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暑假复习】人教版2019生物高一(升高二)暑假复习-(必修2)第5讲 生物进化 典型实验设计 讲学案 学案 0 次下载
- 【暑假预习】人教版2019生物高一(升高二)暑假预习-(选修1)第10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之生长素作用 讲学案 学案 0 次下载
- 【暑假预习】人教版2019生物高一(升高二)暑假预习-(选修1)第12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之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 讲学案 学案 0 次下载
- 【暑假预习】人教版2019生物高一(升高二)暑假预习-(选修1)第1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讲学案 学案 0 次下载
- 【暑假预习】人教版2019生物高一(升高二)暑假预习-(选修1)第2讲 神经调节之神经元结构、反射弧结构 讲学案 学案 0 次下载
【暑假预习】人教版2019生物高一(升高二)暑假预习-(选修1)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之其他植物激素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 讲学案
展开第11讲 其他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预习目标】
1.概述其他植物激素的合成场所、分布及作用
2.通过材料分析,阐述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3.通过实例分析,形成科学劳动意识,认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的价值。
【必备知识】
1.其他植物激素的合成部位和主要作用
2.第六种植物激素
菜素内酯被认定为第六类植物激素。油菜素内酯能促进茎、叶细胞的扩展和分裂,促进花粉管生长、种子萌发等。
3.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1)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①协同作用: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核的分裂,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质的分裂,二者协调促进细胞分裂的完成。
②拮抗作用: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二者作用效果相反。
③不同激素在代谢上存在相互作用:当生长素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过高时,反过来抑制生长素的作用。
(2)激素的相对含量决定器官生长、发育。例如:黄瓜茎端的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较高,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比值较低则有利于分化形成雄花。
(3)不同激素的调节往往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例如,在猕猴桃的发育过程中,细胞分裂素、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等激素的含量会按照一定次序出现高峰,调节果实发育和成熟。
4.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考点剖析】
考点一 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分析
典例1:某小组研究干旱对玉米叶片内生长素和脱落酸浓度的影响,数据见图,据图分析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
A.随着干旱时间延长,玉米叶片内的生长素浓度减少量越来越多
B.干旱环境下,脱落酸浓度越大,生长素浓度越小,始终呈负相关
C.干旱对玉米叶片中的脱落酸影响远远大于对生长素的影响
D.随着干旱时间延长,玉米叶片内的脱落酸浓度越来越大
解析 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玉米叶片内的生长素浓度在第6~7天左右减少量最大,A项错误;由图可知,干旱环境下,在1~3天时,脱落酸浓度越大,生长素浓度保持相对稳定;6~7天时,脱落酸浓度降低,而生长素浓度在升高,可见,脱落酸和生长素浓度之间不是简单的负相关关系,B项错误;干旱时脱落酸对照组和实验组相差很大,而生长素对照组和实验组差别不大,说明干旱对玉米叶片中的脱落酸影响远远大于对生长素的影响,C项正确;随着干旱时间延长,玉米叶片内的脱落酸浓度趋于稳定,D项错误。
答案 C
典例2: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都能促进植物茎的生长,为探究赤霉素与生长素的协同作用,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实验:利用不同浓度的GA3溶液和IAA溶液处理3.0 cm长的豌豆茎段,观察其对豌豆茎段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1)一定浓度的GA3和IAA都是通过促进细胞 (填“分裂”“分化”或“伸长”),从而促进植物茎的生长。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都被称作“激素”,两者的共同特点是 (答出两点即可)。
(2)为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应该排除茎段生长状况、培养条件和测量时间等 变量的干扰。某同学从图中得出“赤霉素与生长素并不具有协同作用”的结论,其判断的依据是 。
解析 (1)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能促进细胞伸长,从而促进植物茎的生长;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都能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两者都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分子。(2)该实验自变量是生长素溶液的浓度及赤霉素的有无,因变量是豌豆茎段长度,茎段生长状况、培养条件和测量时间等属于无关变量;生长素浓度小于400 nM时,同时使用生长素和赤霉素溶液的茎段长度小于只使用生长素的茎段长度,所以该同学得出“赤霉素与生长素并不具有协同作用”的结论。
答案 (1)伸长 微量、高效(或都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或都是调节代谢的信息分子)(答案合理即可)
考点二 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1)实验原理。
①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插条的生根情况有很大的影响,在不同浓度、不同时间下处理插条,其影响程度不同。
②生长素类似物的影响存在一个最适浓度,在此浓度下植物插条的生根数量最多,生长最快。
(2)实验步骤。
(3)结果分析。
由如图曲线可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A点对应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在A点两侧,存在促进生根效果相同的两个不同浓度。
关于“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三个要点。
(1)需进行预实验:预实验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以免由于设计不周、盲目开展实验而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2)控制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在实验中的处理要采用等量性原则。如选用相同的花盆、相同的植物材料,插条的生理状况、带有的芽数相同,插条处理的时间长短一致等。
(3)处理插条。
①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可用浸泡法(溶液浓度较低)或沾蘸法(溶液浓度较高,处理时间较短)。
②处理时插条上下不能颠倒,否则扦插枝条不能成活。
③扦插时常去掉插条成熟叶片,原因是去掉成熟叶片能降低蒸腾作用,保持植物体内的水分平衡。
考点三 尝试利用乙烯利催熟水果
【真题演练】
1.(2020山东,2分)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提高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间含量的比值可促进愈伤组织分化出根
B.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生长素类调节剂)处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可获得无子番茄
C.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休眠的种子可促进种子萌发
D.利用成熟木瓜释放的乙烯可催熟未成熟的柿子
答案:A
解析:提高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含量的比值,有利于促进愈伤组织分化出芽,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生长素类似物(生长素类调节剂)可以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所以如果用生长素类似物(生长素类调节剂)处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可以获得无子番茄,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赤霉素可以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乙烯可以促进果实成熟,因此成熟木瓜释放的乙烯可以促进未成熟的柿子成熟,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2.(2020北京丰台区模拟,2分)不同生长素类调节剂诱导牡丹叶片产生愈伤组织的诱导率(百分比)如表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诱导物种类
浓度(mg/L)
NAA
2,4-D
IBA
0.1
52.4
57.8
20.4
0.2
54.4
70.0
17.8
0.3
50.0
67.8
17.6
空白对照
0
0
0
A.三种生长素类调节剂均能诱导愈伤组织的产生
B.相同浓度下2,4-D诱导产生愈伤组织的效果最好
C.0.2 mg/L的NAA与2,4-D联合使用效果最佳
D.空白组可排除培养基中其他成分对诱导率的影响
答案:C
解析: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三种生长素类调节剂均能诱导愈伤组织的产生,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与其他两种生长素类调节剂比较,相同浓度下的2,4-D诱导产生愈伤组织的效果最好,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从表中数据只能得出三种生长素类调节剂各自诱导产生愈伤组织的情况,不能得出0.2 mg/L的NAA与2,4-D联合使用效果最佳,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空白组可排除培养基中其他成分对诱导率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3.(2020天津河北区模拟,4分)缩节胺(DPC)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调节大豆节间生长、矮化株高并塑造良好株型,测定不同浓度缩节胺(单位:mg/kg)对大豆叶片中赤霉素(GA3)含量(单位:μg/g)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控植株矮化的最适宜缩节胺(DPC)浓度为62.5 mg/kg
B.缩节胺(DPC)对赤霉素的合成量的影响具有两重性
C.缩节胺(DPC)可以催化与赤霉素合成有关的基因的表达
D.赤霉素和缩节胺(DPC)的合成部位主要是幼根和幼芽
答案:B
解析:缩节胺(DPC)浓度为62.5 mg/kg时,赤霉素(GA3)的含量(μg/g)最高,但赤霉素的作用是促进节间生长,并不利于培育矮化植株,故A项错误。由图可知,缩节胺(DPC)在较低浓度时促进赤霉素的合成,超过一定浓度,抑制赤霉素的合成,可见缩节胺(DPC)对赤霉素的合成量的影响具有两重性,故B项正确。该柱形图看不出缩节胺(DPC)是如何影响赤霉素合成的,故C项错误。缩节胺(DPC)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体内的细胞中不能合成,故D项错误。
4.(2021河北,2分)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突变导致脱落酸受体与脱落酸亲和力降低时,种子休眠时间比野生型延长
B.赤霉素受体表达量增加的大麦种子萌发时,胚乳中淀粉分解速度比野生型更快
C.细胞分裂素受体表达量增加的植株,其生长速度比野生型更快
D.插条浸泡在低浓度NAA溶液中,野生型比生长素受体活性减弱的株系更易生根
答案:A
解析:脱落酸有促进种子休眠的作用,基因突变导致脱落酸受体与脱落酸亲和力降低时,种子休眠时间比野生型缩短,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赤霉素能促进大麦种子产生ɑ-淀粉酶,进而催化淀粉分解,赤霉素受体表达量增加的大麦种子,有利于赤霉素发挥作用,能产生更多的ɑ-淀粉酶,胚乳中淀粉分解速度比野生型更快,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因此细胞分裂素受体表达量增加的植株,其生长速度比野生型更快,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低浓度的NAA能促进插条生根,生长素受体活性减弱的株系对生长素不敏感,因此野生型比生长素受体活性低的株系更易生根,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5.(2021湖北,2分)短日照植物在日照时数小于一定值时才能开花。已知某短日照植物在光照10小时/天的条件下连续处理6天能开花(人工控光控温)。为了给某地(日照时数最长为16小时/天)引种该植物提供理论参考,探究诱导该植物在该地区开花的光照时数X(小时/天)的最大值设计了以下四组实验方案,最合理的是( )
实验方案
对照组(光照时数:
小时/天,6天)
实验组(光照时数:
X小时/天,6天)
A
10
4≤X<10设置梯度
B
10
8≤X<10,10
10
10
10
10
解析:由题意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诱导某短日照植物在该地区开花的光照时数X(小时/天)的最大值,并且该植物在光照10小时/天的条件下连续处理6天能开花,则该植物的最低光照时间可设置为10小时/天。根据“当地日照时数最长为16小时/天”可知,该实验中光照时长最长可设置为16小时/天,因此实验组设置的时间梯度应在10
【过关检测】
1.植物激素是植物细胞接受特定环境信号诱导产生的一类有机物,在低浓度时就具有调节植物生理反应的活性。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激素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发挥作用
B.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调节代谢和生理活动
C.激素在高浓度下不会产生明显的生理效应
D.激素分别或相互协调地调控植物生长发育
2.不同浓度的α-萘乙酸(NAA)对水稻幼苗茎的作用如图所示,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图示结果所作的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
A.NAA对水稻幼苗茎的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所以是植物激素
B.NAA对水稻幼苗茎的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a~b段,促进作用逐渐增强,b~d段,抑制作用逐渐增强
D.d点对应浓度的NAA可能促进水稻幼苗根的生长
3.茉莉酸是高等植物的内源激素,它除了影响本身植株细胞的生命活动外,也可通过空气传播,对相邻植株细胞的生理活动产生影响。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茉莉酸是由植物体内专门的细胞或腺体分泌的
B.温度、光照等环境因子可能会影响茉莉酸的合成
C.茉莉酸在植物体内含量少,具有高效性
D.茉莉酸对相邻植株细胞的生理活动的影响属于化学信息调节
4.科研人员将拟南芥幼苗分别置于含一定浓度的ACC(乙烯前体,分解后产生乙烯)、IAA和二者的混合培养液中培养,发现几组实验都能够抑制根的生长。为了进一步探究乙烯如何抑制根的生长,科研人员又将拟南芥幼苗分别放在含有不同浓度ACC培养液中培养,测得IAA的含量随着ACC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下列关于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
A.乙烯和生长素都能抑制根生长,说明两者具有协同作用
B.两种激素单独处理和混合处理的探究实验,需要设置4组
C.还可增设用生长素极性运输阻断剂,培养拟南芥幼苗的实验
D.综合分析,乙烯有可能通过促进IAA的合成来抑制根生长
5.光敏色素是一种植物具有的能接受光信号的分子。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光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反应机制示意图
A.光敏色素只分布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的膜结构上
B.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尖端的细胞可能含有光敏色素
C.体现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D.光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实质是影响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6.下表表示科学家在研究植物的顶端优势时发现不同植物激素对侧芽生长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组别
甲
乙
丙
丁
处理方式
不作
处理
细胞分裂素处理侧芽
赤霉素处理顶芽
切去顶芽,赤霉素处理切口
侧芽生长
情况
生长受
抑制
抑制作用解除,侧芽生长
抑制作用加强
快速
生长
A.由顶端优势可知,侧芽中的生长素浓度越高,生长越快
B.比较甲、乙组可知,细胞分裂素可加速顶芽中生长素的分解
C.比较甲、丙组可知,用赤霉素处理顶芽可能使顶芽快速生长
D.比较丙、丁组可推测,赤霉素对侧芽生长无任何影响,主要与顶芽有关
7.(2022·湖南调研)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生长素的作用部位及运输方向,用若干置于黑暗中的玉米胚芽鞘进行了以下两个实验:①将一部分胚芽鞘用黑色碳素笔从尖端画一条直线至最下端,如图1所示,培养2~3天后观察a、b段直线颜色的深浅(注:胚芽鞘长度变化引起颜色深浅变化);②将一部分胚芽鞘去除尖端2 mm,在其上端放置一块含生长素的琼脂块,在其下端放置空白琼脂块,如图2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图1 图2
A.每组实验均需要使用多个胚芽鞘的目的是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
B.一段时间后,若图1中a段碳素笔线的颜色比b段深则说明b段是生长素的作用部位
C.一段时间后,若图2中下端的琼脂块收集到生长素则说明生长素在该处为极性运输
D.若将图2上端琼脂块置于该胚芽鞘切面的左侧并进行左侧单侧光照射,则胚芽鞘将向右弯曲生长
8.大豆种子萌发时,下胚轴顶端形成弯钩(顶勾)是由于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该侧生长而出现的,如图1。分别测定三种不同大豆种子萌发时顶勾处的弯曲度,结果如图2。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图1 图2
A.顶勾在幼苗出土时起到保护子叶与顶端分生组织的作用
B.顶端分生组织产生的生长素以极性运输方式到达下胚轴
C.顶勾外侧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外侧细胞生长而出现弯钩
D.据图2推测,与tmk突变体相比,tmk基因的表达会引起顶勾内侧细胞的生长素含量增加
9.下图表示植物激素对某植物果实发育、成熟、衰老和脱落的调节作用,A、B、C代表不同的植物激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激素A对细胞伸长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B.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落花落果
C.果实成熟时激素B含量减少
D.激素C在幼嫩的组织和器官中含量较多
10.(2022·河南开学考试)为研究缺水条件下脱落酸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研究者取两种玉米幼苗(脱落酸缺陷型突变体和野生型)各若干株,移栽到缺水环境中培养,发现突变型幼苗茎长度的增加值高于野生型。该实验结果表明缺水条件下脱落酸抑制玉米幼苗茎的生长。为证明上述调节作用是环境缺水导致的,还需在上述实验方案基础上补充的两组实验是 ( )
A.将突变型和野生型玉米幼苗分别置于缺水环境中培养,检测并比较茎长度增加值
B.将突变型和野生型玉米幼苗分别置于水分充足环境中培养,检测并比较茎长度增加值
C.将野生型玉米幼苗分为两组分别置于缺水和水分充足环境中培养,检测并比较茎长度增加值
D.将突变型玉米幼苗分为两组分别置于缺水和水分充足环境中培养,检测并比较茎长度增加值
11.如图是植物激素与其所起作用的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图1中A、B两点是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某器官的生理作用效果,说明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 。试写出一种能体现这种生理作用的生理现象: 。
(2)若图1中的曲线表示幼嫩细胞和老细胞所对应的曲线,则甲曲线对应的是 细胞。若茎背地生长,图1中C点为茎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则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 。
(3)图2表示种子萌发时相关激素含量的变化,则 (填激素)对种子的萌发起促进作用,这些激素对细胞的主要生理作用分别是 。
12.(科学探究)赤霉素广泛分布于植物生长旺盛的部位,光敏色素(接收光信号的蛋白质)分布在植物的各个器官中。为研究赤霉素和光敏色素在水稻幼苗发育中的作用,科研人员将野生型、光敏色素A的突变体、光敏色素B的突变体的水稻种子播种在含不同浓度赤霉素合成抑制剂(PAC)的固体培养基上,在光照条件下培养8天后,测量幼苗地上部分高度和主根长度,得到如图所示结果。请分析回答:
图一
图二
(1)研究人员将种子播种在固体培养基上,而不是播种在培养液中,其原因是固体培养基能为种子萌发提供 ,同时有利于幼苗扎根。水稻幼苗中赤霉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 。
(2)据图一分析,光照条件下,PAC处理对水稻地上部分的生长具有 作用,而光敏色素 (填“A”或“B”)突变体传递的光信号减弱了PAC的该效果。
(3)据图二分析,PAC浓度分别为10-7、10-5时对野生型水稻幼苗主根生长分别起 、 作用,PAC处理对三种水稻主根生长的影响是。
(4)农业生产中常用赤霉素进行稻谷浸种,利用的是其 的作用。赤霉素在绿叶菜、根菜、果菜类等蔬菜生产中应用广泛。据题目信息分析,使用赤霉素应该注意 。
【参考答案】
1.解析 激素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发挥作用,A项正确;激素与相应受体结合调节代谢和生理活动,B项正确;激素在高浓度下会产生明显的生理效应,C项错误;激素分别或相互协调地调控植物生长发育,D项正确。
答案 C
2.解析 NAA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属于植物激素,A项错误;据图分析可知,a,b、c点对应浓度的NAA能促进水稻幼苗茎的生长,d点对应浓度的NAA能抑制水稻幼苗茎的生长,这体现了NAA对水稻幼苗茎的生长的调节具有两重性的特点,B项正确;图中单位生长长度所需时间越多,则促进作用越慢,据图分析可知,a~b段,对应浓度的NAA促进水稻幼苗茎的生长的作用逐渐加强;b~c段,促进作用逐渐减弱,故b~d段,是先促进后抑制,并不是抑制作用逐渐增强,C项错误;NAA是生长素类似物,与茎相比,根对NAA更敏感,d点对应浓度的NAA抑制水稻幼苗茎的生长,则对水稻幼苗根的生长也是起抑制作用,D项错误。
答案 B
3.解析 茉莉酸是由植物体的一定部位分泌的,A项错误;温度、光照等环境因子可能会影响茉莉酸的合成,B项正确;茉莉酸在植物体内含量少,具有高效性,C项正确;茉莉酸对相邻植株细胞的生理活动的影响属于化学信息调节,D项正确。
答案 A
4.解析 该实验说明了乙烯和生长素具有拮抗作用,A项错误;两种激素单独处理和混合处理的探究实验,需要设置4组,分别是两种激素单独处理组、混合处理组,以及空白对照组,B项正确;还可增设用生长素极性运输阻断剂,培养拟南芥幼苗的实验,C项正确;综合分析,乙烯有可能通过促进IAA的合成来抑制根生长,D项正确。
答案 A
5.解析 光敏色素是能接受光信号的分子,因此其分布在细胞膜上,A项错误;胚芽鞘的尖端能感受到光的刺激,这可能与尖端细胞含有光敏色素有关,B项正确;光敏色素受到光的刺激后被激活,把信号传递到细胞内,引起细胞内一系列变化,这体现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C项正确;光敏色素把信号传递到细胞内,引起细胞核内特定基因的转录,经过翻译,表现出相应的生物学效应,这属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项正确。
答案 A
6.解析 顶端优势是顶芽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而侧芽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的现象,A项错误;比较甲、乙组只能说明细胞分裂素可以解除顶端优势,不能说明细胞分裂素可加速顶芽中生长素的分解,B项错误;比较甲、丙组可知,赤霉素处理顶芽,使侧芽的抑制作用加强,说明赤霉素可能与生长素有类似作用,可使顶芽快速生长,C项正确;比较丙、丁组可推测,赤霉素可从顶芽运输到侧芽,促进或抑制侧芽的生长,D项错误。
答案 C
7.解析 每组实验均需要使用多个胚芽鞘进行平行重复,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误差,A项正确;若图1中a段碳素笔线的颜色比b段深,则说明b段细胞伸长,b段是生长素的作用部位,B项正确;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置于去掉胚芽鞘的尖端,即放置于形态学的上端,一段时间后下端的琼脂块收集到生长素,则说明生长素从形态学的上端运往了形态学的下端,可能是受重力因素的影响,不能得出发生了极性运输,若要说明发生了极性运输,还需要增加胚芽鞘倒置的对照,C项错误;琼脂块不能感受单侧光的刺激,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置于胚芽鞘的左侧,则左侧生长素含量多,生长快,胚芽鞘将向右弯曲生长,D项正确。
答案 C
8.解析 顶勾的形成防止了子叶与顶端分生组织在出土过程中与土壤直接触碰而造成的机械伤害,即可减轻幼苗出土时土壤对幼苗的损伤,A项正确;顶端分生组织产生的生长素以极性运输方式到达下胚轴,B项正确;据图可知,顶勾内侧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内侧细胞生长而出现弯钩,C项错误;由图2分析可知,与tmk突变体相比,tmk基因的表达会引起顶勾内侧细胞的生长素含量升高,可部分恢复顶勾弯曲,D项正确。
答案 C
9.解析 根据题图分析可知,激素A是赤霉素,对细胞伸长生长具有促进作用,A项正确;生长素具有两重性,高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落花落果,B项错误;激素B是乙烯,果实成熟时其含量增多,C项错误;激素C是脱落酸,在萎蔫的叶片和将要脱落的果实和器官中其含量较多,D项错误。
答案 A
10.解析 本实验自变量为是否缺水处理,研究者已经取两种玉米幼苗(脱落酸缺陷型突变体和野生型)各若干株,移栽到缺水环境中培养,是实验组,为证明上述调节作用是环境缺水导致的,因此还需要对照组,对照组的处理应为充足水分处理,其余条件和实验组完全一样,因此补充的两组实验是将突变型和野生型玉米幼苗分别置于水分充足环境中培养,检测并比较茎长度增加值,B项正确,ACD项错误。
答案 B
11.解析 (1)图1中A点对应浓度的生长素对某器官生长起促进作用,而B点对应浓度的生长素对其生长起抑制作用,这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等都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2)幼嫩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性高于老细胞,故图1中甲曲线表示幼嫩细胞;茎背地生长的原因是在重力作用下,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使近地侧的生长速率大于远地侧,若图1中C点为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则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应该大于远地侧,并且对茎生长的促进作用也大于远地侧,由此可知,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应为大于C点小于D点对应的浓度。(3)分析图示可知,在种子萌发早期,脱落酸含量下降,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含量上升,说明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对种子的萌发具有促进作用;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分别通过促进细胞分裂、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种子萌发。
答案 (1)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则会抑制生长 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写出一种即可)
(2)幼嫩 大于C点小于D点对应的浓度
(3)细胞分裂素、赤霉素 促进细胞分裂、促进细胞伸长
12.解析 (1)相对于培养液,固体培养基可以为种子萌发提供充足的氧气;赤霉素的合成部位主要在幼根和幼芽。(2)从图一看出,随着PAC浓度的增加,植物地上部分生长长度逐渐减小,所以对其有抑制作用;光敏色素B的下降程度小,所以减弱了PAC的作用。(3)PAC浓度分别为10-7和10-5时根的生长长度比PAC浓度为0时长,说明都是起促进作用;而浓度更高时根的生长长度比PAC浓度为0时短,说明起抑制作用,因此浓度较低(10-5、10-6、10-7)时促进主根生长,浓度较高(10-4)时抑制主根生长。(4)赤霉素可以促进种子萌发;根据题目信息,使用赤霉素需要合理控制赤霉素的浓度。
答案 (1)充足氧气(空气) 幼根和幼芽 (2)抑制 B
(3)促进 促进 浓度较低(10-5、10-6、10-7)时促进主根生长,浓度较高(10-4)时抑制主根生长
(4)促进种子萌发 合理控制赤霉素的浓度(适量使用)
【暑假预习】人教版2019生物高一(升高二)暑假预习-(选修1)第9讲 免疫调节之免疫失调及免疫学应用 讲学案: 这是一份【暑假预习】人教版2019生物高一(升高二)暑假预习-(选修1)第9讲 免疫调节之免疫失调及免疫学应用 讲学案,文件包含暑假预习人教版2019生物高一升高二暑假预习-选修1第09讲免疫调节之免疫失调及免疫学应用讲学案解析版docx、暑假预习人教版2019生物高一升高二暑假预习-选修1第09讲免疫调节之免疫失调及免疫学应用讲学案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暑假预习】人教版2019生物高一(升高二)暑假预习-(选修1)第7讲 免疫调节之免疫系统组成和功能 讲学案: 这是一份【暑假预习】人教版2019生物高一(升高二)暑假预习-(选修1)第7讲 免疫调节之免疫系统组成和功能 讲学案,文件包含暑假预习人教版2019生物高一升高二暑假预习-选修1第07讲免疫调节之免疫系统组成和功能讲学案解析版docx、暑假预习人教版2019生物高一升高二暑假预习-选修1第07讲免疫调节之免疫系统组成和功能讲学案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暑假预习】人教版2019生物高一(升高二)暑假预习-(选修1)第6讲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讲学案: 这是一份【暑假预习】人教版2019生物高一(升高二)暑假预习-(选修1)第6讲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讲学案,文件包含暑假预习人教版2019生物高一升高二暑假预习-选修1第6讲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讲学案解析版docx、暑假预习人教版2019生物高一升高二暑假预习-选修1第6讲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讲学案原卷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