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暑假初中预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暑假-专题03-基础知识(文学文化常识)(知识梳理+预习作业)
展开2023年小升初语文暑假衔接大礼包(统编版)
专题03 基础知识(文学文化常识)
作 业
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之别。“愚见”“鄙人”“寒舍”属于谦辞,“惠顾”“赐教”“久仰”属于敬辞。
B.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它把文学、表演、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戏剧按照表现形式,可以分为话剧、诗剧、歌剧、舞剧、歌舞剧、戏曲。
C.契诃夫是苏联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万尼亚舅舅》等。
D.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有临别赠言的性质。
【答案】C
【详解】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把握。
C.契诃夫是俄国作家;
故选C。
2.下列各项对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文庆组织撰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课文《咏雪》出自《方正》篇,《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言语》篇。
B.《观沧海》作者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著有诗歌:《蒿里行》《龟虽寿》等。
C.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主要作品有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热风》《坟》。
D.《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语录体散文,共20篇,是“四书”之一。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A.表述错误。《咏雪》出自《言语》篇,而非《方正》篇;《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而非《言语》篇。故选A。
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济南的冬天》抓住济南冬天“温睛”的特点,描绘了一幅特有的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B.《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苍茫萧瑟的夕照秋景图,表达了游子长期漂泊异乡的凄苦、惆怅之情。其中,天净沙是题目,秋思是副题。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
D.《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宋代把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B.有误,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故选B。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论语>十二章》全是谈的有关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B.《春》按“盼春——绘春——颂春”的顺序组织材料,层次清楚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C.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我国现代作家,他的代表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茶馆》。
D.《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是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
【答案】A
【详解】本道题考查文学常识。
A.有误,《<论语>十二章》是从《论语》中节选的有关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的十二条语录;
故选A。
5.下列有关传统文化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请别人指点自己可以说“赐教”,“尊君”是对自己父亲的尊称。
C.“闻道龙标过五溪”中的“龙标”指王昌龄,古代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D.重阳节是我国传统佳节,古人有重阳节登高、饮酒、赏菊的风俗。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B.尊君、令尊是对他人父亲的尊称,家君、家父是对自己父亲的谦称。故选B。
6.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朱自清的《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围绕着“春”字,描绘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
B.《金色花》选自《泰戈尔诗选》,泰戈尔是印度作家,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
C.《观沧海》是东汉末年曹操写的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
D.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孔子和弟子一起编撰完成的,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D.有误,《论语》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
故选D。
7.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 20 篇,是道家经典著作之一。
B.《春》的作者是老舍,字舍予,现代诗人、散文家。代表作品有散文集《背影》,诗文集《踪迹》等。
C.古代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题目中的“龙标”即指代王昌龄本人。
D.在陈元方与客的对话中,“君”“尊君”都是敬辞,古代常用的敬辞还有“令尊”“令堂”“垂询”“赐教”“高见”等。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A.“是道家经典著作之一”表述不正确,《论语》是儒家经典;
B.“《春》的作者是老舍,字舍予”表述不正确,《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字佩弦;
C.“题目中的‘龙标’即指代王昌龄本人”表述不正确,《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龙标”是地名;
故选D。
8.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朝花夕拾》
B.海伦·凯勒——英国盲聋女作家——《再塑生命的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C.孔子——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论语〉十二章》——《论语译注》
D.岑参——唐代边塞诗人——《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岺参集校注》
【答案】B
【详解】考查作家作品。
B.“英国”有误,应为:美国。故选B。
9.以下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B.《金色花》作者泰戈尔是印度作家、诗人,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等。
C.古人交流常用敬辞与谦辞,“尊君”“惠存”“拙作”“劳驾”都是古代常用敬辞。
D.古人常以“加冠”“而立”“不惑”“知天命”代称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和五十岁。
【答案】C
【详解】C.有误,“拙作”是谦辞,并非敬辞;
故选C。
10.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次北固山下》是一首律诗,分为首联、额联、颈联和尾联,其中额联与颈联对仗。小令《天净沙·秋思》中,“天净沙”是曲牌名。
B.《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C.李白,盛唐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誉为“诗圣”。他的诗风格是现实主义,大多具有“沉郁顿挫”的风格。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例如“舍弟”“鄙人”是谦称,“贤弟”“令堂”是尊称。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文学常识的识记和辨析的能力。
C.李白诗风格是浪漫主义,他的诗豪放不羁,飘逸俊美;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沉郁顿挫,咏史怀古。所以选项中“他的诗风格是现实主义,大多具有‘沉郁顿挫’的风格”表述错误。
故选C。
1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济南的冬天》作者拿济南与北平、伦敦、热带对比,体现济南的冬天无风声、无浓雾、无烈日,突出天气“温晴”的特点,并直接抒发赞美之情。
B.《观沧海》描写了沧海的壮丽景色,抒发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其中写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景象是全诗的重点,因为这是诗人伟大抱负的写照。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化夕拾》,作者是鲁迅,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像“令尊”就属于谦称,“家父”就属于尊称。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积累辨析能力。
D.“令尊”是对别人父亲的称呼,属于敬称。“家父”是对别人谦称自己的父亲的称呼,属于谦称。
故选D。
12.下列句子中,传统礼貌称谓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他老人家就行了。
B.令媛在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
C.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D.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答案】D
【详解】A.“家母”是自己的母亲,使用不当;
B.“令媛”敬称别人的女儿,使用不当;
C.“令尊”称对方父亲,使用不当;
D.“令郎”称对方儿子,使用正确;
故选D。
13.老舍一生不仅忘我工作,且礼貌待人。下列传统礼貌用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舍弟近日放假在家,对于您的拙作,他日前去不吝赐教。
B.听说您今日乔迁,不巧我有事走不开,改天一定赏光拜访。
C.小弟前几日登门拜访,您不在家,令尊已将您的事告诉我了。
D.从张先生那里借的《游春图》,请您早日奉还。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A.有误。“拙作”只能用于指自己的作品,“赐教”是请教别人;
B.有误。“赏光”用于邀请他人的套语,请对方接受自己的邀请;
D.有误。“奉还”送还,敬辞。一般说我一定按时送还。用于第三人称不合适;
故选C。
1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B.《金色花》是一篇散文,作者是印度作家、诗人泰戈尔。本文以儿童的视角表达了对母亲的依恋。
C.朱自清,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背影》《匆匆》和《春》都是他的散文代表作。
D.《世说新语》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B.说法有误,《金色花》是一篇散文诗,而非“散文”;
故选B。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B.“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该句运用了比拟的手法,“她长得很像母亲”不是比喻。
C.“热忱”和“热情”是同义词,“愿意”是动词,“传统”是名词。
D.“令尊”“垂询”“高见”“久仰”是敬辞,“舍弟”“拙作”“见谅”“惠顾”是谦辞。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文化常识、修辞手法、词性。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历史知识,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等知识。
D.“惠顾”是敬词,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天净沙·秋思》作者马致远,元代戏曲家、散曲家。“天净沙”是曲牌名。
B.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像“令郎”是对对方儿子的尊称,“犬子”“小儿”是对自己儿子的谦称。
C.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背影》《踪迹》。
D.《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与《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相关文化常识。
C.“著有诗文集《背影》《踪迹》”表述错误。《背影》是散文集,不是诗文集。
故选C。
17.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济南的冬天》的作者老舍,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茶馆》等。
B.《秋天的怀念》没有直抒胸臆,而是含蓄写来,情感波澜一张一弛、富有节奏。
C.《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D.鲁迅的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和《朝花夕拾》等。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D.《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
故选D。
18.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秋天的怀念》和《散步》都是叙事散文,都记叙了作者和母亲相处的故事,都表现了对母亲深深的愧疚之情。
B.《金色花》与《荷叶·母亲》两首诗都借助一种具体形象抒发了对母亲的爱。
C.《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行》分别出自《言语》和《方正》。
D.《再塑生命的人》作者是美国作家海伦·凯勒,作者在文中热情地赞扬了自己的老师莎莉文引领自己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A.有误,《散步》并未表现对母亲深深的愧疚之情,《散步》的主题是赞美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故选A。
19.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金色花》的作者是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等,他在1913年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
B.《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著作,宋代把它和《大学》《中庸》《荀子》合称为“四书”。
C.“拙作”“小女”“令爱”“家严”都是谦辞。
D.我国古代常以“加冠”“而立”“知天命”“耳顺”分别代称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六十岁。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B.“四书”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没有《荀子》;
C.“令爱”是称呼别人家女儿,属于敬辞,而非谦辞;
D.“知天命”是指五十岁,而非“四十岁”;
故选A。
20.某班准备举办“有朋自远方来”的主题活动,下面是某位同学写的邀请函,其中谦辞和敬辞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邀请函我们很荣幸地邀请您来参加我们班级的“有朋自远方来”的主题活动,期待您能抽出宝贵时间莅临指导。活动时间:11月11日下午第三节课。活动地点:701班教室。感谢您的赏光和支持,欢迎您对本次活动提出宝贵的拙见。 |
A.荣幸 B.莅临 C.赏光 D.拙见
【答案】D
【详解】考查文化常识。
A.荣幸:光荣而幸运。正确;
B.莅临:来到;来临,多用于贵宾。正确;
C.赏光:请人光临的敬语。正确;
D.拙见:指自己意见的谦辞,不能用于别人;
故选D。
【暑假初中预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暑假-专题11-写作(知识梳理+预习作业): 这是一份【暑假初中预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暑假-专题11-写作(知识梳理+预习作业),文件包含暑假初中预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暑假-专题11-写作作业解析版docx、暑假初中预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暑假-专题11-写作作业原卷版docx、暑假初中预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暑假-专题11-写作知识梳理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暑假初中预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暑假-专题10-名著阅读(知识梳理+预习作业): 这是一份【暑假初中预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暑假-专题10-名著阅读(知识梳理+预习作业),文件包含暑假初中预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暑假-专题10-名著阅读作业解析版docx、暑假初中预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暑假-专题10-名著阅读知识梳理docx、暑假初中预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暑假-专题10-名著阅读作业原卷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暑假初中预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暑假-专题09-现代文阅读(非文学作品阅读)(知识梳理+预习作业): 这是一份【暑假初中预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暑假-专题09-现代文阅读(非文学作品阅读)(知识梳理+预习作业),文件包含暑假初中预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暑假-专题09-现代文阅读非文学作品阅读作业解析版docx、暑假初中预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暑假-专题09-现代文阅读非文学作品阅读作业原卷版docx、暑假初中预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暑假-专题09-现代文阅读非文学作品阅读知识梳理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5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