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练习(河北专用)-12实验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练习(河北专用)-12实验,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练习(河北专用)-12实验 一、单选题1.(2023·河北保定·统考二模)某同学利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装置如图甲所示),制取结束后将锥形瓶内混合物过滤得滤液X,向滤液X中慢慢滴加碳酸钠溶液,滴加过程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滤液X一定显中性B.当加入碳酸钠溶液时,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C.N、P点时,溶液的D.过程中生成的氯化钠质量不断增加2.(2023·河北石家庄·统考二模)下列实验方案或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甲:探究石蜡中含有氢元素B.乙:点燃图中气体可除去H2中混有的CO气体C.丙: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D.丁:水不能流出是因为水和纸分子之间存在引力3.(2023·河北唐山·统考二模)由如图所示实验不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A.甲实验:盖上瓶盖后振荡,软塑料瓶变瘪,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显酸性B.乙实验:最左边的试管中铁钉生锈,其它两个不生锈,说明铁钉生锈需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C.丙实验:反复拉绳子,活塞冲出,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D.丁实验:向水平A管中吹气,竖直B管中的水面升高,说明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4.(2023·河北·统考模拟预测)如图所示实验中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甲: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大于空气B.乙:固体表面产生气泡,说明固体一定为碳酸盐C.丙:正在发声的扬声器使火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D.丁:用手拨动钢尺,钢尺振动发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5.(2023·河北石家庄·一模)按图所示进行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实验时①中固体的质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M、N点时,固体中都只含两种物质B.M→P的过程中,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气体的质量C.M点时,装置②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反应开始发生D.取P点时的固体少量,与足量稀盐酸混合,固体全部溶解,得到蓝色溶液6.(2023·河北·一模)如图所示的实验分析正确的是A. 甲:旋紧瓶盖振荡发现塑料瓶变瘪,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B. 乙:手触摸烧杯外壁发烫、说明浓硫酸与水反应放热C. 丙:a管内液体被喷出,说明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D. 丁:水银温度计的液柱变长,说明温度升高水银分子体积变大7.(2023·河北石家庄·一模)如图所示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A.甲: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为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B.乙:集气瓶②中溶液更浑浊,说明呼出气体中CO2含量比空气中高C.丙:利用杠杆提起砝码的过程中省力但费距离,说明杠杆不省功D.丁: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做圆周运动,说明物体运动需要力8.(2023·河北·模拟预测)观察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实验一中蜡烛由下向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B.实验二中高的蜡烛先熄灭,由此得到启发:从着火的高层楼房中逃生,身子应成站立姿势跑出C.扑灭电器、图书档案等火灾适宜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D.由实验二得到启发:炒菜时油锅着火,应立即盖上锅盖9.(2023·河北秦皇岛·统考一模)通过下列实验得出的结论不合理的是( )A.甲实验中黄铜片能在铜片上刻画出痕迹可以说明黄铜的硬度比铜片大B.乙实验既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又可以说明氨水可以使酚酞变红C.丙实验既可以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又可以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D.丁实验既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又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10.(2023·河北保定·统考二模)如图所示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甲:左侧试管反应剧烈,说明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比氧化铁作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大B.乙:两铁钉都不易生锈,说明铁生锈是与水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C.丙:圆柱体逐渐浸入水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先变小后不变,说明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水中的深度有关D.丁: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金属球,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张开,说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11.(2023·河北张家口·统考三模)利用如图所示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甲:验证石墨具有导电性 B.乙:探究合金及其成分金属的熔点高低C.丙:探究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 D.丁: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2.(2023·河北沧州·统考模拟预测)下列利用U形管设计的实验如图所示,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探究金属活动性 B.验证CO2能与NaOH发生反应 C.验证稀盐酸与NaOH反应放热 D.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3.(2023·河北·模拟预测)下列问题的研究中,没有利用对比实验方法的是A.研究燃烧条件B.研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C.研究铁生锈条件D.研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A.A B.B C.C D.D14.(2023·河北邯郸·统考一模)科学的实验设计和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和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检查气密性 B.稀释浓硫酸C.探究CO2和空气的密度大小 D.探究铁生锈的条件15.(2023·河北石家庄·一模)对图中所示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A.甲:设计实验①和②对比,说明铁生锈需要与水接触B.乙:饱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C.丙:干冷烧杯内壁有水雾生成,说明该气体一定为氢气D.丁:红磷燃烧前后天平指针发生偏转,说明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16.(2023·河北衡水·模拟预测)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进行化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同时也反映了实验者的化学学科素养,以下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探究可燃物燃烧需达到着火点 B.探究钢铁生锈需要氧气C.验证氢氧化钠遇水放热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17.(2023·河北衡水·模拟预测)下列四组研究化学反应快慢的对比实验中,各组所用溶液浓度相同且适宜、所用固体表面积相同,其中现象最不明显的一组是A. B.C. D.
参考答案:1.D【详解】A、实验室利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则反应后的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钙,由图乙可知,滤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一开始没有产生沉淀,说明滤液X中一定含有HCl,加入碳酸钠溶液后,首先发生的反应是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因此滤液中含有HCl、CaCl2两种溶质,滤液X显酸性,故A分析错误;B、当加入Na2CO3溶液a g时,滤液X中的HCl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CaCl2和NaCl两种,故B分析错误;C、当加入碳酸钠溶液质量在ag~bg段,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N点时,氯化钙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显中性,pH=7,P点时碳酸钠过量,此时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Na2CO3,显碱性,pH>7,所以pH,:N<P,故C分析错误;D、0→M→N 过程中,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过程中都会生成氯化钠,所以生成的氯化钠质量是不断增加的,故D分析正确;故选D。2.C【详解】A、该实验现象为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内壁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的生成物有二氧化碳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证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H2和CO都具有可燃性,在除去CO时,H2也被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应设计实验压力大小相同,受力面积不同,故C选项符合题意;D、水不能流出是因为大气压作用,不是水分子作用力,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3.A【详解】A、甲实验:盖上瓶盖后振荡,软塑料瓶变瘪,只能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说明二氧化碳显酸性,故A错误;B、乙实验是验证铁生锈的条件实验,铁生锈是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最左边的试管中铁钉生锈,其它两个不生锈,通过对比说明铁钉生锈需要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故B正确;C、丙实验:反复拉绳子,活塞冲出,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即功能够转化成热能,导致容器内气体膨胀,胶塞被冲出,故C正确;D、丁实验:向水平A管中吹气,导致B管上方空气流速增大,压强减小,竖直B管中的水面升高,说明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故D正确。故选A。4.B【详解】A、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CO2的化学性质是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物理性质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结论正确;B、固体加酸表面有气泡产生,说明固体可以是碳酸盐或活泼金属或碳酸氢盐,结论不正确;C、正在发声的扬声器使火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结论正确;D、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质量越大,越难振动,振动得越慢,结论正确。故选:B。5.B【详解】A.由曲线图可知,M点落在固体质量不变的第一次上,说明M点时反应还没有发生,此时固体为木炭和氧化铜两种,N点在固体质量下降段,说明反应正在进行中,木炭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因此,此时固体为木炭、氧化铜和铜三种,故选项分析错误,不符合题意;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固体混合物化学反应前后减少的质量等于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因此,M→P的过程中,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气体的质量,故选项分析正确,符合题意;C.由曲线图可知,M点落在固体质量不变的第一次上,说明M点时反应还没有发生,故选项分析错误,不符合题意;D.由曲线图可知,P点落在固体质量不变的第二次上,说明P点已经反应完全,此时固体只有反应产物铜,反应物氧化铜和木炭已经反应完,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固体不会溶解,得到蓝色溶液,故选项分析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6.C【详解】A、软塑料瓶变瘪,只能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说明二氧化碳是否与水反应,该选项不正确;B、浓硫酸稀释放热,而不是浓硫酸能与水反应,该选项不正确;C、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大气压将试管中液体向上压,该选项正确。D、水银是由原子构成,而不是分子,该选项不正确。故选C。7.D【详解】A、薄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都与氧气接触,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时才能够燃烧,正确,故A不符合题意;B、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盛有呼出气体的瓶中石灰水变浑浊比盛有空气中的瓶中石灰水变浑浊更明显,说明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高,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C、物体在作功过程中,省力就费距离,费力就会省距离,功是保持不变的,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D、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做圆周运动,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错误,故D符合题意。故选D。8.B【详解】A. 实验一中蜡烛由下向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此选项正确;B. 实验二中高的蜡烛先熄灭,由此得到启发:从着火的高层楼房中逃生,身子不应成站立姿势跑出,此选项错误;C. 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后不会留有痕迹,不会造成图书档案、精密仪器的损坏,扑灭精密仪器、图书、档案等火灾适宜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此选项正确;D. 由实验二得到启发:炒菜时油锅着火,应立即盖上锅盖,隔绝氧气而灭火,此选项正确。故选B。9.C【详解】A、甲实验中黄铜片能在铜片上刻画出痕迹可以说明黄铜的硬度比铜片大,正确;B、碱性溶液可以使酚酞变红色;乙实验既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着,又可以说明氨水显碱性,正确;C、丙实验,往瓶子中加水不能说明CO2溶于水,也不能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错误;D、氧化铁被还原,尾气点燃处理;丁实验既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又可以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正确;故选C。10.D【详解】A.甲:左侧试管反应剧烈,不能说明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比氧化铁作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大,因为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不同,故选项A错误,不符合题意;B.乙:两铁钉都不易生锈,只能说明铁在只有水、只有氧气时不易生锈,不能说明铁生锈是与水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故选项B错误,不符合题意;C.丙:圆柱体浸入水中的过程,圆柱体浸在水中的深度变大、排开液体的体积也变大,浮力变大是由于圆柱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变大,与浸在水中的深度无关,故选项C错误,不符合题意;D.用带电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就有一部分电荷转移到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上,这两片金属箔带同种电荷,互相排斥而张开,故能证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选项D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11.D【详解】A、关上电源,灯泡发光,则说明石墨具有导电性,该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B、同时加热合金及其成分金属,可比较熔点高低,该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C、分别将碘和高锰酸钾加入等量汽油中,碘能溶解而汽油不能,对比可探究不同溶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该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D、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无法引起装置中的压强变化,则不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该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D。12.C【详解】A、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说明铁的活动大于铜,银不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说明铜的活动性大于银,从而能说明铁的活动性大于铜大于银,该实验能探究金属活动性,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B、U型管中,左管液面上升,右管液面下降,说明相同体积NaOH溶液和水,NaOH溶液能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从而能验证CO2能与NaOH发生反应,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C、U型管中,左管液面下降,右管液面上升,NaOH固体溶于水放热也能产生类似现象,该实验不能验证稀盐酸与NaOH反应放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符合题意;D、氯化钠溶液润湿的管壁上沾有铁粉,铁粉生锈会消耗空气中氧气,U型管中,右管液面上升到“1”处,说明氧气约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13.B【详解】A、根据控制变量法探究燃烧条件,①铜片上的白磷和水中的白磷做对比可得出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②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作对比,可得出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A不符合题意;B、该实验为通过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图中没有涉及对比实验,故B符合题意;C、研究铁生锈条件实验中,设计铁与水和空气接触,铁与水接触和铁与空气接触作对比可得出铁生锈需要与空气和水接触,故C不符合题意;D、研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中,煮沸的水中放入浓氨水和常温时浓氨水作对比,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4.C【详解】A、图中长颈漏斗导致内外压强一样,因此无法检查装置气密性,选项错误;B、稀释浓硫酸应该将浓硫酸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选项错误;C、图中操作会看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选项正确;D、图中左边试管铁钉与水接触不与空气接触,右边试管铁钉与空气接触,没有与水接触。根据铁生锈需要和氧气、水同时接触,则两试管铁钉都不生锈,无法探究铁生锈的条件,选项错误;故选C。 15.B【详解】A、实验①中铁钉只与氧气接触,不生锈,实验②中铁钉只与水接触,不生锈,无法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不符合题意;B、该实验中,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氢氧化钙析出,故饱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符合题意;C、干冷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该气体燃烧生成水,但是该气体不一定是氢气,如甲烷燃烧也能生成水,不符合题意;D、红磷燃烧前后,天平指针发生偏转,是因为红磷燃烧,氧气参与了反应,且该装置通过玻璃管与外界相通,会与外界发生气体交换,该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故选B。16.D【详解】A、铜片上的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可以燃烧,铜片上的红磷与氧气接触,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不能燃烧,二者对比,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达到着火点,故A操作正确;B、左边试管中的铁钉与氧气和水接触,会生锈,右边试管中的铁钉与水接触,不能生锈,二者对比可以得出铁生锈需要氧气,故B操作正确;C、氢氧化钠遇水放热,瓶内温度升高,气体膨胀,红墨水会左边液面低于右边液面,故可以验证氢氧化钠遇水放热,故C操作正确;D、颜色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有气体生成,气体逸出,使天平不再平衡,故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D操作错误;故选D。17.D【详解】A、镁比铁活泼,分别与盐酸反应,反应速快的是镁,反应慢的是铁,现象明显,此选项正确;B、稀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止反应的继续进行,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慢慢停止,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反应不会出现这种现象,现象明显,此选项正确;C、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加快反应速率,反应很快,没有放二氧化锰的反应缓慢,现象明显,此选项正确;D、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没有现象,氢氧化钡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没有现象,此选项错误。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悉反应现象的描述方法。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练习(河北专用)-21实验题②,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练习(河北专用)-21实验题①,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模拟题知识点汇编专项练习(河北专用)-14水,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