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暑假提升】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七升八)暑假预习-第09讲 气候 讲学案
展开第09讲 气候
【学习目标】
1. 能够阅读并初步运用各类气候图,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2. 运用资料说出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3. 结合实例,说明气候差异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基础知识】
一、气温
1、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规律: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外)
影响因素:冬季南北温差大——纬度因素,夏季青藏高原地区等地,气温相对较低——地形因素(海拔高)
2、1月0°C等温线大致沿 秦岭—淮河 一线分布。(黑龙江省漠河到海南省海口1月平均气温相差约50°C)
3、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 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省漠河县的北极村
4、我国夏季最冷的地方:如 青藏高原
5、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的生产实际,从南到北划分为5个温度带。
温度带
热带
亚热带
暖温带
中温带
寒温带
青藏高原区
水果
椰子、香蕉
柑橘
苹果、梨
地形区
长江中下游平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
山东丘陵、辽东丘陵、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塔里木盆地
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
青藏高原
1. 降水: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1) 降水时空分布不均:①时间分布:降水季节变化大,夏秋多(集中在4月~10月),冬春少;
②降水年际变化大;
(2) 空间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 降水之最:我国降水最多的地区——台湾东北部的火烧寮;
我国降水最少的地区——新疆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2. 东西干湿差异显著。
(1)分布特点:从东南向西北依次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四类地区。
(2)干湿地区的植被景观、土地类型
干湿地区
植被景观
土地类型
湿润地区
森林
耕地(水田)
界线
800mm年等降水量线(秦岭—淮河一线)
半湿润地区
森林草原
耕地(旱地)
界线
400mm年等降水量线
半干旱地区
草原
草地
界线
200mm年等降水量线
干旱地区
荒漠草原
沙漠、戈壁
三、气候
1、我国的气候特征及优越性:
(1)季风气候显著:使许多农作物在我国的种植区比同纬度其他国家纬度偏高。(雨热同期)
(2)气候复杂多样:使我国的农作物和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2、气候垂直变化:横断山区垂直高差悬殊,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点
3、我国气候类型分布
(1)我国东部地区是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区,
由北向南分布着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2)我国西北部分布着温带大陆性气候
(3)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着高原山地气候
4、我国主要气候类型特点
A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降水分为旱、雨两季
B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C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温差大,全年降水较少,且集中于夏季
E 高原山地气候:冬寒夏凉,降水少
5、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1)纬度位置:主要影响气温
(2)海陆位置:季风
夏季风与冬季风:
季风
源地
风向
性质
夏季风
太平洋(东南季风) 、印度洋(西南季风)
偏南风
温暖湿润
冬季风
亚欧大陆内部(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 东北季风、西北季风
加剧北方冬季寒冷,使南北温差加大
偏北风
寒冷干燥
(4) 地形因素:
①高大山地,气候垂直变化。山地两侧气候差异明显。
气温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摄氏度;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③青藏高原海拔高,面积广,形成广大的高原山地气候。
【考点剖析】
考点1 气候
西瓜是喜温性作物,耐炎热,怕低温,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都要求有较高的温度。其最适温度为25~30℃,低于12℃,西瓜正常的生理机能即遭到破坏。下图为“我国西瓜种植类型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大江南北能够广泛种植西瓜,得益于我国( )
A.气候复杂多样 B.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C.冬季东西温差小 D.全年多雨降水丰沛
2.新疆西瓜以个大、特别甜而著称,其主要原因是( )
A.夏季高温多雨,西瓜生长速度快 B.全年高温多雨,西瓜生长时间长
C.夏季高温少雨,西瓜养分积累多 D.全年高温少雨,西瓜光合作用强
3.春节期间,上海某超市欲采购一批反季节西瓜,其雇用的当地卡车车牌开头汉字最可能是( )
A.鄂或湘 B.蜀或云 C.琼或桂 D.陕或晋
【答案】1.B 2.C 3.C
【解析】1.根据材料可知,“西瓜是喜温性作物,耐炎热,怕低温,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都要求有较高的温度”,而我国夏季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为西瓜正常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温带条件,所以我国大江南北能够广泛种植西瓜,B正确;气候复杂多样是适合多种作物种植的自然条件,单一作物西瓜的正常生长不需要复杂的气候,A错误;我国冬季大部分地区气温低,不适合西瓜正常生长,C错误;“我国大江南北”受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地形等因素影响,并非都是“全年多雨降水丰沛”的环境,并且西瓜耐旱、不耐湿,阴雨天多时,湿度过大,不利于西瓜生长,所以“全年多雨降水丰沛”的环境不适合西瓜正常生长,D错误。故选B。
2.西瓜喜温暖、干燥的气候,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较大的昼夜温差。新疆位于西北内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气温高,降水少,且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西瓜的生长和糖分的积累,所以新疆的西瓜特别甜,C正确;新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热冬寒,降水稀少,并非全年高温,也不是全年多雨,且新疆西瓜甜与西瓜生长速度快无关,ABD错误。故选C。
3.鄂是湖北省的简称,湘是湖南省的简称,蜀是四川省的简称,陕是陕西省的简称,晋是山西省的简称,春节期间正处于冬季,湖北省、湖南省、四川省、陕西省、山西省冬季月平均气温低于12℃,自然条件下西瓜无法正常生长,所以雇用的当地卡车车牌开头汉字不可能是鄂、湘、蜀、陕、晋,ABD错误;琼是海南省的简称,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简称,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属于热带,冬季平均气温高于12℃,可以满足西瓜正常生长的需要,所以雇用的当地卡车车牌开头汉字最可能是琼或桂,C正确。故选C。
【点睛】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平均气温在20°C以上,只有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气温相对较低。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我国大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漠河和海口的1月平均气温相差约50°℃。
考点2 影响气候的因素
作为一个冷得“特别复杂”的国家,每到11月时,棉裤、秋裤、毛裤等已成为中国人民过冬的基础装备﹐覆盖国土面积超过9成。结合全国抗冻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流域中“最抗冻”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
A.松花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塔里木河流域 D.长江流域
2.海南省及云南省南部“无须抗冻”,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低 B.海拔高 C.距海近 D.人口少
【答案】1.D 2.A
【解析】1.松花江流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属于“暖气抗体”地区,故A项错误;黄河流域为“外挂加持”和“暖气护体”地区,故B项错误;塔里木河流域属于“暖气抗体”地区,故C项错误;长江流域属于最抗冻地区,故D项正确;故选D。
2.海南省和云南省的南部地区由于所处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所以属于“无需抗冻”,故选A。
【点睛】由于我国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我国冬季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
【真题演练】
读我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的气候特征为( )
A.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分布在我国东部地区
B.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C.高原山地气候典型,分布在我国南部地区
D.气候类型齐全,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2.沿a线方向,影响气候类型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形
C.海陆位置 D.季风
【答案】1.B 2.B
【解析】1.读图可知,我国有5种气候类型,气候多样,其中3种是季风气候,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所以我国的气候特点是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故B正确;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故A错误;高原山地气候典型,分布在我国西南部地区,故C错误;气候类型多样,以季风气候为主,故D错误,故选B。
2.读图可知,沿箭头方向,纬度相近,气候不同,东西部地势相差很大,东部以平原、盆地为主,西部以高原为主,所以东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西部属于高原山地气候,故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地形,故选B。
【点睛】我国的气候特点是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
“满阶芳草绿,一片杏花香”。读我国东部部分地区杏花开放日期等值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示区域杏花开放日期最早和最晚的城市分别是( )
A.武汉和沈阳 B.杭州和北京
C.杭州和沈阳 D.武汉和呼和浩特
4.从图中杏花开放日期曲线可以看出,此时我国的气温分布特点是( )
A.从北向南递减 B.从南向北递减
C.从西向东递减 D.东西部气温相同
5.图示地区杏花开放日期由南向北推迟,造成这一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人类活动
6.4月3日至5日清明节假期期间,家住广州的小丽想去看杏花,他可以到哪个城市( )
A.南京 B.济南 C.石家庄 D.沈阳
【答案】3.D 4.B 5.A 6.C
【解析】3.读图,图示区域杏花开放日期最早的是武汉,在3月15日之前。最晚的城市是呼和浩特,在4月25日到30日之间。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气温越高,杏花开放日期越早,从图中杏花开放日期曲线可以看出,我国南方气温高,北方气温低,此时我国的气温分布特点是从南向北递减,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南方纬度低,气温高,北方纬度高,气温低,图示地区杏花开放日期由南向北推迟,造成这一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纬度位置,跟海陆位置、地形和人类活动无关,A正确,BCD错误,故选A。
6.读图可知,4月3日至5日清明节假期期间,杏花进入开放期的城市是石家庄,家住广州的小丽想去看杏花,他可以到石家庄观看,南京、 济南已经过了开放期,沈阳还没有进入开放期,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影响气温的因素有纬度(决定因素)、地形(高度、地势)、海陆位置、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下垫面和人类活动等。
下图示意我国四城市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四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
A.哈尔滨 B.北京 C.武汉 D.广州
8.对我国气候叙述正确的是( )
A.夏季南北气温都较高,越往北气温就越高
B.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越往北气温就越低
C.全年降水量北方多于南方,越往北降水越多
D.夏季降水量北方多于南方,越往北降水越少
【答案】7.A 8.B
【解析】7.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气温年较差的计算公式是:气温年较差=全年最热月平均气温-全年最冷月平均气温。读图可知,四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哈尔滨,达到40℃左右,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A错误。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越往北气温就越低,B正确。全年降水量北方少于南方,越往北降水越少,C错误。夏季降水量北方少于南方,越往北降水越少,D错误。故选B。
【点睛】一般来说,受大陆性影响的地区(主要位于中纬度大陆腹地),气温年较差较大。气温年较差较大是温带大陆性气候的主要特征。气温年较差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陆地大于海洋,少云雨区大于多云雨区,平原大于山区。
云南十八怪——“海鸥也把闹市爱”,作为候鸟的红嘴鸥选择昆明(别称“春城”)周边越冬,与人同乐成为冬日奇观,读“红嘴鸥我国境内迁徙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关于红嘴鸥的迁徙线路,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南向北迁徙路线大致沿着我国地势特征从高向低
B.三条线路途径地区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C.三条线路途径地区主要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
D.西线走曲线主要是为了绕开干旱的沙漠地带
10.越来越多红嘴鸥选择昆明周边越冬的原因,不包括( )
A.冬季相对温暖,寒潮少
B.广袤的湖泊湿地,给红嘴鸥提供丰富的食物和庇护场所
C.人们文明观鸟、爱鸟意识不断提高
D.近些年来城区面积不断扩大、高楼增加,给红嘴鸥提供栖息场所
【答案】9.C 10.D
【解析】9.由图可知,红嘴鸥的迁徙线路,三条线路途径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以东,位于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以西,主要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C正确。由南向北迁徙路线大致沿着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没有从高到低,A错误。三条线路途径地区地形以盆地、高原为主,B错误。西线走曲线主要是为了绕开气候寒冷的青藏高原,D错误。排除ABD,选C。
10.昆明周边纬度低,冬季气温高,受寒潮影响小;广袤的湖泊湿地,包括滇池等,给红嘴鸥提供丰富的食物和庇护场所;人们文明观鸟、爱鸟意识不断提高;ABC叙述正确。近些年来城区面积不断扩大、高楼增加,减少了红嘴鸥的栖息场所,不利于红嘴鸥选择昆明周边越冬,D叙述错误。根据题意,排除ABC,选D。
【点睛】昆明,别称春城,云南省省会。昆明地处中国西南地区、云贵高原中部,具有“东连黔桂通沿海,北经川渝进中原,南下越老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巴”的独特区位
11.图1是某省简图,图2是该省A、B两地的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1)祁连山脉横亘在青海省和甘肃省之间,是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和______高原的分界线。
(2)填表比较A、B两地的气候差异,及导致两地冬季气温差异和年降水量差异的因素。
A地比B地
导致差异的因素
冬季气温
①______
纬度位置、②_______
气温年较差
大
年降水量
③_____
④________、地形
【答案】(1)青藏
(2)低 冬季风 少 海陆位置
【解析】本大题以甘肃省简图和甘肃省A、B两地的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为材料,设置两道小题,涉及祁连山两侧的地形区、铁路线、导致A、B两地冬季气温差异和年降水量差异的因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据图可知,祁连山脉横亘在青海省和甘肃省之间,它是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分界线,该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为河西走廊提供高山冰雪融水进行灌溉。穿过祁连山北部河西走廊的铁路线即兰新线是贯穿我国东西交通的大动脉,该铁路线的起止点城市是兰州和乌鲁木齐。被称为第二亚欧大陆桥的铁路线在我国境内指陇海、兰新、北疆线。
(2)读图可知,A、B两地的气候差异主要表现在:冬季气温A地比B地低,导致差异的因素是纬度位置和冬季风的影响,因为A地纬度高,气温低,并且靠近冬季风原地,要比B更冷;B地纬度低,气温高,距离冬季风较远,气温比A地高;气温年较差A地比B地大,因为A地深居内陆,受陆地影响大;年降水量A地比B地少,导致差异的因素是海陆位置和地形因素,因为A地距海远,且有山脉的阻挡,降水少,B地距海近,降水多。
【过关检测】
1.我国气温冬季南北差异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温。夏季气温最高的区域出现在( )
A.黑龙江省北部漠河附近 B.青藏高原地区
C.吐鲁番盆地 D.海南岛上
【答案】C
【解析】我国的气温分布特点,冬季由于太阳光直射在南半球,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普遍较低,冬季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温差大,我国冬季最低气温出现在黑龙江省北部漠河附近地区,海南的南沙群岛是我国冬季温最高的地区;夏季南北普遍高温,夏季最低气温出现在青藏高原,夏季最高气温出现在吐鲁番盆地。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我国古代诗词中,有许多是描述地理规律,地理景观的名词佳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景象
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应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C.“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反应了我国夏季南北温差大
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词中的“春风”是指夏季风
【答案】C
【解析】“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梅雨季节的景象,A正确,不符合题意。“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B正确,不符合题意。“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反映了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C错误,符合题意。“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词中的“春风”指夏季风,D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题意,故选C。
大兴安岭原始森林茂密,是中国重要的林业基地之一。大兴安岭位子第二、第三级阶梯接合部,山脊以东为第三级阶梯,以西为第二级阶梯。下图为大兴安岭两侧自然条件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乙地东侧的地形区是( )
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华北平原 D.东北平原
4.与乙地气候相比,下列关于甲地气候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夏季气温高 B.冬季气温高 C.年降水总量小 D.气温年较差小
5.造成甲、乙两地降水量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人类活动 B.纬度 C.植被 D.坡向
【答案】3.D 4.C 5.D
【解析】3.由图可知,图中所示山脉是大兴安岭,大兴安岭西侧的甲地形区是内蒙古高原,东侧的乙地形区是东北平原。黄土高原位于太行山以西,华北平原位于太行山以东,故ABC错误、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D。
4.由图中气候资料可以看出,与乙地相比,甲地的夏季气温更低,这是由于甲地海拔比乙地更高导致;甲地冬季气温更低,除海拔更高以外,还因为甲地离冬季风的源头更近;甲地年降水量更小,年温差更大,这是由于甲地离海更远导致,故ABD错误、C正确,根据题意,故选C。
5.由图可知,甲、乙两地的纬度相当,但由于乙地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更丰富,而甲地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更少,影响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坡向;人类活动和植被的影响很小,与纬度位置无关,故ABC错误、D正确,根据题意,故选D。
小麦成熟时间受热量的影响。近20年我国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增幅全球领先。下图示意我国冬小麦主产区分布及收割顺序。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6.影冬小麦收割顺序由甲→乙→丙的主要自然因素分别是( )
A.纬度、地形 B.纬度、海陆 C.土壤、地形 D.土壤、海陆
7.对图中乙、丙之间山脉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呈南北走向 B.是山西省和山东省的分界线
C.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分界线 D.位于我国第二阶梯
【答案】6.A 7.C
【解析】6.图中甲和乙是华北平原,丙是黄土高原,其分界线山脉是太行山。由材料“小麦成熟时间受热量的影响”可知,甲、乙两地纬度差异大,造成了热量差异;丙、乙位于山脉两侧,地形差异造成了热量差异。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7.图中乙华北平原和丙黄土高原的分界线是太行山,该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是山西省和河北省的分界线;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分界线;是我国地势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点睛】影响农业的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条件在不断变化中,它们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坡的改造或对市场、交通等因素的影响,间接或直接地影响农业发展。
2022年2月4日晚,家住江西南昌的小金和家人一起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开幕式当晚,江西南昌和北京两地气温差异显著,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海陆差异 B.地形差异 C.纬度差异 D.人类活动
9.小金对南昌和北京的气候做了对比梳理,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南昌雨季比北京长 B.北京气温年较差比南昌小
C.南昌年平均气温比北京高 D.北京年降水量比南昌少
【答案】8.C 9.B
【解析】8.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地区逐渐降低,开幕式当天为冬季,越往北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白昼时间越短,获得的太阳光热越少;越往南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白昼时间越长,获得的太阳光热越多;且北方受冷空气影响大,因此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越低。开幕式当天为冬季,正是由于江西纬度比北京低,所以两地气温差异显著。根据以上分析可知,造成开幕式当晚江西南昌和北京两地气温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是纬度差异,C正确;江西南昌和北京两地海陆差异、地形差异相差不大,且都为城市,因此海陆差异、地形差异、人类活动不是造成冬季江西南昌和北京两地气温差异显著的主要因素,ABD错误。故选C。
9.南昌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南昌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因此南昌雨季比北京长,A表述正确。南昌纬度较低,位于亚热带,夏季炎热,冬季温和,气温年较差较小;北京位于温带,夏热冬寒,四季分明,气温年较差较大,所以北京气温年较差比南昌大,南昌年平均气温比北京高,B表述错误,C表述正确。南昌位于南方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属于湿润区;北京位于北方地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800毫米之间,属于半湿润区,所以北京年降水量比南昌少,D表述正确。本题要求选择表述错误的一项,B选项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由于地球是个球体,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较高,地面获得热量较多,气温高,高纬度地区正好相反,所以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地区逐渐降低。我国南方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北方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降水丰沛,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年温差大
10.我国各地气候差别很大,读下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地中一月气温低于0℃的是_______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 _____地。
(2)甲、乙两地中降水总量比较多的是 ______地。
(3)甲、乙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________。
(4)我们家乡湖北随州接近上图甲、乙两地中的________地(甲、乙),属于________气候。
【答案】(1) 甲 乙
(2)乙
(3)降水集中在夏季
(4)乙 亚热带季风
【解析】本大题以我国两地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为材料,共设置四道小题,涉及两地最低气温的比较、年较差的比较、降水总量的比较、降水季节分布特点、气候类型的判读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分析能力及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读图可得,甲、乙两地中一月气温低于0℃的是甲地,该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温年较差是一年中最热月平均气温减去一年中最冷月平均气温,计算可知,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乙地。
(2)由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两地中降水总量比较多的是乙地。
(3)由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降水集中在夏季。
(4)湖北省随州的气候特点接近乙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0
【暑假提升】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七升八)暑假预习-第19讲 我国的工业 讲学案: 这是一份【暑假提升】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七升八)暑假预习-第19讲 我国的工业 讲学案,文件包含暑假提升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七升八暑假预习-第19讲我国的工业讲学案解析版docx、暑假提升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七升八暑假预习-第19讲我国的工业讲学案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暑假提升】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七升八)暑假预习-第17讲 我国的农业 讲学案: 这是一份【暑假提升】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七升八)暑假预习-第17讲 我国的农业 讲学案,文件包含暑假提升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七升八暑假预习-第17讲我国的农业讲学案解析版docx、暑假提升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七升八暑假预习-第17讲我国的农业讲学案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暑假提升】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七升八)暑假预习-第10讲 河流(一) 讲学案: 这是一份【暑假提升】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七升八)暑假预习-第10讲 河流(一) 讲学案,文件包含暑假提升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七升八暑假预习-第10讲河流一讲学案解析版docx、暑假提升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七升八暑假预习-第10讲河流一讲学案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