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13年徐州巿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3年徐州巿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第1页
    2013年徐州巿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第2页
    2013年徐州巿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3年徐州巿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13年徐州巿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物理填空题,物理解答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徐州市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每个人心跳的声音都是独一无二的,科学家提出可据此区分不同的人,这主要利用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2.吃刚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的冰糕,舌头往往会被冻在冰糕上,这是因为舌头上的水发生了
    A.熔化 B.凝固
    第3题
    C.蒸发 D.凝华
    3.如图是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
    A.凸面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4.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距凸透镜20 cm时,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5 cm B.10cm C.15cm D.20 cm
    5.家庭电路中,能使测电笔氖管发光的电线是
    A.火线 B.零线
    第6题
    C.地线 D.以上三根线都能
    6.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首先通过实验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如图所示,我们实验时要在通电直导线下方放一个
    A.螺线管 B.U形磁铁
    C.小磁针 D.电流表
    7.小明在家里看电视时发现:只要妈妈在旁边使用电吹风,屏幕上就会出现很多“雪花”;电吹风一停,“雪花”也随即消失.这是因为电视机接收到了电吹风产生的
    A.超声波 B.次声波
    C.噪声 D.电磁波
    8.卢瑟福把原子结构和太阳系作类比,太阳系中和原子核相对应的是
    A.太阳 B.地球
    C.月球 D.火星
    9.海洋钻井平台水面下的支撑立柱经常受到洋流的冲击.为增强平台的稳定性,我国“南海石油981”钻井平台采用了世界先进的动力定位系统:在立柱上安装可以按需要改变朝向的螺旋桨,螺旋桨高速排水可以保持立柱的平衡.螺旋桨排水的方向应该是
    A.逆着洋流方向 B.顺着洋流方向
    C.与洋流方向垂直 D.竖直向下
    第10题
    10.按压桌面会使桌面发生微小的形变.如图所示,如果在桌面上架一支激光笔,激光照射到远处墙上的光点就会发生较大的偏移,从而反映出桌面的形变.下列测量工具中设计思想与上述实验相同的是
    A.刻度尺 B.量筒
    C.液体温度计 D.弹簧测力计
    第28题
    五、物理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28.如图所示,对着瓶口吹气能发出声音.吹气时,瓶口外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______,促使瓶内气体向外流动,使瓶内气体压强小于瓶外的压强,空气又向内流动.这样空气在瓶口不停地______,就发出了声音.空气进出瓶口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
    第29题
    29.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当作平面镜的玻璃板应和底面白纸_________.透过玻璃板观察,让棋子B和棋子A的像A′重合,此时B到玻璃板的距离和A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__;如果在玻璃板背面放一块挡光板,则在A′和B中仅能看见__________.
    第31题
    30.篮球运动员飞身灌篮的过程中,以篮筐为参照物,运动员是_________(填“运动”或“静止”)的.运动员起跳后能继续上升是由于__________的缘故.运动员在上升过程中,速度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1.如图所示电路中,R1和 R2的连接方式是________联,通过R1 和R2的电流_______.若电源电压为3V,R1和R2的阻值相等,则R1两端的电压是________V.
    第33题
    32.科学家设想把一种多酚乙烯聚合物涂料刷到屋顶上,在阳光照射下涂料正面温度高背面温度低,利用温度差就可以发电.这种发电方式是将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再转化为电能.
    33.如图所示,用固定在墙上的三角支架ABC放置空调室外机.如果A处螺钉松脱,则支架会绕________点倾翻.已知AB长40cm,AC长30cm,室外机的重力为300N,正好处在AB中点处,则A处螺钉的水平拉力为______N(支架重力不计).为了安全,室外机应尽量______(填“靠近”或“远离”)墙壁.
    第34题
    34.如图所示,将一块1m长的木板一端架高0.4m,用50N沿木板的拉力把一个重为100N的小铁块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这里的木板是一种简单机械,称做__________,此时效率为_________,木板对小铁块的摩擦力为_________N.

    六、物理解答题(35题4分,36~38题各6分,39题8分,40题10分,共40分.解答36、37题时应有解题过程)
    35.按要求作图
    (1)如图a所示,小孔前有一发光点S,利用光的传播规律作出它经过小孔在光屏上的落点.
    (2)如图b所示,一个花瓶静置在水平桌面上,作出桌面对花瓶支持力F的示意图.
    第35题a 第35题b







    36.一桶桶装纯净水的体积为18L,放在水平地面上,桶底和地面的接触面积是0.1m2,求:(1)这桶水的质量;(2)水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忽略塑料水桶的质量,g取10N/kg,水的密度为1×103kg/m3)
    第37题

    37.如图所示电路,R0 的阻值为6Ω,R2 的阻值为R1的2倍.只闭合开关S0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A;开关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3A.求:(1)只闭合S0时R0两端的电压;(2)开关都闭合时R1的电功率.

    38.用如图所示电路测量一个定值电阻R的阻值.
    序号
    1
    2
    3
    U/V
    1.1
    2.2
    2.7
    I/A
    0.1
    0.2
    0.3
    第38题




    (1)电压表和电阻R的连接关系为________联.
    (2)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没有示数.下列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电流表损坏 B.电压表损坏
    C.电流表和电压表位置互换 D.电源没电
    (3)问题解决后,测得三组电压、电流值如上表所示.则R的阻值为________Ω.




    第39题
    39.如图是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1)为了观察圆柱体逐渐放入水中时的浮力变化情况,弹簧测力计吊着圆柱体要匀速、缓慢向下放,使圆柱体处于________状态.
    (2)测出圆柱体的重力为5N,根据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可知此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为______N.
    (3)实验时应先测圆柱体的重力,再放入水中测浮力.改变操作先后顺序会使浮力的测量结果偏_________.
    (4)探究完浮力和液体密度、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后,还想探究浮力是否和物体所受的重力有关.请简述你的实验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风寒温度
    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走在街上,穿着的衣服感觉冷暖刚好适宜,这时突然起了一阵大风,顿时感觉周身寒冷,这就是风寒效应.风寒效应会影响人们对冷的感觉,导致人体感觉的温度与温度计的示数有明显的差别.原来,人体的主要散热部位是皮肤,通过皮肤红外辐射、接触传导热量、冷热空气对流和汗液蒸发等方式散热.当无风时,在人体皮肤和周围空气之间,有一个比较稳定的空气层,由于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可以起到保温作用;当刮风时,稳定的空气保温层不断被新来的冷空气所代替,并把热量带走.风速越大,人体散失的热量越快、越多,人也就感觉越寒冷.科学家提出用风寒温度描述刮风时人体皮肤感觉的温度.并通过大量实验找出了风寒温度和风速的关系,下表是在气温为5℃时,风寒温度和风速的关系.
    风速(km/h)
    0
    10
    20
    30
    40
    风寒温度(℃)
    5
    3
    1
    -1
    -3
    (1)风会使人感觉更寒冷的原因主要是加强了下列哪种散热方式( )
    A.辐射 B.传导 C.对流 D.汗液蒸发
    (2)一个质量为50kg的人散失热量4.2×105J,如果人体没有产生相应的热量,则体温将下降______℃.[人体的比热容取4.2×103 J/(kg·℃)]
    (3)利用表格给出的数据作出风寒温度—风速图像.
    (4)当气温为5℃,风速为35km/h时,地面的水会结冰吗?
    答:_______.
    (5)根据所给数据,用T表示风寒温度,t表示气温,v表示风速,请你写出三者关系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

    徐州市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D
    A
    A
    C
    D
    A
    B
    C
    五、填空题(本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28.小 振动 高 29.垂直 相等 A′
    30.运动 惯性 变小 31.串 相等 1.5
    32.太阳 内 33.C 200 靠近
    34.斜面 80% 10
    六、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40分)
    35.如图所示.每小题2分,共4分.





    36.解:(1)m= ρV = 1×103kg/m3×18×10-3m3 = 18kg (3分)
    (2)G=mg=18kg×10N/kg=180N (1分)
    P = F/S =G/S=180N/0.1m2 = 1800 Pa (2分)
    37.解:(1)U0 = I0R 0= 1A ×6Ω= 6V (3分)
    (2) 并联电路中:R1:R2=1:2 I1:I2=2:1
    I1+I2=3A I1=2A (1分)
    根据电源电压不变: I1 R1= U0+ I0R1 2A×R1=6V + 1A×R1
    解得: R1 = 6Ω
    U= I1 R1 =2A×6Ω=12V P1=U I1=6V×2A=24W (2分)
    38.本题共6分
    (1)并 (2分) (2)B (2分) (3)10.3 (2分)
    39.本题共8分
    (1)平衡(2分) (2)3.6 (2分) (3)大 (2分)
    (4)取两块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测出它们各自的重力.再分别用弹簧测力计吊着浸没到水中,根据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算出浮力,通过比较得出结论.(2分)
    40.本题共10分
    (1)C (2分) (2)2 (2分)
    (3)如图所示 (2分)
    (4)不会 (2分)
    (5)T= – 0.2 v +t (2分)






    江苏省徐州市2013年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3分)(2013•徐州)每个人心跳的声音都是独一无二的,科学家提出可据此区分不同的人.这主要利用声音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振幅

    考点:
    音色.
    专题:
    声现象.
    分析:
    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解答:
    解: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每个人心跳的声音都是独一无二的,科学家提出可据此区分不同的人.这主要利用声音的音色.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音色的特点,不同的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2.(3分)(2013•徐州)吃刚从冰箱冷冻室里拿出的冰糕,舌头往往会被冻在冰糕上.这是因为舌头上的水发生了(  )
     
    A.
    熔化
    B.
    凝固
    C.
    蒸发
    D.
    凝华

    考点:
    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专题:
    温度计、熔化和凝固.
    分析:
    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固.
    解答:
    解: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的冰糕,用舌头去添了一下,舌头被“粘住”了,是由于舌头上的水遇到温度较低的冰糕放热发生了凝固现象.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生活中物态变化的区分,把握住物质前后的状态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3.(3分)(2013•徐州)如图是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  )

     
    A.
    凸面镜
    B.
    凹面镜
    C.
    凸透镜
    D.
    凹透镜

    考点:
    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
    专题:
    透镜及其应用.
    分析: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区分:
    (1)边缘薄、中间厚的凸透镜,边缘厚、中间薄的凹透镜;
    (2)对光起会聚作用的是凸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凹透镜;
    (3)能成实像的是凸透镜;能起放大作用的是凸透镜.
    解答:
    解:由图可见,阳光通过眼镜形成的光斑中间较四周暗,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因此是凹透镜.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凸透镜、凹透镜的特点: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4.(3分)(2013•徐州)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距凸透镜20cm时,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5cm
    B.
    10cm
    C.
    15cm
    D.
    20cm

    考点: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专题:
    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分析:
    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判断凸透镜的焦距.
    解答:
    解:蜡烛距凸透镜20cm,通过凸透镜成缩小的实像,
    所以,20cm>2f,
    所以,f<10cm.只有A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凸透镜成像时,根据物距和焦距或像距和焦距的关系都可以判断凸透镜的焦距: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v>f.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5.(3分)(2013•徐州)家庭电路中,能使测电笔氖管发光的电线是(  )
     
    A.
    火线
    B.
    零线
    C.
    地线
    D.
    以上三根线都能

    考点:
    测电笔的使用;家庭电路工作电压、零线火线的辨别方法.
    专题:
    电与热、生活用电.
    分析:
    测电笔的正确使用:用手接触测电笔的尾部金属体,笔尖接触导线,氖管发光的是火线,氖管不发光的是零线.
    解答:
    解:在正确使用测电笔的前提下,测电笔接触火线时,里面的氖管会发光,接触零线和地线时氖管不发光.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测电笔的用途,能正确使用测电笔,能用测电笔分辨火线和零线,是学生应该掌握的一项技能.
     
    6.(3分)(2013•徐州)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首先通过实验发现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如图所示,我们实验时要在通电直导线下方放﹣个(  )

     
    A.
    螺线管
    B.
    U形磁铁
    C.
    小磁针
    D.
    电流表

    考点:
    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
    专题:
    磁现象、电生磁.
    分析:
    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首先通过实验发现通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小磁针发生偏转证明存在磁场.
    解答:
    解:如图所示,我们实验时要在通电直导线下方放﹣个小磁针,可以证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故选C.
    点评:
    通导线周围产生磁场的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首先是由奥斯特发现的.
     
    7.(3分)(2013•徐州)小明在家里看电视时发现:只要妈妈在旁边使用电吹风,屏幕上就会出现很多“雪花”;电吹风一停,“雪花”也随即消失.这是因为电视机接收到了电吹风产生的(  )
     
    A.
    超声波
    B.
    次声波
    C.
    噪声
    D.
    电磁波

    考点:
    电磁波的产生.
    专题:
    信息的传递.
    分析: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变化的电流周围存在着电磁波,以及收音机和电视机能接收电磁波.
    解答:
    解:这是因为变化的电流周围存在着电磁波,吹风机工作时能产生电磁波,这些电磁波被电视机接收,并对电视机产生干扰.
    故选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电磁波的产生以及电磁波的接收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8.(3分)(2013•徐州)卢瑟福把原子结构和太阳系作类比,太阳系中和原子核相对应的是(  )
     
    A.
    太阳
    B.
    地球
    C.
    月球
    D.
    火星

    考点:
    原子的核式模型.
    专题:
    粒子与宇宙、材料世界.
    分析:
    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及核外电子组成,电子绕核高速运动.
    解答:
    解:原子结构与太阳系结构类似,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类似于太阳位于太阳系中心,电子类似于绕太阳运动的行星.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原子的核式结构,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9.(3分)(2013•徐州)海洋钻井平台水面下的支撑立柱经常受到洋流的冲击.为增强平台的稳定性,我国“南海石油981”钻井平台采用了世界先进的动力定位系统:在立柱上安装可以按需要改变朝向的螺旋桨,螺旋桨高速排水可以保持立柱的平衡.螺旋桨排水的方向应该是(  )
     
    A.
    逆着洋流方向
    B.
    顺着洋流方向
    C.
    与洋流方向垂直
    D.
    竖直向下

    考点:
    平衡状态的判断;力的合成与应用.
    专题:
    运动和力.
    分析:
    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一对平衡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解答:
    解:水流冲击立柱,给立柱一个力的作用,要使立柱受力平衡,应给立柱一个相反的力,若螺旋桨顺着洋流方向高速排水,则螺旋桨给水一个力,水会给螺旋桨一个相反的力,即与水流方向相反的力,这样可以保持立柱的平衡.
    故选B.
    点评:
    此题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同时涉及到了相互作用力的知识,具有现实性意义.
     
    10.(3分)(2013•徐州)按压桌面会使桌面发生微小的形变.如图所示,如果在桌面上架一支激光笔,激光照射到远处墙上的光点就会发生较大的偏移,从而反映出桌面的形变.下列测量工具中设计思想与上述实验相同的是(  )

     
    A.
    刻度尺
    B.
    量筒
    C.
    液体温度计
    D.
    弹簧测力计

    考点:
    物理学方法.
    专题:
    其他综合题.
    分析:
    在物理学中,为了便于观察,我们经常把变化非常不明显的放大为有利于观察的方法称为“微小量放大法”,联系选项中测量工具的使用,找到对应选项.
    解答:
    解:
    A、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通过物体两端对应的刻度尺的刻线之差,可以直接读出物体的长度.不符合题意;
    B、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通过液面最凹处所对的刻线,可以直接读出液体体积.不符合题意;
    C、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工作的,将温度的细小变化通过液柱长度的明显变化显示.符合题意;
    D、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通过指针所对刻线可以直接读出力的大小.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转换法,培养学生用这种放大思想去解决有关微小变化的物理现象.
     
    二、填空题
    11.(3分)(2013•徐州)如图所示,对着瓶口吹气能发出声音.吹气时,瓶口外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 小 ,促使瓶内气体向外流动,使瓶内气体压强小于瓶外的压强,空气又向内流动.这样空气在瓶口不停地 振动 ,就发出了声音.空气进出瓶口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高 .


    考点: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专题:
    声现象;气体的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分析:
    (1)流体中流速越快的地方,压强越小;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2)用嘴向瓶内吹气发声,靠的是瓶内空气柱的振动,频率越快,音调越高.
    解答:
    解:对着瓶口吹气能发出声音.吹气时,瓶口外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促使瓶内气体向外流动,使瓶内气体压强小于瓶外的压强,空气又向内流动.这样空气在瓶口不停地振动,就发出了声音.空气进出瓶口越快,振动频率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故答案为:小;振动;高.
    点评:
    本题考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以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解答此类题目的难点和易混点是弄清究竟是哪一部分在振动发声.可联系装水的烧杯进行实验探究,经过对比可增强记忆,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12.(3分)(2013•徐州)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当作平面镜的玻璃板应和底面白纸 垂直 ,透过玻璃板观察,让棋子B和棋子A的像A′重合,此时B到玻璃板的距离和A到玻璃板的距离 相等 ;如果在玻璃板背面放一块挡光板,则在A′和B中仅能看见 A′ .


    考点: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专题:
    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
    (1)玻璃板不与水平面垂直时,像会偏上或偏下,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和玻璃板后面的蜡烛无关完全重合.

    (2)平面镜成像时,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平面镜成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平面镜后面的物体不影响平面镜前面物体成像.
    解答:
    解:(1)进行平面镜成像实验时,玻璃板和水平面垂直,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和玻璃板后面的蜡烛无关完全重合.
    (2)透过玻璃板观察,让棋子B和棋子A的像A′重合,B棋子相当于是A棋子的像,此时B到玻璃板的距离和A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3)在玻璃板背面放一块挡光板,玻璃板后面的挡光板不影响蜡烛A的反射光线,不影响蜡烛A的成像,能看到蜡烛A的像A',由于挡光板的阻挡看不到蜡烛B.
    故答案为:垂直;相等;A'.
    点评:
    掌握平面镜成像实验中各器材选择和操作的目的,例如为什么选择薄透明玻璃板、为什么选择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玻璃板为什么要竖直放置、刻度尺的作用、看用光屏是否能承接到像等.
     
    13.(3分)(2013•徐州)篮球运动员飞身灌篮的过程中,以篮筐为参照物,运动员是 运动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运动员起跳后能继续上升是由于 惯性 的缘故.运动员在上升过程中,速度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考点: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惯性.
    专题:
    运动和力.
    分析:
    ①判断小玲同学是否运动应看她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位置是否发生改变,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②影响动能的因素:质量和速度,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高度和质量.
    解答:
    解:篮球运动员飞身灌篮的过程中,以篮筐为参照物,运动员的位置发生变化,所以是运动的;运动员起跳后能继续上升是由于惯性的缘故;运动员在上升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速度减小,高度增加.
    故答案为:运动;惯性;变小.
    点评:
    本题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本题很好的将这几个知识综合在一起且题目与实际联系比较紧密,有一定的综合性,同时也体现了物理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
     
    14.(3分)(2013•徐州)如图所示电路中,R1和R2的连接方式是 串 联,通过R1和R2的电流 相等 .若电源电压为3V,R1和R2的阻值相等,则R1两端的电压是 1.5 V.


    考点:
    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专题:
    电流和电路;电压和电阻.
    分析:
    电路元件首尾顺次连接的连接方式是串联,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串联电路两端电压与它的阻值成正比,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根据以上分析答题.
    解答:
    解:由电路图可知,R1和R2的首尾顺次连接,它们是串联的,通过它们的电力与相等;
    R1和R2的阻值相等,则它们两端电压相等,电源电压是3V,则R1两端的电压是1.5V;
    故答案为:串;相等;1.5.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阻连接方式的判断,串联电路的特点,难度不大是一道基础题,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15.(3分)(2013•徐州)科学家设想把一种多酚乙烯聚合物涂料刷到屋顶上,在阳光照射下涂料正面温度高背面温度低,利用温度差就可以发电.这种发电方式是将 太阳 能转化为 内 能,再转化为电能.

    考点:
    太阳能的利用.
    专题:
    能源的利用与发展.
    分析:
    通过热辐射可以使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内能可以转化为电能.
    解答:
    解:在阳光照射下涂料正面温度高背面温度低,利用温度差就可以发电.这种发电方式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再转化为电能.
    点评:
    本题利用生活中某一实例,考查了热学等方面的知识,要求学生对物理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能学以致用.让学生体会到物理不仅是有趣的,还是有用的.
     
    16.(3分)(2013•徐州)如图所示,用固定在墙上的三角支架ABC放置空调室外机.如果A处螺钉松脱,则支架会绕 C 点倾翻.已知AB长40cm,AC长30cm.室外机的重力为300N,正好处在AB中点处,则A处螺钉的水平拉力为 200 N(支架重力不计).为了安全,室外机的位置应尽量 靠近 (选填“靠近”或“远离”)墙壁.


    考点:
    杠杆的平衡条件.
    专题:
    简单机械.
    分析: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在阻力与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动力臂越大,动力越小,力越小,空调越牢固,据此根据图示情景分析答题.
    解答:
    解:用固定在墙上的三角支架ABC放置空调室外机.如果A处螺钉松脱,则支架会绕C点倾翻;
    C点是支点,空调的自身重力是阻力,在阻力与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臂越大,动力越小,由图示可知,另一个膨胀螺栓固定在A处时,比固定在B处时动力臂大,动力小,则膨胀螺栓应固定在A处的拉力为F×AC=G×AB;F×30cm=300N××40cm;
    所以F=200N;为了安全,室外机的位置应尽量墙壁,以减小阻力臂,从而减小A处的拉力.
    故答案为:C;200;靠近.
    点评:
    熟练应用杠杆平衡条件、掌握力臂的作法即可正确解题.
     
    17.(3分)(2013•徐州)如图所示,将一块1m长的木板一端架高0.4m,用50N沿木板的拉力把一个重为100N的小铁块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这里的木板是一种简单机械,称做 斜面 ,此时效率为 80% ,木板对小铁块的摩擦力为 10 N.


    考点:
    斜面的机械效率.
    专题:
    计算题;功、功率、机械效率.
    分析:
    ①一端高,一端低,用来提高物体的倾斜放置的装置叫斜面;
    ②已知物重和斜面高度,可以得到有用功;已知拉力和斜面长度,可以得到总功;已知有用功和总功,可以得到斜面的机械效率;
    ③已知有用功和总功,可以得到额外功;已知额外功和斜面长度,利用功的变形公式得到摩擦力.
    解答:
    解:
    ①倾斜放置的木板是一种简单机械,称做斜面;
    ②斜面的机械效率为η=×100%=×100%=80%;
    ③∵W=Fs,
    ∴木板对小铁块的摩擦力为f=====10N.
    故答案为:斜面;80%;10.
    点评:
    此题考查了斜面的定义、机械效率的计算和摩擦力的计算,需要注意的是:物体在斜面上匀速直线运动过程中,拉力和摩擦力不是一对平衡力.
     
    三、解答题
    18.(5分)(2013•徐州)按要求作图
    (1)如图(a)所示,小孔前有一发光点S,利用光的传播规律作出它经过小孔在光屏上的落点.
    (2)如图(b)所示,一个花瓶静置在水平桌面上,作出桌面对花瓶支持力F的示意图.


    考点:
    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力的示意图.
    专题:
    作图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重力、弹力、摩擦力.
    分析:
    (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像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
    (2)花瓶静置在水平桌面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二力平衡.
    解答:
    解:(1)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如图a:
    (2)支持力竖直向上,箭头表示力的方向,作用点在地面上,如图b:

    点评:
    本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和力的示意图的做法,相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题.
     
    19.(7分)(2013•徐州)一桶桶装纯净水的体积为l8L,放在水平地面上时,桶底和地面的接触面积是0.1m2.求:
    (1)这桶水的质量;
    (2)水桶对地面的压强.(忽略塑料水桶的质量,g取10N/kg,水的密度为1×103kg/m3)

    考点:
    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密度公式的应用;重力的计算.
    专题:
    计算题;密度及其应用;压强、液体的压强.
    分析:
    (1)已知水的体积,由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水的质量.
    (2)忽略塑料水桶的质量时,水桶对地面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G=mg求出其大小,再根据压强公式求出对地面的压强.
    解答:
    解:(1)一桶桶装纯净水的体积:
    V=18L=0.018m3,
    由ρ=可得,水的质量:
    m=ρV=1×103kg/m3×0.018m3=18kg;

    (2)水桶对地面的压力:
    G=mg=18kg×10N/kg=180N,
    对地面的压强:
    p===1800Pa.
    答:(1)这桶水的质量为18kg;
    (2)水桶对地面的压强为1800P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密度公式、压强公式、重力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知道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计算过程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20.(7分)(2013•徐州)如图所示电路,R0的阻值为6Ω,R2的阻值为R1的2倍,只闭合开关S0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A;开关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3A.求:
    (1)只闭合S0时R0两端的电压;
    (2)开关都闭合时R1的电功率.


    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电阻的串联;电功率的计算.
    专题:
    计算题;电路和欧姆定律;电能和电功率.
    分析:
    (1)只闭合S0时,R1与R0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可求出R0两端的电压:
    (2)开关都闭合时,R1与R2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两支路的电流之比,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结合电流表的示数求出通过R1支路的电流,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分别表示出两种情况下电源的电压,利用电源的电压不变建立等式即可求出R1的阻值,进一步求出电源的电压,利用P=UI求出R1的电功率.
    解答:
    解:(1)只闭合S0时,R1与R0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R0两端的电压:
    U0=IR0=1A×6Ω=6V;
    (2)开关都闭合时,R1与R2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R2的阻值为R1的2倍,
    ∴===,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I′=I1+I2=I1+I1=I1=3A,
    ∴I1=2A,
    ∵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且电源的电压不变,

    ∴U=I(R0+R1)=I1R1,即1A×(6Ω+R1)=2A×R1,
    解得:R1=6Ω,
    电源的电压:
    U=I1R1=2A×6Ω=12V,

    R1的电功率:
    P1=UI1=12V×2A=24W.
    答:(1)只闭合S0时R0两端的电压为6V;
    (2)开关都闭合时R1的电功率为24W.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关键是根据电阻关系求出两支路的电流和利用好电源的电压不变这一条件.
     
    21.(8分)(2013•徐州)用如图所示电路测量一个定值电阻R的阻值.
    (1)电压表和电阻R的连接关系为 并 联.
    (2)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没有示数,下列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B 
    A.电流表损坏
    B.电压表损坏
    C.电流表和电压表位置互换
    D.电源没电
    (3)问题解决后,测得三组电压、电流值如下表所示,则R的阻值为 9.7 Ω.

    实验次数
         电压U/V
        电流I/A
            1
          2.00
            0.21
            2
          2.50
            0.25
            3
          3.00
            0.31


    考点:
    电压表的使用;电阻;电流表、电压表在判断电路故障中的应用.
    专题:
    电压和电阻.
    分析:
    (1)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电压表要与待测电阻并联,测量两端电压;
    (2)闭合开关,电流表无示数,原因可能是:电路中出现断路、电流表短路、电流表与电压表位置接反了或者电源改变没有电等等;
    (3)根据每组电流电压计算对应的电阻阻值,然后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解答:
    解:
    (1)要测量电阻两端电压,电压表应该与待测电阻并联;
    (2)闭合开关,电流表无示数,说明没有电流从电流表通过,原因可能是:
    A、电流表本身已损坏,电流无法通过.不符合题意;B、电压表损坏,对电流表没有影响.符合题意;
    C、电流表和电压表位置接反,相当于断路,电流表基本无示数.不符合题意;
    D、电源没有电,用电器无法工作.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I=,
    ∴三次测量的电阻分别为R1==≈9.5Ω;R2===10Ω;R3==≈9.7Ω,
    所以测量结果为R==≈9.7Ω.
    故答案为:(1)并;(2)B;(3)9.7.
    点评:
    此题考查了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电压表的接法、电路故障的确定和电阻的计算,都属于基本技能或基础知识,其中对故障的分析可能感觉可能,可以采用排除法,依次检验.
     
    22.(10分)(2013•徐州)如图是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
    (1)为了观察圆柱体逐渐放入水中时的浮力变化情况,弹簧测力计吊着圆柱体要匀速、缓慢向下放,使圆柱体处于 平衡 状态.
    (2)测出圆柱体的重力为5N,根据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可知此时圆柱体受到的浮力为 3.6 N.
    (3)实验时应先测圆柱体的重力,再放人水中测浮力,改变操作先后顺序会使浮力的测量结果偏 大 .
    (4)探究完浮力和液体密度、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后,若还想探究浮力是否和物体所受的重力有关,请简述你的实验方案.


    考点:
    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
    专题:
    探究题.
    分析:
    (1)本题考查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物体在拉力、浮力重力作用下平衡,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才等于重力减浮力;
    (2)根据图确定测力计的分度值,读出拉力的示数,根据F浮=G﹣F计算出浮力的大小;
    (3)通过称重法可以测出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若测量顺序颠倒了,则物块从水中拿出时会沾有一部分水,影响实验结果,使结果偏大;
    (4)若要探究浮力与重力的关系,则应选用控制变量法,控制其它量不变,只改变物体的重力进行实验,比较实验的结果是否受重力的影响.
    解答:
    解:(1)弹簧测力计吊着圆柱体要匀速、缓慢向下放,则圆柱体处于平衡状态;
    (2)由图知,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1.4N,所以F浮=G﹣F=5N﹣1.4N=3.6N;
    (3)若先测浮力再测重力时,由于物体上面沾有水,所测重力值偏大,根据公式F浮=G﹣F,所测浮力也会偏大;
    (4)若想探究浮力是否和物体所受的重力有关,应保持液体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并且物体的重力不同,所以可以取两块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测出它们各自的重力,分别用测力计吊着浸没到水中,读出测力计的示数,根据测力计的示数算出浮力,通过比较得出结论.
    故答案为:(1)平衡;(2)3.6;(3)大;(4)取两块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铝块,测出它们各自的重力,分别用测力计吊着浸没到水中,读出测力计的示数,根据测力计的示数算出浮力,通过比较得出结论.
    点评:
    此题是探究影响浮力大小因素的实验,考查了称重法测量浮力应注意的问题及浮力的计算,考查了测力计的读数,还涉及到了平衡状态的分析;通过让学生设计实验探究浮力是否与物体重力有关,考查了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23.(12分)(2013•徐州)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风寒温度
    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走在街上,穿着的衣服感觉冷暖刚好适宜,这时突然起了一阵大风,顿时感觉周身寒冷,这就是风寒效应.风寒效应会影响人体对冷的感觉,导致人体感觉的温度与温度计的示数有明显的差别.原来,人体的主要散热部位是皮肤,通过皮肤红外辐射、接触传导热量、冷热空气对流和汗液蒸发等方式散热.当无风时,在人体皮肤和周围空气之间有一个比较稳定的空气层,由于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可以起到保温作用;当刮风时,稳定的空气保温层不断被新来的冷空气所代替,并把热量带走.风速越大,人体散失的热量越快、越多,人也就感觉越寒冷.科学家提出用风寒温度描述刮风时人体皮肤感觉的温度,并通过大量实验找出了风寒温度和风速的关系.下表是在气温为5℃时,风寒温度和风速的关系.
    风速(km/h)
    0
    10
    20
    30
    40
    风寒温度(℃)
    5
    3
    1
    ﹣1
    ﹣3
    (1)风会使人感觉更寒冷的原因主要是加强了下列哪种散热方式 C 
    A.辐射
    B.传导
    C.对流
    D.汗液蒸发
    (2)一个质量为50kg的人散失热量4.2×105J,如果人体没有产生相应的热量,则体温将下降 2 ℃.[人体的比热容取4.2×103J/(Kg•℃)]
    (3)利用表格给出的数据作出风寒温度﹣风速图象.
    (4)当气温为5℃,风速为35km/h时,地面的水会结冰吗?
    答: 不会 
    (5)根据所给数据,用T表示风寒温度,t表示气温,v表示风速,请你写出三者关系的表达式: T=﹣0.2v+t+5℃ .


    考点:
    热量的计算;温度;凝固与凝固放热特点.
    专题:
    温度计、熔化和凝固;比热容、热机、热值.
    分析:
    (1)认真审题,根据题目所提供的信息分析答题.
    (2)已知散失的热量、人体质量与比热容,由热量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下降的体温.
    (3)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应用描点法作图,作出图象.
    (4)根据结冰的条件分析答题.
    (5)根据表中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解答:
    解:(1)风加速了人体周围空气流动速度,加快了对流散失的热量,故选C.
    (2)∵Q=cm△t,
    ∴降低的温度△t===2℃;
    (3)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坐标系内描出对应点,然后作出图象,如图所示.

    (4)当气温为5℃,风速为35km/h时,水的温度为5℃,地面的水不会结冰.

    (5)由图象可知,当温度一定时,风寒温度与风速成正比,

    设关系式为T=kv+b,将v=0,T=5℃代入得:b=5℃,把v=10km/h,T=3℃,代入解得,k=﹣0.2,

    则关系式为T=﹣0.2v+t+5℃;
    故答案为:(1)C;(2)2;(3)如图所示;(4)不会;(5)T=﹣0.2v+t+5℃.

    点评:
    认真阅读题目所给信息是正确解题的关键.要掌握描点法作图的方法.


    相关试卷

    2018年徐州巿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18年徐州巿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物理填空题,物理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7年徐州巿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17年徐州巿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物理填空题,物理解答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4年徐州巿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14年徐州巿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物理填空题,物理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