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北京市昌平区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市昌平区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端正, 根据拼音写汉字,组成词语, 按要求填空,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根据积累填空, 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北京市昌平区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基础运用。1. 看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端正。huāng yě xiāng tián lǚ xíng róng máo là zhú yǎn zóu chéng qún jié duì 【答案】
【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荒野”“甜”“绒”“群”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2. 根据拼音写汉字,组成词语。1.gǎn ( )受 勇( )2.xī 气( ) 呼( )【答案】 ①. 感 ②. 敢 ③. 息 ④. 吸【解析】【分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感”“敢”“息”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3. 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的读音下面画“√”。(1)这个假期(jià jiǎ),我阅读了很多课外书,增长了许多知识。(2)在线上课堂,同学们认真思考,积极回答(dā dá)老师提出的问题。(3)秋天,黄色的银杏树叶像一把把小扇(shān shàn)子,扇(shān shàn)走了夏天的炎热。【答案】(1)jià
(2)dá
(3)shàn shān
【解析】【详解】考查多音字。(1)“假”读jiǎ表示1.虚伪的;不真实的;伪造的;人造的。2.假定。3.假如。4.借用。5.姓。读jià表示按照规定或经过批准暂时不工作或不学习的时间。假期jià (2)“答”读dá表示:1.回答。2.受了别人的好处,还报别人。3.姓。读dā表示:专用于“答应、答理”等词。回答dá(3)“扇”读shàn表:1.扇子。2.板状或片状的东西。 3.量词。读shān表示摇动扇子或其他薄片,加速空气流动,使生风用手掌打。小扇shàn子 扇shān走4. 按要求填空。“婉”字共有( )笔,用部首查字法先查( )部,再查( )画。“婉”字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说话)婉转;②柔顺;③美好。在“婉言相劝”一词中,应该选择第( )种解释。【答案】 ①. 11 ②. 女 ③. 8 ④. ①【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字的笔画和查字典。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这个字的音节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再查音节,音节必须带有声调,用部首查字法要先知道这个字的部首,然后知道除部首外还有多少画,选择字义,要结合词语的意思来思考。“婉”字共有11画,笔顺是:撇点,撇,横,点,点,横撇/横钩,撇,横撇/横钩,点,横折钩,竖弯钩。部首是“女”,除去部首还有8画,读音为wǎn。婉言相劝:用委婉柔弱的话语劝解别人。婉:(说话)婉转。5.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湖水 ( )地穿过( )的树林 ( )地歌唱【答案】 ①. 平静 ②. 快速 ③. 茂密 ④. 快乐【解析】【详解】考查词语搭配。分析题干,可知是形容词修饰名词,形容词要符合其后名词特点。形容词修饰动词,清澈的湖水 迅速地穿过 葱郁的树林 放声地歌唱6. 读句子,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序号写在括号里。①热闹 ②热情 ③热烈(1)姐姐待人十分( ),很多同学都喜欢跟她交朋友。①广阔 ②辽阔 ③宽阔(2)她站在( )的路边,看着来往的车辆,焦急地等待着妈妈。①连续 ②继续 ③陆续(3)战斗非常激烈,我军的伤员( )从火线上抬下来。白求恩大夫不顾战士们的劝阻,一直镇定地站在手术台前给伤员做手术。他( )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直到战斗胜利结束。【答案】 ①. ② ②. ③ ③. ③ ④. ①【解析】【详解】考查选词填空。①热闹:指使场面活跃,精神愉快,热闹的场景。②热情:指人参与活动或对待别人所表现出来的热烈,积极,主动,友好的情感或态度。③热烈:兴奋激动。根据语境“很多同学都喜欢跟她交朋友。”可知姐姐待人十分热情友好。①广阔:意思是广大宽阔。②辽阔:空旷而宽广。③宽阔:横向距离很大。根据语境修饰马路,可知是宽阔。①连续:意思是一个接一个;一次连一次。②继续:连下去;接着做,不间断。③陆续:表示先先后后,时断时续的状态。根据语境,第一空指伤员从火线上抬下来,可知是断断续续,填陆续。第二空,形容白求恩大夫一直镇定地站在手术台前给伤员做手术,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填连续。7. 将下面的句子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到了雨季,这种树就生出一些枝条和心形的叶片。( )所以,人们叫它瓶子树。( )在南美洲的高原上,生长着一种高大、奇特的树。( )雨季一过,绿叶纷纷败落,红花纷纷开放。( )这时,一棵棵树就像插满红花的大花瓶。【答案】 ①. 2 ②. 5 ③. 1 ④. 3 ⑤. 4【解析】【详解】考查了句子的排序。语句排序指的是语句排序型试题,就是要求考生根据语句隐含的信息,将几个打乱顺序的语句重新排序,从而使文段表达流畅,完整通顺。本题中按植物的生长过程排列:先写“奇特的树”,才有“到了雨季”,接着“雨季一过”,衔接着“这时”,最后“叫它瓶子树”。阅读·积累8. 根据积累填空。(1)本学期,我积累了形容秋季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2)与“四面八方七手八脚”类似的成语有:______、______。【答案】 ①. 秋高气爽 ②. 天高云淡 ③. 五花八门
④. 百发百中
【解析】【详解】考查词语积累。(1)形容秋季的四字词语:秋高气爽、一叶知秋、春华秋实、天高云淡等。(2)“四面八方 七手八脚”都是含有数字的成语:十全十美、七上八下、三心二意、一心一意、九牛一毛、九死一生等。9. 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1)远上寒山______,______有人家。(2)______相对出,______日边来。【答案】 ①. 石径斜 ②. 白云生处 ③. 两岸青山 ④. 孤帆一片【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诗词歌赋的背诵默写。(1)本题考查的诗歌是唐代杜牧的《山行》,全诗内容是: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2)本题考查的诗歌是唐代李白的《望天门山》,全诗内容是: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10. 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就能移动泰山。这就是( )A. 人心齐,泰山移。 B.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C.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D.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谚语俗语的识记。结合题干的内容“大家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就能移动泰山”可以得出对应的谚语是A项“人心齐,泰山移。”汉语名言,意思是形容只要人们的心往一处,共同努力,就能移动泰山。比喻只要大家一心,就能发挥出极大的力量。B.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指的是三个副将的智慧能顶一个诸葛亮。C.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意思是只要有理,走到什么地方能行得通,无理无论走到哪里都站不住脚。出处:民间俗语 D.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意思是:灯不经过木棒拨一下(灯油),是不会明亮的;道理不经过辩论,是不会被人所明悟的。指如果没有后天作用的加持,先天的东西很难长久。 11. 《荀子》中有一句话告诉我们,不同性质的语言会带给人不同的感受,鼓励我们要常说善良的、温暖的话,这句话是( )A. 不迁怒,不贰过。B.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C. 爱人若爱其身。D.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能力。选项中句子的意思如下:不迁怒,不贰过:他不把怒气转移到别人头上,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和别说话的时候有礼貌,比较尊敬的讲话,让人感觉比布帛还要温暖。跟别人讲话尖酸刻薄,恶语伤人,会给对方的心理带来很大的伤害,比用长矛利戟刺人还要严重。爱人若爱其身:爱别人就像爱自己。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有仁德的人爱人,有礼仪的人尊敬人。12. 下面的诗句,出自叶绍翁《夜书所见》一诗的是( )A.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B.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C.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D.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答案】C【解析】【详解】考查课内背诵。《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作的七言古诗。全诗: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故选C。A.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出自宋代苏轼的《赠刘景文》。B.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出自唐代李白的《早发白帝城》。D.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望洞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校园里的老槐树校园里有一棵老槐树,高大、粗壮。说它高大,一点也不过分,它的树梢快要碰到三层楼的楼顶了。说它粗壮,确实够惊人的,它那灰褐色的树干,两个小朋友也合抱不过来。那笔直的树干撑起巨大的树冠,活像一把张开的绿色大伞。茂密的树叶把阳光遮得严严实实,同学们最爱在大树下游戏、玩耍。一阵阵风吹过树梢,树叶哗啦啦地响,似乎老槐树也同我们一起发出了欢笑。13. 在文章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弯曲——( ) 稀疏(shū)——( )14. 短文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请用横线画出来。15. 短文中说老槐树高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 找出文中的比喻句,用波浪线将它画出来。请你也仿照着写一个比喻句。 【答案】13. ①. 笔直 ②. 茂密 14. 校园里有一棵老槐树,高大、粗壮。 15. 它的树梢快要碰到三层楼的楼顶了 16. 那笔直的树干撑起巨大的树冠,活像一把张开的绿色大伞。
弯弯的月亮像一条小船挂在夜空中。【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查反义词的掌握。反义词就是指意思相反或相对的一组词,表现了事物之间明显的对比关系。怎样确定一个词的反义词呢?首先要搞清楚原词素的意思,然后再抓词素的反义,也可以对原词素加以否定,然后找反义词。弯曲:(形)不直。反义词:笔直。稀疏:间隔远;不稠密。反义词:茂密。【14题详解】本题考查中心句的掌握。中心句即是能够高度概括段落中心意思的句子。整段文字都是围绕中心句来写的。通过阅读我们可得知短文是围绕本文第一句来写的,后面的句子都在向大家具体介绍老槐树的高大、粗壮。所以短文是围绕“校园里有一棵老槐树,高大、粗壮。”来写的。【15题详解】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掌握。从句子“说它高大,一点也不过分,它的树梢快要碰到三层楼的楼顶了。”说老槐树高大是因为它的树梢快要碰到三层楼的楼顶了。【16题详解】本题考查比喻句的掌握。比喻的构成必须有两个成分、两个条件。两个成分一个是所描绘的对象,即被比喻的事物,叫作“本体”或“主体”;一个是用来作比的事物或现象,叫作“喻体”或“客体”。两个条件一个是本体和喻体应当是不同的东西,有质的差异;另一个是两者之间又有某种相似之点。文中比喻句是“那笔直的树干撑起巨大的树冠,活像一把张开的绿色大伞。”在这一句中将“树冠”比喻为“绿色大伞”。仿写示例: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颗颗宝石缀在湖面之上。 阅读。书本里的蚂蚁古老的墙角边,孤零零地开着一朵红色的小花,在风里轻轻地唱着歌。一只黑黑的小蚂蚁,顺着花枝往上爬,静静地趴在花蕊里睡觉。小姑娘经过这儿,采下这朵花,随手夹进了一本破旧的书里,小蚂蚁当然被带进了书本,被夹成了一只扁扁的蚂蚁。“喂,你好,你也是一个字吗?”书本里传来了细碎的声音。“是谁?”小蚂蚁奇怪极了。“我们是字。”细碎的声音回答着。小蚂蚁这才看清,书本里满是密密麻麻的小字。“我,我是蚂蚁,我变得这么扁,也像一个字了。”小蚂蚁挺乐意当一个字的。书本里有了一个会走路的字。第一天,它住在第100页,第二天跑到第50页……所有的字都感到很新奇。这些字从没想过走一走,跳一跳,它们现在都学着黑蚂蚁跳跳舞、串串门。这多快乐呀!有一天,小姑娘想起了那朵美丽的花,就打开书本来看。啊!这本她原本看厌了的旧书,写着她从来没有看过的新故事,她高兴地一口气读完了。第二天,小姑娘忍不住又打开来看,她更加惊奇了,她看到的又是一个和昨天不一样的新故事。小姑娘忽然看到住在书里的小蚂蚁,笑眯眯地问:“你是一个字吗?”“是的,我原来是一只小蚂蚁,现在我住在书里,是会走路的字了。”会走路的字?小姑娘明白了:这本书里的字,每到晚上就走来走去,书里的故事也变来变去。第三天早晨,小姑娘在旧书的封面上发现了一个字,它呀,走得太远不认识回家的路了。不过,这些字没有一个想离家出走的,它们全住在一起,快快乐乐的,每天都编出新的故事来。17. 结合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孤零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 “书本里有了一个会走路的字”,这个“字”其实是_________________19. 小姑娘每天“看到的又是一个和昨天不一样的新故事”,原因是( )①小姑娘每天都会换一本新书。②这本书里的字,每到晚上就走来走去,书里的故事也变来变去。20. 朗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时要用的语气是( )①赞美 ②伤心 ③惊喜21. 有一天,又有一只小蚂蚁爬到了这本书上来。接下来将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你预测一下,写一写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7. 孤单无依无靠或没有陪衬。 18. 被压扁小蚂蚁。 19. ② 20. ③ 21. 小蚂蚁看到那只被压扁的蚂蚁,他们成为了好朋友,共同在书中阅读精彩的故事。【解析】【17题详解】考查词语解释。孤零零:孤单无依无靠或没有陪衬。由句子“古老的墙角边,孤零零地开着一朵红色的小花”可知指的是在墙角边有一朵花孤独地开放。【18题详解】考查文章内容理解。结合第⑥段:“‘我,我是蚂蚁,我变得这么扁,也像一个字了。’小蚂蚁挺乐意当一个字的。书本里有了一个会走路的字。”可知这个“字”其实是小蚂蚁。【19题详解】考查文章内容理解。由第⑨段“小姑娘明白了:这本书里的字,每到晚上就走来走去,书里的故事也变来变去。”可知小姑娘每天“看到的又是一个和昨天不一样的新故事”是因为里边的字在走动。20题详解】考查朗读句子。“啊!这本她原本看厌了的旧书,写着她从来没有看过的新故事,她高兴地一口气读完了。”结合句子,可知这句话写出了小姑娘看到原来没有见过的新故事的欣喜之情。故朗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时要用的语气是惊喜。【21题详解】考查合理想象。根据短文的思路预测故事内容,合理即可。另一只蚂蚁很快适应了环境,它也变成了一个字,每天书写着新的故事。表达·交流22. 习作。写日记是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帮助记录生活,保存珍贵的记忆。写一则日记,记录你在居家学习的日子里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或是你观察过的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一处场景,要注意日记的格式。【答案】参考范文:2022年10月25日 星期一 晴张伯伯家养了很多母鸡。今天爸爸带我去他家玩,使我有幸观察到母鸡下蛋的全过程。我见他家的老母鸡在下蛋前,总是围着下蛋的窝不安地“咕咕”直叫,觉得完全放心时,才张开翅膀“噗楞”飞进窝里,安静地趴在松软的草窝中。一会儿,母鸡全身的毛抖动起来,脖子也缩了进去,又过了一会儿,母鸡突然站了起来,我以为蛋已经下出来了,便悄悄地凑到前面看,没想到窝里却是空的。我正在奇怪,只见母鸡的翅膀架了起来,脖子也伸了出来,鸡冠子也涨红了。它睁大了眼睛,两腿半蹲,整个身子前高后低。原来叉开的翅膀又夹紧了,看上去很吃力。就在这一瞬间,母鸡后半身往后一坠,一个滚圆的大鸡蛋就落在鸡窝里了。接着,老母鸡用爪子把刚下的蛋拨到肚子底下“掩护”好,生怕谁抢走似的。同时,它不断地把身边的草叼着往身后扔。它蹲了一会儿,觉得平安无事了,才肯轻松地离开鸡窝“咯咯嗒,咯咯嗒”地唱起来。我捡起热乎乎的鸡蛋,心想:看来鸡下蛋也不容易呀!【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写日记。题目要求同学们写在居家学习的日子里经历的一件事或者观察过的事物/场景。日记的格式:在第一行中间写题目,第二行中间写明日期、星期、天气,第三行开始日记正文,注意分段写。如果同学们写居家学习的日子里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在叙述事件时,要写清楚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开头:点明我看到(听到、做了)什么。中间: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结尾:我的想法(事情的意义、教训、道理)。如果同学们写观察过的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一处场景,要注意写出事物/景物的特点,并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来描述。开头:表明自己要写的事物。中间:详细写观察对象的样子、变化特点等。结尾:表达自己对观察对象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年北京市昌平区六年级上册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部编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卷面整洁,字迹工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北京市昌平区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共6页。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北京市昌平区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