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3年高中历史第6单元医疗与公共卫生过关检测B卷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
展开第六单元过关检测(B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中世纪欧洲的黑死病使大量的欧洲人失去生命,患者皮下出血而死,但教会视研究血液循环的科学家为异端并将其处死。天主教会主张如果正确地忏悔自己的罪行,那么就会幸免于难。这反映出( )
A.教会是封建王权统治的精神支柱
B.神创造了人类和世界的万物
C.进步的科学家挑战神学说教
D.中世纪教会阻碍科学的发展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的教会并不是为封建王权服务的,教会的权威超过封建统治者的权威,排除A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神创论,排除B项;C项是题干材料的现象而非本质,排除;天主教会视科学家为异端,阻碍患者求医问药,这不利于欧洲医学的发展,反映出中世纪教会阻碍了科学的发展,故选D项。
2.1518年底,天花首次在美洲出现,并在其后两百年中多次暴发。在17世纪前3/4的时间里,新英格兰原住民人口的数量从73万人下降到1.2万人。由此导致( )
A.大量印第安人被屠杀
B.大量黑人被贩卖到美洲
C.许多欧洲人移民美洲
D.众多中国人向美洲移民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新英格兰土著人口的数量从73万人下降到1.2万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地原住民的锐减导致劳动力的缺乏,因此欧洲殖民者把非洲的黑人贩卖到美洲充当奴隶,故B项正确。
3.从魏晋南北朝起,中国医书对疟疾的记载较多且有相当清楚的认识。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背景是( )
A.三国以来,中印双方来往频繁,行商客旅将疟疾传入中国
B.西晋末年,北方居民大量南徙,在温热环境中感染者众多
C.南北朝时,南北往来频繁,游牧民族免疫力弱,感染者众多
D.魏晋时期,游牧民族迁入中原,将北亚草原特殊疾病传入中原地区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晋末年,北方居民大量南徙,南方环境湿热,容易感染疟疾,故B项正确;疟疾不是由印度传入中国的,故排除A项;北方游牧民族的免疫力与南方的气候环境无直接联系,故排除C项;疟疾不属于北亚草原的特殊疾病,故排除D项。
4.苏轼任杭州知州时,当地发生疫病,他创建“安乐坊”收治病人,据说三年医好病人千人以上,得到朝廷的认可,继而买田收租、以租金维持病坊的日常支出。后来,朝廷在各地设置“安济坊”,专为穷人治病。据此可知当时( )
A.地方政府享有很大的自主权
B.确立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
C.政府重视对民众的医疗救助
D.土地兼并的现象十分严重
答案C
解析题干材料“创建‘安乐坊’收治病人”“朝廷在各地设置‘安济坊’,专为穷人治病”体现的是政府重视对民众的医疗救助,C项正确;宋朝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地方政府权力较小,排除A项;《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排除B项;题干材料与土地兼并无关,排除D项。
5.明朝后期,疫病发生频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1580年、1639年出现两次延续多年的疫病。疫情出现后,明朝政府基本上都是向疫区派出医官对患者进行诊治,并散发相关的药剂,向灾民派发小额救济钱物。下列关于明朝政府应对疫病的措施表述正确的是( )
A.政府积极应对疫病
B.重点是灾后赈济救助
C.防疫措施体现理学主张
D.有利于提升人的主体地位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疫情出现后,明朝政府基本上都是向疫区派出医官对患者进行诊治,并散发相关的药剂,向灾民派发小额救济钱物”,可知明朝政府对疫病的应对主要是以灾后赈济救助为主,故B项正确;A项没有全面体现题干材料,故排除;题干材料没有体现理学主张,故排除C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人的主体地位,故D项错误。
6.9世纪来华旅游的一位外国人写道,中国政府在众多公共场所立有长、高大约5米的四方石柱,柱面上刻有易患的各种疾病、治疗药物及价格,什么病用什么药都记得清清楚楚。由此可知( )
A.药方摘自《本草纲目》
B.政府重视医疗保健
C.唐朝医疗水平高超
D.唐朝常出现流行病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9世纪,来华旅游……中国政府在众多公共场所……刻有易患的各种疾病、治疗药物及价格,什么病用什么药都记得清清楚楚”,可知当时的政府重视民众的医疗保健,故B项正确;9世纪,中国处于唐朝时期,而《本草纲目》是明朝李时珍的著作,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医疗水平的高低,也没有涉及当时是否经常出现流行病,故C、D两项与题干材料不符,均排除。
7.《滇南本草》(成书于15世纪)和《本草纲目》(成书于1578年)是明朝两部医学著作,《滇南本草》的某个版本中有关于玉米须的记载,有学者据此推断玉米在哥伦布到达美洲之前就为中国人所知。而该书的另一个版本中出现了“《本草纲目》曰”的字样。据此可以得出的合理认识是( )
A.玉米在哥伦布到达美洲之前就已经传入中国西南地区
B.《本草纲目》是中国最早记载玉米药用价值的著作
C.《滇南本草》不应作为研究玉米传入中国的第一手材料
D.《滇南本草》参考了《本草纲目》的部分内容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本草纲目》成书晚于《滇南本草》,但《滇南本草》的某个版本中居然出现了“《本草纲目》曰”的字样,可见现在流传的《滇南本草》的版本真伪有待考证,其中有关玉米须的记载也就不足为信,所以《滇南本草》不应作为研究玉米传入中国的第一手材料,故C项正确;A项说法与史实不符;B项从题干材料中无法体现;根据两书的成书时间,可知D项说法错误。
8.下面为中国古代某部科技著作目录的部分内容。该著作 ( )
目录
……
卷四
温病脉证并治第六
卷五
伤暑病脉证并治第七
热病脉证并治第八
湿病脉证并治第九
A.是中国最早的医学理论著作
B.奠定了古代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C.提出辨证施治的原则
D.集中药学知识之大成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该著作是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张仲景提出辨证施治的原则,故C项正确;《伤寒杂病论》并不是中国最早的医学理论著作,故A项错误;《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国古代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故B项错误;《本草纲目》集中药学知识之大成,故D项错误。
9.1905年,在借鉴日本等国经验的基础上,清政府设立“卫生科”,次年升格为“卫生司”,掌核办理防疫卫生、检查医药、设置病院各事。这表明( )
A.晚清改革都受到了日本影响
B.清政府国家治理理念有一定的进步性
C.近代社会动荡导致疾病流行
D.清末新政实现了中央机构近代化
答案B
解析清政府借鉴日本等国的经验,设立专门机构管理国家卫生事务,这说明清政府国家治理理念有一定的进步性,B项正确;A项表述绝对,排除;C项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题干材料仅涉及卫生机构的变化,不能证明整个中央机构实现了近代化,排除D项。
10.中国古代某部医书,对所载药物作了清晰分类,被译为日、英、法、俄等多国文字,被《四库全书》赞为“盖集本草之大成者,无过于此矣”。这部医书是( )
A.《黄帝内经》
B.《本草纲目》
C.《伤寒杂病论》
D.《齐民要术》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盖集本草之大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集中药学知识之大成,被誉为“东方药学巨典”,故选B项。
11.据古代中国典籍记载,所谓经络乃行血气、营阴阳、调虚实、应天道、决死生、处百病不可不通者也。《说文解字》曰:“五脏六腑之气血分流四肢也。”英国生理学家哈维于1628年发表《心血运动论》,用实验方法证实了血液的循环运动。这实质上说明( )
A.古代中国医学重理论,近代西方医学重实用
B.古代中国医学启发了近代西方医学
C.古代中国医学重感性和经验,近代西方医学重科学实验
D.古代中国医学注重根治间接调理,近代西方医学针对表象直接救治
答案C
解析中医学作为中国古代传统科技的代表,具有重实用的特点,而西方医学则具有重理论的特点,排除A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古代中国医学与近代西方医学的关系,排除B项;根据题干材料“五脏六腑之气血分流四肢也”“用实验方法证实了血液的循环运动”,可知前者重感性和经验,后者重科学实验,C项正确;中医治根和西医治表只是牵强附会之言,排除D项。
12.1910—1911年,当鼠疫波及华北之时,颇有影响的《大公报》刊载了天津官医院的来稿,详细介绍了鼠疫的危害、病因、症状以及预防鼠疫的方法;还开设专栏介绍防疫知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报刊宣传( )
A.加速了清朝防疫体系的建立
B.开启了对疫情的专业研究
C.促进了公共卫生意识的增强
D.控制了疫情的暴发和扩散
答案C
解析《大公报》介绍了鼠疫的危害、病因、症状以及预防鼠疫的方法,有助于增强民众的公共卫生意识,故C项正确;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关于鼠疫的报道,只是传播了防疫知识,并未加速防疫体系的建立,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并未说明开启了对疫情的专业研究,故B项错误;报刊宣传无法控制疫情的暴发和扩散,故D项错误。
13.“人类疾病的病源首次具有了国际性,那些以往与世界其他地区相隔绝的各个民族,在疾病暴发时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因为他们的体内不具备对某些疾病的免疫力。”这种情况发生在( )
A.伯里克利担任首席将军期间
B.罗马帝国时期
C.新航路开辟后
D.工业革命后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首次具有了国际性”“以往与世界其他地区相隔绝”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打破了各个地区相对隔绝的状态,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故C项符合题意。
14.有学者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了最严重的一次流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已经夺去了2 000多万人的生命,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不是引发1918—1919年流感的直接原因,但是战时陆路和海上贸易可能导致了这场传染病的蔓延。这表明( )
A.世界大战对人类健康产生直接伤害
B.战时高效的交通使得人口流动频繁
C.战争成为导致疾病传染的主要因素
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加速疾病传播
答案B
解析战争中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和高效率的交通运输使得人口流动频繁,这对疫病的快速传播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B项正确;根据题干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并不是引发1918—1919年流感的直接原因”,可知世界大战对人类健康未产生直接伤害,排除A项;战争不是导致疾病传染的主要因素,排除C项;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D项。
15.下表是德国统一后,帝国议会通过的一些社会保障方面的法案。
年份 | 法案 | 主要内容 |
1883年 | 《疾病保险法》 | 保险费由雇主承担,赔付金额按照法律规定,包括免费医疗护理、现金抚恤、死亡丧葬等 |
1884年 | 《工伤事故保险法》 | 保险费的2/3由个人承担,仅占每天工资的1.5%,1/3 由雇主支付。保险包括免费医疗、医疗护理、死亡丧葬、病中休养等 |
1889年 | 《老年和残疾保险法》 | 保险费由雇主和雇员各承担一半,年满70岁即可享受老年赡养费 |
上表反映了德国( )
A.君主专制体制的完善
B.社会保障体系臻于完善
C.社会管理的进步
D.帝国议会独掌立法大权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帝国议会通过了一些社会保障的法案,缓和了阶级矛盾,推动了社会进步,故选C项;德国在1871年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没有实行君主专制体制,排除A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美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排除B项;德国帝国议会的立法必须获得联邦议会的多数同意,排除D项。
16.《美国自由的故事》中写道:“对自由的倾心和执着构成了美利坚民族主义的精髓……罗斯福将他自己的自由定义——普通人拥有更大的安全感。”下列措施中,最能让“普通人拥有更大的安全感”的是( )
A.恢复银行信用
B.推行社会福利
C.规范生产经营
D.调整农业政策
答案B
17.1945—1951年,英国工党政府大力推行改革,把英格兰银行、煤炭工业、民用航空、电信业等基础工业部门收归国有;颁布《国民医疗保障法》,规定实行国家补贴的公费医疗制度等。这表明( )
A.战后英国社会矛盾得到缓和
B.工党主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C.政府行政权力受到多方制约
D.资本主义社会化程度提高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收归国有”“国家补贴的公费医疗制度”,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政府大力推进国家干预经济的各项政策,这表明资本主义社会化程度有所提高,故选D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英国政府开展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的效果,排除A项;工党是资本主义政党,其根本目的是更好地发展资本主义而非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排除B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英国政府行政权力受到制约,排除C项。
18.1952年12月,英国伦敦连续5天出现厚重的雾霾,出现哮喘、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市民明显增多,伦敦市10万人生病,死亡4 000人,这一英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空气污染事件,直接推动了1956年英国《清洁空气法案》的出台。这体现了当时英国( )
A.新科技发明引发严重的城市污染
B.环保法治建设亟待加强
C.工业革命严重危害了民众健康
D.重大公共事件促进立法进程
答案D
解析1952年的空气污染事件直接推动了1956年《清洁空气法案》的出台,这说明重大公共事件能够促进一个国家有关方面的立法进程,故选D项;题干材料未体现新科技发明,排除A项;题干材料未涉及1956年之前的环保法治建设,排除B项;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空气污染事件促进了《清洁空气法案》的出台,而不是工业革命对民众健康的损害,且工业革命发生的时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
19.《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是我国药品监管部门履行职责的重要法律依据,要求落实“四个最严”的要求,即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据此可知( )
A.药品供应问题严重 B.国家医疗立法完善
C.国家重视民生医疗 D.卫生事业进入新阶段.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四个最严”的要求,可知国家重视民生医疗卫生问题,C项正确;加强医疗立法是为了进一步规范相关法律,不能得出当前药品供应问题严重的结论,排除A项;B项“完善”的说法不准确,排除;题干材料强调的是我国加强医疗立法并提出相关要求,无法说明“卫生事业进入新阶段”,排除D项。
20.蒂斯利尤斯曾评价说:“比核能力更有说服力的是胰岛素。因为,人们可以从书本中学到制造原子弹,但不能从书本上学习制造胰岛素。”中国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是在( )
A.过渡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答案B
解析1965年,中国成功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开启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1956—1966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故选B项;过渡时期是1949—195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是1966—1976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排除A、C、D三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题11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5分,共4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 世纪中叶,传教士为在中日两国打开传教局面,一方面大量译介西方科学、哲学著作,另一方面以西医为百姓疗疾来赢得人心。明末清初,传教士译刊了一大批西医著作,首先从理论上向中国人初步介绍了西医解剖学、药学等方面的知识。此后,西医在中国才逐渐趋于实用。康熙帝任用传教士为其治疗心悸症和上唇生瘤,获得奇效。在民间,一些传教士也为老百姓治病,但老百姓的信服度不高。所以总体上西医在当时的中国影响不大。西医最初在日本传播时,传教士深入民间行医舍药,在实践中很快得到民心。此后,以兰学(指经荷兰传入日本的西洋学术)为代表的西医著作成为理论系统大量传入日本,从理论上丰富了日本人对西医的认识。
——摘编自田毅鹏《西医在中日两国传播的历史比较》
材料二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天津被迫开埠通商,西医亦随之传入。西方教会设立医院,招收华人学徒,兴办医学校,发行中文报刊以及翻译西方医学书籍等。西医由于自身的优势,逐渐为国人所接受。在这种背景下,李鸿章创办了北洋医学堂,成为中国人最早创办的官方西医学校,培养了最早的一批西医专业人才。面对西医西药的传入,名医张锡纯主张把中西医汇通思想应用于临床,中西药物并用产生了重大影响。经施今墨、程价三等名医的不断努力,天津中医药界交融互通中西医,创造了中西医结合的新医学派,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危重病等方面结出了硕果。
——摘编自谢敬《近代天津的中西医交融》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医在中日两国传播过程中的不同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医在近代中国迅速传播对中国社会的影响。(5分)
参考答案(1)不同点:传播过程不同,中国是先理论后趋于实用;日本是先实用后理论。民众对西医态度不同,在中国西医的受众较少;在日本更多的人接受西医。
(2)影响:促进了中国医学水平的提高;推动了中国近代医学教育的发展;促进了中西医结合;促进了中国医疗事业的近代化。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后期起,欧洲城市公共卫生事业空前发展起来。伦敦、巴黎等城市大型排污系统的建设,自来水的使用、室内抽水马桶的使用、对食品卫生的管理,使城市公共卫生得到很大改善,1848年英国国会通过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现代公共卫生法。该法明确规定政府必须设立国家和地方卫生委员会,为英国的卫生改良运动奠定了改善城市卫生和市民健康状况,控制结核病、伤寒和霍乱等传染病的基础,当时的英国社会和卫生改良运动的内容包括反对消费烈性酒,降低婴儿死亡率,进行监狱和精神病院改革,教育贫穷母亲如何照料孩子,建立妇幼保健院、公立医院和药房等。19世纪中叶,细菌学和寄生虫学的建立,使人们开始注重对传染病的积极预防与公共卫生法规的制定,使得欧洲一些城市率先实现公共卫生事业近代化。
——摘编自曾光等《中国公共卫生·理论卷》等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共卫生事业奠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54年。1949年10月,成立中央防疫委员会并颁布多项防疫法规条例,以及开展以预防为主的大规模爱国卫生运动。1949年11月,设立专管卫生防疫工作的公共卫生局。国家注意统筹公共卫生城市乡村协调发展,1950年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提出了县设卫生院、区设卫生所、行政村设卫生委员、自然村设卫生员的任务。这些基层机构的卫生医务人员相互配合,通过发动群众开展公共卫生运动,成功执行公共卫生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西医人才少且都集中在城市,数量在十倍以上的中医大夫们活跃于乡村与城市中,为了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中西医结合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医疗系统组织的指导方针之一。通过努力,我国逐步组建了卫生防疫、地方病控制、妇幼保健等比较完整的公共卫生机构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公共卫生事业上取得的成功和积累的经验被世界卫生组织誉为“以最少投入获得了最大健康收益”的“中国模式”,并在世界其他国家宣传和推广。
——摘编自胡克夫《新中国社会主义卫生事业和防疫体系的创立与发展》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与欧洲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相似之处,并简析中国与欧洲重视公共卫生事业的影响。(8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卫生事业得以形成“中国模式”的优势。(6分)
参考答案(1)相似之处:国家立法保障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开展公共卫生运动;卫生事业涉及面广;设立卫生保健机构;将公共卫生发展和人民的健康状况相联系。影响:改善了环境卫生;有利于人民的身体健康;增强了政府的管理职能;有利于应对全球疾病,促进全球人类的健康。
(2)特点:预防为主;城乡协调发展;健全卫生防疫网络;中西医结合;广泛发动群众参与。优势: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服务人民群众宗旨的落实;创造性地确立了适应国情的公共卫生模式。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表所示为近现代医药卫生发展简史。
时间 | 概况 |
中世纪 | 医学由僧侣掌握,沿用古代传下来的医学知识,把治愈与“神圣的奇迹”联系在一起 |
15—16世纪 | 达·芬奇绘制了700多幅解剖图,大都准确;意大利的帕多瓦大学有解剖教室;比利时医学家安德烈·维萨里著有《人体构造论》 |
17世纪 | 体温计、脉搏计、显微镜运用于医学;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并发表《心脏运动论》 |
18世纪 | 《论疾病的位置和原因》认为每一种疾病都是局部损伤,形成病变理论;临床医学教学兴盛,荷兰莱顿大学设立了教学病床;詹纳发明牛痘接种法 |
19世纪 | 疾病研究推进到细胞层次,用减弱微生物毒力的方法创立经典免疫学;提取植物元素制成奎宁、阿司匹林等药;麻醉药和消毒器,以及血压测量、喉镜、胃镜、X光机等仪器运用于医学;1848年英国设立卫生总务部;1860年护理学成为一门科学 |
20世纪 | 人类提取青霉素、链霉素等抗生素药成功;各国政府的卫生保健支出和医药企业投资规模越来越大;超声技术、核磁共振技术组成了医学影像学;细胞选择与分裂、克隆技术、DNA技术等不断发展 |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5分)
参考答案示例
论题:经济发展推动医学进步。
阐述:15—16世纪,欧洲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文艺复兴重视人的作用和价值,达·芬奇等关注人体结构,推动近代人体解剖学发展;18—19世纪,工业革命开展,壮大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为医疗技术的进步与医疗条件的改善提供了条件。这一时期研究层次逐渐深入,医疗设备不断更新,制药技术不断提高。
总之,社会经济的发展是医学进步的前提与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