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部编版语文六上 18 古诗三首(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六上 18 古诗三首(课件PPT),共60页。
第一课时古诗三首六年级上册﹒人教版上课前,我们一起观看一段录像。同学们知道这是哪里吗?看了这个视频你感受到了什么?这段视频为我们展现的是波涛汹涌的黄河壶口瀑布。整个画面让我们感受到黄河的奔腾不息,波涛翻滚,宽宏浩大的河水恰如万马狂奔一样汇入壶口,飞瀑轰鸣,水雾蒸腾。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自古以来就有无数诗人歌颂过她。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唐代诗人刘禹锡笔下黄河的风采神韵吧!请同学们把这首诗认真读两遍:第一遍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念顺;第二遍做到字正腔圆,读出节奏。浪淘沙(其一)[唐]刘禹锡九 曲 黄 河 万 里 沙,浪 淘 风 簸 自 天 涯。如 今 直 上 银 河 去,同 到 牵 牛 织 女 家。bǒyá浪淘沙: 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浪淘沙令》《卖花声》等。唐人多用七言绝句入曲,南唐李煜始演为长短句。双调,五十四字。《浪淘沙》词以欧阳修、南唐李煜等最著名。颠簸天涯bǒyá注意右边“丿”的穿插,“厂”里面是两个“土”,不要写成“士”。会写“簸、涯”2个字。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根据注释,理解诗歌大意。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①②③④④自天涯:来自天边。古人认为黄河的源头与天上的银河相通。①九曲:虚指,指黄河弯曲的地方很多。②万里沙:黄河在流经各地时挟带大量泥沙。③簸:颠簸。九曲黄河万里沙诗意:九曲黄河夹带着绵延万里的黄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诗意:从遥远的天边蜿蜒奔腾而来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诗意:如今我要直向它的源头——银河冲去,和传说中的古人一起去到天上的牵牛织女家。这两句诗描写了黄河的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夸张,我仿佛看见了黄河来自天边、奔腾万里的壮丽景象。弯弯曲曲源远流长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浪淘风簸自天涯(波涛汹涌、巨浪滔天)你仿佛听到了什么?(虎啸龙吟、震耳欲聋)你感受到了什么?(气势磅礴、气吞山河)前两句描写了黄河“弯弯曲曲、黄沙滚滚、波涛汹涌”的特点,诗人歌咏九曲黄河中的万里黄沙,赞扬它们冲风破浪,一往无前的顽强性格。表达了诗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的气概。面对波涛汹涌,奔腾不息的黄河,此时的诗人又想到了什么呢?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我要直达银河,去牛郎织女家做客。想象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化用典故这两句诗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的?夸张这两句诗化用典故,诗人驰骋想象,表示自己要逆流而上,到黄河的源头去,到银河旁的牛郎织女家做客,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豪迈气概。1.“簸”有“bǒ”和“bò”两种读音。它在字典中的义项有:① 把粮食放在簸箕里上下颠动,扬去糠秕等杂物; ②泛指上下颠动; ③【簸箕】扬糠除秽的用具。在前两个义项中,“簸”用作动词,读_____,可组词________;在第三个义项中,“簸”用作名词,读_____。 bǒbò颠簸2.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歌咏了黄河裹挟泥沙,汹涌奔腾的壮丽图景,赞扬了黄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还积累了描写黄河的其他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冲风破浪,一往无前的气势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浪淘沙》(其一)描写了黄河磅礴壮阔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逆流而上、积极进取的豪迈气概。浪淘沙(其一)写实联想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夸张用典雄伟壮美豪迈浪漫第二课时古诗三首六年级上册﹒人教版诗歌朗诵赛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春天请同学们把这首诗认真读两遍,朗读指导:读出本诗的节奏。江南春[唐] 杜牧千 里 莺 啼 绿 映 红,水 村 山 郭 酒 旗 风。南 朝 四 百 八 十 寺,多 少 楼 台 烟 雨 中。ɡuōyīng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①②③①绿映红:绿树红花相互掩映。②山郭:山城,山村。③酒旗:酒招子,酒馆外悬挂的旗子之类的标识。诗意:广阔的江南地区,到处莺啼阵阵,绿树掩映着红花,依山傍水的村庄、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想一想“千里莺啼绿映红”中的“千里”真的有千里吗?前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的画面。“千里”是虚指,是对广阔的江南的概括。描绘了一副明朗绚丽的江南春天的景色。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④⑤④四百八十寺:“四百八十”是虚指,形容寺院很多。⑤楼台:这里指寺院建筑。诗意:这里还有数不清的寺庙,众多亭台楼阁掩藏在迷蒙的烟雨之中。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人抓住哪些景物来描写江南的春天?请把描写景物的词语圈出来。南朝四百八十寺“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政权。均设故都于江南。南朝当权者大兴建设寺庙,祈求神明保佑。它不仅占用了大量的民田、民宅和名胜之地,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建寺造塔和雕铸佛像,还要养活十几万的和尚和尼姑,使得当时的百姓苦不堪言。诗人在欣赏江南明丽而迷蒙景色的同时,面对烟雨中的“南朝四百八十寺”还有哪些感慨呢?(1)感叹时光流逝和历史大浪淘沙的无情。(2)担忧唐朝也会像南朝一样灭亡。借古讽今本课所学古诗中的“九曲”“万里”“千里”“四百八十”就是虚指。你还知道哪些含有虚指数字的诗句?请列举几个。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夜宿山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1.诗句“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既描写了江南春天烟雨迷蒙之景,又有悠远的历史之思;而诗句“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则是描写了江南春天明丽多彩的晴日之景。2.我还积累了描写江南春天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3.对于这首诗,有人为好在“千里”,也有人认为将“千里”改为“十里”更切实际,你赞成哪一种?为什么? 答:我认为“千里”更好。本诗既写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了江南的广阔、深邃和迷离。作者在这里用两副耳目来看、来听江南春,一是生理的耳目,一是心理的耳目。生理的耳目实见实听,心理的耳目虚见虚听。虚实结合,驰骋千里,才能写出“江南春”。《江南春》描写了江南明朗绚丽的春光和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江南晴日烟雨江南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明朗绚丽朦胧迷离色彩明丽意味深长江南春第三课时古诗三首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宋代改革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晚年退居钟山(在今南京),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他的散文简洁峻切,逻辑严密;诗擅长说理,遒劲有力。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节奏。书湖阴先生壁[宋] 王安石茅 檐 长 扫 净 无 苔,花 木 成 畦 手 自 栽。一 水 护 田 将 绿 绕,两 山 排 闼 送 青 来。qí tà 书湖阴先生壁题写墙壁隐居之士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①②③①茅檐:茅草屋檐,代指茅屋、草堂。这里指包括茅屋在内的整个庭院。②苔:青苔。③畦: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埂围着。诗歌前两句描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 “无苔”“成畦”有什么深层含义?诗歌前两句描写的庭院内的景色;“无苔”说明了庭院无处不净,无时不净。“成畦”说明庭院种植的花木既整齐又不单调。结合注释翻译这两句诗,这两句诗歌写出了院子怎样的特点?诗意:简朴的茅屋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院子里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的。无苔花木成畦院子干净花木整齐洁净、清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④⑤④将绿绕:(河水)环绕着绿油油的(田地)。⑤排闼:推开门。闼:小门。诗意:一条河环绕着碧绿的稻田,守护着稻田;两座青山,不待邀请就推门而入,把青绿的秀色送入眼帘。思考这两句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对偶、拟人一水 护田 将绿绕,两山 排闼 送青来。一水两山护田排闼将绿绕送青来特点:字数相等、结构相同、两两相对作用: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诗歌中,运用对偶修辞的诗句还有哪些?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请试着分析这句诗运用拟人手法的好处?诗人赋予青山绿水以人的情感,化静为动。河水绕田不过是自然现象,作者却说它自觉担负起了“护田”的任务;对面青山,本是开门可见,作者却说青山主动推门送来青翠的景色。这样写使山水显得灵动可爱,极富情趣。读完全诗,你觉得湖阴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净无苔手自栽勤劳、爱整洁朴实、情趣高雅《书湖阴先生壁》中,诗人借写山水之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诗人表面上写山水的灵动可爱,内里还隐含着对居于此地的人的欣赏之情。诗人在赞美大自然美丽风光的同时,也歌颂了湖阴先生高洁不俗的性情品格。这首诗先写庭院之内,后写庭院之外,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描述。1.诗中写景从_______写到_______,既是对主人的赞叹,又写出了山水的情态。2.“茅檐长扫净无苔”中,“长扫”的意思是__________,“净无苔”说明庭院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湖阴先生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人。院内院外经常打扫干净整洁勤劳、爱整洁2.下列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人,但写山水就是写人,景与人处处照应。B.诗歌前两句写庭前优美的景色,突出了湖阴先生居住环境干净、香雅、清幽的特点,侧面烘托了主人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C.诗歌赞美了庭院的清幽,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的肯定,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可望而不可得的生活的无奈和痛苦。C《书湖阴先生壁》描写了湖阴先生家庭院内的清幽、洁净以及庭院外灵动可爱的田园山水,衬托了庭院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庭院内景庭院外景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静态之美动态之美田园美景清朗幽静书湖阴先生壁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朗读指导:这三首古诗词句优美,意境深远。应用豪迈的语调、磅礴的气势朗读《浪淘沙》,用深情舒缓的语调来朗读《江南春》《书湖阴先生壁》。 背诵指导:在熟读古诗,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默写指导:在背诵的基础上进行默写,做到不漏字,不错字。读读《浪淘沙》(其一),说说你从哪里体会到了黄河的磅礴气势。 参考答案:诗人在诗中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黄河的雄伟气势。“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写出了黄河从天际奔涌而来,携风卷浪,夹泥带沙,奔流入海的壮观场面。想想《江南春》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特点。 参考答案:本诗的前两句,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水的映衬,有村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这些都描绘出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后两句转而写到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佛寺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前两句的明朗绚丽相映,就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读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一水 护田 将绿绕,两山 排闼 送青来。 这两句诗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一水”与“两山”,“护田”与“排闼”,“将绿绕”与“送青来”是两两相对的,使诗句整齐匀称,节奏鲜明,富有音乐美。1.抄写课后的生字词。2.背诵并默写这三首古诗。
第一课时古诗三首六年级上册﹒人教版上课前,我们一起观看一段录像。同学们知道这是哪里吗?看了这个视频你感受到了什么?这段视频为我们展现的是波涛汹涌的黄河壶口瀑布。整个画面让我们感受到黄河的奔腾不息,波涛翻滚,宽宏浩大的河水恰如万马狂奔一样汇入壶口,飞瀑轰鸣,水雾蒸腾。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自古以来就有无数诗人歌颂过她。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唐代诗人刘禹锡笔下黄河的风采神韵吧!请同学们把这首诗认真读两遍:第一遍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念顺;第二遍做到字正腔圆,读出节奏。浪淘沙(其一)[唐]刘禹锡九 曲 黄 河 万 里 沙,浪 淘 风 簸 自 天 涯。如 今 直 上 银 河 去,同 到 牵 牛 织 女 家。bǒyá浪淘沙: 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浪淘沙令》《卖花声》等。唐人多用七言绝句入曲,南唐李煜始演为长短句。双调,五十四字。《浪淘沙》词以欧阳修、南唐李煜等最著名。颠簸天涯bǒyá注意右边“丿”的穿插,“厂”里面是两个“土”,不要写成“士”。会写“簸、涯”2个字。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根据注释,理解诗歌大意。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①②③④④自天涯:来自天边。古人认为黄河的源头与天上的银河相通。①九曲:虚指,指黄河弯曲的地方很多。②万里沙:黄河在流经各地时挟带大量泥沙。③簸:颠簸。九曲黄河万里沙诗意:九曲黄河夹带着绵延万里的黄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诗意:从遥远的天边蜿蜒奔腾而来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诗意:如今我要直向它的源头——银河冲去,和传说中的古人一起去到天上的牵牛织女家。这两句诗描写了黄河的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夸张,我仿佛看见了黄河来自天边、奔腾万里的壮丽景象。弯弯曲曲源远流长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浪淘风簸自天涯(波涛汹涌、巨浪滔天)你仿佛听到了什么?(虎啸龙吟、震耳欲聋)你感受到了什么?(气势磅礴、气吞山河)前两句描写了黄河“弯弯曲曲、黄沙滚滚、波涛汹涌”的特点,诗人歌咏九曲黄河中的万里黄沙,赞扬它们冲风破浪,一往无前的顽强性格。表达了诗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的气概。面对波涛汹涌,奔腾不息的黄河,此时的诗人又想到了什么呢?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我要直达银河,去牛郎织女家做客。想象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化用典故这两句诗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的?夸张这两句诗化用典故,诗人驰骋想象,表示自己要逆流而上,到黄河的源头去,到银河旁的牛郎织女家做客,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豪迈气概。1.“簸”有“bǒ”和“bò”两种读音。它在字典中的义项有:① 把粮食放在簸箕里上下颠动,扬去糠秕等杂物; ②泛指上下颠动; ③【簸箕】扬糠除秽的用具。在前两个义项中,“簸”用作动词,读_____,可组词________;在第三个义项中,“簸”用作名词,读_____。 bǒbò颠簸2.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歌咏了黄河裹挟泥沙,汹涌奔腾的壮丽图景,赞扬了黄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还积累了描写黄河的其他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冲风破浪,一往无前的气势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浪淘沙》(其一)描写了黄河磅礴壮阔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逆流而上、积极进取的豪迈气概。浪淘沙(其一)写实联想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夸张用典雄伟壮美豪迈浪漫第二课时古诗三首六年级上册﹒人教版诗歌朗诵赛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春天请同学们把这首诗认真读两遍,朗读指导:读出本诗的节奏。江南春[唐] 杜牧千 里 莺 啼 绿 映 红,水 村 山 郭 酒 旗 风。南 朝 四 百 八 十 寺,多 少 楼 台 烟 雨 中。ɡuōyīng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①②③①绿映红:绿树红花相互掩映。②山郭:山城,山村。③酒旗:酒招子,酒馆外悬挂的旗子之类的标识。诗意:广阔的江南地区,到处莺啼阵阵,绿树掩映着红花,依山傍水的村庄、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想一想“千里莺啼绿映红”中的“千里”真的有千里吗?前两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的画面。“千里”是虚指,是对广阔的江南的概括。描绘了一副明朗绚丽的江南春天的景色。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④⑤④四百八十寺:“四百八十”是虚指,形容寺院很多。⑤楼台:这里指寺院建筑。诗意:这里还有数不清的寺庙,众多亭台楼阁掩藏在迷蒙的烟雨之中。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人抓住哪些景物来描写江南的春天?请把描写景物的词语圈出来。南朝四百八十寺“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政权。均设故都于江南。南朝当权者大兴建设寺庙,祈求神明保佑。它不仅占用了大量的民田、民宅和名胜之地,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建寺造塔和雕铸佛像,还要养活十几万的和尚和尼姑,使得当时的百姓苦不堪言。诗人在欣赏江南明丽而迷蒙景色的同时,面对烟雨中的“南朝四百八十寺”还有哪些感慨呢?(1)感叹时光流逝和历史大浪淘沙的无情。(2)担忧唐朝也会像南朝一样灭亡。借古讽今本课所学古诗中的“九曲”“万里”“千里”“四百八十”就是虚指。你还知道哪些含有虚指数字的诗句?请列举几个。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夜宿山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1.诗句“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既描写了江南春天烟雨迷蒙之景,又有悠远的历史之思;而诗句“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则是描写了江南春天明丽多彩的晴日之景。2.我还积累了描写江南春天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3.对于这首诗,有人为好在“千里”,也有人认为将“千里”改为“十里”更切实际,你赞成哪一种?为什么? 答:我认为“千里”更好。本诗既写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了江南的广阔、深邃和迷离。作者在这里用两副耳目来看、来听江南春,一是生理的耳目,一是心理的耳目。生理的耳目实见实听,心理的耳目虚见虚听。虚实结合,驰骋千里,才能写出“江南春”。《江南春》描写了江南明朗绚丽的春光和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江南晴日烟雨江南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明朗绚丽朦胧迷离色彩明丽意味深长江南春第三课时古诗三首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宋代改革家、思想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晚年退居钟山(在今南京),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他的散文简洁峻切,逻辑严密;诗擅长说理,遒劲有力。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节奏。书湖阴先生壁[宋] 王安石茅 檐 长 扫 净 无 苔,花 木 成 畦 手 自 栽。一 水 护 田 将 绿 绕,两 山 排 闼 送 青 来。qí tà 书湖阴先生壁题写墙壁隐居之士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①②③①茅檐:茅草屋檐,代指茅屋、草堂。这里指包括茅屋在内的整个庭院。②苔:青苔。③畦: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埂围着。诗歌前两句描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 “无苔”“成畦”有什么深层含义?诗歌前两句描写的庭院内的景色;“无苔”说明了庭院无处不净,无时不净。“成畦”说明庭院种植的花木既整齐又不单调。结合注释翻译这两句诗,这两句诗歌写出了院子怎样的特点?诗意:简朴的茅屋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院子里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的。无苔花木成畦院子干净花木整齐洁净、清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④⑤④将绿绕:(河水)环绕着绿油油的(田地)。⑤排闼:推开门。闼:小门。诗意:一条河环绕着碧绿的稻田,守护着稻田;两座青山,不待邀请就推门而入,把青绿的秀色送入眼帘。思考这两句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对偶、拟人一水 护田 将绿绕,两山 排闼 送青来。一水两山护田排闼将绿绕送青来特点:字数相等、结构相同、两两相对作用: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诗歌中,运用对偶修辞的诗句还有哪些?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请试着分析这句诗运用拟人手法的好处?诗人赋予青山绿水以人的情感,化静为动。河水绕田不过是自然现象,作者却说它自觉担负起了“护田”的任务;对面青山,本是开门可见,作者却说青山主动推门送来青翠的景色。这样写使山水显得灵动可爱,极富情趣。读完全诗,你觉得湖阴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净无苔手自栽勤劳、爱整洁朴实、情趣高雅《书湖阴先生壁》中,诗人借写山水之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诗人表面上写山水的灵动可爱,内里还隐含着对居于此地的人的欣赏之情。诗人在赞美大自然美丽风光的同时,也歌颂了湖阴先生高洁不俗的性情品格。这首诗先写庭院之内,后写庭院之外,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描述。1.诗中写景从_______写到_______,既是对主人的赞叹,又写出了山水的情态。2.“茅檐长扫净无苔”中,“长扫”的意思是__________,“净无苔”说明庭院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湖阴先生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人。院内院外经常打扫干净整洁勤劳、爱整洁2.下列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人,但写山水就是写人,景与人处处照应。B.诗歌前两句写庭前优美的景色,突出了湖阴先生居住环境干净、香雅、清幽的特点,侧面烘托了主人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C.诗歌赞美了庭院的清幽,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的肯定,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可望而不可得的生活的无奈和痛苦。C《书湖阴先生壁》描写了湖阴先生家庭院内的清幽、洁净以及庭院外灵动可爱的田园山水,衬托了庭院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庭院内景庭院外景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静态之美动态之美田园美景清朗幽静书湖阴先生壁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朗读指导:这三首古诗词句优美,意境深远。应用豪迈的语调、磅礴的气势朗读《浪淘沙》,用深情舒缓的语调来朗读《江南春》《书湖阴先生壁》。 背诵指导:在熟读古诗,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进行背诵。 默写指导:在背诵的基础上进行默写,做到不漏字,不错字。读读《浪淘沙》(其一),说说你从哪里体会到了黄河的磅礴气势。 参考答案:诗人在诗中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黄河的雄伟气势。“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写出了黄河从天际奔涌而来,携风卷浪,夹泥带沙,奔流入海的壮观场面。想想《江南春》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特点。 参考答案:本诗的前两句,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水的映衬,有村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这些都描绘出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后两句转而写到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佛寺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前两句的明朗绚丽相映,就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读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一水 护田 将绿绕,两山 排闼 送青来。 这两句诗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一水”与“两山”,“护田”与“排闼”,“将绿绕”与“送青来”是两两相对的,使诗句整齐匀称,节奏鲜明,富有音乐美。1.抄写课后的生字词。2.背诵并默写这三首古诗。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