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统考版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
统考版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第53练语言表达+名句默写+文言文阅读
展开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第53练语言表达+名句默写+文言文阅读,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23·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天是越来越冷了,祥子似乎没觉到。心中有了一定的主意,眼前便增多了光明;在光明中不会觉得寒冷。地上初见冰凌,连便道上的土都凝固起来,处处显出干燥,结实,黑土的颜色已微微发些黄,像已把潮气散尽。特别是在一清早,被大车轧起的土棱上镶着几条霜边,小风尖溜溜的把早霞吹散,露出极高极蓝极爽快的天;祥子愿意早早的拉车跑一趟,凉风飕进他的袖口,使他全身像洗冷水澡似的一哆嗦,一痛快。有时候起了狂风,把他打得出不来气,①可是他低着头,咬着牙,向前钻,像一条浮着逆水的大鱼;风越大,他的抵抗也越大,似乎是和狂风决一死战。猛的一股风顶得他透不出气,②闭住口,半天,打出一个嗝,仿佛是在水里扎了一个猛子。打出这个嗝,他继续往前奔走,往前冲进,没有任何东西能阻止住这个巨人;他全身的筋肉没有一处松懈,像被蚂蚁围攻的绿虫,全身摇动着抵御。这一身汗!等到放下车,直一直腰,吐出一口长气,抹去嘴角的黄沙,他觉得他是无敌的,他刚从风里出来,风并没能把他怎样了!
(1)文中有三个重叠形式“处处、微微、早早”,说说它们和“处、微、早”相比,语意上各自有什么不同。
答:
(2)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文中有两处画横线部分,请任选一处,分析其中的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
答:
2.右面是中国故宫博物院的院徽,请写出该徽标的构图要素和寓意(文字和字母除外),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40个字。
答: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正史上的包拯其实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他那些为人称颂的政绩,只能说明他是一个勤勉刚正的实干家。 ① ?答案在于,包拯虽然不是力挽狂澜的政治家, ② ——他并不长于诗赋,而是以他的峭直清廉和刚正无私闻名于世,人们寻找的正是这种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所渴求的品格。民众的渴求和这种有着金属般质感的坚挺品格的碰撞,激起了黄钟大吕般的共鸣。碰撞愈是强烈, ③ ,中国老百姓心底的“包公情结”亦生生不息,愈演愈烈。
答:①
②
③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记载,李存勖将李克用留给他的三支箭收藏在祖庙中,其后用兵作战,“ , ”,装在锦囊中背在身上,奔赴战场。
(2)陆游《临安春雨初霁》中“ , ”两句看似闲适恬静,实则透露出诗人由于内心的惆怅而彻夜难眠。
(3)小刚在他创作的历史小说《正气歌》中写道:文天祥月下独步于江边,眼前壮阔的景象使他不禁吟诵起前人的写景名句“ , ”。
5.[2021·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鄃令裴仁轨私役门夫,上怒,欲斩之。殿中侍御史长安李乾祐谏曰:“法者,陛下所与天下共也,非陛下所独有也。今仁轨坐轻罪而抵极刑,臣恐人无所措手足。”上悦,免仁轨死,以乾祐为侍御史。上谓侍臣曰:“朕以死刑至重,故令三覆奏,盖欲思之详熟故也。而有司须臾之间,三覆已讫。又,古刑人,君为之彻乐减膳。朕庭无常设之乐,然常为之不啖酒肉。又,百司断狱,唯据律文,虽情在可矜,而不敢违法,其间岂能尽无冤乎?”丁亥,制:“决死囚者,二日中五覆奏,下诸州者三覆奏。行刑之日,尚食勿进酒肉,内教坊及太常不举乐。皆令门下覆视,有据法当死而情可矜者,录状以闻。”由是全活甚众。其五覆奏者以决前一二日,至决日又三覆奏。惟犯恶逆者一覆奏而已。上尝与侍臣论狱。魏征曰:“炀帝时尝有盗发,帝令於士澄捕之,少涉疑似,皆拷讯取服,凡二千余人,帝悉令斩之。大理丞张元济怪其多,试寻其状,内五人尝为盗,余皆平民。竟不敢执奏,尽杀之。”上曰:“此岂唯炀帝无道,其臣亦不尽忠。君臣如此,何得不亡?公等宜戒之。”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
B.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
C.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
D.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犯颜,指敢于冒犯君王或尊长的威严,常常用于表示直言敢谏的执着态度。
B.抵极刑,抵刑即处刑,抵极刑指犯人受到死刑外加上尸体示众的极端刑罚。
C.减膳,古代帝王遇到天灾等让自己感到内疚的情况时,常食素或减少肴馔。
D.大理丞,大理丞是大理寺的重要官员,大理寺是我国古代掌管刑狱的官署。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戴胄认为法律是国家用以取信于天下的条例,若皇上敕令与法冲突,应以法为准绳,唐太宗听从了戴的意见,并高度评价他的看法。
B.裴仁轨因私事使唤门夫,唐太宗要处死他,李乾祐说法律为皇帝与天下共有,不可轻罪重判;太宗免去仁轨死罪,以乾祐为侍御史。
C.唐太宗认为死刑关乎人命,如果机械执行法条难免会出现冤案,于是加强死刑覆奏,让判决更为审慎,这一举措使许多人得以活命。
D.魏征说,隋炀帝滥杀无辜,张元济不敢谏诤;唐太宗认为正是因为臣不尽忠,最终导致了隋朝灭亡,因此告诫群臣一定要吸取教训。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译文:
②皆今门下覆视,有据法当死而情可矜者,录状以闻。
译文:
第53练 语言表达+名句默写+文言文阅读
1.(1)三个重叠词语“处处、微微、早早”与“处、微、早”相比,语意得到了强化:“处处”是“到处”的意思,比“处”范围更广,能突出地面的干燥、结实;“微微”表示程度不深,比“微”程度更轻,能表现出黄色之浅;“早早”意为很早,比“早”更突出祥子拉车的时间之早。
(2)示例一:①处,两个逗号将“低着头”“咬着牙”“向前钻”三个动作分隔开来,叙述完每个动作后进行停顿,突出了祥子拉车的艰难吃力。
示例二:②处的两个逗号将时间状语“半天”独立出来,起强调作用。突出“闭住口”的时间之长,凸显了狂风的猛烈和祥子在狂风中坚持拉车的痛苦与窘态。
解析:(1)分析重叠词语的含义。“处处”意为到处、每处,“处”意为某个地方,前者范围更广,结合文中“地上初见冰凌,连便道上的土都凝固起来,处处显出干燥,结实”可知,“处处”比“处”更能突出地面的干燥、结实。“微微”和“早早”分别是程度副词和时间副词,“微”有稍微、略微之意,两个“微”字叠用,使程度更轻,结合“黑土的颜色已微微发些黄”可知,微微更能表现黄色之浅;“早”指时间早,两个“早”字叠用,有比平常时间更早的意思,更能突出祥子拉车时间之早。(2)分析标点符号的作用。逗号在句中标示停顿,其表现力需结合画横线语句具体展开分析。第①处画横线句中,“低着头”“咬着牙”“向前钻”是祥子逆着狂风拉车时的动作,叙述时如果中间不做停顿或仅用顿号做停顿便会显得动作连贯,减弱祥子拉车的艰难吃力感,但用两个逗号将三个动作分隔开来做较长的停顿,则更能够显出祥子拉车的艰难吃力。第②处画线句中,使用两个逗号将“半天”从句子中独立出来,使这一时间状语更加突出醒目,强调祥子在狂风下“透不出气”“闭住口”的时间之长,而忍了半天才打出一个嗝,也凸显出祥子在狂风中坚持拉车的痛苦与窘态。
2.示例:构图要素:院徽标识整体是“宫”字形。寓意:“宫”字的一点作海水托玉璧状,取“珍如拱璧”之意,象征故宫博物院拥有并妥善保存珍贵文物;“宫”字的两个“口”,符合紫禁城“前朝后寝”的建筑理念;下边不封口,寓意皇宫过去封闭,但如今的故宫博物院是开放的。
解析:徽标往往“形简意赅”,主题突出,个性鲜明,蕴含着丰富的寓意。解答该类试题,首先审清题干,仔细观察徽标,描绘徽标内容;其次,思考徽标图案与“故宫博物院”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徽标寓意;最后注意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字数不超过要求范围。
3.①人们为什么要寻找包拯呢 ②也不是妇孺皆知的文学家 ③共鸣也愈加激亢
解析:第①空,由后文“答案在于……”和“人们寻找的正是……”可知,横线处应是对人们寻找包拯、崇拜包拯的原因的提问,所以此处可填写“人们为什么要寻找包拯呢”或意思相近的语句。第②空,横线后的破折号起解释说明的作用,由“不长于诗赋”可知横线处要填写的内容应该与“文学”相关,由前文“不是……政治家”可知,横线处应与其构成并列关系,所以横线处可填写“也不是妇孺皆知的文学家”或意思相近的语句。第③空,由前文“……的碰撞,激起了黄钟大吕般的共鸣”和“碰撞愈是强烈”可知,此处应填写“共鸣也愈加激亢”或意思相近的语句。
4.(1)(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请其矢
(2)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3)示例一: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
示例二:星垂(随)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示例三: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示例四: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示例五: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5.(1)C (2)B (3)D
(4)①但已经知道不能这样处置,再依法裁决,这是忍下了小的愤怒而保全了大信用啊。
②都让门下省复核查验,有依据法令应判死刑而情由值得怜悯的人,记录下情形上报朝廷。
解析:(1)解答此题,可运用排除法。“多诈冒资荫”修饰前面的“选人”,“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的意思是皇上因很多候选官员假冒资历和门荫,语意完整,中间不可断开,故排除A、D两项。“有……者”的意思是有……的人,为固定句式,“上欲杀之”的意思是皇上想要处死他,语意完整,故“上欲杀之”前应断开,据此排除B项。选C。(2)“外加上尸体示众的极端刑罚”错,“极刑”指死刑或宫刑,“抵极刑”并不会把犯人的尸体示众。(3)“唐太宗认为正是因为臣不尽忠,最终导致了隋朝灭亡”错,原文说的是“此岂唯炀帝无道,其臣亦不尽忠。君臣如此,何得不亡”,由此可知,唐太宗认为炀帝无道和臣不尽忠导致了隋朝灭亡。(4)①关键词“忿”(愤怒)、“信”(信用),“断之以法”状语后置句。②关键词“覆视”(复核查验)、“矜”(怜悯,同情)、“状”(情形)。
【参考译文】
戴胄忠诚廉洁公正耿直,被提拔为大理寺少卿。皇上因很多候选官员假冒资历和门荫,下令让这些人自首,不自首的就处死。不久,有假冒之事被发觉的人,皇上想要处死他。戴胄上奏说:“依照法律(这个人)应当被流放。”皇上生气地说:“你想遵守法律,却让我失信于天下吗?”戴胄答道:“皇上的命令产生于一时的喜怒,法律是国家用来向天下昭示大信用的。皇上怨恨候选官员多有欺诈行为,所以想要杀掉他们,但已经知道不能这样处置,再依法裁决,这是忍下了小的愤怒而保全了大信用啊。”皇上说:“你能依法办事,我还担忧什么呢?”戴胄前后多次冒犯皇上的威严执行法律,奏答的言论像泉水一样涌出,皇上都听从他的意见,天下没有冤案。鄃县县令裴仁轨私下役使看门人,皇上大怒,想要斩杀裴仁轨。殿中侍御史长安人李乾祐劝谏道:“法律,是陛下与天下百姓共有的,不是陛下所独有的。现在裴仁轨犯罪较轻却被处以死刑,我担心人们将无所适从。”皇上高兴,免除了裴仁轨的死罪,任命李乾祐为侍御史。皇上对近侍大臣说:“我认为死刑是最重的刑罚,所以下令进行三次回奏,是想要深思熟虑的缘故。可是有关官吏在片刻之间就已经完成三次回奏。另外,古代惩治犯人,君主为此撤掉乐器减少膳食。我的宫廷里没有常设的乐器,然而常常为此不吃肉喝酒。再者,百官断案,只依据法律条文,即使情理上有值得同情的,也不敢违法,这当中怎能完全没有冤枉的呢?”丁亥日,皇上下诏:“判决死刑犯,两天之内要进行五次回奏,下发到各个州的要进行三次回奏。在行刑那天,主管膳食的不献上酒肉,内教坊和太常不奏乐。都让门下省复核查验,有依据法令应判死刑而情由值得怜悯的人,记录下情形上报朝廷。”因此保全性命的(死囚)很多。五次回奏是指处决前一二天(完成两次回奏),到处决当天还要进行三次回奏。只有犯恶逆罪(古代刑律十恶大罪之一)的,进行一次回奏就可以了。皇上曾跟近侍大臣讨论案件。魏征说:“隋炀帝时曾发生盗窃案,隋炀帝命於士澄逮捕盗贼,稍微牵涉有可疑之处的,全都拷打审讯迫使其认罪,总共两千多人,隋炀帝下令全部斩杀他们。大理寺丞张元济奇怪盗贼数量之多,试着查究他们的罪状,(得知)其中五人曾是盗贼,其余的人都是平民。(张元济)最终没敢奏报皇上,把所有人都杀掉了。”皇上说:“这难道仅仅是隋炀帝不行正道吗?他的大臣也没有尽忠。君臣全都这样,怎么能不灭亡?你们应该以此为鉴。”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第53练语言表达 名句默写 文言文阅读,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第58练语言表达 名句默写 文言文阅读,共5页。
这是一份统考版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第55练语言表达 名句默写 文言文阅读,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