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3年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1. 化学中物质的分类能指导我们更好的认识、改造、应用物质。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赤铁矿 B. 生石灰 C. 水银 D. 金刚石
2.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
A. 液氮用作医疗冷冻剂 B. 稀有气体用作霓虹灯
C. 小苏打用作发酵粉 D.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3. 化学与环境保护、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化石燃料
B. 研发高效、低毒农药有助于保障粮食安全
C. 回收废旧电池,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D. 蒸煮能完全清除霉变食物中的有害物质
4. 劳动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承担家庭劳动,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 )
选项 | 劳动项目 | 化学知识 |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 隔绝氧气灭火 | |
用含洗涤剂的水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 洗涤剂能乳化油污 | |
泡茶闻到茶特有的香气 | 分子在不断运动 | |
自制净水器内放入活性炭 | 活性炭可以将硬水软化 |
A. B. C. D.
5.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研究化学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铁丝燃烧 B. 的测定
C. 仪器连接 D. 干燥气体
6. “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从反应价值看:该反应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
B. 从物质组成看:甲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C. 从微观构成看: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D. 从表示方法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7.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
A.探究不同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 B.探究氢氧化钠与稀硫酸是否发生化学反应 | C.探究氧气是铁生锈的必要条件 | D.探究吸入、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不同 |
A. B. C. D.
8. 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关于甲、乙、丙、丁四种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若甲为金属氧化物,则乙一定是一种稀酸溶液
B. 若甲、乙、丙、丁均为化合物,则该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C. 若甲为,则该反应一定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D. 若甲、乙各取混合,使其充分反应,则生成的丙、丁质量的总和不一定等于
9. 近日专家在对兵马俑彩绘研究过程中,发现了极其罕见的“中国紫”。将石英、石绿一种铜锈、硫酸钡和氧化铅四种原料调和之后在左右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可形成“中国紫”。请回答下列问题:
石英是制取“中国紫”的原料之一,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标出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 ______ 。
硅是制造芯片的主要材料,如图为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则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______ ,硅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______ 。
这种石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据此可以推测铜生锈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及 ______ 有关。
10. 央视栏目典籍里的中国以古今对比的方式展示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
造纸天工开物中记载了古法造纸工艺包含以下步骤:煮楻足火;斩竹槌洗;日晒成干;覆帘压纸。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______ 填序号。
记录古代用墨汁书写的典籍保存至今不变色,体现了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 ______ 。
农业古代种植农作物使用农家肥,其中草木灰是一种常用的农家肥料,主要成分是,属于化学肥料中的 ______ 填“氮肥”、“磷肥”或“钾肥”。
净水据典籍记载,古人用明矾净水,明矾的作用是 ______ 。
11. 化学符号是我们学习化学的基本语言,请回答下列问题:
画出所示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______ 。
符号表示的含义: ______ 。
由和构成物质的化学式: ______ 。
能表示宏观物质的是: ______ 填序号。
12. 某电镀厂为减少水污染及节约成本,从含有、和的废水中回收晶体和相关金属,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固体的成分是 ______ 填化学式。
从滤液中获取硫酸亚铁晶体的操作是 ______ 。
废水中加入过量锌粉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任写一个。
加入适量溶液的作用是 ______ 。
13. 向一支装有少量氢氧化钠和酚酞混合溶液的试管中依次加入下列物质,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 ,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图实验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有气泡产生,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图实验是向图实验后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发现沉淀部分溶解且有气泡产生,由此可判断图实验后溶液中溶质为 ______ 填化学式。
14. 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一所示,时,水中加入硝酸钾充分搅拌,直到固体完全消失,然后按图二进行实验,分别采用不同方法每种方法只改变一个量,得到三个恰好饱和的溶液。
时,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 ______ 乙填“”、“”或“”。
图一中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交点的含义是 ______ 。
由图二推测硝酸钾是图一中的 ______ 物质填“甲”或“乙”。
图二中“操作二”得到溶液前后的溶液状态变化过程可以在图一中表示为 ______ 填字母。
A.点点
B.点点
C.点点
D.点点
图二中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______ 用“”、“”或“”表示。
15.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和验证气体性质的装置。
实验室可用装置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与装置相比,装置的优点是 ______ 。
下列混合气体括号内气体为杂质能用装置进行除杂、干燥、收集的是 ______ 填序号。
装置进行二氧化碳性质验证实验,处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 。根据处的现象可得的化学性质是 ______ 。
16. 为研究锌和铝的金属活动性,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方案】小明向表面积相同的铝片和锌片中分别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盐酸。
【实验现象】锌片表面产生大量气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铝片表面刚开始无明显现象,过一段时间产生大量的气泡,原因是 ______ 。
在上述实验中小芳还观察到铝与稀盐酸反应后试管中产生“灰色沉淀”。
【提出问题】铝与稀盐酸反应出现的灰色沉淀的组成是什么?
【查阅资料】铝在颗粒较小时为灰色;无水硫酸铜固体遇水变蓝。
【提出假设】假设:该灰色沉淀可能含有;
假设:该灰色沉淀可能含有;
假设:该灰色沉淀可能含有难溶于稀酸的物质。
【进行实验】取灰色沉淀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得出结论 |
加入适量 ______ 填名称 | 无明显现象 | 假设成立 |
小明同学对该沉淀的成分到底是什么,又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一中无水硫酸铜固体变蓝,实验二中观察到 ______ ,说明该灰色沉淀的组成元素有铝元素、氯元素以及 ______ 。
【反思评价】你认为小明的实验方案能否准确比较锌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______ 填“能”或“不能”。
17. 为测定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溶液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见图。请计算:
生产沉淀的质量为 ______ 。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赤铁矿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A错误;
B、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由钙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属于氧化物,故B正确;
C、水银是汞的俗称,汞是由汞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C错误;
D、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D错误;
故选:。
本题考查氧化物的识别,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可知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且必须有氧元素。
本题较简单,主要从概念上来抓住判断的关键点,两个关键点缺一不可,要同时具备。
2.【答案】
【解析】解:、液氮用作医疗冷冻剂,是利用了液氮汽化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稀有气体用作霓虹灯,是利用了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小苏打用作发酵粉,是利用了本身受热易分解、同时遇到酸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时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3.【答案】
【解析】解:、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因此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化石燃料,故A正确;
B、研制高效低毒农药,能增加粮食产量,保障粮食生产,又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故B正确;
C、回收废旧电池,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故C正确;
D、霉变的食物中含有黄曲霉素,黄曲霉素有毒,蒸煮也不能去除,故D错误;
故选:。
A、根据化石燃料的特点进行分析;
B、根据化学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
C、根据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
D、根据霉变的食物中含有黄曲霉素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了能源与环境,化学与健康等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解答。
4.【答案】
【解析】解:油锅着火,盖上锅盖,能隔绝氧气,破坏了燃烧的条件,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A正确;
B.洗涤剂清洗油污,属于乳化现象,故B正确;
C.闻到香气,是因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故C正确;
D.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但不能将硬水软化,硬水软化一般采用加热煮沸或蒸馏的方法,故D错误;
故选:。
A.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
B.根据乳化的定义进行分析;
C.根据分子不断运动的性质解释;
D.根据活性炭的结构和用途进行分析。
此题贴近生活,用化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通过此题我们知道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这也是中考的一个趋向。
5.【答案】
【解析】解:、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为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集气瓶的底部应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图中集气瓶的底部没有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用试纸测定溶液的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试管口,切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手不能放在导管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图中装置起洗气功能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图中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错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
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用试纸测定溶液的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把橡皮塞塞进试管口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图中装置起洗气功能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6.【答案】
【解析】解:、该反应由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甲烷和氧气,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故A说法正确;
B、由物质的组成可知,甲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故B说法正确;
C、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反应生成甲烷分子和氧分子,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故C说法正确;
D、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应为最简整数比,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
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反应生成甲烷分子和氧分子,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答案】
【解析】解:、过氧化氢浓度不同,不能比较不同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该选项不正确。
B、硫酸钠和稀硫酸均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不能判断稀硫酸是否能和氢氧化钠反应,该选项不正确。
C、铁钉都不能生锈,不能探究氧气是铁生锈的必要条件,该选项不正确。
D、呼出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比空气更明显,能够探究吸入、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不同,该选项正确。
故选:。
A、过氧化氢浓度不同,不能比较不同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B、稀硫酸也能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
C、铁钉都不能生锈,不能探究氧气是铁生锈的必要条件。
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8.【答案】
【解析】解:、若甲为金属氧化物,则乙可以是一种稀酸溶液,也可以是一氧化碳、氢气等还原性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B、若甲、乙、丙、丁均为化合物,则该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的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C、若甲为,氢氧化钙和非金属氧化物、酸反应都生成盐和水,氢氧化钙和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是复分解反应,反应要能发生,则该反应一定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D、若甲、乙各取混合,使其充分反应,若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不是:,则生成的丙、丁质量的总和不等于,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A、根据金属氧化物可以和酸、以及一氧化碳、氢气等还原性物质反应来分析;
B、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的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来分析;
C、根据碱和非金属氧化物、酸反应都生成盐和水,碱和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是复分解反应,以及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来分析;
D、根据若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不是:,则生成的丙、丁质量的总和不等于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鉴别和推断,解答时要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9.【答案】 二氧化碳
【解析】解:二氧化硅中,氧元素显价,由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原则可知,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价。元素的化合价需要标注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符号在前,数值在后,则二氧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价表示为;故答案为:;
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其原子序数为,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硅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故答案为:;;
这种石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碱式碳酸铜是由铜元素、氧元素、氢元素和碳元素组成的,由质量守恒定律可推测铜生锈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及二氧化碳有关;故答案为:二氧化碳。
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来分析;
根据元素周期表的信息以及原子的构成来分析;
根据物质的组成以及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元素周期表的信息、质量守恒定律是解题的关键。
10.【答案】 稳定 钾肥 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能吸附水中的不溶性杂质而沉降
【解析】解:煮楻足火过程中伴随物质的燃烧,燃烧过程中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斩竹槌洗、日晒成干、覆帘压纸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
古代用墨汁书写的典籍保存至今不变色,体现了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即在常温下不易变质;
中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
常用明矾净水的原因是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能吸附水中的不溶性杂质而沉降。
故答案为:;稳定;钾肥;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能吸附水中的不溶性杂质而沉降。
根据物质变化类型的特征分析;
根据化学性质的概念分析;
根据化学肥料的概念来分析;
根据明矾的净水原理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
11.【答案】 个二氧化碳分子
【解析】解:为镁离子,镁原子核外有个电子,核外电子排布为、、,失去最外层个电子后形成镁离子,核外有个电子,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表示个二氧化碳分子;
为镁离子,化合价为价,为氯离子,化合价为价,根据化合价法则,两种元素构成物质为氯化镁,化学式:;
可以表示氢气,可以表示氦气;能表示宏观物质的是:;
故答案为:
;
个二氧化碳分子;
;
。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2.【答案】、 蒸发结晶 或 分离出铜,将锌转化为硫酸锌
【解析】解:往含有、和的废水中加入过量的锌,锌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铁和铜,所以加入的锌单质可以将废水的铁和铜置换出来,所以固体的成分为、、,滤液为硫酸锌,固体用磁铁吸引后得到铁和固体,固体为、。
滤液为硫酸锌溶液,从中获取硫酸亚铁晶体的操作是蒸发结晶。
加入过量的锌,锌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还可以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化学方程式为、
固体为、,加入适量溶液得到铜和硫酸锌滤液,所以其作用为分离出铜,将锌转化为硫酸锌。
故答案为:、;
蒸发结晶;
或;
分离出铜,将锌转化为硫酸锌。
根据往含有、和的废水中加入过量的锌,锌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铁和铜,进行分析。
根据滤液为硫酸锌溶液进行分析。
根据锌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还可以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进行分析。
根据固体为、,加入适量溶液得到铜和硫酸锌滤液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制备等,注意在书写化学方程式后,首先检查化学式,再检查是否配平、反应条件和沉淀、气体符号的标注。
13.【答案】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
【解析】解:滴有酚酞溶液的氢氧化钠溶液显红色,图中加入过量稀硫酸,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最终溶液显酸性,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图实验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有气泡产生,是因为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氯化钡能与硫酸钠或硫酸、碳酸钠反应,分别生成硫酸钡、碳酸钡沉淀;图实验是向图实验后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发现沉淀部分溶解且有气泡产生,说明沉淀中含有硫酸钡、碳酸钡,则由此可判断图实验后溶液中溶质为、。
故答案为: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
、。
根据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进行分析解答。
根据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解答。
根据氯化钡能与硫酸钠或硫酸、碳酸钠反应,分别生成硫酸钡、碳酸钡沉淀,结合硫酸钡沉淀不溶于硝酸,碳酸钡沉淀能与稀硝酸反应,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酸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的原理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答案】 时,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且为 甲
【解析】解:时,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乙;故答案为:;
图一中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交点的含义是时,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且为;故答案为:时,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且为;
由图二推测硝酸钾是图一中的甲,因为时,乙的溶解度小于;故答案为:甲;
图二中“某一步操作”得到溶液前后的溶液状态变化过程可以在图一中表示为点点,降低温度至没有晶体析出,溶液前后的溶液质量不变;故答案为:;
图二中得到的、、溶液中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因为按图二进行实验,分别采用不同方法每种方法只改变一个量,得到三个恰好饱和的溶液,因此和都是时的饱和溶液,是加溶质,是蒸发水,因此和的质量分数相等;的溶液质量不变,是降温到时的饱和溶液,因此溶质质量分数变小;故答案为:。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的比较等,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5.【答案】 能够控制反应速率 溶液变红色 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解析】解:实验室可用装置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与装置相比,装置的优点是能够控制反应速率。
故答案为:;能够控制反应速率。
下列混合气体括号内气体为杂质能用装置进行除杂、干燥、收集的是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氯化氢,浓硫酸能够吸收水蒸气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浓硫酸能够吸收水蒸气。
故答案为:。
装置进行二氧化碳性质验证实验,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变红色,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变红色。根据处的现象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可得的化学性质是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故答案为:溶液变红色;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通常情况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氯化氢和二氧化碳,浓硫酸能够吸收水蒸气。
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和数影视城碳酸,碳酸能使石蕊变红色,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16.【答案】 铝片表面的氧化物先和盐酸反应,氧化物完全反应后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 稀盐酸 产生白色沉淀 氢元素 不能
【解析】解:【实验现象】
锌片表面产生大量气泡,是因为锌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铝片表面刚开始无明显现象,过一段时间产生大量的气泡,原因是铝片表面的氧化物先和盐酸反应,氧化物完全反应后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
故答案为:铝片表面的氧化物先和盐酸反应,氧化物完全反应后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得出结论 |
加入适量稀盐酸 | 无明显现象 | 假设成立 |
故答案为:稀盐酸。
实验一中无水硫酸铜固体变蓝,说明反应生成水,实验二中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反应生成含有氯元素的物质,说明该灰色沉淀的组成元素有铝元素、氯元素以及氢元素。
故答案为:氢元素。
【反思评价】
小明的实验方案不能准确比较锌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是因为利用的稀盐酸浓度不同。
故答案为:不能。
锌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
铝片表面刚开始无明显现象,过一段时间产生大量的气泡,原因是铝片表面的氧化物先和盐酸反应,氧化物完全反应后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
稀盐酸和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和氢氧化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对比试验要确定好常量和变量。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7.【答案】
【解析】解:生成沉淀质量为:;故答案为:;
设硫酸铜溶液中含有溶质的质量为。
,
所以硫酸铜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故答案为:。
根据图示对应沉淀质量为进行分析;
根据沉淀质量结合化学方程式计算硫酸铜的质量,进一步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本题属于实验类化学计算,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数据的分析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2023年陕西省西安市重点中学中考化学八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陕西省西安市重点中学中考化学八模试卷(含解析),共19页。
2023年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高新重点中学中考化学八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高新重点中学中考化学八模试卷(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五育并举,劳动先行, 如图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西安市2023届中考化学专项突破模拟题库(二模)含解析: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2023届中考化学专项突破模拟题库(二模)含解析,共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