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四年级上册 第二十课 地球的形状 冀人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521212/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科学四年级上册 第二十课 地球的形状 冀人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521212/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科学四年级上册 第二十课 地球的形状 冀人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521212/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科学四年级上册 第二十课 地球的形状 冀人版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521212/2/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科学四年级上册 第二十课 地球的形状 冀人版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521212/2/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科学四年级上册 第二十课 地球的形状 冀人版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521212/2/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科学四年级上册 第二十课 地球的形状 冀人版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521212/2/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科学四年级上册 第二十课 地球的形状 冀人版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521212/2/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四年级科学上册 第二十课 地球的形状 教学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521212/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年级科学上册 第二十课 地球的形状 教学设计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521212/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年级科学上册 第二十课 地球的形状 学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52121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四年级科学上册 第二十课 地球的形状 学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52121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新冀人版科学四年级上册PPT课件+教案+学案
小学科学冀人版 (2017)四年级上册20 地球的形状精品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冀人版 (2017)四年级上册20 地球的形状精品课件ppt,文件包含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十课地球的形状冀人版pptx、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十课地球的形状学案docx、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十课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doc、视频1mp4、视频2mp4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四年级科学上册 第二十课 地球的形状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 能说出地球是一个球体,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2. 能说出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过程。3. 能说出地球仪的结构。4. 能说出在地球仪上找到某个国家的方法。科学探究1. 能通过阅读、观察等方式获取有关地球形状的科学事实。2. 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记录表等方式记录和整理信息,表述结果。3. 能对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作出反思与评价。科学态度1. 能对地球的形状表现出探究兴趣。2. 能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EST)能说出科技进步对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的影响。教学重点:说出地球仪的结构。教学难点:用比较科学的词汇、记录表等方式记录和整理信息,表述结果。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关于地球形状的阅读资料、地球仪、课件等。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地球形状的资料、自制模型、《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等。教学建议课时安排:建议安排 1 课时。(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 引导: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母亲”,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可以看到蔚蓝的天空和一望无际的大海,还可以领略山川广布的丘陵和平原(课件出示图片)。那同学们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的吗?2. 提问: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哪些阶段?有哪些假说?(二) 探究发现,形成新知1.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过程。(1) 讲述:关于地球的形状,古人提出了“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等宇宙思想,但这些都仅仅停留在直觉或猜想的层面。除了以上假说,人们自古以来为探索地球的形状做出了很多努力。阅读你手中的资料,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史。(2) 出示阅读方法:先根据阅读目的来选择有用的资料;再快速阅读找到关键词句后用笔勾画出来,做上标记。(3) 阅读: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阅读、整理资料。(4) 汇报:指定学生代表汇报阅读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补充。(5) 总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可以总结为:从直觉(“盖天,说”、天圆地方)到猜想(“浑天说”“宣夜说”),从猜想到验证(麦哲伦,环球航行)再到确认(地球卫星照片),最终得出结论:地球是一个球体。(6) 思考:生活中有没有证明地球形状的事例?(在海边看离岸的船只,先是船身隐没,然后才是桅杆,说明海平面并不是真正的平面;远观高塔时,看不到塔身的全部等。)2. 观察地球仪。(1) 讲述:我们生活的地球实在是太大了,尽管我们的脑海里有地球的模样,但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是很难轻易看到它的全貌的,为了认识和研究地球,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照比例缩小后,制成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让我们一起来观察和认识地球仪吧!(2) 出示观察方法:①观察地球仪的外形由哪几部分组成。②观察球体表面的颜色及线条。(3) 观察:学生分组观察地球仪。(4) 汇报:指定学生汇报观察到的内容。(5) 讲解①地球仪绕“地轴”运动。地轴是一根假想的轴,“地轴”与地球仪有两个交点,即南极和北极。“地轴”和球体通过固定架固定在底座上。②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即赤道。与赤道平行的圆周线叫纬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③在地球仪上 ,还有许多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弧线 ,叫经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④经线和纬线构成了经纬网,利用经纬网能够确定,地球上任何地点的位置。⑤地球仪上还有图例,表示陆地、海洋、国家位置、洲界等。(6) 运用:①请同学们在地球仪上,找一下我们祖国的位置。②在地球仪上找到麦哲伦环球探险航行的航线,画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4 页中。③在地球仪上找到并标,出麦哲伦的出发点与经过的主要地点的位置。④设计一条你自己喜欢的环球旅行航线,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24 页中。(三) 应用知识,拓展延伸1. 讲述: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地球形状的测量和描绘越来越准确。阅读相关资料,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你所了解到的有关地球真实形状的知识。2.总结:由于地球表面有高山、盆地、河流、湖泊和海洋等,因此地球表面是一个极不规则的曲面,但相对于整个地球而言,这些高低起伏的变化是微小的。在现代测量技术的帮助下,科学家们发现,地球是一个接近正圆的,表面凹凸不平的椭球体。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科学20 地球的形状完美版ppt课件,文件包含冀人版科学四年级上册20《地球的形状》课件pptx、冀人版科学四年级上册视频1mp4、冀人版科学四年级上册视频2mp4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20 地球的形状评优课课件ppt,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太阳和月亮都是球形,新课教学,典型习题,课堂小结,课外延伸,了解地球真实的形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冀人版 (2017)16 矿物一等奖课件ppt,文件包含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十六课矿物冀人版pptx、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十六课矿物学案docx、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十六课矿物教学设计doc、视频1mp4、视频2mp4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