≥15①A剂的成分是______。②若突发缺氧性疾病,在呼叫救护的同时进行吸氧,应选择的最佳配方是______。(6)按配方一在水中反应6小时后,无明显气泡产生。取反应后混合物进行下列实验:①将反应后混合物过滤,得到滤液和黑色滤渣。滤渣的成分为______。②取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加足量盐酸有大量气体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③另取少量滤液,滴加KI溶液,再滴加______溶液。溶液变为蓝色,证明滤液中仍含有。7.(2023·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氢能是一种清洁能源,氢气的生产和储存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目前制氢的方法主要有化石能源制氢和电解水制氢。由化石能源(煤、天然气)制得的中含有CO,利用液氮的低温可将CO液化分离,从而获得纯净的氢气。电解水法制氢的能量转化如图所示,氚可用于核能发电,氚是一种原子核中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的原子。 氢气的储存有物理储氢和化学储氢。物理储氢包括加压储氢和吸附储氢。用物理方法将石墨进行剥离,得到的石墨烯可用于常温吸附氢气。锂氮化合物可用于化学储氢。(1)下列有关氢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A.氢气的燃烧产物无污染,所以氢能是一种清洁能源B.利用太阳能发电并电解水制氢可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C.现阶段氢能已经能完全替代化石能源(2)利用液氮的低温能将与CO分离,说明氢气的沸点比CO的沸点______。(3)①氚属于______元素的一种原子。②下列示意图能表示氚原子的是______(填序号)。 (4)①将氯气压缩进储氢瓶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______(从微观角度解释)。②石墨烯是一种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③化合物中质量比,则______。
参考答案:1. 20 玻璃棒 B 浓硫酸 a G【详解】(1)①设需要30%的H2O2溶液质量为x,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可得:100g×6%=30%x,x=20g;②量取所需H2O2溶液和水于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充分混合;(2)①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应选B;②若用C装置干燥氧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与氧气不反应,可用浓硫酸干燥氧气,故C中盛放的试剂为浓硫酸;③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气体应从导管的a端通入;(3)若直接用30%的H2O2溶液制取氧气,反应速率太快。为获得平稳的气流,可选择G装置,G装置可通过分液漏斗控制药品的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速率,从而获得平稳气流。其它装置均不能获得平稳气流。2.(1)分液漏斗(2) 密度比空气大(3)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HCl(4) CaCl2、HCl bc 【详解】(1)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2)①锥形瓶内发生反应为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乙处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3)盐酸具有挥发性,会使制得的二氧化碳中混有氯化氢气体,碳酸氢钠能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故目的是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HCl;(4)①测得滤液pH约为3,说明稀盐酸过量,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钙,则滤液所含溶质为:CaCl2、HCl;②a、由题干信息可知,待装置A中锥形瓶内无气泡产生时,静置,过滤除去底部多余的碳酸钙粉末,测得滤液pH约为3,此时稀盐酸和碳酸钙均过量,说明此时碳酸钙和稀盐酸已经不能反应,故加入碳酸钙粉末,不能将pH调节至6~9,不符合题意;b、氢氧化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可将pH调节至6~9,符合题意;c、氢氧化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可将pH调节至6~9,符合题意。故选bc。3.(1)Ⅰ(2)(3) 过滤 FeSO4转化为FeOOH的同时生成H2SO4,H2SO4与碎铁皮反应生成FeSO4,循环反应至碎铁皮完全消耗 【详解】(1)根据铁黄的化学式可知铁原子和氢原子得个数比是:,则由可得,故填:1;(2)稀硫酸除去表面铁锈是硫酸与铁锈中的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3)①如图所示,三颈烧瓶中是含有晶体的悬浊液,故将FeOOH沉淀分离出来的操作是:过滤;②根据题中铁黄制备原理可知,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硫酸,而硫酸的阴离子是硫酸根离子,故填:;根据铁黄制备原理可知反应后会生成硫酸,而硫酸会与铁皮反应生成硫酸亚铁,硫酸亚铁会继续和氧气以及水反应继续生成铁黄和硫酸,直至铁皮完全反应,故填:FeSO4转化为FeOOH的同时生成H2SO4,H2SO4与碎铁皮反应生成FeSO4,循环反应至碎铁皮完全消耗。4.(1) 标准比色卡 b 、OH-/(2) 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消耗盐酸的质量为:,设碳酸钠的质量为,则有解得则样品中碳酸钠含量为故样品中碳酸钠含量为98.05%>98.0%,该样品为合格品; 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H2CO3(或反应生成的CO2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H2CO3) H2CO3受热分解生成CO2并逸出 【详解】(1)①测定溶液pH的操作: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相比较;②实验Ⅱ中所加的过量试剂Y可以与碳酸根反应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气体,且过量能够除去碳酸钠而不引入氯离子,不影响实验Ⅲ中对氯离子的检验,故:a、若为稀盐酸,虽然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但是引入了氯离子,不符合题意; b、若为稀硝酸 ,稀硝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实验Ⅲ 加入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即可证明碳酸钠中含有氯化钠,符合题意; c、若为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不能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不符合题意; d、若为氯化钙溶液,实验II中不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符合题意;故选b;③由上述实验推断,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和氯化钠,由于溶液pH约为12大于7,则溶液显碱性,溶液中有,故溶液X中含有的阴离子除Cl-外,还有;(2)①见答案;②实验发现,当滴入盐酸体积略少于37.00ml时,溶液pH就降至7以下(约为5),溶液pH小于7的原因是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H2CO3(或反应生成的CO2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H2CO3),碳酸显酸性;将此时的溶液煮沸,pH会略有升高,其原因碳酸受热易分解,H2CO3受热分解生成CO2并逸出,使溶液pH升高。5.(1)黑色固体逐渐变红(2)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至黑色固体完全溶解,过滤,蒸馏水洗涤滤渣2-3次(3)降低铜的熔点,提高铜的硬度(4)A(5) Fe能置换出Cu,但不能置换出Zn(6) 温度较低时,烟气产生液态硫酸有吸水性 【详解】(1)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硬质玻璃管内出现黑色固体逐渐变红,说明反应已经发生;(2)氧化铜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铜和稀硫酸不反应,故可将所得固体置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至黑色固体完全溶解,过滤,蒸馏水洗涤滤渣2-3次,干燥;(3)由表中数据可知,青铜比铜的硬度大,熔点低,故铜冶炼过程中熔入锡的作用有降低铜的熔点,提高铜的硬度;(4)铜锈蚀产生铜绿,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生成物中含Cu、C、H、O,反应物中也应含Cu、C、H、O,铜由铜元素组成,空气中含碳元素的物质是二氧化碳,空气中含氢元素的物质是水,氧气也应参与了反应,故铜生锈的条件是铜与氧气、二氧化碳、水接触。A、该实验中,生石灰和氢氧化钠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该实验中,铜只与氧气接触;B、该实验中铜片与水接触, 但是水中可能溶有空气中的气体;C、该实验中铜片与二氧化碳、氧气和水接触,容易生锈;D、该实验中,铜片与氧气和水接触。由以上分析可知,铜片上最不易产生铜绿的是A,因为破坏了铜生锈的两个条件;(5)①pH<3时,铁炭混合物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相同pH条件下, Cu2+ 的去除率远高于 Zn2+ 的原因可能是: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能置换出铜,但是锌比铁活泼,铁不能置换出Zn,故填:Fe能置换出Cu,但不能置换出Zn;(6)①由图可知,二氧化硫和氧气逐渐减少,而三氧化硫逐渐增多,说明二氧化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了三氧化硫,即,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硫、氧气与生成三氧化硫的的分子个数比为:2:1:2,结合图中气体分子的百分含量变化,曲线X表示的物质分子的百分含量约降低了10%,而另一种气体分子的百分含量约降低了5%,故曲线X表示的物质是SO2;②由图可知,当500℃烟气温度下降时,三氧化硫和水的含量均降低,是因为三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硫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③由图可知,温度低于200℃时,此时烟气中不含气态的硫酸,说明此时硫酸转化为液态,而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烟气中几乎不存在水分子的主要原因是:温度较低时,烟气产生液态硫酸有吸水性。6.(1)(2) 酒精灯 C(3)(4)b(5) 过碳酸钠/ 配方三(6) 二氧化锰() Na2CO3+2HCl=2NaCl+H2O+CO2↑ 淀粉 【详解】(1)用作催化剂,加热分解得到和KCl。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装置中仪器X的名称为酒精灯,收集干燥氧气,不能用排水集气法,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应选取的收集装置为C。(3)是调整试管的高度,是调整试管的水平位置,是调整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所以搭建如图-2所示装置时,需要调整试管的倾斜角度,可松开处的螺丝,待调整后再拧紧。(4)实验结束时,先断开试管与洗气瓶之间的连接,再移走并熄灭仪器X,所以先进行的是断开试管与洗气瓶之间的连接,故选b。(5)①因为过碳酸钠易溶于水,遇水分解为Na2CO3和H2O2,H2O2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时发生反应生成氧气,供病人呼吸,催化剂只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影响生成物的质量。根据表中数据配方一、配方二的平均供氧量可知,A剂的成分是过碳酸钠。②若突发缺氧性疾病,在呼叫救护的同时进行吸氧,因为配方三过碳酸钠的质量多,生成氧气的质量多,所以应选择的最佳配方是配方三。(6)①二氧化锰是黑色固体,难溶于水,所以滤渣的成分为二氧化锰。②因为过碳酸钠易溶于水,遇水分解为Na2CO3和H2O2,Na2CO3能与稀盐酸反应,H2O2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所以取少量滤液,向其中滴加足量盐酸有大量气体产生,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③因为H2O2可以将KI转化为I2,淀粉遇I2变蓝。所以另取少量滤液,滴加KI溶液,再滴加淀粉溶液。溶液变为蓝色,证明滤液中仍含有H2O2。7.(1)C(2)低(3) 氢(H) A(4) 氧气分子间的间隙 单质 3 【详解】(1)A. 氢气的燃烧产物无污染,所以氢能是一种清洁能源,此选项正确;B. 利用太阳能发电并电解水制氢可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此选项正确;C. 氢气的制取成本太高,储存比较困难,所以现阶段氢能还不能替代化石能源,此选项错误。故选C。(2)利用液氮的低温可将CO液化分离,从而获得纯净的氢气,说明氢气的沸点比CO的沸点低。(3)①氚原子中有一个质子,所以氚属于氢元素的一种原子。②因为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下列示意图能表示氚原子的是A。(4)①将氯气压缩进储氢瓶过程中,氧气分子的大小不变,发生改变的是氧气分子间的间隙。②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一种单质。③化合物中质量比,则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2推断题、综合应用题,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推断题,流程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本溪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2实验题、科学探究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题,科学探究题,科普阅读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苏州三年(2021-2023)中考化学真题分题型分类汇编-03流程题、科学探究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流程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